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辐合线

辐合线

辐合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科学、科学研究、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41836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山东气象、浙江气象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辐合线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席世平、张一平、李婷等。

辐合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1836 占比:99.96%

总计:341979篇

辐合线—发文趋势图

辐合线

-研究学者

  • 席世平
  • 张一平
  • 李婷
  • 苗爱梅
  • 吴海英
  • 庄子善
  • 张小玲
  • 李严萍
  • 王华
  • 王洪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春玲; 张一平; 崔力; 唐影; 王聪; 刘晓燕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资料与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15日豫东北罕见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境条件与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西侧西南急流输送、对流层中层短波槽影响、低空急流加强发展及北上、高空强辐散等天气系统合理配置,是这次暴雨过程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强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条件;低层切变线触发、弱冷空气扩散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抬升是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2)超低空充足的水汽输送及强辐合、对流不稳定能量偏高、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是此次暴雨发生的主要环境特征。(3)强降水过程主要由2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暴雨区上空对流云团新生维持(或移入)是强降水维持较长时间的重要原因。(4)雷达观测显示,在极强对流不稳定环境下,位于对流云团前温度大梯度区的豫北多地不断有γ中尺度回波单体生成,其东移加强并在豫东北强烈发展为线(带)状多单体风暴,形成明显的局地强回波"列车效应",导致豫东北局地大暴雨。
    • 王清平
    •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探测、新疆区域加密自动站、FY4A卫星TBB、乌鲁木齐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2年6月30日夜间发生于乌鲁木齐机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进行研究,着重分析雷暴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β中尺度MCS特征发展演变的卫星、雷达特征。结果表明:1) 此次雷暴大风天气是在高空西西伯利亚低涡底部偏西气流分裂的短波槽东移、高层处于西南急流出口区右侧的辐散区、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面温度持续升高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较好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2) 多个γ尺度对流云团在发展过程中合并加强生成β中尺度对流云团并逐渐东移影响机场及乌鲁木齐市区。对流发展至鼎盛时期MCS的长轴达300 km,短轴近100 km,较强的MCS中尺度系统造成沿天山一带出现雷暴大风天气。3) 雷达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强回波云团在发展过程中,在其移动方向前方不断激发新的回波云团发展并加强,多个强回波云团簇合并且发展加强形成成片的强对流回波,造成大范围、长时间雷暴大风天气。4) 地面风场辐合线的存在有利于两个对流云团发展加强,促使地面风进一步加强,有较强正反馈作用。
    • 卢伟萍; 孙靖雯; 肖志祥; 赵华生; 莫建飞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5月16日广西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引发此次短时剧烈雨强的深厚湿对流发生加强的天气形势、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1)本次降水中心出现在多个天气尺度系统有利于上升运动区域的重合区。(2)对流单体风暴沿着辐合线不断新生合并形成列车效应是桂林短时强降水持续的主要原因。(3)此次降水是华南西部汛期比较常见的典型热带型降水,造成小时雨强40mm·h-1及以上的多单体风暴具有低质心(回波极值在50~55dBZ,高度5.5km)、液态含水量高(15~21kg·m^(-2))、回波顶高(13~15km)的特点。
    • 郑永光; 陈炯
    • 摘要: 梳理大气湿对流和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和特征,综述深厚湿对流(DMC)的触发机制研究进展。类似贝纳德对流的大气浅薄湿对流积云的组织形态取决于边界层大气垂直风切变强度。按照触发高度,可将DMC划分为地基对流和高架对流;按照强弱程度,也可以将DMC划分为强雷暴和普通雷暴。虽然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国家的定义标准存在差异,但都具有极端性和易致灾等特点。然而,全面监测这些天气的类型和强度的难题依然存在。地基对流的触发机制实际上位于边界层,最为复杂多样;很多DMC的触发是辐合线相互作用或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需要加强边界层的精细探测能力,深入研究DMC触发机制的气候学特征和机理,更需要提升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同化水平和边界层过程的数值模拟能力。
    • 任丽; 杨艳敏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背景下黑龙江省2019年7月16日暴雨过程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9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先后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影响,形成2个暴雨区.MCS和MCC云团均在内蒙古生成后移入黑龙江省,由于对流不稳定性增强及锋生作用而发展增强,并沿辐合线自西向东移动.降水期间冷涡底部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一支源于高纬地区高动量的干侵入气流.MCC引发的暴雨过程中,大气低层强对流不稳定,中层湿对称不稳定,地面辐合线及锋面锋生的抬升作用,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MCC表现为大范围混合云降水回波,其中有超级单体活动.MCC发展的环境场较MCS而言,中低层气旋涡度更大,高层辐散更强,即高层具有更强抽吸作用,导致更强的上升运动.MCC发展过程中中低层环境风显著增大,具有更大的水平风垂直切变,中尺度对流云团更具组织性.
    • 侯淑梅; 郭俊建; 郭庆利; 史茜; 朱晓清
    • 摘要: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海上卫星发射气象保障过程中6月1日上游对流风暴的移动和演变造成山东半岛对流降水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辐合线与干线重合触发新生对流单体形成潍坊风暴,潍坊风暴东移过程中强度增强和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转向造成山东半岛一带出现对流降水。2)潍坊风暴在偏西气流引导下向偏东方向移动,沿着辐合线向着高温高湿的方向传播,强度增强。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在西西北气流的引导下转向东南方向移动,向着水汽辐合区传播,风暴水平尺度增长。3)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传播方向与850 hPa风的方向相反,潍坊风暴发展阶段的传播方向与850 hPa风的反方向不同,二者之间有交角,850 hPa风速太小不足以影响风暴的传播运动。4)在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过程中,短时临近监测非常重要。高分辨率卫星云图积云新生时间早于雷达观测到的新生单体的时间,可以提前发现对流初生和传播的先兆。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相互结合,可以综合判断对流风暴的平流和传播运动。对于本地动力强迫较弱或者处于天气系统边缘时,要考虑上游对流风暴的移动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 侯淑梅; 郭俊建; 郭庆利; 史茜; 朱晓清
    • 摘要: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海上卫星发射气象保障过程中6月1日上游对流风暴的移动和演变造成山东半岛对流降水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辐合线与干线重合触发新生对流单体形成潍坊风暴,潍坊风暴东移过程中强度增强和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转向造成山东半岛一带出现对流降水.2)潍坊风暴在偏西气流引导下向偏东方向移动,沿着辐合线向着高温高湿的方向传播,强度增强.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在西西北气流的引导下转向东南方向移动,向着水汽辐合区传播,风暴水平尺度增长.3)聊城风暴进入烟台后传播方向与850 hPa风的方向相反,潍坊风暴发展阶段的传播方向与850 hPa风的反方向不同,二者之间有交角,850 hPa风速太小不足以影响风暴的传播运动.4)在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过程中,短时临近监测非常重要.高分辨率卫星云图积云新生时间早于雷达观测到的新生单体的时间,可以提前发现对流初生和传播的先兆.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相互结合,可以综合判断对流风暴的平流和传播运动.对于本地动力强迫较弱或者处于天气系统边缘时,要考虑上游对流风暴的移动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 徐义国; 高万泉; 马鸿青; 王志超
    • 摘要: 利用国家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1°×1°资料、以及加密观测数据,对2019年7月22日和29日的保定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都是受到高空槽、切变线以及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雨天气过程.(2)22日过程的副高位置整体偏南,阻挡作用不如29日过程明显,因而在降水的持续时间方面较弱.(3)29日过程的副高外围的西南急流较强盛,因而水汽、热力条件都要更好,降水更剧烈.(4)两次过程地面风场辐合的地方降水较强,地面辐合触发强对流天气,同时加强对流的发展;29日过程的偏南风力强劲,与偏北风的辐合较强,触发的强对流天气更加剧烈.
    • 李新峰; 陈博; 梅珏
    • 摘要: 利用实况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客观预报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夜间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尺度触发机制进行天气学分析,讨论了客观预报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可预报性问题.结果表明:此次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是东北冷涡底部的短波槽配合低层切变发展东伸,在副高北部形成了西南急流和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700 hPa露点锋南侵导致大面积强对流天气发生;影响上海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由近地面辐合线触发,配合高空不稳定能量的集聚和垂直风切变的增大,为对流风暴强烈发展提供条件;RUC因能快速吸收最新观测,对流范围预报效果在逐次循环中得到提高,但对上海空域的中-β尺度对流均为漏报,没有可预报性.Nowcasting能够提前1.5 h准确预报雷暴移动和强度变化.
    • 曾凡辉; 倪悦; 林辉
    •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CWM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9年5月27日闽西山区出现的一次暖区暴雨过程进行环流背景及其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弱冷空气的入侵有利于强对流的触发,近地层辐合线的抬升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冲破弱辐散层,导致强降水天气发生.此外,与低空急流相对应的低层正涡度中心是此次暖区暴雨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层辐散抽吸与低层辐合相互配合、上干下湿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暴雨天气发生.此次暖区暴雨925hPa~500hPa的假相当位温温差变化相较于降水,存在近1h的变化提前量,具有一定可预报性,可作为暖区暴雨的一个短时预报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