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飑线

飑线

飑线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3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341828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大气科学、广东气象、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飑线的相关文献由1531位作者贡献,包括沈新勇、刘峰、李小凡等。

飑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9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41828 占比:99.82%

总计:342441篇

飑线—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燕; 刘冬霞; 袁善锋; 王东方
    • 摘要: 利用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的总闪定位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17年8月8日北京地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并利用变分多普勒雷达分析系统(VDRAS)反演结果,分析了闪电分布与水汽通量散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过程的闪电以云闪为主,地闪以负地闪为主,后期正地闪占地闪的比例升高。2)闪电辐射源主要分布在对流区,沿对流线向后部层云区倾斜分布,层云区亮带附近并无辐射源。3)辐射源主要集中在5—10 km高度,其峰值主要出现在6—7 km高度,并且随着对流系统发展、合并辐射源峰值所在高度有所升高,但在对流系统合并后高度有所下降。闪电频数均在每次对流单体开始合并后的18 min达到峰值。4)闪电主要集中在水汽通量辐合区,且辐合强度值越大,闪电越集中。
    • 李吉; 谌芸; 肖天贵; 朱克云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冷涡背景下飑线的统计特征,识别出24个东北地区冷涡背景下的飑线过程,并利用动态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飑线过程的时空分布、移动特征、形成和消散方式及其与冷涡的关系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飑线过程南多北少,与平原-山区交界线的走向一致呈东北-西南向分布。飑线均位于冷涡的南侧,飑线不同时期差异不大。在冷涡发展增强和成熟阶段形成的飑线较多,而且在冷涡的减弱消亡阶段也有多条飑线产生。(2)飑线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在午后至凌晨生成,上午最少。70.8%的飑线生命史为3~5 h。最大雷达回波强度在50~60 dBZ。(3)飑线多为从东到东南向直线型移动,中心平均移动速度为14.1 m/s。(4)飑线的形成方式以断续线型(BL)最多,消散方式以倒虚线型(RBL)最多。
    • 朱娟; 张立凤; 张铭
    • 摘要: 对一次盛夏苏北飑线过程采用区域三重嵌套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给出了飑线径向剖面的概念模型图。结果表明:模拟的飑线与实际飑线非常接近,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利用模拟的线状强降水带及其降水强度来确定模拟飑线的位置和强度是可行的。飑线成熟期,飑线处存在强辐合区、强垂直上升运动区以及假相当位温的高值区,三者均呈柱状向上伸展;飑线前方(飑线移动的方向),低层有位温高值的入流,为飑线带入大量水汽和能量,后方低层有浅薄入流;飑线过境时地面风向发生急剧变化;飑线中层位温值大致不变呈中性层结,这与对流凝结潜热释放有关。该飑线过程可大体看成是假绝热过程,并具有重力波的非平衡性质,其生成演变中存在多尺度的相互作用。
    • 李伟; 穆建华; 洪国平; 何佳; 闫军
    • 摘要: 2020-06-17午后,在贺兰山东麓出现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宁夏中北部及内蒙古乌海市等地出现了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基于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监测数据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地形对该次飑线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过境期间,地面气象要素出现剧烈变化,并伴有明显的雷暴、闪电现象.飑线经过沙湖时,湖面蒸发水汽的垂直输送促进了飑线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在沙湖附近出现的最大降水中心、闪电强中心与降水中心吻合.在该过程前期,宁夏中北部及周边地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且午后的近地面辐射增温进一步加剧不稳定层结,当中高纬度冷空气沿脊东移南下时,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与暖气团交汇,诱发飑线形成.高低空对应的温压场不对称,系统配置呈现前倾结构,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配置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对该次飑线的生成与发展有利.贺兰山地形和沙湖水面对该次飑线系统起到增幅和能量补充作用.飑线系统在东移过程中,由于中低层气流受贺兰山脉地形抬升,垂直运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飑线系统的发展.从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演变看,飑线系统翻山后得到明显加强;在东移经过沙湖时,又得到了湖面水汽和热能补充,使飑线系统得以持续.
    • 罗璇
    • 摘要: 本文利用地面和高空实况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贵阳机场2022年4月24日飑线天气发生的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以及雷达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 贵阳机场这次飑线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是高空槽、西南涡东移,地面冷锋和辐合线南压,天气尺度强迫强,配合低空急流暖湿气流输送,中低层高温高湿极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2) 贵阳站上空,CAPE值、K指数、SI指数,假相当位温均较大,低层暖湿,中层干冷,层结不稳定度大,0°C层和−20°C层达到了冰雹出现的高度。3) 机场上空,在天气发生前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有强的上升运动。4) 贵阳700 hPa以下水汽充沛,有水汽自南向北,自低空向高空输送,水汽条件极好。5) 雷达图像上,17:28时弓形回波形成。径向速度图像上,低层有径向速度大值区,低层径向速度辐散,中层辐合,高仰角有风暴顶辐散,表现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回波特征。
    • 于函; 张鸿波; 刘冬霞; 陈志雄; 田野; 袁善锋; 王东方; 卢晶雨; 周筠珺; 郄秀书
    • 摘要: 基于北京宽频带闪电网(Beijing Broadband Lightning Network,简称BLNet)获得的全闪三维定位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2017年北京暖季7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闪电主要发生于前部线状对流云区内且集中分布在30 d BZ以上的强回波区域,少部分的闪电分布在后部的层状云区域内。从闪电辐射源三维分布结构可以发现,闪电活动大部分处在6~11 km的高度范围。将能够同时反映强回波深度和面积的0~-30°C温度区域内大于30 d BZ雷达回波体积(V)作为强回波指标,并与闪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在7次飑线过程中,总闪频数和V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5次过程的闪电频数峰值同时或提前于V的峰值出现,二者的时滞相关系数超过0.61,提前时间为0~96 min。另外两次过程中闪电峰值落后于V峰值,落后时间分别为30 min和60 min。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闪电与对流活动的关系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可为闪电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同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鑫森; 马中元; 陈鲍发; 黄龙飞; 李燕玲
    • 摘要: 文章应用闪电定位、雷达回波、地面气象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形态分类等方法,分析了江西2014—2016年20个强雷电过程,对闪电信息特征、致灾强雷电雷达回波以及强雷电过程个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得出结论,为有效防范强雷电,减轻雷击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 王智; 邹兰军
    • 摘要: 2019年4月9日,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长历时强飑线天气过程。在分析其天气形势背景和发展演变基础上,利用新一代华东区域数值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预报分析,初步分析了其演变过程中的中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在高空槽前、低层强烈辐合抬升天气背景下,强的垂直风切变、冷空气向南侵入与低层暖湿气流叠加建立了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是飑线发生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数值模式成功模拟了飑线前部低层暖湿空气上升和后部中层干冷空气下沉这两支入流,以及飑线过境时边界层高度和大气可降水量迅速下降,地面中尺度冷池向东南方向的传播过程,冷池与对流风暴的移动速度基本一致,导致对流前部低层一直有风场的切变辐合抬升,有助于对流维持并发展。
    • 郑丽君; 马中元; 黄京平; 卢秋芳; 洪俊; 王立志;
    • 摘要: 使用上饶TWP8风廓线雷达、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江西东部走廊地形影响下的4类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东部走廊峡谷效应以△W≥3.5 m·s^(-1)作为阈值。强降水对风廓线雷达信号影响较大,虽然信号达到饱和形成大值区或者出现“空洞”无数据造成数据失真,但这种现象说明存在出现强天气或强对流的可能。江西东部走廊对冷空气的影响,表现为高空风比较大,随时间推移慢慢往下渗透;冷空气近地面风向有个转换过程,由偏西风转为偏东风;由于东部走廊狭谷效应,冷空气沿东部走廊风速不断加大,且维持数小时。南北走向飑线回波带进入江西后形成弓状回波结构,当移动至东部走廊风场出口处时,狭谷效应使得飑线回波带中段回波发展猛烈,造成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天气。当南侧的西南气流逐渐加强,且当高空西南急流存在动量下传,东部走廊地区的风向转为西南风时,该地区才会出现大暴雨天气。江西暴雪天气风廓线雷达特征:(1)3 km以上为偏西大风区;(2)0.9以下为偏东弱风区;(3)0.9~3.2 km为风向切变区;其中上饶风廓线雷达上空存在暖平流;风廓线上0.9~3.2 km的风切变层与850~700 hPa的逆温层关系密切。
    • 罗浩; 张亚男
    • 摘要: 本文利用卫星、雷达、高空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5月9日贵州一次春季飑线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此次飑线天气初发于高湿高能的暖区,边界层辐合线及中层弱冷平流的入侵共同触发了对流天气的产生;此次飑线天气的移动方向与700 hPa上的引导气流方向一致,而移动速度则受到中层气流(700 hPa~500 hPa)的合成影响;通过对较大范围内冷平流的溯源发现,此次飑线天气并无明显的锋生特征,近地面强冷平流并非触发此次飑线天气的关键因素,而上游地区高空槽及切变线后部的偏北气流所携带的弱冷平流是触发对流天气的关键因素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