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普勒雷达

多普勒雷达

多普勒雷达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4篇、会议论文431篇、专利文献57458篇;相关期刊331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山西气象、广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151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多普勒雷达的相关文献由3414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兴豪、邓广宁、王丽荣等。

多普勒雷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4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431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57458 占比:97.70%

总计:58813篇

多普勒雷达—发文趋势图

多普勒雷达

-研究学者

  • 贾兴豪
  • 邓广宁
  • 王丽荣
  • 汤达章
  • 李秀萍
  • 杨农军
  • 胡志群
  • 杨毅
  • 张家奇
  • 杨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璞; 范红旗; 付强
    • 摘要: 针对多普勒雷达信号检测问题,基于几何代数工具重新审视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出了一种以投影余角为检验统计量的多普勒雷达几何检测器。该检测器相对传统功率/包络检测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压缩性质与恒虚警特性。通过与现有功率/包络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试验,表明了几何检测器对背景起伏与强多音信号干扰的优良适应能力,为雷达检测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
    • 张志斌
    • 摘要: 为减小雷达目标跟踪问题中与距离、角度和多普勒速度有关的测量误差,针对传统多普勒雷达跟踪出现的强非线性问题,给出采用序贯思想的高阶无迹变换的多普勒雷达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从高阶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引入多普勒雷达中的量测信息,并按角度、距离、多普勒速度的顺序进行依次滤波处理,采用高阶无迹变换采样,能够减小强非线性变化对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 周宗圣; 史跃玲
    •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宣城市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3月21日宣城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空宽广低槽及中低层西南急流加强是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探空图上干下湿的“喇叭口”结构、高低层的冷暖温度平流及中低层的强上升运动,都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维持发展,有利于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的形成;地面在强对流风暴发展前有中尺度辐合线生成,中低层有钩状回波特征,伴有弱的中气旋,并出现风暴顶辐散,0°C线位于3.5 km左右,-20°C线高于6 km,强对流风暴发展高度偏低,因此并不利于大冰雹产生,但小冰雹发生概率很大。通过研究来提高本地对春季强对流的预报预警水平。
    • 张健; 王熙; 王新忠
    • 摘要: 目前,国内农业测速方法单一,主要采用地轮和GPS的方式。前者由于拖拉机在田间行驶轮胎打滑测速不准,后者在阴雨天或有信号遮挡的情况下精度不高。为此,研制了一种微波多普勒雷达传感器,并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雷达测速系统,操作简便,可实现对拖拉机作业速度的测量。以迈赛弗格森1204拖拉机为载体,使用CAN数据记录仪记录行走数据,通过台架试验确定测速系统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速度真值2.3、5.4、7.4km/h的条件下绝对误差为0.2km/h,在速度5.4、7.4km/h条件下相对误差为3%,满足农业生产作业的基本要求。
    • 黄兴友; 陈晓颖; 沈菲菲; 沈艳秋; 沈妍琰; 周晔
    • 摘要: 为了研究同化雷达资料对数值模式降水预报的改进效果,针对2015年6月26—28日江淮地区梅雨降水过程,进行了结合雷达资料同化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介绍了过程的降水概况、环流形势。其次,利用WRF模式进行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在完成控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WRF-3DVAR的雷达资料同化。经过15 h的启转后,分别进行了针对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中特征长度和方差尺度的敏感性试验,得到最适合本次个例的特征长度(0.5)、方差尺度(0.7)。设置最优的特征长度和方差尺度后,进行同时同化反射率因子与径向风、单独同化反射率因子和单独同化径向风的同化试验,并分别设置了间隔为1 h和30 min的同化频率。通过分析个例水汽场、动力场及降水预报场,得到如下结论:1)雷达数据同化能够有效提高降水预报效果;2)同时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风的效果最好;3)同化雷达资料频率越高,效果提高也越明显。
    • 朱晨; 远芳; 王蕙莹; 张志森; 祝婷
    • 摘要: 多普勒天气雷达VAD(Velocity Azimuth Display)风廓线资料可以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高空风场信息。本文针对中国雷达VAD风廓线资料,设计发展了面向资料同化应用的NMIC(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质量控制方案,该方案改进了NCEP(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利用2020年2—8月的L波段秒级探空风场资料,分别对比质量控制前、经过NCEP质量控制方案、以及经过NMIC质量控制方案的VAD风廓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MIC质量控制方案的VAD风廓线资料最接近观测,准确度最高,并且在各个高度上其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充分说明了NMIC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相对背景场偏差分析表明,经过NMIC质量控制方案的VAD资料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与背景场的偏差更接近高斯分布,更能满足资料同化的要求。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进VAD风廓线资料在数值预报科研和业务中的应用。
    • 张广伟; 雷彦; 张铖玉; 李月高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8日青海东部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配置、对比本站及上游参数的变化、雷达产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位于200hPa高空急流轴右侧,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500hPa新疆东北部有低压槽,河西走廊西部有冷温槽,水汽条件较差;低空急流位于甘肃与内蒙古交界区,低层湿区位于青海东部地区,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同时700hPa在青海东部的风场辐合易形成上升运动;青海东部地区地面辐合线、青海湖以西的干线是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西宁探空资料呈现较为明显的“喇叭口”型,中高层干侵入特征明显,低层暖湿,SI为-1.41°C,垂直风切变强,有利于产生雷暴大风。从三个站雷暴大风出现前后的变压和变温情况分析,要素变化对下游的天气有一定指示意义。从西宁站多普勒雷达多时段多仰角平均径向速度产品显示,3.4°、4.3°仰角资料分析出速度模糊区,地面出现雷暴大风。
    • 王清川; 刘艳杰; 周涛; 东高红; 黄浩杰; 李娜
    • 摘要: 根据常规观测、北京和天津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夜间发生在河北省廊坊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前部高空槽叠加地面冷锋系统是此次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背景条件,高CAPE值、强垂直风切变以及适当的0°C层和-20°C层高度等为其发展、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超级单体属于右移强风暴,发展演变过程中回波形状不断变化,中气旋特征持续存在,回波垂直结构呈现回波墙—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三体散射和旁瓣回波等典型超级单体雷达回波特征。55 dBZ及以上强回波迅速向高层伸展后迅速下降并配合较低的强回波质心高度,预示地面将出现大冰雹和灾害性大风;VIL最大值达到55 kg/m^(2)可以作为本地发布冰雹预警的指标,发布冰雹预警时间可以提前12 min;将VIL值升到40 kg/m^(2)作为地面灾害大风预警指标,发布雷暴大风预警的提前量为24 min。三维空间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现出超级单体的空间结构。
    • 林文桦; 赵胜男; 黄滢; 陈静
    • 摘要: 利用多种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诊断分析2020年9月1日防城港市沿海暴雨发生发展的环流形势条件,环境场特征、中尺度特征及形成维持机制和漏报的原因等。结果表明,暴雨天气是在不明显的天气系统背景下产生,暴雨所具有的水汽条件是北部湾海面的偏南辐台气流突然加强的结果,给暴雨的预报增加难度;暴雨发生在能量较充足的层结环境场中,以暖云降雨为主;降雨强回波带由越南东北部及东兴海岸线不断生成的回波东北移动,进入防城港后合并加强形成;海风锋的生成对中尺度暴雨有触发加强作用;有利的环境风垂直分布提供暴雨产生的不稳定环境场,在西南风入侵及加强后产生的风向风速辐合触发后产生强上升气流。越南东北部和东兴海岸线的对流单体群是否继续维持及位置是否移出发生地,对影响防城港市沿海的强回波是否继续维持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王洪阳; 魏娟娟
    • 摘要: 农业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阐述农业气象观测的意义、多普勒雷达在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提出改善气象观测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同行提供理论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