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回波特征

回波特征

回波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63930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干旱气象、贵州气象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回波特征的相关文献由82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中元、陈鲍发、洪丽霞等。

回波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10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63930 占比:99.54%

总计:64226篇

回波特征—发文趋势图

回波特征

-研究学者

  • 马中元
  • 陈鲍发
  • 洪丽霞
  • 何彩芬
  • 姚超
  • 王兆华
  • 罗燕
  • 范小军
  • 许长山
  • 邹书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辉; 陈朝平; 郭云云
    • 摘要: 利用FY4卫星、天气雷达以及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冕宁“6.26”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700 hPa切变线、冷平流、强的不稳定能量以及不稳定层结等条件非常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早期触发对流的关键系统为九龙一带的切变云系,云系在下山过程中触发对流云团,强降水始终位于强的亮温区南端,且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时间比MCS发展最旺盛期滞后1 h;雷暴中产生的下沉气流导致地面阵风的不断增强与维持,同时与地面偏北冷空气配合,在冕宁南部一带形成明显的偏北风,进而在喇叭口地形和南侧的辐合处触发雷暴;新生雷暴在低层偏南风的作用下不断与北侧母体雷暴合并,形成了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同时在山脉的阻挡作用下,雷暴长时间维持且移动缓慢,最终导致冕宁地区发生持续强降水。
    • 邱雯婷; 马中元; 彭维明; 王汉根; 张晓芳
    • 摘要: 为了开展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文章使用MICAPS常规天气图、婺源雨量、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景德镇SA雷达基数据等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回波特征提取和基数据反演等方法,对2021-03-31江西婺源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气资料系统概况,分析了冰雹雷达回波演变过程,以及雷达回波CR产品特征和单部雷达产品特征,最后总结出婺源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并应用于短临预报和监测预警服务之中。
    • 宋雄; 马中元; 王璇; 洪丽霞; 辛玮琪; 范小军
    • 摘要: 为提高县级台站对冰雹天气的识别和预警能力,使用常规天气图和宜春SA雷达数据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方法,对2021年3月30—31日江西宜春北部罕见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急流、地面倒槽、切变线、暖脊、“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属于典型暖区强对流天气形势;)在雷达拼图上,30日冰雹是超级单体,呈孤立椭圆状;31日冰雹是回波带上的超级单体,呈带上强单体形态;3)在雷达PPI产品上:超级单体风暴组合反射率CR达65 dBZ,回波顶高ET达17 km,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为55~60 kg/m^(2),能够识别出中气旋M和龙卷涡旋结构TVS;4)在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RCS上:30日孤立超级单体存在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回波悬垂和中气旋特征;31日回波带上超级单体存在明显的悬挂结构回波和虚假旁瓣回波顶;5)在径向速度垂直剖面VCS上:超级单体存有中气旋结构和上正下负速度层。研究结果为江西宜春北部冰雹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 辛玮琦; 马中元; 陈鲍发; 宋雄; 范小军; 洪丽霞
    • 摘要: 为了做好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文章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和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等方法,对2021-03-30—2021-03-31江西大冰雹天气进行分析;并根据资料和天气实况,介绍了天气背景,同时对雷达拼图回波演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以期为江西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分析依据。
    • 栾亚睿; 陈春艳; 汪雪云; 芒苏尔; 郑育琳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和NCEP1°×1°再分析、ECWMF细网格模式等多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3年6月11日和2017年6月18日发生在奎玛流域的两次冰雹过程。分析发现:两次过程环流背景和冷空气影响路径不同“,6·11”过程发生在西西伯利亚低槽底部锋区上短波东移背景下,回波自西西北向东东南移动“;6·18”过程发生在西伯利亚高压脊内中纬度西风带上短波槽沿天山北坡东移背景下,回波为偏西路径。两次过程也有很多相同点,低仰角径向速度的辐合区都对应高仰角的辐散区,降雹前40 min内VIL和VILD明显增大;大气层结维持了对流性不稳定状态;K指数增大、SI指数减小,且对流有效位能均增大,抬升指数LI降为负数,表明降雹前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强;700 hPa水汽条件都较好“;6·11”和“6·18”过程都是初始对流沿地面辐合线生成、发展,雹云单体在地面小尺度辐合中心附近生成。
    • 王一童; 王秀明; 俞小鼎
    • 摘要: 基于中国东部平原地区31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和实况记录,筛选出2002—2020年56次由超级单体风暴导致的25m·s^(-1)以上的直线型大风事件,分析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与其导致的直线型大风间关系,获得产生直线型致灾大风的超级单体的量化结构特征,为超级单体产生的大风的主客观监测预警提供参考。统计结果表明:产生致灾大风的超级单体60 dBZ以上强回波深厚,平均厚度为5.5 km,中层径向辐合特征显著,最大中层径向辐合超过29 m·s^(-1);中气旋强度中等,平均旋转速度为18.4 m·s^(-1),可向上伸展至对流层中上层(7 km高度);超级单体反射率因子核下降、中气旋核下降、29 m·s^(-1)以上中层径向辐合以及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减小是预警直线型大风的重要指标;下击暴流导致的明显且对称的低仰角辐散速度对仅在4次事件中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由于其移动性,不易出现对称的下击暴流。
    • 饶云花; 马中元; 陈鲍发; 程小娟; 孙芳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大暴雨天气,开展好预报服务工作,使用常规天气图、自动站数据、云图、雷达拼图和单部雷达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卫星气象学和雷达气象学等方法,对2020年7月8—10日江西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大暴雨与副热带高压有关,出现在副高西北部多个系统辐合之中;2)絮状回波带和絮状回波团静止少动,带上不断有回波短带和单体回波发展加强,形成“列车效应”,形成大暴雨天气;同等回波强度时,絮状回波团的降水效率要高于絮状回波带;3)丰城市受絮状回波带影响,回波强度35~50 d BZ;RCS上,35~50 d BZ回波顶高在6 km以下;VCS上,7~8 km以下均为负速度,对应强回波位置负速度区中出现-10 m/s大值区;4)组合反射率CR回波强度与地面1 h雨量呈正相关,回波越强雨量越大;但雨量出现时间落后于CR回波。研究成果对江西大暴雨天气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有指导意义。
    • 范小军; 马中元; 黄龙飞; 辛玮琪; 洪丽霞; 宋雄
    • 摘要: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章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TBB资料和雷达拼图CR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卫星气象学和雷达气象等方法,对2021-03-30—2021-03-31江西大冰雹天气进行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气实况与天气背景,并对FY4A云图特征、MCS中尺度对流系统TBB特征和雷达拼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以期为江西冰雹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 郑钟尧; 魏鸣; 王彦; 傅超
    • 摘要: 天气雷达主要用于探测降水的演变过程,但它也可监测爆炸事件的回波。为研究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爆炸燃烧事件的回波特征和散射机理,利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西南部的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塘沽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爆炸前期和后期,回波的形成机理分别为粒子散射和湍流衍射;爆炸具有区别于气象回波的孤立回波特征,回波呈水平尺度较小、突然出现且强度较大的特点;回波的生消演变与爆炸情况相吻合,在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图上有蘑菇云特征。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回波资料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资料,为爆炸燃烧后的灾情监测和灾后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 王晓君; 郑媛媛
    • 摘要: 利用探空资料、CIND3830-CC天气雷达和地面观测资料,以2013—2020年云南普洱市21次冰雹天气过程为样本,将冰雹直径≥20 mm的风暴单体定义为大冰雹风暴单体,5 mm≤直径<20 mm的风暴单体定义为中冰雹风暴单体,直径<5 mm的风暴单体定义为小冰雹风暴单体(GB/T27957—2011),对比分析小冰雹、中冰雹、大冰雹风暴单体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冰雹风暴单体的共同特征是:高顶高底结构、风暴的高质心伸展高度≥5 km、回波梯度较大、组合反射率CR≥55 dBz、垂直液态水含量VIL≥23 kg·m^(-2)、45 dBz顶高H_(45 dBz)≥7.5 km、H_(45 dBz)-H 0°C≥2.8 km。67%的冰雹风暴单体在降雹前5~10 min出现VIL跃增现象,跃增幅度越大,相应VIL越大。冰雹风暴单体均存在明显的辐合特征,大冰雹风暴单体往往具有中气旋特征。大冰雹风暴单体的VIL/H、H_(50 dBz)-H-20°C和成熟阶段持续时间均显著大于中、小冰雹风暴单体的相同指标。大冰雹风暴单体的回波悬垂结构、DVIL(VIL/ET)和旋转速度往往多(大)于中、小冰雹风暴单体的相同指标。回波顶高(ET)、VIL跃增特征、TBSS和V形缺口都不能作为识别不同等级冰雹的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