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暴雨过程

暴雨过程

暴雨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0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篇、会议论文588篇、专利文献7524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山东气象、浙江气象、广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10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3年全国重大天气气候过程总结和预报预测技术经验交流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暴雨过程的相关文献由1970位作者贡献,包括苗爱梅、潘晓滨、崔粉娥等。

暴雨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9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588 占比:0.77%

专利文献>

论文:75247 占比:98.82%

总计:76144篇

暴雨过程—发文趋势图

暴雨过程

-研究学者

  • 苗爱梅
  • 潘晓滨
  • 崔粉娥
  • 廖移山
  • 王晓芳
  • 臧增亮
  • 闵爱荣
  • 何光碧
  • 何林宴
  • 刘爱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庄晓翠; 李博渊; 赵江伟; 张云惠; 张林梅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1—2020年5—9月(暖季)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简称沙漠南缘)发生的5次暴雨天气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特征,再运用HYSPLIT模式(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计算了该区域暴雨天气的水汽轨迹、主要路径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结果表明:暴雨天气的水汽源地主要来自西南亚、中亚、北疆;水汽自源地出发经巴基斯坦北部、印度西北部、阿富汗东北部(简称IPA关键区)和南疆关键区,分别从西南和偏北路径进入暴雨区,途经南疆关键区的水汽来源对暴雨的贡献较大。沙漠南缘暴雨过程中,大气中层(500 hPa)的水汽主要源自西南亚,但沿途损失很大,而低层(700 hPa)的主要水汽贡献来自北疆,且沿途损失较小。来自北疆和南疆盆地的水汽主要从近地层输送至700 hPa;来自西南亚、大西洋及其沿岸等地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以上。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沙漠南缘暴雨过程水汽来源及路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各层水汽贡献和来源做了更细致的描述。
    • 刘菊菊; 陈小婷; 肖贻青; 马晓华; 梁绵
    • 摘要: 利用陕西省2019年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对中国区域融合降水分析系统(CMPAS-V2.1)的降水融合分析实时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降水融合产品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与站点实况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强降水落区有所偏差。相对于站点实况,融合产品的小雨和中雨数值偏大,大雨和暴雨的数值偏小。(2)融合产品的降水准确率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平均误差绝对值和TS评分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增加。中雨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其次是小雨,大雨,暴雨。(3)稳定性暴雨过程的降水准确率远大于对流性暴雨。对于大雨和暴雨,融合产品在稳定性暴雨过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对流性暴雨过程。(4)三源融合产品的平均TS评分高于二源融合产品,对流性过程的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可参考三源融合产品,稳定性过程的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可更多参考二源融合产品。(5)暴雨落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影响降水误差随海拔高度变化。当暴雨落区位于高海拔地区时,降水误差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暴雨落区位于低海拔地区时,降水误差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6)暴雨及对流性大雨的误差较大,应用中需特别关注。
    • 庄晓翠; 李博渊; 赵江伟; 李建刚; 张林梅
    • 摘要: 利用1981—2020年5—9月天山南坡1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 GDAS再分析资料,分析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并采用HYSPLIT模式,模拟追踪水汽源地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南坡暖季暴雨主要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500 hPa以上西南急流(气流)、700 hPa切变辐合以及天山地形辐合抬升的重叠区域。水汽主要源自中亚、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经TKAP(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南疆、北疆关键区,分别从偏西、偏南、偏北通道输入暴雨区,700 hPa以上偏西通道、以下偏北通道占主导地位,且贡献最大的是南疆关键区。源自中亚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及以下,对暴雨的贡献较大,且沿途损失较大;源自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以上,对暴雨的贡献较小。另外,中低层还存在源自北疆、南疆、北美洲东部、蒙古的水汽。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水汽三维精细化结构模型。
    • 王越; 韩彦霞; 尉锦昌
    • 摘要: 利用盂县18个自动雨量站点2016—2020年的降水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盂县各站点年降水量、月降水量、暴雨发生过程次数和暴雨点个数,并根据盂县各站点单点暴雨过程的发生频次、出现单点暴雨点次数得出该县单点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为:盂县每年平均出现8次单点暴雨过程和13个单点暴雨点。月均出现单点暴雨过程次数从高到低的月份为7月、8月、6月、9月、10月、4月、5月,其中7—8月单点暴雨过程站全年的70%。出现单点暴雨点频次较高到低的站点为西潘、下社、上社,平均每年出现单点暴雨1次以上。
    • 庄晓翠; 赵江伟; 李博渊; 张云惠
    • 摘要: 利用HYSPLIT模式和GDAS资料,对南疆西部1981-2020年暖季(4-9月)16例暴雨(平原、山区)后向水汽轨迹追踪、主要通道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汽主要源自西南亚、中亚、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平原区850 hPa还有源自南疆和北疆的水汽。500 hPa水汽主要从偏西通道输入暴雨区;源自西南亚和中亚的水汽对暴雨的贡献较大,损失也较大。对流层低层水汽主要从偏西和偏东2个通道输入暴雨区;700 hPa各通道及各水汽源地对暴雨的贡献,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平原区暴雨850 hPa偏东通道对暴雨的贡献最大,各源地水汽沿途损失较小,北疆源地对暴雨的贡献最大。平原区源自西南亚、中亚、南疆和北疆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及以下,源自地中海和黑海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以上的高度;500 hPa上,平原区暴雨从>2 000 m的高度输送的水汽占主导地位,山区则相反。在南疆西部暴雨中存在南疆和北疆的水汽源,在特定条件下,有北美洲、北非的水汽源,与以往的研究成果不同。
    • 梅平; 张强; 邹旭恺
    • 摘要: 考虑到暴雨可能造成灾害的累积效应,本文提出降雨衰减指数的概念,建立相当强度公式,并以此判定暴雨日.从致灾因子出发,以暴雨过程的过程强度和影响范围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区域暴雨过程致灾强度的综合评估模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基于上述评估模型,得到该地区暴雨过程序列,继而利用百分位法对暴雨序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该区域暴雨过程的暴雨强度等级.并将上述结果与历史灾情记录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时间和影响范围上吻合较好.
    • 张子莹; 李超
    • 摘要: 文章介绍了暴雨过程的定义,并利用2008-2017年汛期(4-9月)湖北省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对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同时对90个鄂西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持续时间、过程降水量、短时强降水的频数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强降水特征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以期进一步揭示鄂西南地区强降水规律性,为鄂西南地区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郝艳琼; 顾楠楠; 胡文东; 邵建; 杨侃; 徐文嘉; 贾净翔; 王菲; 吴尚毅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宁夏夏季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雨过程天气系统配置相似,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同造成水汽来源和输送的差别;各层涡度散度场配置及垂直速度场的不同,导致降雨强度和时间范围的区别;水汽条件不同是影响降水量差异的原因;雷达产品表明,强回波与强降水的峰值及降水过程的差别相对应.
    • 赵娴婷; 闵爱荣; 廖移山; 王晓芳; 叶金桃
    • 摘要: 利用中国大陆2400多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2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降水分布和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8个暴雨日、41次主要暴雨过程.2020年5—9月,月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偏多,6—7月,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出现超强梅雨,月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基本偏多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2020年4—10月我国共出现28站次特大暴雨.8月四川强降水频发,引发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年内最大日降水量423.2 mm出现在8月10日的四川芦山.6月7—10日,广东龙门出现年内最大过程降水量667.9 mm.2020年共有8个台风影响我国,其中5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台风整体偏弱,但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连续遭受3个台风袭击.
    • 王培强
    • 摘要: 受偏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21年6月16日20时-17日14时阆中市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全市多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针对此次过程,阆中市气象局密切监测辖区上游和本地降水情况,结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监测资料分析天气变化趋势,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发布预报预警和雨情信息,精准的预报和精细的服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