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切变线

切变线

切变线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5篇、会议论文76篇、专利文献595727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山东气象、山西气象、广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等;切变线的相关文献由1269位作者贡献,包括程麟生、刘婉莉、张洪英等。

切变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7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95727 占比:99.91%

总计:596278篇

切变线—发文趋势图

切变线

-研究学者

  • 程麟生
  • 刘婉莉
  • 张洪英
  • 黄春华
  • 刘烨焜
  • 李冬梅
  • 李国平
  • 杨成芳
  • 林宝亭
  • 梁宝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小华; 李华宏; 何钰; 马文倩; 李耀孙
    • 摘要: 利用云南省125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及3042个区域站降水数据、FY-2E/G云图数据以及探空观测数据,统计2015—2019年由切变线系统影响的云南短时强降水过程,对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系统特征、MCS系统发生发展的环境特征以及对流云系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频次有4个大值中心,分别是云南南部边缘地区、曲靖南部至文山北部、华坪、德宏西部,傍晚至凌晨是强降水发生的主要时段;云南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对流云系分成新生对流云团、M_(α)CS和M_(β)CS和带状MCS共4类,75%的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是由M_(α)CS和M_(β)CS系统造成,M_(α)CS和M_(β)CS系统中低于–32°C冷云区呈椭圆形,平均面积分别为1.8万km^(2)、10.4万km^(2),存在1个或2个中心,中心云顶亮温低于–52°C.M_(α)CS持续平均时间为3.3 h,其中最长时间为6 h;M_(β)CS持续平均时间为2.3 h,其中最长时间是5 h.短时强降水位于M_(α)CS和M_(β)CS强中心附近或者发展方向梯度大值区.综合分析了高低空系统配置的结合、对流发生的条件、MCS的发生及消退和降水特征,旨在建立由切变线引起的4种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概念模型,从而为云南省短时强降水的预测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 曹耘畅
    • 摘要: 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深圳市2021年5月31日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导致本次暴雨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是低层850 hPa切变线,其南侧的西南风带将大量水汽输送至暴雨区,同时暴雨落区、降水量突增发生时间与切边线移动及偏南大风带前端的位置配合较好。2) 本次暴雨水汽来源主要为南海区域和北部湾,水汽辐合带自南向北传播,暴雨发生前深圳上空较强的水汽辐合区,为此次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供应。3) 本次暴雨的动力结构表现为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符合抽吸原理,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强度,因此垂直运动可以作为深圳今后暴雨预报的提前指示量。
    • 李慧敏; 何志新; 邱学兴; 安晶晶; 周晓晔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2018年7月26日江淮地区一次副热带高压边缘暖区暴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副高边缘,暴雨落区位于低空切变线以南的西南暖湿气流中;对流最先在安徽北部和东部发生发展,随着对流形成的冷池出流边界(阵风锋)不断向南推进,其与环境风场所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触发本次安徽中部的强降水,同时伴随对流云团合并增强(云顶亮温达-61°C);大气层结不稳定,湿层深厚,且强降水发生前整层垂直风切变较弱,为本次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WRF数值模拟发现,暖区暴雨发生期间,中低层风场气旋式辐合造成安徽中部强上升运动是导致对流增强的重要原因,局地强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 王兴菊; 罗喜平; 王明欢; 周文钰; 蒙军; 胡秋红
    • 摘要: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和雷达资料,通过对环流背景、云图、雷达以及物理量分析研究,对2020年6月30日贵州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在高空多短波槽活动、中层弱冷空气的入侵、高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长期维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性输送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此次MCC对流云团生成于毕节市威宁县附近,在MCC的初始阶段,对流云团由块状向椭圆形发展,冷云罩面积逐步增大,云顶亮温中心不断降低;成熟阶段由椭圆形逐步扩散为多边形,云顶亮温中心维持在-80°C以下;消亡阶段冷云罩面积和云顶亮温绝对值迅速减小。逐小时短时强降雨站数与冷云盖面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形成、成熟、消亡3个阶段分别呈现逐步上升、明显上升和迅速减小的趋势;最大小时雨量在成熟阶段与最低云顶亮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强回波基本集中在4 km以下,中低层越靠近地面回波越强,强回波接地,质心低。初始阶段强回波强度强,移速快,但生命史短,呈现单峰值分布;成熟阶段的强回波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移速慢,呈现多峰值分布。TI≥44°C的大值区长期维持,低层的暖平流和上升气流以及正涡度辐合,配合高层的冷平流和下沉气流以及负涡度辐散,为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能量和动力条件。
    • 王蕊; 吕丹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宝鸡多普勒雷达及多家数值预报产品,从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出发,对2021年6月15—16日发生在宝鸡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强降水过程主要由于500 hPa短波槽东移,引起700 hPa、850 hPa切变线南北移动,导致偏南风和偏东风将暖湿空气向宝鸡地区输送而形成;(2)地面冷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3)多普勒雷达对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回波强度很好地表征了降水强度;(4)EC模式相较于GRAPES和NCEP模式的预报效果更好;(5)此次降水的准确预报,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保证了气象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
    • 边茜
    • 摘要: 利用NCEP1°×1°6h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6月29~30日凉山州一次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及低层切变线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南亚高压的高层辐散,有利于暴雨的触发和维持。明显的水汽输送及辐合、高能高湿的不稳定层结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流层高层MPV1>0且中低层MPV10且MPV2<0的配置有利于暴雨的发生。三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合并形成的MCC是此次暴雨的直接触发系统,强降雨常出现在TBB低值区及梯度大值区。
    • 陈金星; 罗碧瑜; 余东柏; 李丹霞; 潘艳
    • 摘要: 该文选用MICAPS资料、梅州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等从大气各层环流形势场等动力条件、能量条件、水汽条件以及雷达实况、地形条件等方面,分析2020年5月22日梅州市“龙舟水”的暴雨过程,重点探讨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以期为今后梅州市作“龙舟水”暴雨预警预报提供参考。
    • 孟雅婷; 张振宇; 汪梦瑶; 张颖
    •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数值模式预报产品,从弥补短期预报的不足、提前服务以减轻其造成的灾害损失的角度出发,对宿州2021年6月30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环境条件及触发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500hPa形势是蒙古冷涡、东北冷涡的形势下配合高空浅槽东移,700hpa和850hpa切变线位于宿州北侧。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空间分布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多普勒雷达观测表明,此过程回波最强强度为66dBz,19∶14出现的阵风锋、22∶11出现的弓形回波和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与出现大风的区域有很好的对应。ECMWF、NECP等全球模式对大尺度稳定降水落区预报表现较好,但对其中对流天气组织化描述不足。GRAPES_3KM、华东区域等中尺度模式稳定性不如全球模式,但对对流尺度天气预报有优势。
    • 黄奕武; 董林; 刘达; 陈博宇
    • 摘要: 2021年10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主要表现为:极涡主要呈单极型分布,位置偏离北极点靠近西伯利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呈5波型分布,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亚洲东北部至东北太平洋一带为负距平,在北美至北极地区为正距平;副热带高压呈狭长带状分布,几乎环绕北半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近几年同期范围偏小。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2.1 mm,较常年同期偏多45.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且分布不均匀;全国平均气温为10.7°C,较常年同期偏高0.4°C。月内有3次主要降水过程,2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有4个台风和1个热带低压生成。其中,3—6日主要降水过程由东北冷涡、低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引起,该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且极端性强;另外2次主要降水过程分别由2117号台风狮子山和2118号台风圆规造成,使得我国东南至华南沿海地区出现强降水。
    • 刘泳涛; 万永建; 陈映强; 王洁瑜; 林伟彬
    • 摘要: 利用2009—2018年地面台站常规雨量观测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潮汕地区暖区暴雨进行分型,并对各型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暖区暴雨可以分为切变型、低涡型、南风型和回流型,其中切变型和南风型暖区暴雨是主要类型,这与南亚高压、高空急流、高空槽等大环流形势有关;低涡型、回流型暴雨出现次数较少。切变线、低空急流、低涡、(西)南风风速脉动和风向辐合可作为潮汕暖区暴雨中低层天气系统的主要预报着眼点。不同类型暖区暴雨物理量特征关注点亦不尽相同:切变线暖区暴雨可分析其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南风型暖区暴雨可关注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