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极端降水

极端降水

极端降水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5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6357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灾害学、地理学报、大气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七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极端降水的相关文献由1860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永甫、江志红、张强等。

极端降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5 占比:8.10%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6357 占比:91.14%

总计:6975篇

极端降水—发文趋势图

极端降水

-研究学者

  • 钱永甫
  • 江志红
  • 张强
  • 李丽平
  • 黄丹青
  • 任福民
  • 姜彤
  • 余锦华
  • 权全
  • 章开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玄; 唐培军; 吴同帅; 冯忠伦; 刁艳芳; 王刚
    • 摘要: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山东省境内低温极端气温指数(TN10p和FD0)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48和6.42 d/(10 a),高温极端气温指数(TX90p、TXx和SU25)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4.06 d/(10 a)、0.32°C/(10 a)和2.31 d/(10 a);其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了与山东省整体较好的一致性,空间趋势不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沿海区域多大于内陆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95p、R99p和RX5day)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22.16、10.83和10.55 mm/(10 a),空间分布上,高值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部分区域,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风险。
    • 王霞; 王瑛; 林齐根; 李宁; 张馨仁; 周笑影
    •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滑坡灾害造成人口伤亡较严重的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降水频率与强度的增加会提高滑坡灾害的人口风险。文中将不同RCPs情景多个模式的未来降水数据和SSPs情景下的未来人口数据相结合,构建滑坡灾害人口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滑坡灾害人口风险。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下中国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呈上升趋势,预估21世纪中期(2031—2060年)RCP4.5和RCP8.5情景下中国滑坡灾害高危险区面积相较于基准时期(1970—2000年)将分别增长5.5%和7.9%。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增长最为显著。中国未来滑坡灾害的人口风险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RCP8.5/SSP3情景较RCP4.5/SSP2情景上升更多,预计21世纪中期滑坡灾害年均伤亡人口将由基准时期的639人增加至956人;21世纪末期(2071—2100年),由于滑坡灾害暴露人口下降,年均伤亡人口将减至737人。未来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和西藏省始终是滑坡灾害伤亡人口最高的省份,需加大防范措施,降低滑坡灾害人口风险。
    • 周雅蔓; 马超; 陈鹤; 刘成武
    • 摘要: 基于2013-2019年4-9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的极端天气指数(EFI)资料和新疆95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数据,研究了新疆夏半年(4-9月)极端降水阈值及分布情况,运用TS评分,综合分析降水EFI产品在新疆夏半年极端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夏半年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呈山区高、盆地低的特点,且南疆低于北疆;观测站点平均夏半年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突变。(2)降水EFI预报值与夏半年极端降水量呈正相关,随预报时效延长,降水EFI预报能力在逐渐降低,夏半年极端降水预报的TS评分在降水EFI阈值处于0.50~0.80达到峰值,综合TS评分和预报偏差,新疆夏半年极端降水预报的最优降水EFI阈值集中在0.65~0.75。(3)降水EFI预报对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当降水EFI预报值>0.60时,要考虑出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降水EFI预报值在0.70及以上的范围可作为极端降水的预报落区。
    • 晁智龙; KHEM CHUNPANHA; 严宝文; 宋松柏
    • 摘要: 极端降水是许多突发性和危害性水灾害事件的诱因。陕南秦巴山区因其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对极端降水引发的各种灾害风险更为敏感。相关研究可以强化区域极端降水预报和山地灾害预测,指导适应性治理方案制定。依据研究区19个站1998年—201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阈值为95的百分位法筛选不同时段的极端降水,并运用等值线图进行极端降水空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极端降水发生数从南到北递减,西部应重视短历时极端降水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其极端降水均值、变差系数等值线多与汉江河道方向一致;易受极端降水危害的是镇巴和佛坪县域,需进行滑坡灾害重点防灾设计。研究丰富了秦巴山区气象数据资料成果,同时也为区域极端降水和山地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张娇艳; 李霄; 陈早阳; 李扬; 周涛
    • 摘要: 利用CCSM4和IPSL-CM5A-MR模式1961-2005年历史模拟和2006−2098年RCP2.6和RCP4.5排放情景下的逐日降水以及1961−2005年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使用偏差校正改善模式模拟能力,通过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和强降水量等9个指标探究全球升温1.5°C和2.0°C条件下贵州省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RCP2.6和RCP4.5情景下各极端降水指数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上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相对于基准期(1986−2005年)而言全球升温2.0°C时各极端降水指数增幅约为升温1.5°C时的两倍。在升温2.0°C下9个极端降水指数概率密度曲线尾端均向右延伸,表明在升温2.0°C情景下各极端降水指数中高值出现的概率增大。因此,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而不是2.0°C意义重大。
    • 任伟; 任燕; 张庆
    • 摘要: 利用拉格朗日后向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蒸发—降水诊断法及相关的水汽贡献定量分析法,分析了台风"温比亚"影响期间山东极端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极端强降水的发生与大尺度的水汽输送和辐合密切相关;影响强降水的水汽源地主要有4个,它们分别位于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低纬西太平洋、中纬度西北太平洋和中国东部;源区贡献定量分析表明,低纬西太平洋对极端降水的水汽贡献最大,中纬度西北太平洋次之,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与中国东部的贡献相当且均低于中纬度西北太平洋;进一步对比不同源区的水汽输送差异发现,虽然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初期摄取的水汽较多,但输送过程中过高的沿途水汽损耗,显著降低了其对极端降水的水汽贡献,尽管中纬度西北太平洋和中国东部地区初期摄取的水汽较少,但两者沿途的水汽损失亦小并且两者摄取的水汽在目标区实际转为降水的比例较高,因此两者最终的水汽贡献不容忽视。
    • 于鑫; 郑腾飞; 刘显通; 莫颖妍; 付蕾; 陆杰英
    • 摘要: 基于1961-2010年均一性较好的广东省逐日降水数据,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确定了全省37个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极端降水阈值,分析了近50年广东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极端降水与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0年间广东省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总体呈沿海高、内陆低的趋势,其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东南、西南及南部的沿海地区;而广东省西部、北部以及东北部地区是小值区较集中的地区。广东省近50年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极端降水事件存在偏多和偏少期。广东省的极端降水事件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且全年的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小于10%。
    • 王倩之; 刘凯; 汪明
    • 摘要: 利用1986—2005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格点化逐日降水数据(CN05.1)评估了NASA高分辨率降尺度逐日数据集NEX-GDDP中21个全球气候模式在0.25˚(约25 km×25 km)分辨率下对中国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选取年最大日降水量(RX1D)、年最大5 d降水量(RX5D)、湿日总降水量(PRCPTOT)、湿日平均降水强度(SDII)、强降水总量(R95p)和极端强降水总量(R99p)这6个强度指数,暴雨日数(R50)、强降水日数(R95T)、极端强降水日数(R99T)、最大连续湿日(CWD)、最大连续干日(CDD)这5个频率指数作为评价指数开展评估,结果表明:(1)各模式很难捕捉到极端降水指数年际变化线性趋势,表现最好的模式GFDL-ESM2G也仅有45%的指标显示出了与观测的正相关性,而且很弱。(2)各模式对于气候态均值的模拟效果较好,其中,CSIRO-MK3-6-0、NorESM1-M、MRI-CGCM3对强度指数模拟较优,inmcm4、IPSL-CM5A-MR、MIROC5对频率指数模拟较优,综合表现最优的3个模式为CSIRO-MK3-6-0,inmcm4、MRI-CGCM3。(3)综合考虑各模式对11个极端降水指数在气候态均值和年际变化线性趋势模拟能力的评估结果来看,GFDL-ESM2G、CSIRO-MK3-6-0、ACCESS1-0显示了相对较高的综合模拟能力。
    • 张萍萍; 钟敏; 董良鹏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其他常规观测数据,对湖北省两类典型极端降水型(南北气流汇合型、南北槽叠加型)的天气背景及气象因子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气流汇合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气流汇合形势,低层切变线南侧南风发展异常强盛,地面上冷锋入暖槽形成静止锋,动力因子(850 hPa涡度、200 hPa散度)和水汽因子(大气可降水量)异常特征显著;南北槽叠加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槽叠加形势,低层或边界层形成显著低涡切变,地面上暖低压强烈发展,动力因子(200 hPa散度、925 hPa涡度)和不稳定因子(700 hPa温度平流)异常度比例偏高。最后给出了两类集天气背景与气象因子异常度配置于一体的极端降水天气概念模型。
    • 吴博华; 权全; 徐家隆; 刘一玮; 严登华
    •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容易造成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研究极端降水与露点和地表温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可以为未来极端降水趋势的预测及其灾害风险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1970—2017年6个气象站的资料,选取6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空间插值法等分析其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极端降水对露点和地表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并评估其稳健性。结果表明:1970—2017年陕北黄土高原露点和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中除持续湿润指数略呈下降趋势外,年总降水量、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强降水天数和5 d最大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南高北低”特征。日极端降水与露点温度的响应关系呈单调递增趋势,其响应强度均呈C-C标度,而日极端降水与地表温度的响应关系呈Hook结构,其在吴旗和横山站响应强度呈超C-C标度,在其余4个站均呈C-C标度,且日极端降水与露点温度的响应强度小于地表温度的。相比地表温度,极端降水与露点温度的响应关系更为稳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