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7-11-2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5个气象站(北京、武清、北辰、东丽和塘沽)1971~2006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大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发现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大雾天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性和日变化显著的特征,且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受气象条件及地形的影响,京津塘高速公路具有明显的地域变化特征和很强的局地性。在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火雾和浓雾对交通的影响。
  • 摘要: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实况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之间的关系。
  • 摘要:热带气旋(以下简记为TC)是影响我国主要的气缘灾害之一,近年来对TC的研究,包括TC强度变化、个数异常、路径异常及斜压大气中TC的运动特征与成因等都有新的进展。本文应用1949—2005年TC年鉴资料,对在西太平洋牛成和登陆我国的TC数与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所用资料主要来之于中国气象局的TC年鉴,TC源地的划分为:以TC年鉴中每个气旋的第一次编报的经度位置为准。海域的含义为:SCS:中国南海(100~120°E):WWP:西太平洋西部(120~140°E):MWP:西太平洋中部(140~160°E);:EWP:西太平洋东部(160~180°E)。本文进行的分析与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西太平洋上全年各月都可能有TC生成,但5月之前生成的TC相对较少,丰要集中在7.10月。每年约有35个TC从赤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移出,而对我国有影响的年均有15.8个,赢接登陆的有9.1个。年平均以8月最多,接近8个,其次为9月6个、7月5个和10月4.5个,其余月份生成TC数平均都在3个以下。从时间序列看出,西太平洋TC频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60-70年代相对偏多,之后呈下降趋势,90年代以后处于偏少时期。分析登陆我国TC的频数特征表明,最早的登陆TC发生在3月,最晚则出现7月,主要分布在7-9月,其中8月最多,平均2.5个,7月与9月接近,都略多于2个。从其时间序列看,登陆我国的TC年际变率明显,登陆数也有弱的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西太平洋TC总数下降有关。从多年平均TC生成源地看,MWP生成TC数最多(12.9个),其次为WWP(11.5个),再次为SCS(6.1个),EWP最少(3.6个)。从4个区域年生成Tc数距平的时间序列可看出,SCS和EWP气旋生成数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MWP生成个数呈下降趋势,WWP生成个数年际变化明显。分析TC生成源地的季节分布表明,4个区域生成的TC大都在5月以后,主要都集中于7~10月,1~4月则很少。其中SCS生成数在8、9月最多,平均每月略大于1个,其它月份不足1个。WWP与MWP生成数集中月份平均每月2个左右。EWP平均生成的TC最少,主要集中于8~10月,平均略少于1个。分析登陆我国TC强度特征表明,TC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分布在5~70m/s,以30m/s最多,平均为25.8m/s。从年平均最大风速时间序列可看出,最大风速具有增强的趋势,但这种增强趋势并不明显,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风速相应,TC中心气压也有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9Pa,这种下降趋势通过95﹪的信度检验,表明登陆我国的TC强度具有增强的趋势。从登陆TC的纬度年平均序列看出,平均在21~25°N,有微弱的北上趋势,只是这种趋势并不显著。从纬度一年际分布图上看,也没有明显北上的趋势。2005年TC活动具有数量不多,但强度较强的特点。年平均最大风速达31.4m/s,大于多年平均的25.8m/s.其中最大风速达到40m/s的有3个,35m/s有2个,相应中心气压均低于970hPa。从登陆强TC(风速≥33m/s中心气压≤980hPa)的比例序列可看出,全年登陆强TC占登陆TC的比例为57年来最高,达75﹪,登陆时中心气压低于980hPa的比例达到75﹪,仪次于1997年的80﹪,两个比例均分别高于其平均值28 8﹪和43.2﹪。
  • 摘要:综合分析了西安市负积温、供暖初日、供暖终日、供暖期天数以及西安集中供暖面积和供暖热消耗量的多年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安市亦存在冬季越来越暖,采暖期越来越短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集中供暖总面积和总供暖热消耗最不断增加,而单位供暖面积的热消耗量的总趋势随年代有所减少,但逐年耗热量与冬季气温的相关性并不好,说明实际供暖并没有根据气候变化调整能源投入。因此提出,冬季供暖的初、终日期及供暖强度应随着天气冷暖变化而随时调整,实现合理节能。
  • 摘要:本文采用了最佳气候找相似的预报方法来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地面、高空、太阳活动和海温资料,具有长时段,多要素,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预报较客观,对预报年的午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能对年降水量,月降水量及月平均气温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由于不同站点资料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因而能分片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为解决目前短期预报中小尺度天气难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气候背景和可靠的预报依据。说明了在同样大尺度背景下,同样的气候背景下,因为有不同的地面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天气。此方法虽属统计方法,但与中、短期数值预报有某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预测因子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对要素的预测如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 摘要:本文运用《黄帝内经》的运气理论,对太原1951年-2006年56年的年最大日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年最大日降水量的运平均他与该运的天气属性相一致;年最大日降水量的运最大值也与该运的天气属性相一致:各运日降水量的最大值按大小排序后,出现五行相生和阴阳对称的奇妙现缘。据此,本文制作了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太原年最大日降水量上限预测卡》,供大家赏析。
  • 摘要:使用山西省内59个测站1961-2005年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的海表温度等资料,首先定义了表征山西干旱程度的指数;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功率潜等统汁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干旱的气候特点及其前兆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干旱不仅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还具有2年、3.5年和5.6年的显著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原华北多尺度组介干旱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与调整,建立了山西干旱的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预测效果检验。2000—2005年各月、季独立样本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对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摘要: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1956-2000年的连续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技术分析了年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降水主要存在3种典型分布类型,即“全体一致型”、“南北反卡”型”、“上下游与中游反相型”。其中第一种分布型占主导作用,其相应的时间序列和年均降水序列形状基本相似、趋势皆呈减少。此外,还采用Z指数旱涝指标划分了汛期早涝状况和等级,结果显示,汛期异常旱涝主要发生在8月和6月。
  • 摘要:本文选取了全省113个站的逐月气温、日照时数、降水、水汽压和平均风述作为基本资料,根据彭曼-孟蒂斯公式计算的可能蒸发量,确定了土壤含水量百分比,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干旱模型,分析得出山东省干旱特征。
  • 摘要:本文使用微山湖湿地周边代表站微山站1961-2005年气象资料,计算期绝对湿度,分析绝对湿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并与趴湿地较远的枣庄站对比,分析湿地对周边大气湿度显著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湿地用边绝对湿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相对湿度夏季最大,春季最小。近45年来年平均绝对湿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棚对湿度呈下降趋辨,但均不显著。其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四季中冬春季平均绝对湿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秋季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受湿地影响,湿地周边年平均绝对湿度比对比站偏高0.4g/m3,年平均相对湿度偏高4﹪。两站大气湿度差值有叫显的月际变化,5月差值最大,年及春夏秋三季平均绝对湿度差异显著,冬季平均绝对湿度差异不显著,年及春秋冬季三季平均相对湿度差异显著,夏季平均相对湿度差异不显著。
  • 摘要:本文利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了泰安七月分县、分级降水预报方法。然后将省台指导预报、HLAFS区域预报,以及本台各种预报方法集成,建立分县、分级降水概率回归预报方程,经预报业务实用验证,效果较好。
  • 摘要:结合实践和应用案例,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导则、标准等,系统地研究了建设项目气象参数确定的原理与方法,并总结出一套技术方案.进而开发了“建设项目专业气象应用服务业务系统”,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业务、社会与经济效益,成果对指导专业气象应用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综合阐述了风力发电场可行性研究阶段风能资源评估的有关工作内容和思路。风力发电是我国重要的后续能源之一,人力发展风电对我困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极为重要。风资源的测量和评估水平直接影响风电场选址和发电量预测进而影响风电场的投资决策。
  • 摘要:利用皆波分析、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对全国730个站点自1951年至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进行气候平均分析,研究全国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季节变化为主,而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以季节内振荡为主。气候平均下降水的准双周振荡和Ma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振幅都在4月份开始加强,在11月份开始减弱,而MJO全年农现都很显著,准双周振荡主要在夏季显著;MJO主要分布在36°N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准双周振荡主要分布在115°E以西的内陆。
  • 摘要:试用山东省9月份降水量与前期500hPa各月平均高度场和海温场作相关分析,选择一批优势相关区,各区域进行区域平均,并且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时间序列,把这些时间序列作为因子,进行相似离度计算,预报9月降水最。并将1997年~2005年作为试报年,结果9年报对7年,准确率为77.8﹪。
  • 摘要:通过对1961-1990午30年与1997—2006年最近10年气候资料的物理统计和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山东半岛近年气候变异的几个主要特点。并从分析早涝灾害年份入手,发现了半岛异常气候年份的出现与极地和热带地区某些站点高空大气要素之间存在的遥相关特征。而ENSO对半岛气候异常的贡献其实并不明显,至少对本地区年降水量的贡献不甚明显。从而为山东半岛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探讨。
  • 摘要: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莒县1951~2005年55年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莒县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早、洪涝、冻害、冰雹、连阴雨、大风、龙卷风、病虫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增加、洪涝、霜冻、干热风、连阴雨、冻害等灾害减少。针对气候变化埘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种种影响,需要人们在防灾减火中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实施植树造林,荒山育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开展人影作业、加大治污力度、抓紧农气自动站建设、做好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工作,米达到趋利避害、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利用1961~2004年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网格点资料,整理了地表积雪序列和雪灾年表,并对积雪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雪灾发生的机理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出现区域性雪灾的几率为15.9﹪(7/44),而出现局部雪灾的几率仅为9.1﹪(4/44)。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40多年米冬季累计积雪量的缓慢增加易形成雪灾和低温冻害。造成该区域主要降水的影响系统足高原槽、蒙古槽和高原低涡,若后冬至春季北半球500hPa极涡中心偏向西(东)半球,青藏高原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高度距平场形成“西低东高(西高尔低)”的距平分布型时,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容易出现多(少)雪年。
  • 摘要:通过对2004年9月~2005年11月宁夏全区24个站连续15个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对干早事件的气候特征、干旱环流特征以及造成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宁夏2004~2005年特大干旱事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发生的,贝加尔湖阻高以及500hpa正高度距平持续维持是造成宁夏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西太平洋剐高与常年相比较弱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 摘要:利用1951-2004年共54年宁夏各气象站的年、季、月降水量资料,使用偏度与峰度检验方法和x2检验办法,对降水量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大多数气象站的年降水埘服从正态分布。夏季18站降水通过正态性检验,秋季12站通过,春季和冬季各有7和4站通过正态性检验。夏、秋季的计算结果普遍比冬、春季更好。不同季节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气象站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针对宁夏月降水总体分析表明,各站均不服从正态性分布。逐月降水检验结果是,9、8、10月通过正态性检验的站数最多,11月通过站数最少。六盘山站通过正态性俭验的月份最多,全年有10个月的月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另有7站各月降水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未能通过正态性检验的降水样本中,偏度系数存在慢烈的偏向低值的情况。偏度系数未能达到阈值标准是非正态分布的根本原因。
  • 摘要:结合NOAA 卫星数据和地面雪深观测资料,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针对气象台站稀少,分布不均匀的内蒙古地区制作雪盖图和雪深等值面图,不但可以从水平方向上确定积雪的覆盖范围,还可以从垂直方向上确定积雪深度的空间变化。监测结果对雪情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摘要:选取化德地区1953—2005年的气温资料,对化德地区52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2年来化德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牢为0.72°C/10a。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总体呈上稓趋势,从气温的各要素变化特征可看出有3个特点:(1)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高于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2)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大。夏季增幅不明显,(3)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 摘要:针对东北地区53站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温度距平这两个基本业务要索,运用李维京等在1999年提出来的动力统汁棚结合的方法和典型相关回归这两种方案,对国家气候中心T63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的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进行释用。对释用结果采用PS评分和同号牢进行预测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目的是将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应川在站点分布相对密集的一个区域的范围内,为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区域中心和省级气候中心的释用方法推广应用进行有益的尝试。
  • 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可再生能源符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风资源评估中的一些参数,并以连山(54453)2006年逐日逐时十分钟平均风速资料为例,计算了几项风资源评估参数,并给出简单评价和以后工作的几点想法,希望可以为其它想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局或个人提供借鉴。
  • 摘要:利用1961~2004年东北地区53个测站7、8月逐月降水资料及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近44年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典型相关方法,对东北地区夏季7、8月份降水进行了预测及评估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分布的一致性比较好,分别占总方差的37﹪和42﹪,8月份好于7月份,东北地区降水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型、东西型、辽黑一致型和东西一致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通过实践检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东北地区盛夏7、8月份月尺度早涝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对降水等级预测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 摘要:1961年以来新疆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45年上升幅度为1.24°C。分析小同时期的气温变化发现,全疆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升温趋势不是特别明显,80年代之后呈显著上升趋势,近10年的增温尤为突出。在空间分布上,年平均气温增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增幅最为明显的地区是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塔城与博州地区,增幅达到2.0~2.5°C/45a。只有两个代表台站是降温的,降温原凶还不清楚,大概与测站周围的地形有关。通过对比分析新疆增温与人口的关系我们发现新疆增温主要是受全球增暖的大的背景影响,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不大。新疆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升温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夏季和春季。年平均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也足北疆升温幅度大于南疆,但足最低温度的增幅远大于最高温度的增幅。与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相对应,全疆年平均日较差呈减小趋势,日较差减小主要来自夜问温度的增幅,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较差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是全球增暖在区域的另一个表现。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是都是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秋季、夏季和春季。日较差在冬季减小最多,其次是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是是一个很重要的气候资源,新疆大气降水多少是决定新疆农业是否干旱的关键,全疆降水自1961年以来是增多的,80年代以来尤为显著,新疆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博州和乌鲁术齐地区是降水增加最为明显的地区。北疆降水增量大于南疆的降水增量,但是南疆的降水增加百分率大于北疆的降水增加百分率。南北疆白天和夜间降水均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在北疆白天降水增加量略多于夜间增量。与此相反,南疆白天降水增加量略少于夜间降水增加量。白天降水增加明显的地区是在博州的东部,伊犁和乌鲁木齐的部分地区,夜间降水增加明显的地区是博州和乌鲁木齐地区。
  • 摘要:利用辽宁省25个台站1960~2005年逐候的降水资料,运川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讨论了辽宁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地农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655,最大为0.749,最小为0.50g:集中期平均为40.953候,最大值为45.221候,最小值为37.697候。年降水集中度和汛期降水集中度均呈减小趋势,汛期降水集中度减小的趋势明显。降水集中度的EOF分析显示取前3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可解释70﹪以上的方差。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而第二特征向量表征为东南与西北地区的反相,第三特征向量表征为东部山区与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反相。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明显比少水年的偏大且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分布较少水年复杂。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micaps资料为依托,建立地市一级气象台远程SQL Server数据库的过程,并从预报的角度对这些数据库资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结果表明:SQL数据库建成后,常规资料可以在江西省内气象台站共享,各台站无需每天保存刻盘,查询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场变得非常简单,如月平均图、候平均图等,这些都为地市一级气象台的预报准备了资料和方法。同时运用SQL查询数据资料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一些预报指标,并对以前老预报员在预报实践中得出的预报指标进行检验。并且SQL查询的结果就是一回归序列,可以直接用来建立回归方程,形成预报方法。
  • 摘要:根据近50年的全球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子波变换分析方法及绕极涡分析途径,揭示了冬季太平洋海表温度(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共变模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太半洋SST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之间主要表现为两种时空结构显著不同的共变模态,即年际的ENSO模态和准20年时间尺度的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二者在空问结构上具有明显关异。对于年际ENSO模态,海洋异常表现为典型的ENSO型SST异常分布,其主信号在热带中东太平洋,次信号在北太平洋,两者变化位相相反:大气异常主要为PNA型波列,局限于太平洋-北美地区,其有局域性特征。对于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SST异常则主要限于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北太平洋中西部与北美西岸SST异常呈反相变化;大气异常则表现为整个中纬度西风带上纬向波列分布,具有纬向全球性特征,即不仪与PNA遥相关型联系,而且与太平洋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也有密切关系,当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时,则中纬度大气整个定常槽脊系统加强,反之,则减弱。进一步对大西洋分析表明,年代际北太平洋模态的产生很有可能与“两个海洋与一个大气”的耦合相互作用机制有关。
  • 摘要:本文采用最新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M3.1,分别引入Kuo—Anthes、Grell—AS、Grell—Fc和MIT—Emanue1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1年5~7月中国东部降水进行了模拟试验。从各区月平均降水的对比发现,Grell—AS和Kuo方案的模拟要优于Grell一FC和Emalluel方案:从各月降水量的模拟来看,Grell—AS方案较好地模拟出了降水的强度和分布,Kuo方案对强降水区模拟偏弱,Gre11一FC方案对华南地区降水模拟明显偏强,MIT—Emanuel方案各月的降水模拟都比观测要强;从主要降水过程的模拟来看,Grell一AS方案较好地模拟出了江淮地区的3次暴雨过程:低层流场和水汽的分析表明,造成MIT—Emanuel方案降水模拟偏强的主要原因与低空急流模拟偏强有关。对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集合,其结果表明,物理过程集合方法能有效地减少物理过程中参数化处理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摘要:以一维扩散方程为例,考虑局部观测资料下初值变分同化方法反演问题。通过选择适当的稳定性泛函和正则化参数,将数学物理反问题中正的正则化方法与变分同化方法相结合。利用改进的变分同化方法对预报模式中的初值进行变分同化方法反演,对分析得剑的初值(称之为变分同化方法初值)与原问题的真实初值之问的误差进行估计,分析了观测误差对于变分同化初值的影响。最后通过举例说明稳定性泛函的选取对于改进的变分同化方法的实施的重要性。
  • 摘要:依据我国600多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至2004年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利川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一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敞(ET0)和湿润指数(W),按照W为0.0:3、0.2、0.5、1等值线把中国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气候区,并与传统的等降水量线对比,对湿润指数年际变化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P—M湿润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我国的干湿状况,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降水充沛、降水极贫乏的地区及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P—M湿润指数和等降水量线有较大的偏差。不同地区湿润指数等值线波动情况不同,中国的西南地区干湿分布状况比较稳定,西北极干旱区的干湿分布稳定性最差;全国湿润化地区增多,但是干旱化程度和进程却大于湿润化地区,中西部干旱化严重.30年来我国气候经历了5个干湿转变期。
  • 摘要:用合成分析年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南海季风爆发强弱年前期和同期的地表潜热通量(LH)、地面感热通量(SH)以及海平而气压场(SLP)作了比较,发现冬季西太平洋沿岸的LH与SH为正距平,东亚冬季风强的时候后期南海季风爆发强度偏强。冬季12月份高纬大陆LH偏小、SH偏大,蒙古高压偏强的时候南海季风强度偏强。春季大陆低压强、西太平洋副高弱的时候南海季风爆发偏强。LH与SH的异常影响并不绝对,而是要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南海季风的强度有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华北地区1958年~2002年夏季的大气水汽含景和水汽输送的基本气候特征,探讨了华北夏季旱涝年的大气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异常情况,最后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华北干旱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大气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支: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来自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以及中高纬西风带的水汽输送。华北地区对流层低层以经向水汽输送为主,到了中高层则以纬向输送为主,纬向水汽输送总量总体上大于经向水汽输送;与华北地区夏季旱涝密切相关的异常水汽输送主要是南海和西太平洋以及西风带水汽输送异常,华北地区南边界水汽输入异常是造成华北夏季旱涝年水汽收支异常的主要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华北干旱化的加剧,华北地区南边界输入的大气水汽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外界水汽输入的减少比华北上空大气水汽含量减少更直接影响华北干旱化的程度。
  • 摘要:通过统计分析洛阳辖区8个站点的1961—2005年45年的气象资料,得出洛阳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年际、年代变化规律。
  • 摘要:我们对2007年江淮梅雨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在梅汛期南亚高压脊线北移至28°N很好的预示了江淮梅雨的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20°E脊线的具有明显的两次季节性北移,在梅汛期间7月14日台风“万宜”在我国近海北上并没有使副高明显北上,而是维持在20°N~27°N之间,使得今年梅雨期较常年明显偏长。在梅雨中期,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和在副热带高压南侧菲律宾以西太平洋暖池区东南水汽输送带很好的交汇在江苏省江淮之间,低空伴随有明显的西南急流,同时在地面上有强气旋产生,为江淮梅雨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造成该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
  • 摘要:使用1951~2000年我国71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化的方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和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多发于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以及高原东南部,主要出现在夏季,以低持续性事件为为,而持续时间越长其强度往往越强;各类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有显著增加和增强的趋势,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及江南地区,而华北和西南地区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有下降趋势。
  • 摘要:本文采用江淮六省市64站1961—2001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了6—7月(梅雨期)的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1)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关差异,可以分为北方区、东南区和西南区共3个区。各区域梅雨期的最高气温长期变化趋势不同,其中东南区长期趋势不明显,而北方区和西南区则呈明显的降低趋势。(2)江淮梅雨期各区域最高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方差构成不同,3个区域年代际变化的显著性依次为北方区、西南区、东南区.年际变化反之。(3)江淮梅雨期各区域的最高气温场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且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以西南区周期性最为显著。
  • 摘要:利用三种不同再分析资料(era40,nnrp1,nnrp2)及WRF数值模式模拟了1991和1998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模式对这两年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以及不同驱动场资料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合理模拟出我国东部夏季的主要区域气候特征,可以作为一种降尺度的工具用于区域气候模拟的试验中。WRF模式基本上模拟出了局地大气环流和区域尺度上的强对流过程造成的雨区、降雨强度和强降水中心位置。对地而气温的模拟也与实际值接近。通过不同驱动资料的模拟试验分析发现,用NNRP2再分析资料驱动的模拟结果相对于其他两种资料更合理。而NNRP1资料驱动的结果未能合理模拟出1998年夏季的主要雨带分布。
  • 摘要: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的海温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降水量资料,首先对江淮夏季降水及其前期冬季环流和海温场进行分析:然后,利用NCAR CCM3模式进行海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前期环流在亚洲中高纬地区有明显的异常;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环流异常与北太平洋西北部的海温异常有关;模式试验结果证实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低),为江淮夏季降水偏多(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当前期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离时,后期夏季从乌拉尔山到鄂霍次克海附近为高度正距平,亚洲中纬度为弱的负距平,这时亚洲中高纬度多阻塞高压活动,中纬度多低槽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汇,江淮流域降水偏多:反之,江淮流域降水偏少。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整体(TC)以及热带低压(TD)、台风(TY)和强台风(STY)在其生成个数、强度、登陆频数以及髓陆地点方面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TY生成个数和登陆次数的高峰期略晚于TD和TY;以TY等级登陆我国的次数最多,且TC强度越小越容易在初夏登陆,反之则越容易在夏季中后期登陆:TC登陆次数最多地区是广东省,其次是海南、台湾和福建:TC和TD生成个数、登陆我同次数和登陆强度均显著减少和减弱,而TY则相反:TC生成个数具有3~4年和准20年左右周期,髓陆次数具有准2年、3~d年和6年左右周期。
  • 摘要:对52年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序列提取其年代际分量,发现不同季节的海温年代际信号均十分显著。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分量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滞相关,得出了它们之间的主要时空分布结构。从海温超前6个月到海温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同期SVD异类相关中,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关键海温区,逐步由北太平洋中高纬过渡到北太平洋低纬的中西部,且前期北太平洋中高纬海温正异常时,夏季我国东南沿海及江淮流域多雨,而北方大部少雨:后期北太平洋低纬海温正异常时,夏季我国华南和北方降水偏多,长江流域偏少。这种前后不同时期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海温关键区的位置变化,很可能前期北术平洋中高纬海温异常影响后期中纬度系统和副高活动来影响我国夏季降水,而夏季和低纬太平洋海温密切相关的台风降水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增大。
  • 摘要:利用江苏省59个站点1941~2004年44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建立适用于江苏全省的动态旱涝监测指标帕尔默干旱指数。由于考虑时间因子的影响,帕尔默干旱指数能反映出动态干旱的累积演变过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夏季与年的指数趋势变化最为一致,且早涝具有连续性,一般持续时间都在两年以上。夏季帕尔默干旱指数主要以14~15年的周期振荡为主,根据其异常响应的敏感区划分了3个区域,即江淮区、苏南区以及淮北区。
  • 摘要:高由禧(1920一2001),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人。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和高原气象学家。他长:划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涉足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海南岛气候、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台风、黄河流域降水、季风、青藏高原气缘科学考察和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研究中均取得卓越的成就。他是我国台风、季风天气气候学和高原气象学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高由禧先生的水平事迹,然后较系统地介绍高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要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希望本文能使读者对高先生奋斗不息、仁德宽厚和虚怀若谷的一生有所了解:希望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能够启发和引导我们后辈的研究工作。本文并以此来缅怀我国杰出的气象学者高山禧先生。
  • 摘要:利用1979-1999年GISST和CMAP月平均资料,用线性回归滤除印度洋偶极子(IOD)指数和ENSO的相互干扰,定义纯IOD指数和纯Nino3指数,将海温距平处理为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得到:6-8月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及热带中印度洋海温异常与中国南方夏季降水都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二者对南方夏季降水序列的拟合方差贡献显著,表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与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关系密切:5月热带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化可以解释60﹪左右的南方夏季降水异常,这对南方降水的预测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在正(负)IOD年,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引起我国南方地区大气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中国南方为整层水汽的异常辐合(辐散)区,从而使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异常偏多(偏少)。
  • 摘要:本文对全国542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初步研究发现:滇西藏东一带极端降水的持续性较好,但其与周边地区的相关性较小: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易形成成片且持续时问在三天或以上的极端降水事件,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东南沿海冬季极端降水的区域相关性与持续性均较好,易形成成片且持续时间在三天或以上的极端降水事件:河套及其周边地区秋季极端降水的区域相关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因此该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在秋季较大;新疆南部秋季端降水的区域相关性较好,极端降水前一后一天发生大降水量的概率也较大,因此该地区秋季易出现成片连续三天的极端降水事件。
  • 摘要:从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出发,引进新的海洋对大气加热函数,得到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的解析解,结果表明:(1)海-气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稳定耦合波,这种波的不稳定程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和深海对海洋混合层的影响而不同。(2)在中纬度地区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约为18—105年,特别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为18年:而征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不稳定波的周期分别为3.5年和35年。(3)大气扰动在位相上超前于海洋扰动,位相差范围是0到π/2,特别当位相差为π/4时.出现最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4)深海作用系数对于海气耦合系统的时间结构(e-折时间尺度、耦合波周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空间结构(位相差、振幅比值)影响很小。这可能是海-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的机制之一,且是Charney斜压不稳定在海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一个新进展。
  • 摘要:本文利用EOF的方法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差异,通过求南海季风爆发时问与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的相关发现,在冬季大陆40°N以北地区和印度半岛部分地区地表温度越低(高),台湾海域海表温度越高(低),在备季大陆40°N以北地区地表温度越高(低),台湾海域海表温度越低(高),南海季风爆发会越早(晚)。通过分析风场和高度场等要索,找出了40°N以北大陆地区地农温度异常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原凶。然后分别对南海季风爆发早、中、晚年进行了数值模拟,检验了p一σ对南海季风爆发时间的模拟能力,同时又通过5个敏感行试验,证明了在18—28侯地表温度在30°N以北尔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印度半岛的地表温度增温较快,以及台湾海域海表温度较低,都会使南海季风提前爆发。
  • 摘要:利用外逸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记为OLR)资料分析了热带对流季内振荡(ISO)强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异常特征,重点研究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强的OLR季内振荡主要位于高海温(SST)区,即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区域,终年存在.冬春季最强,振荡中心偏于夏半球。OLR季内振荡强度年际异常显著区域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西北太平洋区域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它与SST年际异常存在局地正相关关系,伴随环流的辐合辐散,并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另外,El Nino事件发生之前.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区域OLR季内振荡增强.中心随事件的发展逐渐东移,事件发生后这两个区域ISO减弱,这与OLR季内振荡强度年际异常显著的区域具有内在连贯性。海表温度是决定OLR季内振荡强度季节变化、年际异常的一个关键因子。
  • 摘要:为了检验夏季降水模拟对水甲分辨率调整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取不同的水平分辨率,对我国及相邻海域2000-2004年复季的降水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虽然成倍数递减,但模拟结果对分辨牢的敏感性较为复杂,并不是分辨率越高模拟效果就越好;总体上模拟夏季降水对水平分辨率非常敏感,且对具体季节及月份可呈现出较大的敏感性。
  • 摘要:利用1960~2001年中国各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EF同期500hPa高度场,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海温资料对中国逐月降水作了分析。年际、年代际变化方而,华南地区3月降水,江淮地区6、7月降水在42年内呈现上升趋势:江南地区4月,华南地区5月和华北地区8月以及淮河地区9月降水则呈现下降趋势。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降水主要变化周期发生转折的时期。副高对各月份降水影响明显,降水区北方的系统影响同样显著。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对降水的呼应较好,赤道西太平洋,中国近海等海温和降水之间关系密切。各月份之间降水相对独立,相关不明显。
  • 摘要:利用福建泉州地区共九个测站1961~2003年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沿海和山区两区域,分别对两区域近44年来降水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和山区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都呈上升趋势,沿海上升趋势较山区更加明显。(2)春雨期、夏季和冬季两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与年变化一致,而霉雨期和秋季,则呈相反趋势。(3)80年代之后,沿海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趋势的变幅明显大于山区,山区年代际降水量正距平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沿海地区。(5)泉州年降水量总体单调增加,并且呈现出4种不同尺度的变化周期,分别为2—3年、6年左右、10—11年和23年左右的波动周期。
  • 摘要:本文根据西北太平洋近106年(1899年-2004年)热带气旋系列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年频数多年变化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既存在明显的短周期的年际变化也存在明显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是一种短周期与长周期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的变化。年际变化与ENSO有明显关系,ENSO事件的当年9月到次年8月冷事件年相对与暖事件年会有更多的台风生成和登陆。在年代际尺度上,106年的台风活动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活跃期和不活跃期.这种年代际的变化可能与海气耦合的经向模态调制有关系。
  • 摘要:江淮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具有25年左右和14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及4-6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一次明显的气候突变。江淮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基本都是增加的,同时江淮地区极端降水量在年降水总量平和夏季降水总量的比重也增加。江淮地区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有全场一致型、长江南北反相型和长江下游和中游反相型。在年代际尺度上,主要以个场基本一致性以及长江南北反相变化为主要分布形态:在年际尺度上,则是以长江南北和长江下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的反相变化为主要分布形态。
  • 摘要:本文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1960~2004年45年中国日平均温度的站点资料。选取90﹪(10﹪)得到对应的高(低)日尺度阀值(以下简称“日阈值”),并对其进行滤波,挑选出极端温度事件。以夏季和冬季的极端温度事件为研究对缘,分别分析夏季暖事件(大于等于高阈值)、冬季冷事件(小于等于低阈值)、夏季冷事件和冬季暖事件的连续和间隔问题的最大日数和日数阈值。夏季暖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其中大值区在海南省以及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而小值区位于新疆北部、华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一带。冬季冷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其中大值区在内蒙古中部以及新疆东北部一带。而小值区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夏季冷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火值区位于长江中游的重庆以及山东半岛一带,而小值区位于25°N以南的南部地区以及35°N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暖事件的最大连续日数的分布可知,大值区在新疆尤其是北部地区,而小值区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四个事件的最大非连续口数的分布比较一致,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非连续最大值都可以达到92天,即说明大部分站点夏季都出现某年无极端暖事件的情况。四个事件连续日数的阈值分布范围在3~9天,而非连续日数的阈值分布范围在20~80天不等。
  • 摘要:利川P-σRCM9区域气候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组合构建扰动模式来对我国夏季降水进行模式物理过程集合模拟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不同集合成员对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拟的降水对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敏感,利用这些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后的模拟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各集合成员模拟的中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标准差在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说明模拟结果在东部地区的可信度比西部地区的高。集合平均模拟结果的各项评估指标均好于大多单个模拟,采川物理过程集合模拟技术可以减小模式物理过程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提高总体模拟水平。因此,对短期气候预测进行物理过程集合模拟十分必要。采用优化集合平均技术可以较明显地提高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
  •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温度的诊断和分析限于传统的线性统计方法,特别是分析温度区域特征时。采用的一般都是目测法、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等。然而温度是一种典型非线性、非平稳观测序列,经典统计手段还难以完个达到挖掘时问序列动力学信息的目的。小文旨在运用非线性科学最近研究成果,利用NCEP1948-2005年中国范围内格点的日平均温度资料,通过时问延迟方法重构各站点温度动力空间,用动力学自棚关因子指数Q分析我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空间分区,得到了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它们是:(A)准葛尔区、(B)东北区、(C)西北区、(D)西南东区、(E)西南西区、(F)华北区、(G)东南区、(H)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段影响我国增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准葛尔区、东北区等7个温度特征区近60年的年均温和极端高温的年出现天数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极端低温天数则为降低趋势,极端高温的变化与温度增暖存在正相关,极端低温则呈负相关。同时,北方涛动、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涛动和ENSO对我国北方及西南各区域温度变化影响较大,El Ni(n)o对我国东南区和中南区的温度变化影响较大;(2)对我国各区域(A—F,H)温度的增暖起主要作用的温度段为极端,相对高温年发生天数的增加和极端,相对低温年发生天数的减少,而常温段对应的中间温度起的作用相对较小;正是这种两头变化较大,中间变化较小的跷跷扳现象导致了我国各区域的增温;(3)极端高温/低温突变发生的时间较温度突变的时间晚3-4年,即温度突变的过程可能时极端温度事件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向另一个稳态演变的过程。
  • 摘要:运用统计方法和考虑地形影响的基于GIS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对湖南省年总太阳辐射空间分布、月太阳总辐射季节变化和年代变化进行分析。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太阳辐射能较丰富,但季节差异较大。近40年来年际变化表明太阳辐射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总体上,湖南省太阳辐射能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 摘要:本文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汛期天气气候特征、影响汛期降水的主要因子、前期气候背景等特征出发,阐述汛期预测因子的选取原则:最强信号原则、最新信号原则、机理原则,对成功把握岳阳汛期短期气候预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摘要:利用1950~2002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全球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嫩,分析东亚地区夏半年水汽输送在推进过程中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水汽输送强年我围夏季主要为Ⅰ类雨型,其次为Ⅲ类雨型,水汽输送弱年以Ⅱ类雨型为主,水汽输送匝常年出现Ⅰ类雨型的几率略大于Ⅱ、Ⅲ类雨型:陆地水汽输送的年变化比海洋明显,我国华北、西北水汽输送在逐渐减少,江南、尔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在逐渐增多:候平均水汽输送在20世纪由50年代到60年代呈逐渐增强的趋势,60年代出观明显突变,1968年开始呈减弱趋势,有明显的准10年周期变化;水汽输送强、弱年水汽输送既有相同特征又有不同点。
  • 摘要:用秋季地面最低气温≤0°C的初日作为秋季初霜冻日期,取黑龙江省20个测站资料,分析初霜冻的分布规律,纬度越高的地区初霜冻出现越早,地势越低的地方初霜冻越迟,山区比平原明显偏早。用经验正交展开(EOF),秋季初霜冻出现除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外,还具北南北以及山区和平原不同变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早霜冻年发生的频发期,进入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又进入一段偏早期。分析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场的特征,早霜年从前期到同期在黑龙江省北部高纬至极地有大范围的负距平区,冷空气活动频繁,而晚霜年从前期到同划在黑龙江省北部至极地有大范围的正距平控制,冷空气势力较弱。影响黑龙江省秋季初霜冻早晚的特征量因子有环流指数、鄂霍茨克海高压指数、阿留申低压指数、东亚大槽强度指数,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涡等。
  • 摘要:利用河南省气象局整编气候资料和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它们45、33年的历史变化分析,发现他们的年代际变化明显,海温、北半球积雪与河南省暴雪日数的相关性较好,北半球积雪与河南省暴雪日数对应变化正好现反,负相关关系非常好:在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半球积雪与河南省暴雪日数也没有显著的相应。
  • 摘要: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濮阳近50年玉均风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利用滑动的t检验法对风速的突变情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年平均风速以每10年0.498米/秒的倾向率减小,大风年和扬沙日数分别以每10年2.7天和5.6天的倾向率减少。检测出该区的平均风速、火风、扬沙日数在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结论认为,造成风速减小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也有非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远大于非气候因素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1979~2005年第二版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简称NCEP2),使用倒算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气热源,并进行了气候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气热源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且不同地区热源中心的出现和亚洲季风的爆发与盛行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主要有3个明显的热源中心存在,分别位于高原南部、印度南部和孟加拉湾的东侧,特别是印度南部和孟加拉湾东侧两个中心,由于热源的强迫作用,引起局地环流的异常,使得该地区的能量通过波动形式向外频散,从而影响其他地区环流场和降水场的异常。
  • 摘要:依据实际资料,探讨全球平均温度场演变序列的变率及其概率分布的变化规律,显著的证据表明,仅仅随着平均温度的增加,其相应的时空概率分布变化已相当显著,何况在某些局部地区,其方差或其形状参数也有变动,因而形成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的现象。其次,从理论上,对上述现缘进行统计数值模拟试验,也能提供未来极端事件风险加大的参考依据.
  • 摘要:本文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45年夏季≥35°C高温口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根据方差累积贡献率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三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南夏季≥35°C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类型:全省一致型、西北-东南差异型和西南-东北差异型。笫一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最大,第二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显示,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平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存在2—4年、8—14年的周期变化,目前河南夏季高温日数正处于偏多的状态小。应用逐日20时500hPa ECMWF北半球格点资料,对1991-2005年15年河南典型的大面积持续高温下的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分类,分别求各种类型下的环流平均场,从而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即贝加尔湖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
  • 摘要:根据河南省60个测站1961~2006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应用降水倾向率分析河南省近46年来的年降水变化趋辨,应川自然正交函数展开(EOF)方法分析河南省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河南省年降水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结构:年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主要农现为波动特征:根据第一、二、三、四特征向量分型,可将河南省旱涝分成个省一致型、南北差异型、东西差异型、东西-南北差异型四种主要空间型.此4种典型场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4.1﹪,基本反映了河南省省降水分布的主要空间特征,其中第一特征向量总方差的49.5﹪,同旱(涝)是河南省年降水的基本型。并根据四种分型埘河南省近46年的旱涝情况进行年份分型归类。
  • 摘要:利用河南省32个农试站1961年至2006年46a的系统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冷暖变化的印际和年代际特征,及其区域关差和季节关差别。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呈现增温趋势,增温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全省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与其七个分区的变化趋势具有整体一致性,都呈现升温趋势,似各区域的增温幅度不一,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太行山气候区,最小的区域是豫西山地气候区,平均最高气温南阳盆地、淮北平原、豫北平原:3个气候区呈略降趋辨,其它4个气候区呈升温趋势.太行山地气候区增幅最大;各季气温变化呈现春、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平缓,冬季增温幅度最大的特点,自90年代初始,暖冬现象明显;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的背景下,河南省平均气温按10a增0.22°C汁,估计未来50a升高在1~2°C之间。
  • 摘要:对于月时间尺度的预报,外强迫的影响是重要和不可忽视的,本文在下垫面温度场上叠加随机和非随机扰动,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月尺度预报对于下垫面强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证明,大气的响应不仪表现在预报的第1火,在预报的第30天大气响应也有相似的平均特征。
  • 摘要: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已启动了气候动力模式预测业务系统,气候动力模式预测业务系统产品资料也已开始下发,为各省、市气候预测人员解释应用(释用)提供了环流趋势背景和要素资料。我们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推广的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解释应用技术,对下发的逐月气候模式产品在河北省进行了解释应用,通过1年来的实用试验及预测效果检验,结果表叫,气候动力模式产品释用方法对月降水和平均气温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气候模式产品解释应用结果可以作为一种预测工具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应用。
  •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夏季降水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70年代以来,华北变干更加明显,即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夏季降水量一直在减少。华北降水减少受多方而因素影响的,但东亚夏季风是影响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以便对华北夏季降水变化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的气压场、高度场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变换、Mann-Kendall突变检验、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夏季降水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降水偏多,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为过渡期,70年代中后期降水偏多,80年代以来降水基本为偏少时期,80乍F代降水最少。东亚夏季风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偏强,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为过度时期,70年代后期以来,东亚夏季风偏弱。华北夏季降水与东业夏季风变化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强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一般偏多,弱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一般偏少,但又不完全一致。因此,东亚夏季风是影响华北及华北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子。(2)华北夏季降水近55a线性减少趋势显著,平均每10a减少15.5mm。东亚夏季风近55a线性减弱倾向也非常显著。华北夏季降水量变化在60年代中期发生了突变,东亚夏季风变化在70年代中期发生了突变,华北夏季降水突变不完全是东亚夏季风引起的。(3)华北夏季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3a、8a、18a周期,但不是很显著。东亚夏季风变化周期性不明显,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主要周期可能更长,用55a时间序列硼f究还不能揭示出其主周期变化。华北夏季降水变化和东业夏季风变化的周期不一致。(4)夏季,海平而气压场上,蒙古低压、印度低压活跃,西太平洋气压升高,有利于华北夏季降水。500hPa高度场上,贝加尔湖地区至青藏高原北部的槽加深,北美大槽减弱,东亚地区低槽活动频繁,极涡减弱,西太平洋副高加强,有利于华北夏季降水:东业地区高度场升高,北美大槽加深,极涡加深,不利于华北夏季降水。(5)华北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但华北夏季降水减少又不完全是东亚夏季风减弱引起的,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亚洲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和极涡强度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06年的气温资料,对邢台高温大气及厄尔尼诺与邢台高温天气作一探讨,以揭示邢台高温天气的分布特征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与邢台高温天气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提高邢台高温天气预报服务的能力。
  • 摘要:本文利用邢台全市1960-2006年春、夏季降水量和本市统计局历年来干旱造成农田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了邢台全市干旱的时空分布、强度分布、气候规律:并初探了干旱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 摘要: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北80年代夏季少雨和50年代夏季多雨的大气环流背景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华北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6mm,80年代降水明显偏少,50年代降水明显偏多;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在地面上,蒙古地区气温下降造成蒙古低压明显减弱,华北低压系统活动减少,不利于降水:住850hPa层上,东亚中纬度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部的偏东风、西北部的西南风异常减弱.加之副高明显偏弱且位置偏东,结果使得西南气流输送水汽很多难以到达30°N以北的地区.而副热带高压西部外围偏东南、偏南气流输送剑华北地区的水汽也大量减少,水汽不足造成华北夏季降水偏少;在500hPa高度场上,80年代欧亚遥相关型从欧洲、乌拉尔山、中亚形成“+、-、+”形势,与50年代的“-、+、-"形势相反,80年代的这种环流使得乌拉尔山高压脊减弱,贝加尔湖至青减高原高空槽变浅,经向环流减弱,纬向环流表现突出,不利于冷暖空气南北交换:在500hPa气温场上,西伯利亚至青藏高原北部的冷槽明显东移南压到蒙古至河套地区,锋区位于华北以东以南地区,造成华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减少.降水也因此减少。
  • 摘要:河北省位于气候脆弱带,更是全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省份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北省近45a的气候状况也发牛了明显的变化,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水资源同益紧张,降雨量在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雨水是该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影响该区水资源周期性变化的生要因素之一。水资源最多的年份往往是降水量较多的年份,而缺水年份则完全对应于干旱年份,水资源和气候降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均来自大气降水(主要是降雨)的补给,但水资源的总量远远小于大气降水的总量,在河北省不足30﹪,本文选取河北省区域较均匀分布的39个代表站,45年的月降水资料,对河北地区的降水特征分区域做了初步分析。根据河北省各测站降水年际变化大小的分布特点和旱涝的一致性,大致将降水异常分为3个区:冀北山地、河北东部滨海区、河北南部平原区。河北南部平原的年际变化最大,平均每2a左右就有1a是旱或涝年,是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河北东部滨海80年代以米降水减少比较明显。东部滨海区的旱涝平均每2.5a左右一遇。冀北山地型:年际变化最小,平均每3a多出现一次旱或涝,河北省受大气环流形势、地理区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45年来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总体一致的特性,全省近四十多年中发生过两次突然变干的过程:一次在60年代中期,另一次在70年代后期。后者突变无论在程度或范围上都比前者突变要大。整体降水趋势减少,而且平原降水减少速率要远远高于山地,从各区降水长期变化趋势来看,目前的少雨期可能快要结束,有的地区即将结束。雨水的多少对应着水资源的丰枯变化。近45a来河北省各地年降水量均明显减少,其中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区减少的最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河北省水资源的补给量不足,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自1975年至1990年,河北平原己消耗500亿m3的地下水存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大大减少,供求形势更加严峻。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促进河北省农业牛产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摘要:本文利用六盘水市3个测站1957~2005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对六盘水汛期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采用滑动t-榆验法和Yamamoto法对六盘水汛期降水进行突变检测:用Morlet小波分析了汛划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六盘水汛期降水进行试报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近50a来六盘水汛期降水呈上升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六盘水汛期降水在1987年附近发生了突变:汛期降水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的16a 周期振荡,且 50a米稳定存在,在年际尺度上,准8a的川则振荡也一直存在,80年代以前存在一个较弱的准4年振荡周期。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降水预测效果较好,对降水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摘要:利川Mol'let小波分析了1951-2004年贵阳市夏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的小波变化特征,揭示了夏旱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借助小波方差分析和Yamamoto突变点检测等方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振荡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夏旱强度指数序列在1982年前变幅较大,之后变幅有所减下:在整个时间域内,贵阳夏旱变化以5.3a、10.5a和28a周期振动最强,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28a周期振荡为主周期,10.5a和5.3a为次周期;小波变化28a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57年、1970年、1984年和1997年,旱涝交替出现。同进,对重夏旱和轻(无)夏旱年对应500hPa环流分析可知,严重夏旱年西太平洋副高势力较强、偏西,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东亚大陆盛行西风环流,有利于我国夏季I类雨带出现,贵阳市干旱少雨;夏涝年西太平洋副高势力较弱,脊线位置明显偏南,东太平洋上空对流强,东亚大陆纬向环流波动较大,四风环流明显偏弱,通常中国夏季雨带位置偏南,贵阳市多雨,旱情较轻或无旱。
  • 摘要:通过对小气候环境评估业务现状分析,规划了小气候环境评估系统的结构,实现了低空温度采集、审核、处理,风球数据录入、审核、统计等功能。通过应用表明,系统性能良好,能高效地完成小气候环境评估工作,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摘要:通过对广西主要森林生态旅游线景点代表站1971-2000年暴雨、雷暴、大风的数据统计,找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对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期进行火害性评估,试罔找山安全、适宜的旅游季节,为旅游部门增收、游客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提供科学的建议。分析结果:桂北森林生态旅游最佳时节为4、9-10月,桂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5月及9-11月,桂东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9-11月,桂东最佳旅游时节为3-4、9-11月。
  • 摘要:选取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地面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0~320cm共9层地温,分别计算它们与曲江前(4~6月)、后(7~9月)汛期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曲江部分时段的气温、地温与后期汛期降水存在较好的相关,表明前期下垫面热力状况对后期汛期降水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并从中找出相关性好的预报因子,建立汛期降水回归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从而为曲江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提供较好的决策依据。
  • 摘要:受0518号强台风“达维”的影响,广东、广西、海南省及越南、菲律宾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利用地面、实时高空探测及红外云图资料,综合分析了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的活动及台风云系结构演变的特点,结果表明,强台风“达维”的路径特点主要与下面因素有关:“达维”在西北移动的过程中,副高减弱断裂,冷空气在其北侧形成高压坝,阻挡其北上,并在东北一西南向的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其移动出现弱的向南分量,折向偏西行,同时西环副高偏东北气流的引导作用以及低层辐合带长轴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结构,致使台风在偏西的分量又叠加向南的分量,从而折向西南向行。此外,台风云型结构的演变也很好地反应了路径的变化。
  • 摘要:以深圳市1953-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突变分析、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54年来深圳市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汛期(4-9月),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53mm,约占年平均雨量86﹪左右,深圳市汛期降水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集中征6月上-中旬和7月中旬-9月上旬;深圳市汛期降水量呈略增加的趋势,并在1993年发生突变,雨日的变化与降水量正好相反,为减少趋势,在1982年发生突变,其气候倾向率为-1.3d/10a,雨日的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突变发生的时间与汛期降雨量的突变时间一致,也是出现在1993年;深圳市汛期降雨量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结构,存在1-3年、6—8年、准18年的周期振荡:从极端降水变化来看,暴雨降水量和频率趋势变化较小,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暴雨姒度呈弱增加趋势,90年代以后增加明显。
  •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广东省的商温天气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利用广东省76个气象站1962—2004年高温日数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小波变换疗法,对广东省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及低频振荡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高温天气的空间分布以全省一致型为主,部分年份还呈现南北差异型分布。高温日数在60年代波动比较剧烈,70年代最少,80年代前期比较稳定,后期出现一个峰值,90年代中期出现一个低谷,在1998年发生突变,之后一直在较高位振荡。对时间系数进行小波变换发现,第一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自80年代初开始具有显著的10~11年周期,90年代中后期还分别具有显著的2~4年周期,高温天气振荡趋于频繁。笫二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在60年代中期具有最著的5年周期,在80年代具有3年和10的周期。
  • 摘要:交叉理论是研究时间序列的一种有力工具,它适合于描述极值的变化规律。由于气候序列中往往隐含着各种频率的振动信号,他们彼此对极值特性的贡献是有差异的,交叉理论可研究极值山现频数、等待时间以及极值过程持续时间等各种特征量的变化规律。本文选取1900—2006年共107年的西江梧州站的年最高水位资料作为考察序列,先对序列进行正态平稳性检验,再运用交叉理论推导的公式计算出西江各级大洪水水位的极值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设X(t)为零均值正态平稳连续参数过程,根据二阶矩过程的平稳正态均方可微性,Rice曾推导出著名的交叉次数期望公式。N(t)=σx1/πσx exp(-u2/2σ2x)对于天气气候序列而言,其距平值超过σx、2σx、3σx意味着各种相应的较小概率的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考虑到天气气候序列中的极值一股不连续,为了方便起见,本文规定当超越某水平轴u的点数成串时,可认为是一次极大值过程,并记为“出现一次极大值”,所以,在u值较大的情况下,每两次交叉点之间可假设为“一次极大值”过程,于是,单位
  • 摘要:本文主要统计分析了珠江口以及粤东沿海大雾的多时问尺度变化特征。珠江口以及粤东沿海大雾主要出现在早上5:00~8:00时,珠江口以及粤东沿海各站多年平均年人雾天数差异较大,并且主要集中出现在每年的1~4月。运用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分析大雾天数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发现:珠江口以及粤东沿岸海劣天数以年内变化为主。而年际或年代际的变化尺度则多以长时间尺度的趋势分量(a7)为主,目前各地均处于偏少的长年代际背景中,而其转阳偏少的时间主要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
  • 摘要:本文利川珠三角地区的逐口气温资料。分析珠三角地区盛夏商温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发现(1)珠三角的高温主要集小在盛夏,其中7月的高温日数最多,8月的高温日数位居全年第二。(2)珠三角盛夏高温日数的总趋势足增加的。同时可见前汛期温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变化振幅大,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珠三角盛夏高温日数为相对偏少期,90年代以后盛夏高温日数有明显持续升高的趋纷。(3)珠三角盛夏高温H数与降水之问呈负相关。(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且西伸位置偏西时,珠三角地区易出现异常高温天气。(5)当热带气旋逼近珠三角时,珠三角化于相对稳定的大陆高压南侧下沉气流区,易出现高温。(6)近些年珠三角盛夏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明显升高的趋势都与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06年华南地区15站(广州、韶关、梅州、河源、汕头、阳江、湛江、梧州、桂林、南宁、柳州、百色、北海、厦门、海口)的年、季、月降水资料(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GM(1,1)气候预测系统的华南区域年、季、月降水预测能力进行检验,为华南地区使用该系统的台站提供客观评价。GM(1,1)气候预测系统主要预测方法是GM(1,1)模型1和天文周期方法。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即用指数曲线拟合原始序列,并由此对原始序列进行预测。由于建模是基于一阶单变量常微分方程建立的,故称为-阶-元灰色模型,即GM(1,1)模型。天文周期迭加的方法是采用月亮、地球运动和太阳活动的长周期,即采用太阳周期18年、太阳近点周期9年、18年,太阳倒期11年、13年、22年、26年,地极移动周期13年、19年、25年、26年等4个系列共13个周期,对所要预报的要索值,计算上述13个周期的迭加平均值,就是所需要素的预报值。通过建立权重方程把GM(1,1)模型、天文周期等预测结果做集合。根据各个预测方法近5年验证结果质量高低,确定权重系数,则方程为:Y=0.2X1+0.6X2+0.2X3式中,X1为历年平均值;X2为灰色拓扑预测值:X3为天文周期预测值。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制定,1999年8月1日开始执行的《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标准作为系统的评分办法,对该系统的年、季、月雨量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表明,近6年各月的月雨量预测总平均评分为69.4,且各年平均评分基本稳定,近4年月雨量预测评分均在7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同时对月雨量极值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近lO年的年、季雨最预测评分分别为82.4和70.1,近3年的季雨量预测评分在70分以上,近4年的年雨量预测评分存90分以上,接近主观预测水平。凶此GM(1,1)气候预测系统对华南区域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1979—200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EMWF)冉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水汽汇,并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区内季风环流变化和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的角度米看,夏季南海地区的西南风与降水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6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南风与降水也维持较高的相关关系,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而该月正足季风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时期,说明在副热带季风爆发时,西南风与降水相关关系最为密切,随后两南风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减少。而印度季风区西南风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变化比较复杂,5月份阿拉伯海地区西南风与降水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高达0.8以上,但是盂加拉湾地区的西南风与降水相关关系却不明显,6月份阿拉伯海西南风与降水的关系却减小到0.3以下,而孟加拉湾地区西南风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增加到0.6以上,7月份阿拉伯海地区和孟加拉湾地区西南风与降水的相关关系都比较高,8月份开始,印度季风区西南风与降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夏季东亚季风区的南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风与降水有较高的相关关系。(2)依据上述夏季东亚季风区内西南风与降水变化有较高相关关系的特性,本文认为在构造季风指数的时候,对一个具体区域(如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如果只考虑动力学因予的作用,或仪考虑热力学因子的作用,都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季风的区域特性。因此本文在构造新的东亚剐热带夏季风指数的时候考虑将动力学因子和热力学因子相结合,并且由于夏季动力学因子(西南风)与同期热力学因子(水汽汇)的相关关系比西南风与同期OLR的相关关系要好,另外西南风与水汽汇的相关关系在东亚季风区的分布与中国夏季降水EOF第一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