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涡切变

低涡切变

低涡切变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临床医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807204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科学与财富、气象研究与应用、贵州气象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低涡切变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农孟松、曾小团、冯晓玲等。

低涡切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7204 占比:99.99%

总计:807312篇

低涡切变—发文趋势图

低涡切变

-研究学者

  • 农孟松
  • 曾小团
  • 冯晓玲
  • 李宜爽
  • 王成福
  • 王芬
  • 祁丽燕
  • 罗王军
  • 肖蕾
  • 董良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醋院科; 周皞; 王加敏; 何东坡
    • 摘要: 本文利用流域自建雨量站与气象局国家站、区域站雨量资料,结合平寨水库坝上水位、流量数据,分析了2020年7月7日至7月9日三岔河上游洪水过程的雨情、水情特点,以及气象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降雨形成径流时间短,入库流量陡升陡降,并呈现双峰型分布,本次洪水过程主要由上游流域地表径流产生,高空槽、低空低涡切变线与地面辐合的配合,以及副高外围云系带来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系统移动缓慢在流域内维持时间较长是形成本次暴雨洪水过程的重要原因。
    • 苏永玲; 李生辰; 胡垚; 张雪琦; 梅成红
    • 摘要: 利用2018—2020近三年青海河湟谷地低涡切变影响下强降水天气个例地面观测、NCEP 1°×1°再分析、FY-2G云图相当黑体亮温温度、模式及雷达拼图等资料,对比分析相同环流背景影响下不同类型强降水环境条件和成因差异,以及初步评估模式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伴有雷暴、冰雹、雷暴大风等混合性强降水天气称为强降水Ⅰ型,以纯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强降水天气称为强降水Ⅱ型。低涡切变是两种类型强降水的影响系统,强降水Ⅰ型400~300 hPa高空冷平流入侵促使低涡切变系统加强东移,地面冷锋发展在河湟谷地形成锢囚锋。强降水Ⅱ型受副热带高压西进阻挡,低涡切变系统和地面冷锋减弱消失;强降水Ⅰ型主要具有较强的高空干冷急流、高的下沉对流有效位能,较高的700 hPa和400 hPa温差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均为强对流发生提供动力条件,产生的强天气以风雹类为主,而强降水Ⅱ型具有较高的0°C层和-20°C层高度、较高的抬升凝结高度,产生的强天气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降水Ⅰ型云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午后发展起来组织化程度高的冷涡云系,相当黑体亮温(TBB)初始中心数值在-45~-35°C,发展阶段TBB下降至-75~-40°C,强降水Ⅱ型云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块状对流云系,TBB初始中心数值在-35°C左右,发展阶段TBB下降至-70~-50°C;地面辐合线是两类强降水的触发系统,强降水Ⅱ型假相当位温数值大于强降水Ⅰ型,以热力强迫为主,强降水Ⅰ型垂直速度大于强降水Ⅱ型,以动力强迫为主;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相比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更具优势,ECMWF和CMA-MESO两种模式对500 hPa低涡切变有较好的刻画,ECMWF模式能较好模拟出对流有效位能,三家模式降水量级预报明显偏大、降水中心位置偏北偏西,而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模式在降水预报方面略具有优势。
    • 蔡成瑶; 张东琴; 黄红伟; 田竞慧; 严宏文; 滕林
    • 摘要: 根据2000—2019年的降水资料和MICAPS高空地面资料,选取了12次典型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分析其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得出结论:过程发生时副高脊线稳定在22°N~27°N之间,高层低槽东移加深、中低层明显的低涡切变、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配合是造成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沿河处于西南急流区或左侧、水汽含量大值区,有充足的水汽条件供应;低层气旋性辐合、中高层辐散所造成的抽吸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上升运动,上升气流的维持使得降水持续。这些条件对沿河县低涡切变型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 普次仁; 旦增伦珠; 李慧; 白珍; 边巴卓嘎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数据,分析了2020年4月22日至23日和2020年4月23日至25日拉萨两次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月内出现的天气过程从环流特征、影响系统、各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以及地面要素的相应变化特征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环流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结果表明,2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均为低涡切变和北部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的结果.中高纬槽脊、低涡切变、高空急流以及低纬度两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不同,造成了2场过程降水强度、影响落区以及持续时间的差异.
    • 次仁曲宗; 多吉次仁; 尼玛卓嘎
    •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地面形势分析、FY-2C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等资料,诊断分析了2017年8月8—11日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017年8月8—11日西藏高原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欧亚中高纬呈"三槽一脊"型,高原中东部低涡切变线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017年8月8—11日强降水过程气旋性涡度可达-2.0×10-5/s,物理量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200 hpa附近正散度为1.0×10-5/s,高层的抽吸效应和上升运动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受到西太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南气流的影响,向高原不断输送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利于水汽凝结,强对流云系的云顶亮温达247°C.
    • 范倩; 孟庆怡; 陈晓燕; 李阳; 刘佳
    • 摘要: 2020年6月8日,黔西南出现低涡切变型特大暴雨天气.对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主要受高空短波槽、中低层低涡切变、西南低空急流、地面辐合线等系统共同影响;(2)大气不稳定层结明显,贵阳探空来看08时至20时低层湿层较厚,水汽充足有利于暴雨天气产生;河池探空看从08时到20时,整层湿层厚,不稳定能量强,有利于暴雨天气产生;(3)过程中卫星红外云图上暴雨云团稳定发展少动,对流云顶伸展较高,降水主要出现在对流单体冷云区、梯度大值区;(4)回波路径为西北-东南方向,回波在我州呈现旋转形势,一直维持在我州,从而造成南部一线大暴雨以上量级降雨的产生.
    • 杨瑜
    • 摘要: 利用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等气象资料,对2020年5月16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雷雨之后出现低云大雾的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极端天气出现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低云发生时上海地区近地面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在97.5%,雷雨时垂直速度达到-0.02P/s.另外区域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数值预报对此次低云预报效果较好,为以后低云预报提供了数值预报的积累经验.总结对管制用户的服务经验,为未来极端天气的航空气象服务提供经验总结.
    • 杨瑜
    • 摘要: 利用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等气象资料,对2020年5月16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雷雨之后出现低云大雾的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极端天气出现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低云发生时上海地区近地面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在97.5%,雷雨时垂直速度达到-0.02P/s。另外区域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数值预报对此次低云预报效果较好,为以后低云预报提供了数值预报的积累经验。总结对管制用户的服务经验,为未来极端天气的航空气象服务提供经验总结。
    • 王成福; 吉哲君; 敖泽建; 罗王军
    • 摘要: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卫星、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16年3月21—24日甘南出现的连续降水过程进行分析,高原槽、河套-甘南的低涡切变是影响甘南州本次连续性降水的主要系统,高原上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高原槽呈加强趋势,并向东南移动,槽前西南气流输送通道被打开,而甘南地区上空则有切变产生这种形势下,甘南过程雨强不强,但持续时间较长,应当引起预报员的注意.
    • 王成福; 罗王军
    • 摘要: 2018年7月6日玛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亚洲中低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甘南恰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内部,受西南气流的影响,584 dagpm线西伸到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青藏高原东部有低涡生成,巴湖槽东移到90°E附近时,槽后冷空气分裂南下进入低涡与低涡相结合形成北槽南涡形势,且低涡一直维持在高原东部,使河西中部到高原中部出现暴雨天气.这种形势下,过程以阵性天气开始,以非阵性天气结束,过程雨强不强,但持续时间较长.本次暴雨过程作为汛期暴雨的特殊典型,应当引起预报员的注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