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6-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40)中1958-2001年世界时00时气象场资料,分析了降水异常年850 hPa湿位涡及其分量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降水异常年湿位涡和湿位涡正压部分的差异主要是由水汽的垂直分布差异引起的稳定度的变化所致,而相对湿位涡和湿位涡斜压部分的差异,分别主要是由垂直涡度及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和暖湿气流的经向切变所致.
  • 摘要:基于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1979~2001年春季蒙古气旋对同期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天气现象与蒙古气旋有着密切的关系.沙尘暴基本上与大风区相对应,主要分布在蒙古气旋中心附近或气旋外围的偏南象限,甚至可以产生在距离气旋中心较远的位置.蒙古气旋带来的大风、垂直上升运动较为明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在沙尘暴的频发地区,至少有半数以上的沙尘暴与蒙古气旋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蒙古气旋活动日数与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发生日数存在一致的多年变化趋势,两者呈显著相关,从地理分布上看高相关区域与沙漠分布区域有显著的对应关系.
  • 摘要:本文以Morlet小波分析诊断为主,综合应用连续滑动T检验及M-K秩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博州四个代表气象站1958~2004年的逐日最高气温与逐月平均气温资料.结果表明,博州境内的艾比湖流域,特别是多大风天气的阿拉山口一带炎热天气最多且相对其它地区较容易出现酷热天气;小波分析指出,博州地区酷热、炎热天气的日数及夏季平均气温的演变均具有各自的多时间尺度特征,且都有准10~11年周期振荡,可能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关;夏季平均气温自1980s年代初开始呈现偏高倾向,而炎热天气、酷热天气却呈减少倾向;滑动t-检验表明酷热、炎热及夏季平均气温同时在1993年前后发生过显著突变,且突变趋势一致,其次在1980s年代初及1980s年代末期三者发生突变的时间也比较接近;极端气候事件往往发生在"特征值零点"附近且为几个不同周期共同振荡作用的结果.
  • 摘要:本文通过对300hPa,500hPa,850hPa的北太平洋风暴轴(PST)的异常研究,分别提取出两个主异常模态进行比较.发现在三层的第一主模态主要对应有PST异常的准10年的周期变化;而对300hPa和500hPa的第二主模态,以及850hPa的第三模态,对应有更长时间的趋势变化.进一步通过相关的分析,说明PST的异常从低层到高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通过PST与纬向风场在300hPa的相关分析发现,两个模态与纬向风场的异常都呈同位相的分布,说明高层纬向风场异常与PST发展可能存在一种互相反馈的作用.进一步通过斜压增长率和水平两维的EP通量的合成分析发现,这种反馈作用,无论从纬向风场异常所产生的环境斜压增长条件的改变,还是从平均动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关系,都是存在的.
  • 摘要:以数字高程模型(DEM)的1km×1km网格数据为基础,对阿克苏河流域14个气象站和水文站的1961~2000年的年降水资料进行了自然正交分解(EOF),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主要特征向量与地理因子的插值模型,给出了一个面雨量序列的计算方法,为建立气候要素的区域平均序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由此推算出年阿克苏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以及面雨量序列.径流量与面雨量之比(R/P)平均为0.43,最高为0.69(1997),最低为0.30(1963).计算出的阿克苏流域面雨量序列与阿克苏河实测径流量序列的趋势变化率分别为5.79×108m3/10a和4.29×108m3/10a,两者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但面雨量的增加速率要比径流量大一些,年际变化幅度也要大,面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值分别为0.17和0.13.阿克苏河年径流量的变化与夏季0°C层高度、年面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气候的变化是阿克苏河流径流稳定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