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七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第十七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第十七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5-11-18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

会议文集:第十七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尝试利用国内FY3系列气象卫星上搭载的微波湿度计(MWHS)和微波成像仪(MWRI)不同遥感通道数据,研究检测台风强对流云区的方法.首先,模拟分析热带洋面背景条件下,不同水凝物对MWHS各通道的影响,通过对单通道和双通道亮温差的分析,对多个台风个例开展试验,选择适当的亮温阈值识别出强对流云区;接下来,分析MWRI双极化通道散点图,分析强对流云区中云雨粒子对遥感通道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效应,利用其更高分辨率的优势检测台风强对流云区.
  •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风云系列卫星与国际卫星的联合应用能力,实现对无人区尤其是海上的降水监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我国首次采用拉格朗日集成算法,实现中国FY-2E静止气象卫星红外观测信息与中国FY-3B极轨气象卫星MWRI降水率、TRMM/TMI降水率、NOAA/MHS降水率、MetOp/MHS降水率和DMSP/SSMIS降水率的集成,并实现了业务产品的实时发布。利用中国地面降水分析场对比检验EMSIP与国际同类型产品的差异,结果表明EMSIP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精度相当,时效更快;通过台风“麦德姆”降水个例的检验表明,EMSIP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台风的螺旋型降水分布及台风眼壁的强降水带,能够提高我国对海上降水的监测能力。
  • 摘要:目前限制台风研究和预报水平的一个瓶颈是对台风过程中海洋的作用认识不足.有证据表明,上层海洋的流场和热结构在台风过境时发生剧烈变化,同时也影响台风的进一步发展;而台风强度和频数的低频变异则受大尺度海洋背景场的调制,并反过来对大洋环流产生影响.阐明各种尺度上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当前国际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前沿命题.正是在此背景下,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了973计划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研究".该项目以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为重点研究海区,利用新一代的海洋与气象综合观测手段,结合理论分析和海气耦合数值模拟,着重解决两个关键科学问题:1)上层海洋的多尺度环流系统对台风的响应机制;2)上层海洋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对台风强度的调制作用.这里简要介绍该项目的最新进展.
  • 摘要: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在近几十年取得了极大的改进,然而一些异常路径仍然给预报和减灾带来极大的挑战.热带气旋打转一般指热带气旋经过同一地点两次,打转路径作为许多异常路径中的一种,其预报的难度随着打转过程的时间缩短而增加,有必要对这种路径做一个细致而全面的分析.本文利用IBTrACS热带气旋路径资料集,对全球五火热带气旋发生海域(WPAC西北太平洋,NATL北大西洋,EPAC东太平洋,NIO北印度洋,SH南半球)的打转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打转的时间周期基本在四天以内,典型的打转周期为两天,暗示热带气旋的打转是路径的快速偏移.全球平均的热带气旋打转概率为10%,南半球的打转稍高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打转概率略低于北大西洋,而年平均打转个数略高于北大西洋.打转发生的空间概率表明,热带气旋易于在靠近陆地或岛屿的区域打转.从打转发生的季节概率看,高的打转概率并不发生在热带气旋的活跃期,而较易发生于季节转换期(4-5月,11-12月).进一步考察打转时的强度和打转过程的强度变化发现,打转热带气旋大多数发生在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期,强度较大的成熟热带气旋并不易发生打转.弱的热带气旋打转后倾向于增强而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在打转过程中减弱.打转过程引起的这一强度变化趋势可能是由于打转区域热带气旋与海洋之间增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弱热带气旋并不引起海洋的强烈负反馈,而强的热带气旋引起打转区域内显著的海表冷却,海洋的负反馈导致能量供应被切断,强度减弱.
  • 摘要:累积气旋能量指数(ACE)综合考虑了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生命史和强度,可以较好地表征热带气旋活动.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NCEP CFSv2模式的季节预报产品发展了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季节(6-10月)ACE的混合动力-统计预测模式.该模式是依据1982-2010年观测的ACE指数和大尺度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建立的.基于前人的工作和本文的统计分析,我们选择了4个潜在的预测因子,分别为:赤道西太平洋垂直风切(Usher)、西南太平洋和西太暖池之间的海温梯度(SSTG)、赤道中东太平洋Ni(n)03.4海温(ENSO)和西南太平洋海温(SWP SST).根据交叉检验,本文在超前4-2个月(起报时间在1月-3月)时选择夏季ENSO和SWP SST作为预测因子,在超前1-0个月(起报时间在4-5月)时选择夏季Ushear和4月SSTG作为预测因子.评估结果表明,该动力-统计预测模式从1月开始就对台风季节ACE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从1月到5月,预报和观测ACE 29年的相关系数在0.58-0.81间波动,均方根误差为1.26-0.91.也使用2011-2013年CFSv2实时预报数据对该动力-统计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统计模式和前人发展的混合模式相比,该模式有更高的预报技巧和更长的起报时间.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1951-201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WNP TC)生成频数和南北半球温度梯度(SSTG)之间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这里SSTG被定义为:西南太平洋(40(-20(S,160(E-170(W)和西北太平洋暖池(0(-16(N,125(-165(E)的海表温度之差.结果发现,SSTG-WNP TC的关系在1970年代中期存在明显的变化,即1979年以后二者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1974年以前是不显著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前期(1951-1974年)SSTG与东部型E1Ni(n)o(EP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后期(1979-2013年)则与中部型El Ni(n)o(CP型)密切相关.对于前期而言,一方面,春季EP SSTA在赤道地区激发出的纬向风异常及西北太平洋台风主要生成区域激发的环流异常与SSTG的作用相反,从而抑制了SSTG对春季环流场的触发;另一方面,该时期从春季到夏季SSTG自身持续性迅速减弱,这进一步削弱了SSTG对夏季环流的调控,从而使得SSTG对台风季节台风生成频数的作用不显著.对于后期,夏季CP SSTA在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区域激发的环流异常与SSTG的作用是一致的,且此时SSTG从春季到夏季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SSTG对WNP TC生成的影响.
  • 摘要:基于2000-2009年的一套高分辨率卫星海气热通量资料(IFREMER v3),分析了不同强度变化等级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在初始时刻(t=0 h)的潜热通量(LHF)、感热通量(SHF)以及计算这两种热通量的气象变量的合成特征.TC强度变化等级被分为四类;快速增强、缓慢增强、中性和减弱,其中将快速增强定义为随后24小时(t=0+ 24 h)TC最大持续风速增大30kt及以上.结果显示,相对于非快速增强台风,快速增强台风在中心400km范围内的近环境区伴随着显著偏高的LHF,在所有台风环境区伴随着显著偏高的SHF,它们分别由海气比湿差异(DQ)和海气温度差异(DT)导致.偏大的DQ和DT则归因于快速增强TC下垫面显著偏高的海表温度(SST),强调了SST在为TC快速增强提供更多能量方面的重要角色.海表风速对于快速增强台风伴随的高海气热通量的作用则相对较小,然而海表风速对所有强度变化类别TC伴随的LHF不对称结构有明显贡献.海表风速和DT共同导致了快速增强和缓慢增强TC下垫面SHF的准对称结构,然而中性和减弱TC下垫面SHF的不对称结构主要由DT决定.
  • 摘要:台风在趋近大陆过程中强度一般衰减,但Meranti(1010)北上进入台湾海峡过程中却迅速加强,且在登陆福建时达到最强.采用中国气象局台风资料、NCEP GFS 0.5°×0.5°再分析资料及台湾雷达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开展台湾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Meranti进入台湾海峡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迅速加强机理.结果表明;台湾地形是Meranti迅速加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Meranti北上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台湾岛地形分流作用及其背风坡效应在台湾海峡内诱生中尺度涡旋,形成正负相间的涡度分布,激发出与台风相关的扰动波列.地形强迫抬升及扰动波列可加强垂直运动和积云对流,有利于台风对流发展.另一方面,台湾地形还通过改变环境气流使台风高空辐散场加强,环境风垂直切变减小,形成有利于台风发展的环流背景.比较不同高度台湾地形试验中台风动能收支发现,台湾地形激发的扰动波列和积云对流增强了次网格尺度系统与台风间能量的交换,成为Meranti登陆前迅速加强的主要动能源.
  • 摘要: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合成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路径左侧暴雨的环流特征为200hpa台风处南亚高压底部东北气流影响、中层500hpa副高偏南偏东且台风北侧无东风急流、低层850hpa仅有源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水汽输送;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动南强北弱不对称结构的重要动力条件.路径右侧暴雨的200hpa高压中心有两个,台风处于东环高压底部的分流辐散区中、中层500hpa处偏北偏西副高底部东风急流影响、低层850hpa有孟加拉湾和东海两条水汽输送通道;闽东北地形抬升对流场垂直运动北强南弱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高低空环境风垂直切变对降水结构的非对称分布有着很好的动力指示意义.对流层冷暖交汇的高度和强烈程度对层结不稳定强弱起到关键的作用.
  • 摘要: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包含不同尺度的大气环流和相互作用,由于观测资料的缺乏,目前对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的中尺度环流了解相对较少.本文模拟了大尺度季风涡旋环境下的热带气旋生成过程,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分析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的中尺度涡旋活动特征.模式首先模拟了季风涡旋的东南侧增强的西南气流中出现低形变旋转性扰动,随着扰动的旋转性增强,中层出现水平尺度为200km左右的中尺度涡旋(MCV).在扰动区内的不同高度上还可以发现10 km-20km尺度不等的气旋性涡旋,其中部分涡旋具有热塔的特征,气旋性涡旋在MCV的旋转环境内不断组织化,使得低层气旋性涡旋的分布比中层更加集中.模拟表明这些较小尺度的气旋性中尺度涡旋对热带气旋的生成有重要作用.
  • 摘要:2013年23号台风"菲特"于10月7日凌晨登陆福建北部沙埕镇沿海.台风系统给浙江省北部带来了大范围强降水,其降水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余姚、上虞等丘陵地带.在此区域内,分布有多部常规雷达和较为密集的地面站点,为分析本次过程的地形降水特征及成因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多雷达观测资料,采用Liou et a1.川提出的复杂地形下的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方法,分析了本次过程中强降水区域的三维风场结构和回波特征.降水在空间上有四明山地区和象山地区两个中心,时间上,前者降水最强时段为7日上午,后者为7日凌晨.两个降水中心区域,低层主导风向并不相同,但恰好分别与各自地形走向相垂直;两个区域中高层风场方向基本一致,且和降水集中带分布一致.四明山地区相对较高的山地和相对叫低矮的地形边缘附近降水落区不同,前者落于山上,后者落于山后.地形区域上的增雨效应满足Yu et a1.(2013)中所提出的seeder-feeder机制下地形增雨的诊断关系.
  • 摘要:2014年10号台风"麦德姆"于7月23日07:30(世界时,之后的时间均为世界时)在福建省福清市附近登陆.在24日08:00到16:00,对流激发组织化为一条弧形雨带,造成了较强的降水,12小时累积降水超过150 mm.位于江苏溧水的S波段双偏振雷达首次完整地观测了雨带的形成、发展和减弱的过程.本研究利用双偏振雷达观测,揭示了登陆台风"麦德姆"雨带的微物理特征,分析了微物理特征在雨带发展不同阶段的演变,研究了雨带的降水过程,了解形成强降水的的机制.台风"麦德姆"降水主要由高浓度的较小粒子/中等大小粒子组成,平均粒子直径小于1.5 mm,对数截距参数超过4.5.随着雨带的加强,粒子直径和粒子浓度均得到增加,雨带衰弱期的粒子直径无明显变化而粒子浓度降低.定量的水含量估计显示水相水含量占主导地位(超过90%),表明在雨带发展过程中,暖雨过程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的降水效率估计显示雨带对流区的平均降水效率超过60%,表明在高湿环境下暖雨过程快速凝结增长并形成降水的效率非常高,是台风"麦德姆"形成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 摘要:台风海燕前期受副高南侧的偏东到东南气流引导西西北到西北行,副高东退南落后受其西侧偏南气流和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共同引导而转向北行。“海燕”越过副热带高压脊线后转受西南气流影响,加上冷空气对其路径的压制,“海燕”后期折向东北。在台风北翘和东折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副高脊线与台风相对位置的预报着眼点以外,西风槽(包括南支槽)对台风转向作用不可忽视。异常暴雨成因除了“海燕”和副高偏强因而气压梯度大、东南气流强盛、水汽输送好,低层辐合强、弱冷空气的侵入激发斜压位能释放也是重要原因。冷空气与台风云系的结合不是简单的云系叠加,而是由于两个系统相遇后,一方面偏北气流加强是台风环流更长时间的维持,同时台风热力结构发生了改变,降水增幅显著。
  • 摘要:本文在大尺度分析场的基础上,以历史预报失败的"洛克"和"桑卡"台风(2011年)为例,在结合涡旋重定位和bogus方法基础上,探讨双台风情形的初值处理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考察几种方案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影响,寻找改进预报的线索.
  • 摘要:基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福建和上海)1958-2012年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客观天气图方法(OSAT)识别出该地区受台风影响而产生的极端降水,对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极端降水特征和成因开展区域性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极端降水空间上沿海岸线形成三个极大中心,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时间上极端降水的最大量值和频次历年来都是呈增多趋势;成因分析显示东南沿海特殊的地形与极端降水的特征十分匹配,着重分析了中部极端地区台风极端降水成因,台风强度越强、移动更慢、移向更偏北更有利于出现强极端降水,台风内部变化和外部环境也起到促进作用.
  • 摘要:为了更好地将循环同化分析方法应用到GRAPES-TYM模式系统进行台风数值模拟和预报,本研究使用不同循环分析方案对201 5年的几个重点台风个例进行模拟和分析比较,希望进一步了解不同循环分析方法对台风数值预报和模拟的影响情况,希望能为如何更好地将循环分析方法应用到GRAPES-TYM模式系统提供一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完全循环分析方法中每次分析都植入人造涡旋会造成降水强度显著偏大;6小时时间间隔的循环分析有利于改进近海台风强度预报;在目前仅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和掩星反演资料的情况下,加入循环同化分析的近海台风预报与TYM业务预报水平基本相当,在一些个例中循环同化分析对强度预报有改进.
  • 摘要:基于WRF-Hybrid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以1409号超强台风"威尔逊"为个例,采用增长模繁殖法初值集合(BGM)、初值和物理相结合的超级集合法(SUP)和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初值集合(ETKF)的三种方法设计了混合同化试验,分析了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结果和不同集合样本对台风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三维变分同化方法(3DVAR),不同集合样本的混合同化方案均可有效改进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效果,路径平均偏差较3DVAR方案下降40km以上,但不同集合样本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平均在3km以内,其中SUP方案略优;对台风强度的模拟,采用ETKF集合样本的混合同化方案最优,中心最低气压平均偏差明显小于其他方案.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中,集合样本通过集合平均场和集合背景误差协方差影响混合同化的背景场和背景误差协方差,从而影响同化结果.流依赖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对于同化增量具有很大的作用,但背景场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对台风路径的模拟二者的作用同样重要,但对台风强度的模拟背景场的作用更大.
  • 摘要:本文对国家气象中心2015年6月18日业务化升级的GRAPES—TYM模式回算的2013年台风降水预报进行了评估,并与同期GRAPES_Meso业务模式和T639及EC模式的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GRAPES_TYM模式2012年7月通过业务化验收,此模式在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中心开发的GRPAES_MesoV3.3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台风的特点,在同化中加引入了台风重定位技术和台风BOGUS,并调整了物理过程配置,使用了不同的积云参数化方案、陆面过程和边界层方案,并根据台风活动特点对积分区域进行了重新选择,向东向南做了调整,垂直层次和水平分辨率也与业务运行的GRPAES_Meso模式略有不同.此外,其初始场和侧边界为NCEP的GFS预报场,而GRPAES_Meso模式则是T639的预报场作为初始场和侧边界.检验结果表明:GRAPES_ TYM模式对2013年影响我国大陆的台风降水总体上预报较好,大暴雨以上评分好于EC模式,暴雨以上评分好于T639模式,大雨以上评分好于GRAPES_Meso模式,小中雨48h预报评分也高于GRAPES_Meso模式,TYM模式的稳定性略好于GRAPES_Meso模式.
  • 摘要: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风定位资料、ECMWF全球再分析资料等,采用TC降水天气图客观识别法(OSAT)、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和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等方法,从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台风暴雨的极端性分析及其成因诊断入手,揭示了双台风作用对极端暴雨的增强作用.强台风“菲特”给浙江带来了1958年以来单站日降水排名第二的极端降水,秋季强台风“菲特”登陆后之所以出现如此强度且持续的台风暴雨,与超强台风“丹娜丝”的存在密不可分。“菲特”低层台风倒槽在高层200hPa高空急流的有效配置下,浙江大部上空出现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层结表现为强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的形势,形成了杭州湾南侧的强降水过程。
  • 摘要:通过对2011年5号热带风暴"米雷"、9号强热带风暴"梅花"和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共3个近海北上热带气旋的对比分析发现,这类热带气旋给山 东半岛造成的影响表现出"先雨后风"的特点.在近海北上热带气旋的影响下,山东半岛的降水基本呈东西向阶梯型分布,同量级的雨带基本呈南北向分布,某地区降水的起止时间、降水量峰值和风速极值的出现时段与热带气旋距该地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热带气旋中心位置越过30°N和到达距某地区最近距离的时间对该地降雨的起止时间、降雨峰值和风速极值出现的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1980-2013年7月1日至9月30日的小时降水资料以及台风的6h路径观测数据,在研究区域(15-34°N,100-130°E)内进行台风降水分离.然后对台风小时降水序列进行Gamma分布拟合,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Gamma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进行估计.对台风小时降水的概率密度分布及其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 Gamma分布适合用于台风降水概率分布拟合,综合考虑到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β的分布情况可知,越往东南,较高等级的小时降水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广西、广东沿海以及海南岛地区.(2)研究区域中的台风降水可分划分为三区域:第一区域为华南、华东沿海;第二部分为广西、贵州交界处,湖北、重庆、陕西交界处,以及重庆和安徽、浙江交界处;第三部分为剩下的内陆地区.近距离台风对我的影响范围广,远距离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区域随着台风强度增强,不断向内地延伸.(3)由极端降水的研究可知,总台风极端降水阈值分布与不同强度台风降水概率分布相似,总体上均呈现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但是在极端小时降水阈值的量级上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Gamma分布拟合揭示出台风小时降水强度气候概率分布特征;不同强度台风降水的概率分布研究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为不同强度台风的短时强降水强度阈值选取提供一定参考的依据.
  • 摘要:"苏力"的水汽来源于南海,"苏迪罗"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苏力"北侧偏南风急流形成辐散区,南侧东北气流和南风气流形成辐合区,而"苏迪罗"北侧为强盛的东南气流,形成强辐合区,南侧辐合偏弱,不同区域的水汽辐合是造成暴雨区南北差异的必要条件.两个台风垂直运动的非对称性分布是形成台风单侧暴雨的重要条件.南亚高压和低空西南急流的垂直配置造成"苏力"南侧暴雨,而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区和低空东南风急流的垂直配置造成"苏迪罗"北侧暴雨;副热带高压的相对位置可能对台风东北侧的垂直运动有重要影响.台风登陆前后中低层上冷下暖的垂直分布,造成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进而触发对流,对暴雨落区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苏迪罗"登陆过程中冷空气南下,形成了北侧暴雨增幅.
  • 摘要: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重要源地之一,年均约有30%的热带气旋在南海生成,习惯将在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南海土台风".利用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资料中心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对1949-2014年南海台风的频数、强度和移动路径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南海夏季风时期(5-9月)内南海台风强度的时间变化及平均空间分布特征:南海台风年平均5.9个,年平均强度为22.5m/s;南海夏季风时期(5-9)月的年均台风为4.3个约占全年平均的73%,平均台风强度为22.8 m/s;南海台风从初生发展到成熟时台风中心气压平均降低10hPa;夏季风时期,南海台风多发生在南海中部以及东部偏北海域,在中国华南和东南沿海附近出现台风强度的强中心;东移南海台风多发于夏季风前期,南海整体台风强度较强和强度中心更为密集,而夏季风后期南海台风强度较弱且移动范围缩小集中在南海附近;南海台风发展阶段移动距离越长、减弱阶段移动距离越短的台风登陆时强度更强.
  •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Vicente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台风路径、强度和最大雷达回波反射率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了Vicente在RI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水平非对称及垂直非均匀结构特征,并分析了温湿结构演变与RI的可能关系及成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及1.0°×1.0°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影响青岛地区的1410台风麦德姆和0713台风韦帕的暴雨过程,从台风源地、路径、结构、强度、以及台风离青岛距离和青岛降水与风力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生成后沿西北路径在我国福建或浙江登陆后继续北上,并从苏北再次入海沿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向东北移动时,会造成青岛地区区域性的暴雨和大风天气.在距台风700km的时候降水就已经开始,400km时降水明显增大,400km至70km是降水主要峰值区,其中300km左右和100km左右各有降水峰值区.低层强劲水汽供应,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台风引发青岛地区出现全区性暴雨、大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在中高纬度,台风的降水回波在台风的移动方向的前半部,台风中心附近并没有明显的雷达降水回波,当台风中心到达时,降水迅速减小并随之结束.受台风影响的风速随离台风的距离减小而增大,台风离去时比接近时风速更大.
  • 摘要:1513号"苏迪罗"台风给温州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简要阐述在台风路径和形势场相似情况下,通过对比相似台风和数值模式预报的"苏迪罗"低层东南急流维持时间、高层辐散维持时间和强度的匹配等相似程度,对台风"苏迪罗"的过程雨量、雨量分布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服务效果良好,在台风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针对有利于TC迅速加强环境因子阀值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本文尝试提出了一种新的阀值计算方法。在计算阀值时主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很方便地适用于各种因子;同时计算时仅考虑发生加强过程的TC中迅速加强和非迅速加强的对比,避免了减弱个例的影响。
  • 摘要:利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常规天气资料、雷达、卫星以及台风年鉴资料,对39个登陆福建不同地段的台风短时强降水空间、时间分布及强降水强度、落区、过程雨量分布及其与登陆时台风强度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福建台风短时强降水规律,结果表明:(1)登陆中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多,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短;登陆北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少,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长.(2)强降水主要时段登陆北部、中部类是登陆前5小时至登陆后5小时,登陆南部及南海北上类是登陆时至登陆后15小时.此外,南海北上类及登陆北部类强降水落区多数在内核区;登陆中部类强降水落区在台风中心附近的频率是几类中最低的,大部分强降水落区在北侧的螺旋雨带上.
  • 摘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强度、活动频数、生成位置以及盛行路径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台风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台风活动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最新定义的热带气旋活动指数CAI (Cyclone Activity Index)分析我国沿海城市近50年来热带气旋影响的变化特征和可能原因.分析发现,虽然近50年登陆台风频数没有显著变化趋势,但是自1996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台风频数显著减少,表现为南方(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影响减小(增加),厦门、福州、温州、杭州和上海夏季(6-10月)受到影响的程度显著上升(福州、温州和杭州通过95%,上海和厦门通过90%的信度检验),而三亚和海口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通过95%信度检验).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带气旋活动的这些变化与台风盛行路径和强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 摘要:浙江是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几个省之一,提高台风预报预测能力,加强台风数值化模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减少台风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风的数值模拟成为研究台风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升台风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是提高台风预报的基础,而模式中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分析、改进是台风数值模拟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台风数值预报中,物理参数化方案是影响台风预报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主要物理方案有:云微物理方案,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地表方案,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大气福射方案等.
  • 摘要:本文以2013年07号台风Soulik为研究个例,基于DE91分片位涡反演方法,设计初值敏感性试验,总体思路是:第一,从天气环流形势特征入手,初步分析此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主要天气系统;第二,求得总位涡异常后,结合天气学分析结果,分离不同天气系统(或动力过程)对应的扰动;第三,针对特定位涡异常进行分片反演,利用反演所得的风场、温度场、位势场扰动,进行初值敏感性试验,讨论初始涡旋和环境流场在台风天气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重点关注台风发展对早期涡旋结构的敏感性,将此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作为切入点,确定主要天气系统的初始热力、动力要素结构对台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讨论分析与特定动力或热力学过程相对应的敏感要素扰动以及该要素扰动强度对台风发展的影响。
  • 摘要:热带气旋(台风)是华南地区夏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作为专业气象网站(天气网)在台风影响期间做好服务对防灾减灾非常重要.台风天气中,天气网点击率非常高、关注度极高,此时做好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及专家访谈、构建专题、成立追风小组进行深度报道、微博微信等几个方面服务,对政府及社会防范台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2012年7月23日台风"韦森特"在广东台山市沿海一带登陆,登陆前经历了一个快速加强的过程.本研究利用香港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收集到观测数据,通过GBVTD方法进行反演,分析台风强度和环流结构的变化过程,探讨其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分析显示"韦森特"在登陆前的加强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快速加强阶段、振荡维持阶段和再次加强阶段.快速加强阶段,台风处于有利的海温条件和弱风切环境下,内核区深对流的面积快速增长,直至外围螺旋雨带闭合,形成双眼墙结构.外眼墙形成初期,内眼墙逐渐变得不对称,左侧回波残缺,台风强度不再增长,而是呈波动状维持.2个小时后,外眼墙受陆地影响破碎,入流穿透外眼墙,使得动量、质量向内输送,台风强度再次加强.
  • 摘要:作者将新中国台风预报和科研发展按技术进步和组织功能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它鲜明的特点。第一阶段出现了一些很重要并很著名的台风,这些台风给预报员提供了很多知识或技术经验,第二阶段台风路径预报方法虽多,但预报误差未见有显著减小,尤其对近海台风路径突变(Suddenchange of track)、强度突变(Rapid change of intensity)和暴雨突然增幅(Abrupt increase of rainfall)预报,误差很大。第三阶段独立自主发展了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GRAPES),它的有限区模式版本GRAPES-TYM(中央台)、GRAPES-TCM(上海)和GRAPES-TMM(广东)都投入了台风业务预报。国家973计划登陆台风项目(第一期)发展了海气耦合数值预报模式,这对进一步提高预报能力也起了重要作用。
  • 摘要:台风气候研究仍然是当前国际台风届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各国气象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至今为止台风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内在物理机制还处在探索之中,但是近年来台风气候的研究还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为此,本报告将针对濒临我国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回顾近年来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关于台风气候学的研究进展及有关的国内外研究.主要从不同时间尺度(季节内、年际、年代际和趋势)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变化特征;季风槽和季风涡旋对台风生成的动力作用和台风活动的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对台风气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该领域中若干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摘要:利用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信息数据集,运用平衡反馈(EFA)以及广义平衡反馈分析(GEFA)方法,结合EOF,探讨海温异常模之线性作用及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TCGN)变化的影响.单个海盆SSTA模的EFA结果显示,TCGN对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经向模(TP2)、北太平洋第二模(NP2)、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IOBM)、北大西洋第一模(NA1)及第二模态(NA2)的反馈响应显著.GEFA的结果显示,IOBM和NA1对TCGN变化的强迫作用达到90%以上的信度水平.GEFA与EFA的差异反映了TP2、NP2和NA2分别受其它海盆的影响明显.
  •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13年上海台风所的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福建省内70个站点受热带气旋影响产生降水的起止时间、福建省内70个站点12小时降水量资料,分析福建不同区域热带气旋暴雨增幅特征,发现福建沿海地市暴雨增幅次数较多,内陆地市暴雨增幅次数较少.据此将福建全省划分为四个暴雨增幅区域,确定各区域暴雨增幅标准.分析不同区域出现暴雨增幅的极值及相应的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发现出现暴雨增幅与热带气旋所在的位置关系密切,热带气旋登陆地段与暴雨增幅出现区域也存在较好的关系,内陆地市热带气旋强度为热带低压时暴雨增幅次数较多,沿海地市强度为台风时暴雨增幅最多,故在日常预报中应注意热带低压给内陆地市所带来的暴雨增幅.
  •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Shearlet变换的多通道卫星云图融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台风中心定位精度的影响.先对待融合的多通道卫星云图进行Shearlet变换,得到低频子图和高频子图.对Shearlet域低频部分用拉普拉斯金字塔进行分解,对其顶层取均值,其他层取灰度绝对值大的部分后重构;对Shearlet域高频部分,利用高频子图的信息熵、平均梯度和标准差的乘积构造高频子图的融合规则,取乘积大的子图为融合子图.最后,通过Shearle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提出的融合方法与经典离散正交小波图像融合方法、Curvelet图像融合方法、NSCT图像融合方法、Tetrolet图像融合方法和Shearlet图像融合方法这5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对比,利用信息熵、平均梯度、标准差这3个评价参数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为了进一步测试本文融合方法对台风中心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融合后的云图对有眼和无眼台风进行中心定位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融合方法的综合性能优于上述同类图像融合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单幅云图的台风定位方法相比,基于融合后的云图能提高台风中心定位的精度.
  •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诊断分析强垂直风切变环境下飓风Bonnie(1998)中风暴相对螺旋度的分布特征,再现了Molinari等(2008)利用下投式探空仪获得的该飓风内部风暴相对螺旋度的离散观测结果.基于风暴相对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的配置分析,研究强环境垂直风切变时段,眼壁附近的深厚涡旋对流以及螺旋雨带中的小型对流单体的三维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表明,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强时,在眼壁附近的顺切变区存在典型的深厚涡旋对流系统,这类深厚涡旋系统能够激发二级垂直环流,有利于旋转上升运动的维持,并在近眼心区域引发补偿性的干暖下沉气流,有助于飓风暖心的维持和加强;同时,螺旋雨带中也存在以涡度为特征的小型对流单体,这些对流单体随着平流不断移入飓风中心,使得飓风中心垂直涡度增加,最终导致飓风强度的增强.
  • 摘要:台风数值预报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来自初始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往很多业务部门采用三维变分(3DVAR)的资料同化方法构造初始场,但是3DVAR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因其各向同性和不随流型变化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实际特征,尤其是TC这类高旋转、非对称、强梯度的系统,因此利用三维变分B矩阵对台风涡旋特别是内核区域进行资料同化往往是无效甚至是起负效果的.随着同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数值预报中心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同化方法(4DVAR、EnKF、混合同化)来改善模式初始化水平.这三类同化方法的共同特征是能直接或间接考虑当前天气系统的特点,4DVAR通过模式伴随的方式,而EnKF和混合同化则均依靠集合预报提供流依赖的背景误差信息,可统称为集合同化方法.本报告将阐述EnKF和混合同化的基本原理、特点,回顾近年来集合同化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台风模式预报中的应用.还将介绍上海台风研究所基于GSI开发的混合资料同化系统,该系统与WRF模式结合,形成了集合同化、集合预报为一体的台风集合同化预报系统,于2014年起开始应用于台风实时业务预报.
  • 摘要:同化了雷达径向风和基本反射率的ADAS同化系统较成功的模拟出了台风飑线的活动.通过分析可知:在飑线生成前先有风速切变,然后出现明显的风向切变,且随着时间向北移动.此次飑线过程形成于环境温度更暖的区域,但强盛于低层增温最显著区附近,预示着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最大;另外925hPa的台风倒槽对强对流动力触发条件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用包含对流发展的模式研究了辐射日变化对飓风Edouard(2014)不同阶段的形成、强度、结构和路径的影响.在形成阶段,由于夜间辐射冷却造成的不稳定可以促进深厚湿对流发展,最终导致热带气旋(TC)的形成;而在没有夜间(只有白天)的敏感性实验中尽管垂直风切中等大小,初始较强的涡旋仍不能发展.在TC进入快速增强之前夜间辐射冷却进一步增强了涡旋主体.此后,夜间辐射冷却主要在主眼墙外部增加对流活动,并导致外雨带变强和变宽,使得成熟阶段的飓风尺度较大.然而最大地面10-m风速受到的影响很小.控制实验中成熟阶段的飓风Edouard经历了双眼墙的形成,并被观测证实;而只存在夜间的敏感性实验中则没有出现双眼墙替换过程,只存在白天的敏感性实验中虽出现了双眼墙,可是它们之前的间距比控制实验中的小,所以双眼墙更替过程可能也有辐射日变化所起的作用.另外在TC形成阶段辐射日变化还可以通过改变初始涡旋的强度(strength)来改变TC的路径.
  • 摘要:目前,台风暴雨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仍远不能满足防台抗台的现实需求,台风暴雨预报时空精度差、暴雨量级预报偏小或偏大以及暴雨预报空报或漏报现象同时存在,尤其是仍然缺乏针对极端台风暴雨以及暴雨落区分布和暴雨出现时间的精细化预报能力,而在可预计的未来,数值模式仍不具备刻画台风精细结构的能力。为此,除了加强区域高分辨率业务数值模式的改进,加强集合预报产品的分析应用、发展区域高分辨率集合预报系统以及建立和完善台风与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天气物理概念模型,仍将是未来提高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的主要途径。
  • 摘要:"韦帕"(Wipha)是2007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在浙江省多地引发了特大暴雨.利用舟山和宁波双多普勒雷达同步体扫数据,对"韦帕"的两条螺旋雨带进行了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并利用组网雷达三维数字拼图数据,对两条螺旋雨带的三维精细回波及风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日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台风"天鹅"北侧外围的偏东风气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各业务模式的检验表明,由于无法精确预报台风的位置、台风外围的偏东风气流影响的强度和地区以及冷空气强度等,大部分业务模式无论是降水落区、强度及最强降水时段均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模式有误差的情况下,要重视实时资料应用,及时做出短时暴雨预警.
  • 摘要:本文利用分部位涡扰动方法分别分离出影响2013年10月6-8日江苏省东南部地区强降水的台风"菲特"和"丹娜丝"的位涡扰动,利用位涡扰动反演得到的风压场计算不同时刻的两个台风分别产生的水汽通量,再进行分析,探讨台风"菲特"和"丹娜丝"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对水汽输送方面所作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菲特"和"丹娜丝"对本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都有明显正的贡献.前期主要是台风"菲特"残余环流的水汽输送提供了降水区所需的水汽,随着台风"菲特"的减弱远离和台风"丹娜丝"的逐渐靠近,强降水后期的水汽供应则主要是台风"丹娜丝"的偏东环流的水汽输送,二者共同作用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 摘要:本文对西北太平洋上13个热带气旋运用WRF模式进行50次的预报实验,通过热带气旋路径对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组合的敏感性,来考察参数组合之间的相似程度,在确定相似度的基础上,从确定性和一致性两个方面筛选出合适的集合成员数目.即从27组参数中筛选出了13组集合成员,发现经过筛选的集合成员相比27组组合成员以及控制实验,在预报12小时开始,集合平均误差相对减小,90h时,比控制降低10%,比27个成员降低15%;从30h开始,离散度较27个成员更大且更加地合适,更好的反映了未来台风真实的运动轨迹.对子集合系统的检验,发现无论是从准确度还是一致性,均能在起报后一段时间内优于母集合系统,在整个预报过程中降低了母集合的预报误差,24h,72h和120h的预报误差分别稳定在80km,300km和550km,离散度和较小误差的配合更完整地描绘了大气发展的随机概率密度函数.
  • 摘要: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1959-2012年台风最佳路径和台风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了台站极端台风降水,并对单个台风影响过程中造成极端台风降水的影响范围、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异常等指数进行评估,建立了综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确定了影响我国的57个极端降水台风,并分析了极端降水台风月际变化的气候特点以及路径等特征.结果表明:极端台风降水的阈值和频次在我国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分布特征,降水大值带分布于海南全省、华南以及东南沿海的南方区域,华北东部和东北南部以及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台风多为台风和强台风级别,均出现在5~10月,8月份发生的个数最多,占全部极端降水台风的40%.极端降水台风影响我国的路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经过台湾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另一类则于华南沿海登陆或在其近海活动.
  • 摘要:"莲花"是2015年第一个登陆广东省的台风,具有"路径曲折、移速多变、近海加强、风雨影响大"的特点.南海台风模式GRAPES-TRAMS提前5天准确预报出"莲花"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由于"莲花"路径曲折多变,模式虽然也能预报其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和我国大陆前后的两次西折和期间的北移趋势,但模式预报的路径偏东偏北,误差较大.为了分析路径误差产生的原因,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近期开展了多项敏感性试验.试验表明,地形,陆面和边界层均对"莲花"路径预报有影响,综合考虑地形参数化、海温变化和新的陆面方案后"莲花"路径预报明显改进.从敏感性试验来看,考虑地形参数化、海温变化和新的陆面方案的综合方案对"莲花"路径改进最为显著: "莲花"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从122.8km减小到98.8km; 48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从216.6km减小到168.7km,72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从223.3km减小到61.1km.
  • 摘要:针对1509号“灿鸿”台风穿过舟山朱家尖北上过程中,其西侧浙江东北部地区异常强暴雨事件,利用常规观测和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另外,预报实践过程中,浙江东北部地区7月份台风影响,往往雨量没有8, 9月份大,这与当时副热带高压强,影响区域低层辐散强有较大关系。在前期低层有辐合、有湿区、有对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台风降雨可能出现增幅,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地形的作用,将在以后通过数值模拟等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 摘要:本文对2009和2010年日本、北京、广州、上海四家台风路径客观预报进行实时订正,订正后分析发现24小时以内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单个客观模式;其次再对四家客观模式进行简单集成,选取网种集成方案,结果表明,集成后的四种方案预报效果均好于任一单个模式,且对于36小时以内的路径预报,集成的优势更加明显.
  • 摘要:在北部湾地区广西钦州市茅尾海内湾设立了一座55m高的测风塔,利用在43m高度处安装的超声风观测仪器收集到台风"启德"影响过程的脉动风数据,并对其湍流脉动风场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台风"启德"影响期间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26.0 m/s,过程风向由北风转向东北风、东风,过程转向幅度最大为157°,风攻角绝大部分在±3°范围内;(2)三维方向的湍流强度平均值比值为1∶0.73∶0.50,湍流积分尺度分别为313m、224m、163m,表现为均匀平稳的湍流变化过程;(3)湍流功率谱在惯性副区内基本满足-5/3律,其斜率随着风速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 摘要:2013年8月15-20日,受第11号强台风"尤特"减弱成的低气压环流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广西出现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尤特"长时间滞留广西长达112小时,造成暴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为1949年以来8月份同期所罕见.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CMWF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尤特"长时间滞留广西,造成异常暴雨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尤特"登陆减弱后以热带风暴的强度进入广西,由于副热带高压带断裂,强度减弱,引导气流不明显,是导致"尤特"长时间滞留广西的主要原因;(2)"尤特"残涡环流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条件;(3)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异常暴雨的主要原因.
  • 摘要:2012年8月2日到8月3日,受台风"达维"影响,青岛地区产生区域性暴雨.本文利用常规资料、雷达、大气电场仪等探测资料对此次台风造成青岛地区的区域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详细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在登陆前台风"苏拉"和台风"达维"的中心距离小于12公里,双台风的"藤原效应"发挥了作用,使得台风"达维"西行并登陆.暴雨落区主要位于台风"达维"前行方向的右侧,离台风中心约2个纬距内.台风"苏拉"外围的水汽和能量输送,有利于台风"达维"的强度的加强和维持.本次强降水过程以均匀的层状云降水为主,对流活动不强.对流和强降水容易出现在台风垂直风顺切变方向及其左侧.
  • 摘要:利用ECMWF 0.5°×0.5°逐6h的再分析资料和WRF敏感性实验,初步分析了1409号台风"威马逊"在南海急剧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1)高低空环流的有利配置,有利于高层出流非常强、低层水汽相当充足,是"威马逊"在南海急剧增强的重要原因.高层切变较大,低层切变逐渐减少,高层出流和低层水汽条件好,是南海台风快速增强过程中常出现的独有特点;(2)南海北部海洋状况异常可能是造成"威马逊"强度极端性的决定性因素.
  • 摘要:天气尺度的资料分析表明,长生命史强台风的发生发展与“菲特”台风和周围多系统相互作用有关,“菲特”台风不仅与副热带高压、中高纬地区的槽脊活动及西面大陆高压有关,尤其与其东南面的尾随台风“丹娜丝”相互作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为长生命史强台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水汽、动量和热量。利用WRF模式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由模拟所得的高分辨率资料与观测资料的高空形势、台风路径及强度的对比分析表明,此次模拟过程能较客观地刻画该过程中各系统,特别是“菲特,,台风的发展演变过程,其资料的精度及准确性能满足本文研究的需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资料揭示长生命史强台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特征,为分析长生命史强台风发生发展的机理提供物理基础。分析表明,垂直风切变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多模态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垂直厚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均匀稳定性。
  • 摘要:采用1976-2015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既有的关于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简称APO)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APO所表征的东亚副热带季风强度与我国近海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活跃性的关系及其联系机制.研究表明:(1)夏季APO强弱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及我国近海TC活动存在密切相关,即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TC活动密集区偏西(东)偏北(南)我国东部近海TC明显增多(减少).(2)APO强(弱)年我国东部近海大气环境有(不)利于TC的维持和发展,表现为低层存在异常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对流层高低层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小(增大)且对流加强(减弱).(3)APO强弱也影响着TC引导气流的方向: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东(偏南偏西),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减弱(加强),有利于TC的西北行或偏北(南)西行,进入我国东部近海的TC将增多(减少).(4)APO强弱也影响着南海-热带西太平洋TC源地上空的大气环流.APO强(弱)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季风槽偏北偏西(偏南偏东),热带西太平洋TC活动密集带偏北偏西(偏南偏东),有利于进入我国东部近海TC的增多(减少).
  • 摘要:1323号台风"菲特"和1209号台风"苏拉"均为有双台风影响的登陆闽北后偏西行路径台风."苏拉"影响期间,受"达维"的相互作用,浙江降雨异常偏少."菲特"影响期间,受"丹娜丝"的共同作用,浙江出现了大范围特大暴雨,降雨强度为历史台风第一位,最强降雨出现在浙北地区,而非登陆点附近的东南沿海地区.本文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双台风引发异常降水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发现"菲特"和"苏拉"给浙江带来的异常降水主要与双台风环流造成的水汽输送的改变紧密相关."菲特"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在双台风偏东风急流的激发下,强烈发展并持续,伴有多个中气旋活动.受双台风倒槽东北气流影响,"苏拉"的中小尺度对流相对较弱,持续时间短暂.
  • 摘要: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岛前在南海由热带风暴迅速增强成为超强台风.观测数据分析显示南海上层的异常暖水在其迅速增强阶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威马逊期间,南海北部海表面温度相比气候态异常偏暖,这部分异常暖水提供给威马逊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其迅速增强.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证实,南海北部暖水对威马逊迅速增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暖水时,威马逊的增强缩减为有暖水情况下的58.1%,即只增强25hPa.
  • 摘要:利用台风预警中心(JTWC)提供的1951-2010年60年热带气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在两个密集生成原地(南海北部和西太平洋),生成的影响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密集生成区生成热带气旋频次,主要受到印度洋海盆一致增暖的影响,赤道印度洋海温增暖,通过暖性的凯尔文波在菲律宾海区域激发异常反气旋,使得这一区域副热带高压增强.增强的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在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向西北发展,影响北部湾地区.印度洋增暖也同时造成南海局地哈德莱环流变化,增强南海南部对流活动.西太平洋密集生成区生成的热带气旋频次,主要是受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中部型厄尔尼诺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控制.本研究表明,影响北部湾地区的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与海温信号的关系,对未来月尺度上研究热带气旋有一定参考意义.
  • 摘要:利用1949-2012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2.5°×2.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资料,对进入北上带气旋定义区的热带气旋(简称北上TC,下同)特征进行研究.1949-2012年在西北太平洋(包含南海,下同)生成TC共2121个,其中86个TC进入定义区,占西北太平洋TC总数的4.1%,年平均1.3个.北上热带气旋进入定义区最早为5月,最晚9月,7月至9月最为集中;1949-2012年北上TC年频数有明显阶段变化,1949-1966年起伏阶段,上升占优势;1966-1983年持续减少阶段;1984-1998年平稳波动阶段;1999-2012年波动上升阶段.
  • 摘要:本文评估了五个集合预报系统在2014年的路径预报性能,发现ECMWF-EPS集合预报系统的表现要远优于其它四个集合预报系统,我国的集合预报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此外提出了基于二维正态分布假设的概率椭圆预报,这些椭圆基于集合成员的离散程度给出针对不同TC不同预报时效的路径不确定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效实用的集合预报释用产品.
  • 摘要:对历史台风个例的实况极大风序列和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0.125°×0.125°细网格模式预报的平均风序列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模式预报平均风与极大风之间的关系式,构建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预报平均风的台风极大风预报方法.计算历史台风个例7级和10级风圈半径与台风中心气压和临界气压差之间的关系式,构建基于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的台风极大风预报方法.对上述两种台风极大风预报方法进行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时效检验发现:上述两种方法预报的大风落区与实况大风出现的区域较为一致,且大风出现的时间也较为接近,具有良好的预报效果.
  • 摘要:本文收集了从1949年到2013年65年间影响赣南核电厂预选厂址区域的热带气旋112例,着重分析了其季节分布特征、强度演变特征、登陆源地和路径特征、大风影响和降雨影响.热带气旋的调查表明:影响该区域的热带气旋这一极端天气现象对三个候选厂址都不存在颠覆性的影响.文章还对核电厂厂址查勘阶段和厂址评价阶段,热带气旋调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提出内陆核电厂的热带气旋设计基准计算中要充分考察地形摩擦影响和和陆上填塞影响,对气旋的最大风速进行相应的订正.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1949年-2009年期间影响山东的台风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平均有2个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其中1985年有7个,为热带气象影响最多的年份,也有6年未受热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影响山东的时间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11月,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8月份最多占影响山东总热带气旋个数的45.5%;热带气旋影响山东时多处于强度的衰减期,其降水多集中在山东的中东部,暴雨的高值区则主要集中在鲁东南、半岛南部和半岛东部,其中威海的成山头和石岛暴雨日数最多;86.2%的热带气旋可以引发山东沿海的大风天气,其中最大风速记录为34m/s,极大风速记录为40m/s;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路径多以抛物线型为主,在菲律宾附近洋面生成后先西北行至中高纬度转向东北行,个别热带气旋则在高纬度西北行深入东北地区,根据热带气旋的移动轨迹及其对山东天气的影响,将其路径分为八类,各类路径带给山东不同的天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