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暖区暴雨

暖区暴雨

暖区暴雨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灾害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7375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海峡科学、大气科学、热带气象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等;暖区暴雨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谌芸、李晟祺、陈涛等。

暖区暴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7375 占比:99.72%

总计:57538篇

暖区暴雨—发文趋势图

暖区暴雨

-研究学者

  • 谌芸
  • 李晟祺
  • 陈涛
  • 刘蕾
  • 叶成志
  • 唐明晖
  • 唐桥义
  • 张凌云
  • 张秀珍
  • 张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晶晶; 林辉; 洪彬彬
    • 摘要: 文章利用地面自动站、天气雷达等探测资料和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福建漳州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阶段分析发现,该过程中三种性质不同的降水表现出的温湿场和不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一阶段降水对流性最强,属切变南侧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暖区暴雨,有强的对流不稳定,假相当位温场(θse)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存在高能舌,强降水区域存在更为明显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并伴随列车效应;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有所减弱,为锋区南压导致的系统性降水,并存在和锋区相对应的密集θse等值线;第三阶段则为低涡东侧暖切造成的大范围层云降水,层结稳定,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较弱且配合较差。模式检验表明CMA-3KM数值预报在此次过程中表现最好,主观预报对暖区对流降水的预报准确率较低,但对锋面等系统性降水具有一定订正能力。
    • 付炜; 唐明晖; 叶成志; 周慧; 傅承浩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FY-2G逐时TBB资料,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6年5月5日湘桂粤边界南岭山脉的一次强西南急流背景下预报失败的暖区大暴雨过程(简称16·5过程,下同)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研究了南岭山脉特殊地形对此次暖区降水过程的动力结构、水汽输送和云降水微物理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层西南气流由于受到南岭多处山脉地形的阻挡、侧摩擦和峡谷等效应的影响反复出现强烈辐合区,导致连续出现超强的水汽辐合中心,造成了湘桂粤边界暖区大暴雨的发生;在南岭特殊地形导致的动力、水汽条件下和有利于云内微物理过程发展的环境下,局地对流云系强烈发展与大尺度西南气流引导的深厚高层冰相云系结合后,云内的过冷云水在强盛的上升气流作用下抬升,丰富的过冷云水有利于贝吉隆过程和结凇进程,促进云内固态粒子增长,这是导致此次暖区大暴雨发生的重要云微物理内因。
    • 沈晓玲; 潘灵杰; 左骏; 桑明慧; 章丽娜
    • 摘要: 利用浙江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黑体亮度温度(TBB)资料,对2020年6月3日、6月30日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月3日暴雨过程(简称“6·03”过程)发生在季风槽背景下,浙江省500 hPa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850 hPa为暖切变;而6月30日过程(简称“6.30”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500 hPa处于冷暖气流交汇中,850 hPa为冷切变。两次过程降水落区相似,均集中在浙西地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但“6·30”过程暴雨区范围更广,暴雨中心雨量和过程雨量更大,小时雨强更强,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2)两次过程均为对流不稳定性降水,但强降水落区发生在急流的不同位置。“6·03”过程为暖切变型暖区暴雨,对流云团“列车效应”显著,降水落区位于急流前方水汽通量强辐合区内,而“6·30”过程梅雨锋为西风辐合型锋生,对流云团为后向传播路径,降水落区位于急流轴附近的水汽通量强辐合区内。700 hPa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及强度与未来6 h强降水落区、强度相对应,这在梅汛期暴雨预报中有一定参考性。(3)降水类型不同,对应锋生作用不同,对1 h强降水有指示意义的锋区高度也不同,在梅汛期暴雨预报中要充分考虑不同降水类型与不同锋生作用在不同高度的对应性。
    • 陈子健; 林文实; 蒋宝林; 曹琪敏; 沈晓钿
    • 摘要: 通过使用WRF-Chem模式进行3个敏感性试验,研究东亚夏季风背景下,华南珠三角地区复杂的海岸线和沿岸众多低矮的山脉地形与暖区暴雨强度和分布之间的物理关联。通过动力以及水汽输送分析,发现当珠三角地区的低矮山脉地形移除后,山脉群对气流的地形抬升以及辐合作用消失,海岸线上的对流活动明显减少,925 hPa上水汽在海岸线上的积累减少,降雨区域向北移动约80 km,降水强度也减弱;当沿岸山脉地形移除,海岸线北移,喇叭口特殊地形消失后,原来海岸线上的海陆摩擦力差异消失,气流的辐合对流运动大幅减少,珠三角区域内几乎没有降水,取而代之的是在新的海岸线沿岸附近由于地形抬升作用以及下垫面摩檫力的差异,出现新的对流活动以及水汽的堆积,并且新海岸线上出现新的降水中心。因此珠三角区域内海岸线以及海岸山地是影响降水强度、分布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李慧敏; 何志新; 邱学兴; 安晶晶; 周晓晔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2018年7月26日江淮地区一次副热带高压边缘暖区暴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副高边缘,暴雨落区位于低空切变线以南的西南暖湿气流中;对流最先在安徽北部和东部发生发展,随着对流形成的冷池出流边界(阵风锋)不断向南推进,其与环境风场所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触发本次安徽中部的强降水,同时伴随对流云团合并增强(云顶亮温达-61°C);大气层结不稳定,湿层深厚,且强降水发生前整层垂直风切变较弱,为本次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WRF数值模拟发现,暖区暴雨发生期间,中低层风场气旋式辐合造成安徽中部强上升运动是导致对流增强的重要原因,局地强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 闵涛; 吴筱
    • 摘要: 2018年8月1~2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暖区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等资料,分析了其环流背景、中尺度条件以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东移的高原低涡触发了暴雨天气,通过诱发使低层涡度增加,形成气旋性低涡中心,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加强了盆地西部的垂直上升运动;低层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触发对流性降水,使降水增幅,造成盆地西南部降水强度大于西北部;高湿环境、深厚暖云,以及中等偏强且呈狭长的CAPE特征,形成了高降水效率;强降水时段与云团发展强盛时段对应,辐合风场以及逆风区的形成有利于强回波的长时间维持。
    • 白松竹; 热依拉·玉努斯; 洪月; 张云惠
    • 摘要: 利用区域自动站、常规观测、卫星云图TBB及FNL资料,对2018年7月31日(简称“7.31”暴雨)新疆哈密市东南部暖区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南亚高压东部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暴雨区位于200 hPa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500 hPa中亚低涡前部西南气流与西太副高西侧偏南气流的汇合处,850~700 hPa东南急流出口区前部辐合区,700 hPa暖式切变及地面γ尺度切变重叠区域;2)此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黄海,500~700 hPa水汽辐合大值区与暴雨落区关系密切;3)β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地面γ中尺度切变线在暴雨区滞留,受西北—东南向的天山山脉地形作用,使得垂直环流进一步加强。
    • 田莹; 叶成志; 姚蓉
    • 摘要: 利用2008—2018年常规地面资料、探空站资料、逐小时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对江南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可能影响因子研究。2008—2018年共发生65次江南暖区暴雨,分为切变型、副高型、副高和切变相互作用型和西南急流型4类,可进一步细分为暖切变型、冷切变型、暖切变与副高相互作用型、冷切变与副高相互作用型、副高边缘型、副高内部型和西南急流型,其中以冷切变型最多且分布最广,西南急流型最少,暖切变型降水强度大且极端性明显。江南暖区暴雨多出现于江南中部内陆平原地区,其与华南暖区暴雨相互独立。东北冷涡南侧低槽对江南暖区暴雨的作用显著,高原槽的影响次之。江南暖区暴雨发生时多伴随急流,春季和初夏时节伴随低空急流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盛夏时节,两支影响江南暖区暴雨的水汽输送通道均通过西南急流向江南地区输送水汽。江南暖区暴雨除西南急流型(具有较低的对流指数)和副高内部型(具有较高的对流指数)外普遍具有较为明显的CAPE(>500 J/kg)和K指数(>35 K),而CIN(<100 J/kg)和LI(<0)则较小,LCL大部分处于920~980 hPa,LFC处于800~900 hPa,0°C层高度处于4500~5500 m,假相当位温处于340~360 K。
    • 陈文佳; 张春桂; 徐佳奥
    • 摘要: 利用风云二号G星的9210格式1小时平均相当黑体亮度温度(TBB)产品数据,对闽东北2021年6次暖区暴雨过程中云顶亮温变化情况进行EOF(经验正交分解)/PCA(主成分分析)分析,获取暖区暴雨过程中相当黑体亮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大部分降水过程中TBB数值出现先升后降的态势;TBB数据EOF分析第一模态TBB空间场分布可反映降水背景场特征,PC序列曲线可以反映降水发生时间;第二模态时空场相结合可动态反映云团动态和降水强度,第三模态空间场大值中心分布特征可反映强降水极值中心。
    • 刘泳涛; 万永建; 陈映强; 王洁瑜; 林伟彬
    • 摘要: 利用2009—2018年地面台站常规雨量观测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潮汕地区暖区暴雨进行分型,并对各型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暖区暴雨可以分为切变型、低涡型、南风型和回流型,其中切变型和南风型暖区暴雨是主要类型,这与南亚高压、高空急流、高空槽等大环流形势有关;低涡型、回流型暴雨出现次数较少。切变线、低空急流、低涡、(西)南风风速脉动和风向辐合可作为潮汕暖区暴雨中低层天气系统的主要预报着眼点。不同类型暖区暴雨物理量特征关注点亦不尽相同:切变线暖区暴雨可分析其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南风型暖区暴雨可关注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