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垂直螺旋度

垂直螺旋度

垂直螺旋度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植物保护、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64738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等;垂直螺旋度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楚、濮梅娟、王忠东等。

垂直螺旋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4738 占比:99.94%

总计:264885篇

垂直螺旋度—发文趋势图

垂直螺旋度

-研究学者

  • 曹楚
  • 濮梅娟
  • 王忠东
  • 陈绍河
  • 单铁良
  • 叶东
  • 尤红
  • 张雪蓉
  • 胡燕平
  • 马月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瑞芬; 郭卫华; 丛春华; 袁月
    • 摘要: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和FNL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个相似路径台风“摩羯”(1814)和台风“温比亚”(1818)在途经鲁西南地区时降水分布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环流形势的差异是导致两个台风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500 hPa上台风“摩羯”处于均压场中,降水以台风本体降水为主,位于台风顶部,而台风“温比亚”并入高空槽中,降水以锋面降水为主,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侧。两个台风的水汽源地不同,水汽辐合的位置也存在差异,500 hPa正涡度平流和925 hPa切变线位置对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台风“摩羯”的正压暖心结构和稍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比具有斜压锋生结构和较强环境垂直风切变的台风“温比亚”更有利于在台风附近形成降水。对两个台风进行中尺度诊断分析发现,非地转湿Q矢量和垂直螺旋度可以很好地诊断降水落区;湿位涡显示,湿正压项<0仅是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并不能决定降水发生的位置,湿斜压项更能体现降水发生的位置和强度。
    • 姜嘉俊; 钱燕珍; 段晶晶; 王晓慧; 方艳莹
    • 摘要: 2018年9月17日前后浙江东北部出现了大暴雨,与此同时,18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并向西移动,为了研究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是否与“山竹”有关,利用云图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先分析了2018年9月17日前后浙江东北部暴雨的天气形势,后通过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做了将台风“山竹”去掉、增大一倍、缩小一半三个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台风“山竹”倒槽东北顶端,是对流云系发展引发的。“山竹”的存在使得偏南气流输送到浙江东北部地区,且偏南风输送大小与“山竹”是否存在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同时“山竹”使得浙江东北部区域存在着大范围深厚的高湿区,“山竹”越大,高湿区越深厚。“山竹”使得该区域低层有明显辐合,高层明显辐散,且尺度越大,辐合层高度越高。“山竹”还造成垂直运动旺盛,且尺度越大,上升运动越强。“山竹”使得浙江东北部大气层垂直螺旋度明显增大,且“山竹”越大,中低层垂直螺旋度越大,垂直螺旋度的大小对接下来6小时该区域降水量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由此,浙江暴雨预报需考虑同时出现的南海台风活动情况。
    • 石光普; 王银花; 刘世华; 冯娅茹; 白登元
    • 摘要: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8月9—10日甘肃靖远致洪致灾短时强降水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具有空间尺度小、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伊朗高压北上东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甘肃中部处于两高压之间的弱切变辐合区;强降水发生前,低层暖湿平流的增温增湿使不稳定层结发展;低层正涡度辐合加强了水汽的垂直输送,地面气旋性风场、次级环流为强对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强降水过程中没有高空槽、低空急流的配合,垂直风切变较弱,在副热带高压边缘高温高湿环境下,中小尺度热低压使该区域热力不稳定增加,中低层弱冷空气入侵、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起到了触发和组织作用;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中-γ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在地面热低压和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具有明显的低质心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
    • 蒙军; 徐良军; 李启芬; 邓世有; 金凡琦
    • 摘要: 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等对安顺2019年6月5-11日和9月5-10日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6月5-11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两高之间不断有短波槽东移造成的,9月5-10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副高稳定少动,西南涡在副高外围稳定维持较造成的;②垂直螺旋度垂直积分越大越有利于产生强的短时强降雨,垂直螺旋度强中心发展高度越高越有利于短时强降雨持续不断的产生;③水汽垂直螺旋度在这2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短时强降雨的发生和降雨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水汽垂直螺旋度在短时强降雨出现前6 h出现增大,且中心值越大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在短时强降雨发生期间迅速减小;④6月5-11日天气过程中,质量垂直螺旋度值增大-减小得越多,出现的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
    • 林大诚; 吴梦妮; 林敏; 刘正
    • 摘要: 利用内蒙古119个自动气象站24 h累计降水量数据与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内蒙古中东部地区2021年8月24—25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借助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天气过程发生时强降水中心垂直螺旋度、湿位涡和准地转Q矢量及其散度场进行分析,探讨了物理量场与强降水中心位置及其强度变化的配合过程,为东北冷涡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和预报提供新的思路。
    • 赵海波; 毛文书; 许康
    • 摘要: 利用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欧洲气象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资料(ERA5),基于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选取垂直螺旋度、湿位涡和准地转Q矢量及其散度对发生在2020年8月16日四川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垂直螺旋度分析表明:高层为垂直螺旋度负大值区,中低层为正大值区,使高低层“抽吸作用”得以加强。2) 对流层低层湿正压项(MPV1)负值区与湿斜压项(MPV2)正值区相对应,反映出大气层结的斜压不稳定性,在剖面图上能够体现出和负大值区暴雨落区的经向分布,且湿斜压项的正值区也反映出低层有暖湿气流的活动。3) 准地转Q矢量及其散度的辐合区和负大值区表示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且上升运动从低层延伸至150 hPa高度以上,强度大且厚度深,有利于低层水汽的垂直向上输送。
    • 唐佳; 叶成志; 唐明晖; 许霖; 何炜炜; 付炜
    • 摘要: 首先对2008-2019年4-9月湖南弱天气尺度背景下暖区暴雨依据500 hPa环流形势分为强西南急流型和副高型,然后对2018年4月30日(简称“4·30”过程)和2016年7月17日(简称“7·17”过程)两次不同类型暖区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类暖区暴雨具有明显季节差异,强西南急流型和副高型分别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强西南急流型一天任何时刻均会出现,夜间降水频次增多。副高型的日变化明显,降水峰值出现在上午。强西南急流型降水范围广,多出现在湘南地区,西南急流北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时,湘北也会出现暴雨。副高型降水分散,在湘西北、湘北及湘东南地区均出现强降水,局地性强,对流性明显。(2)“4·30”过程暴雨区处于上下一致西南风中,在切变线南侧辐合上升、西南急流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下湘东北出现暴雨,属于强西南急流型暖区暴雨;而“7·17”过程,副高脊线控制湖南,受中低层弱切变和地面中尺度气旋影响,湘西北出现暴雨,属于副高型暖区暴雨。(3)“4·30”过程暴雨区上空垂直螺旋度均为负值,700 hPa存在负值中心,意味着700 hPa切变线造成暴雨区强辐合上升,导致强降水发生;“7·17”过程,垂直螺旋度呈“上正下负”结构,900 hPa高度强气旋性旋转辐合最强,表征近地层中小尺度系统影响造成暴雨。“4·30”过程水汽输送和辐合比“7·17”过程更强。“7·17”过程比“4·30”过程低层热力不稳定能量更大且热力不稳定层结更强。β中尺度辐合线和γ小尺度气旋分别为“4·30”过程和“7·17”过程的触发机制。
    • 毛程燕; 荆思佳; 潘欣; 马依依; 李浩文
    • 摘要: 利用地面降水观测、NCEP/NCARFNL再分析、ECMWF模式预报场和FY-2H静止卫星TBB资料,对2020年6月30日浙江省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hPa南亚高压强高空辐散、中纬度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带状稳定的阻塞形势、江淮气旋后部下摆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冷式切变等共同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通量向高空伸展、700hPa正的垂直螺旋度中心都对暴雨落区有示踪作用,高层正水汽通量散度强于低层负水汽通量散度,垂直螺旋度和垂直速度中心几乎重合,先低层强辐合后强垂直上升运动均为本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和动力条件;(3)暴雨发生在MPV、MPV1和MPV2为正负过渡的零值区,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相结合区域,θ_(se)线密集区与地面近乎垂直,湿位涡的高值中心位于θ_(se)梯度最大处,高空湿位涡下传触发了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起大范围的强对流暴雨;(4)850hPa冷切变线附近的降水云团,是由多个块状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形成完整的带状积雨云团,而上游不断有新生对流云团生成东移补充消散的老单体,触发阶段对流云后向传播,扰动发展阶段对流云团合并过程,形成对流云串的“列车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