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应用国家气象中心模式检验方法,对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模式WRF和中国气象局下发的GRAPES模式2013年1-12月的预报产品(包括降水、2m温度场、850hPa温度场、850hPa风场和500hPa位势高度场预报)进行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要素24h预报均优于48h:对于晴雨预报,GRAPES模式TS评分高于WRF,但随着降水量级增大,WRF的TS评分基本都高于GRAPES,同时WRF降水预报范围明显偏大;分析2m温度场的均方根误差及预报准确率发现,WRF的2m温度场预报优于GRAPES,且暖季预报优于冷季;形势场要素分析表明,WRF对850hPa温度场和风场预报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全年误差变化较稳定,而对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预报误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即夏半年WRF高度场预报优于冬半年,GRAPES模式则相反.总体上,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数值模式产品对天气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湿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时低层湿位涡明显增加,中上层略微减小,湿位涡正压项自底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负正"的分布特征,湿斜压项负值中心的演变反应出斜压性在强降水发生时所起的重要作用;后期降水发展是由于低涡后部与偏东路径两股冷空气汇合,锋生强迫作用加强造成:冷空气以高位涡柱的形式从对流层高层沿等熵面向下入侵到低层负位涡之上不仅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度加大,还有利于中低层低涡的维持和发展.
  • 摘要:利用自动气象站、常规天气图、雷达、红外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实况资料对黄冈市2013年5月26日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是这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高能区的存在为上升运动提供了足够的能量,西南低空急流的维持为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暴雨是黄冈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暴雨的出现常常引起山洪爆发,水库决堤,农田淹没,城市渍涝等灾害,做好暴雨预报,提前发布暴雨天气预警,对有效开展灾害防御、减少和避免其灾害损失有着至关熏要的作用.本文对2013年5月26日黄冈市出现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初夏时期,在500百帕河套地区育低槽东移,中低层700、850百帕有低涡、切变线、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可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强降水天气过程.(2)850百帕θse场的≥68°C的脊区、K指数≥36°C的脊区的范围内,易出现稳定的强降水天气.(3)低层850百帕的水汽辐合中心与强降水区较为一致,应用数值预报的物理量产品,可以诊断暴雨的预报落区.(4)对FY2红外云图进行分析,并结合雷达回波产品,可以有效的分析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暴雨的短时和临近预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摘要: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汛期易产生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一直以来是长江流域降水预报的关注的重点.针对长江上游暴雨特点及形成机制,气象学家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认为高原地形的动力和热力强迫在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暴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原低涡、高原槽、高原切变线、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以及西南涡是形成暴雨的主要机制.高原低涡在沿高原东坡下滑的过程中可诱生出西南低涡,在高原东坡地形山脚处引发对流形成强降水,其在移出高原的过程中还与已存在的西南低涡相互耦合发展产生强烈的暴雨天气.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闪电定位系统地闪监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和地面小时降水资料,分析湖北2013年7月6~7日连续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和地闪特征.结果表明: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气流为中尺度对流系统提供有利的暖湿和抬升动力环流背景,低层切变南侧的急流促使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暴雨云团结构和地闪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并随时间变化,地闪频数与云顶亮温(TBB)密切相关.当TBB降低和等值线密度变大,暴雨云团发展,地闪主要发生TBB低中心-52°C线外偏左侧的密集等值线区域内.当TBB达最低值时,雷暴云团成熟,地闪频数达峰值,并有短时强降水发生.当TBB升高且等值线密度变小时,暴雨云团减弱,低TBB中心靠近云团中心,地闪频数迅速减小,地闪主要发生-52°C线TBB低中心内偏左侧的区域内.暴雨过程中逐小时雨量与逐小时总地闪频数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的峰值与地闪发生频次的峰值基本一致.
  • 摘要:利用NECP (1°×1°)再分析资料对咸宁市2月17-18日一次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沿东路入侵我省,850hpa有明显冷舌,在我市造成冷垫;750hpa附近存在逆温层,温度条件有利于雪的产生,并且在中层有温度脊,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逆温层上的暖层,另一方面和低层冷平流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温度平流差,利于鄂东地区位势下降,导致低值系统强烈发展;主要水汽通道和强烈上升运动区在700hpa附近,西南急流达到30m/s,水汽主要从孟加拉湾经云贵地区到达长江流域.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能见度观测站资料以及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月30日和3月26日鄂州市两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雾具有明显的辐射雾特征,大雾出现之前对流层中低层湿层深厚,大雾阶段地面比湿很大,浓雾阶段地面有明显的湿舌出现,湿区上边界明显下降,975hPa以下温度随高度递减,975hPa~900hPa有逆温层或者中性层存在,低层有冷平流,并且冷平流随高度增大,950hPa附近存在冷平流随高度减小或者维持稳定,近地面层风向为东南风,并且风速在1m/s,散度配置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辐散中心在950hPa附近,浓雾阶段对流层中低层基本都为正散度,散度绝对值明显减小,基本都为弱的下沉运动.
  • 摘要:本文从雨情实况、天气背景、物理量特征、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2012年9月11日三峡区间暴雨特点,并对实时预报进行回顾与分析.汛期5-10月,地面有冷空气,高空500hPa, 700hPa, 850hPa均出现低值系统,且位置配合很好时,支持三峡区间预报大一暴雨。认真分析实况天气系统在上游地区所造成的降雨强度,有助于预报员判断天气系统移动到本地区时会造成的降雨强度。
  •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然后,根据该区域短时强降水的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将短时强降水过程分为副高边缘型、低槽型和台风倒槽型,其中副高边缘型又分为副高和低槽共同影响型、副高控制型和下滑槽副高型,归纳出各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系统配置模型,并提炼出表征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阈值.结果表明,淮河上游77.8%的短时强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中低层多有急流、切变线和低涡,地面影响系统多为倒槽、辐合线和弱冷锋.短对强降水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以及中层上升运动的动力条件下:中低层有较强暖湿空气输送,湿区深厚,强降水发生在高能舌(θ(,)(,)大值区)顶部:0°C层高度较高,中层风切变小,低层风切变较大,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NCEP全球分析资料(Fn1),对2013年8月6-7日华北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副高稳定、低槽东移的背景下发生的,低空南风急流提供充足的水汽,冷平流的影响都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尺度切变线是暴雨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降水效率高的对流云团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暴雨发生在切变线的南侧,低空急流的左侧.K指数的高值区对于预报暴雨出现的时段和区域效果很好.充沛水汽是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水汽逶量散度负值区与对流性天气发生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螺旋度大值区与对流性天气落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强降水出现在螺旋度大值区的中心.
  • 摘要:利用MICAPS3版中自带的分析软件,进行大气的垂直结构分析,引入V-3θ图在黑龙江省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V-3θ图可以提前4-24h显示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征兆.对流层大气的垂直顺滚流结构、对流层顶层的超低温、对流层中层有冷空气侵入引发剧烈对流、低层水汽充沛是引发暴雨的原因.对流层中层的强烈折转可以显示雷击的大气结构.近地面层逆滚流是预报浓雾天气的关键;利用V-3θ图可进行冷暖层云和积云的识别.利用V-3θ图进行大气结构分析可提高灾害性天气潜势预报和临近预报的准确性.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特征、雷达基本资料,对2013年8月8-10日出现了入汛以来一次最强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天气过程是鄂海高压偏西与副高合并加强,形成"西低东高"的阻塞大环流形势下,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大气持续处于高温高湿状态,由中低层风切变和西风槽触发不稳定能量而产生的连续强降水天气.
  • 摘要:采用6套扰动方案(初值、多物理、三组随机物理和初值与随机物理的混合)对2012年7月21日("7.21")北京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集合降水预报试验,检验了不同方案的集合平均预报、集合区间预报和概率预报较控制预报改进的相对程度,分析了它们对该过程时空不确定性的预报能力、不同扰动方法的离散度贡献以及不同尺度扰动对预报误差的贡献等,结果表明:(1)所有集合方案特别是初值扰动、多物理和混合扰动的集合预报相对控制预报在暴雨强度和位置上都有较显著的改进,并为用户决策提供了包括预报不确定性在内的更多预报信息. (2)三组随机物理产生的集合预报离散度很类似,都远小于初值扰动和多物理方案产生的离散度,并且主要集中在强降水中心附近,因此在初值扰动的基础上加入随机扰动,可以提高强降水中心的离散度,但在强降水中心以外的地区作用甚微;尺度分析进一步表明随机物理产生的离散度贡献主要集中在较小尺度上(<320km),在更小的尺度上(<160km)它甚至可以同初值和多物理扰动的贡献相当,而初值扰动和多物理的贡献可以比随机物理过程多延伸400-500km直到较大的尺度如>1000km,其中多物理过程在较小尺度上(<100km)可比初值扰动有更大的贡献,并且能部分消除预报系统偏差.(3)所有集合扰动方案所产生的离散度尺度谱都同实际预报误差尺度谱分布一致,即随空间尺度增大而减小,但在幅度上都小于预报误差(离散度不够大),并且这种差距随着空间尺度的减小而加速增大,在小尺度上相差甚远.
  • 摘要:本文选用WRF中尺度模式中的三种边界层方案,对华中区域的预报效果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ACM2方案和YSU方案模拟的气象要素场偏差较小,且三种方案中ACM2方案对降水表现出最好的模拟效果,MYJ方案效果较差.另外选取两次暴雨个例,分析模拟结果的差异,对模拟与实况的气象要素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CM2方案能够更好的反应大气实际状况,温湿结构更合理,整体的模拟效果优于YSU方案和MYJ方案.
  • 摘要:利用常规的地面、高空形势图以及雷达、卫星观测资料,对2012年8月20~21日发生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定性为一次典型的对流性暴雨,即具有高的降水效率,较短的持续时间、暖云层深厚等特征;中高纬"两槽一脊"形势下,地面冷空气南下入侵地面暖倒槽,与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相互作用,是形成此次大范围强降水有利的天气背景.暖云层深厚、小的垂直风切变下的高降水率形成、弱锋面逆温条件下我州上空干暖盖形成后对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地面冷平流入侵后的促发是形成对流性暴雨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地形抬升等作用,局部中气旋的发生发展因,造成了局地短时大暴雨天气.
  • 摘要:根据长江山区航道相邻的5个观测站雾情等级及临近地区的气象要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分季节、不同情景建立中间站雾情等级与其余4站雾情等级的判别方程,实现航道上任意地点雾情等级插值.结果表明:当周边2个站及以上观测到雾情时,目标站大多数实际雾的等级能准确推算出:当周边3个站及以上站没有观测到雾情时,目标站雾情插值基本依赖气象要素判断;春季和冬季雾情等级与气象要素高度相关,判别符合率高,而夏季和秋季空报有雾的概率较大.判别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雾情等级空间插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用多种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7月14日强降水期间咸宁地区一次非线状MCS活动造成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4日13-18时非线状MCS回波结构组织性差,强对流单体散乱地分布在大片层状回波中,准静止地维持在湖北咸宁地区大约5小时,造成了短时强降水.该MCS发生在梅雨锋锋面附近的地面涡旋环流中,高空冷空气侵入和锋前抬升运动是对流的主要触发机制,切变线南侧不稳定的暖湿气流在长江中游地区辐合集中、局地的地面气流辐含和边界层有利的风切变是该非线状MCS发展维持在咸宁地区的有利条件.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对MCS演变过程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1年6月18发生在武汉机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出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典型的梅雨锋暴雨.把完全Q矢量分解为动力学部分Q(D)和非绝热过程部分Q,并对其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完全Q矢量能够较好诊断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完全Q矢量散度的负值区与强上升区有较好的对应:在低层Q(D)远大于QL的值,表明在低层动力学强迫对垂直上升运动起主导作用,而非绝热过程的强迫作用在对流层中层较为明显.这也说明暴雨最初触发机制是动力学的,积云对流过程中的潜热反馈机制对对流过程起激励作用.
  • 摘要:利用地面常规雨量站和探空站资料、FY-2E逐小时云顶亮温资料、多普勒雷达逐6分钟组合反射率拼图资料以及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3日-5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次过程雨带呈"C"字形分布在盆地边缘,雨团的移动路径表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首先在盆地北部青藏高原东麓与大巴山山口附近开始,随后沿着高原东麓地形向西南方向发展,逐渐沿着高原东麓在盆地西北部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向的雨带:第二阶段降水重新在高原东麓与大巴山口附近发展,之后雨团仍然沿着地形向西南方向移动,当雨团移至盆地西南角时又沿着地形转向东发展,形成一"C"字形雨带:第三阶段雨带呈西南—东北向沿着盆地逐步东移南压,最后减弱并移出盆地.高空低槽东移、700hPa低涡与低空急流的形成以及地面低压的发展造成第一阶段降水;低槽东移加强、急流维持、中低层冷切和地面锋面的形成影响着第二阶段降水;冷气团推动锋面系统东移南压形成了第三阶段降水.盆地低层盛行气流转变为偏东气流是对流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暴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盆地大气柱含有充足的水汽,存在明显的对流有效位能,热力条件和抬升指数也非常有利.云图特征表明一个空间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对流云系自青藏高原东移南压影响盆地;雷达拼图的分析表明对流回波沿着高原东麓地形由北向南发展.在移动过程中,对流云系和回波系统的结构不断变化,沿着高原东麓及盆地东南地形不断形成的强对流云区和MCSs系统是引发暴雨的主要中尺度系统.大气的非平衡强迫作用和地形作用也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机制.最后简单给出了这次过程的中尺度物理图像.
  • 摘要:采用WRF3.3.1模式中的MYJ、ACM2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2012年5-7月对比试验,重点关注中国中东部地区不同方案对模式预报的总降水、隐式降水、显式降水的影响.与高分辨率降水实况相比,在关注区域,MYJ方案预报的模式总降水比实况多出61.4%,而ACM2多了28.0%.MYJ方案预报的隐式降水、显式降水分别是ACM2的2.35倍、0.73倍.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持续性降水事件的分类统计显示:与ACM2方案相比,MYJ对降水次数的过度预报是造成其对总降水严重高估的最重要原因.具体地,MYJ方案预报的隐式降水次数比ACM2多28.8%、平均持续时间长0.67h,平均强度大0.47nmh-1;而其预报的显式降水除降水次数比ACM2稍多外,其他特征与隐式降水相反.最后,从对流触发角度阐述了MYJ方案下降水频发的可能原因,并对不同边界层方案下降水性质的差异给出解释.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探测资料,对2013年2月27日~28 日影响武汉机场的连续性大雾进行了天气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的产生与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及地面弱高压密切相关:大雾的生成得益于中低层的温度平流输入、水汽通量辐合以及持续稳定的上升运动:地面大风、低层到地面增温和水汽通量辐散是大雾消散的主要因素.
  • 摘要: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区域雷达资料等对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过程中的移动特征和结构强度变化进行了诊断,初步分析了"尤特"登陆后准静止维持的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尤特"登陆后低压环流在华南持续较长时间,且15-17日环流中心稳定少动.(2)副高在"尤特"北侧形成高压坝,并从"尤特"南部向低纬扩展,"尤特"被高压环流包围可能是其稳定少动的原因之一.而此阶段环境引导气流明显减弱,也使"尤特"移动缓慢.(3)环境垂直风切变在登陆后迅速变小,对"尤特"低压环流的维持有积极作用.(4)"尤特"登陆后仍与水汽通道紧密相连,充沛的水汽利于环流中对流的发生发展.水汽逶量和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的分布,影响"尤特"的对流结构变化.(6)准静止维持阶段,涡动动能的增加利于"尤特"环流的维持,其增加主要是由于动能制造项的增强,并且高层水平通量辐合作用的增强以及区域平均动能向涡动动能的转化也都为其提供动能.
  • 摘要:利用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针对咸宁市区2008年6月~2011年8月出现的23个暴雨过程分别计算暴雨时段前后各8小时内逐3分钟MKI、HI、KI和TT4个不稳定指数,对平均场特征值进行研究,寻找对咸宁短时暴雨(1-5小时)天气临近预报的指示信息.结果表明:在1-5小时短时暴雨中4个指数变化趋势有很多波动存在表明了在咸宁地区发生短时暴雨时大气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且大气变化非常迅速.多个短时暴雨中除HI指数外其它3个指数的变化趋势接近一致,具有单峰、多峰结构,暴雨发生前后均有剧烈波动的特征,暴雨结束后呈小幅波动下降.可以初步选定当KI指数超过45°C,或当TT超过45°C,或当MKI超过20°C且维持较长时间时(5小时以上)的指数阈值为咸宁地区短时暴雨预报提供天气预警参考.
  • 摘要:详细分析了1981-2003年6-8月发生在川鄂的14场区域性特大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发现在特大暴雨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水汽输送,而且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输送,表现为特大暴雨区的上游方向存在一个或几个中尺度的水汽和液态水源地,向暴雨区汇集;特大暴雨的触发系统对应的云系多为中尺度涡旋云系和准纬向斜压叶云系.总结出了区域性特大暴雨的若干环境云场卫星云图和形成过程的物理图象,研究了特大暴雨形成的机理,发现特大暴雨是由高原涡旋云系或准维向斜压叶云系东移叠置在"露点锋"上或暖湿空气上,触发而成,CISK是其主要作用机理,"露点锋"在特大暴雨的触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是特大暴雨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为区域性特大暴雨的短期预报和短时预报提供了依据.
  • 摘要:2014年5月9日晚湘东北出现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自动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对此次大暴雨的"列车效应"雷达回波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这次过程的短临时预警服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列车效应"回波带主要由积状云为主的混合型回波组成,对流强降水明显;低质心结构的回波特征有利于短时暴雨的发生;径向速度图上的"牛眼"特征表明有强盛的西南急流存在,"列车效应"发生在急流轴的左侧;逆风区的出现和长时间维持为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925hPa湘西南-湘东北的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倒槽暖区内出现的中尺度辐合线位置重合,配合低空西南急流的增强是形成"列车效应"的主要原因: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分析可以为短临预警提供关注重点,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为短临预警服务提供了准确的判别依据.
  • 摘要:利用常德站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采集强降水发生前后云中水汽含量(V)和液态水含量(L)数据,选取常德站2008年7月~2010年5月间共34个强降水个例,较详细地分析了在强降水发生期间V、L的分布、时间演变情况以及其对强降水超前相关关系,此外还对34个强降水个例4类廓线数据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①强降水发生前后V、L值呈现同增、同减的态势,V值变化较平缓,变幅较小,L值在降水发生前、发生后3h内呈跃增、剧减的趋势,这对降水开始及减弱有较好的指示意义;②V值超前于强降水的相关系数小于L值与强降水的相关系数,特别是强降水发生前0-2h L值增幅明显,可作为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参考量.③强降水过程的合成分析表明,气温垂直廓线则在1-2km处存在暖心结构,水汽密度廓线存在逆湿层,液态水廓线存在双峰结构,相对湿度廓线有深厚的湿层,持续性降水结束后这些特征也随之消失,这对持续性降水的发生和结束过程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FY-2E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资料及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3年8月22-23日湘中东部区域出现的一次台风低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潭美"登陆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维持在35°N附近,受北方的副热带高压阻挡,台风"潭美"深入内陆西行并影响湖南.进入湖南后,除自身携带大量水汽和能量外,还有与西南季风相联系的偏南气流和与台风低压环流相联系的偏北气流卷入.台风低压西北侧的偏北气流促使了干冷空气的侵入,湘中东部出现能量锋区,冷暖空气交汇导致斜压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出现较强降水时段,形成暴雨.此次暴雨过程中TBB云图上由涡旋状云系转为东北-西南向的带状云系,这是由于冷空气与台风低压相互作用造成.受冷空气侵入影响,台风低压的西北侧激发出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带状的层积混合性降水回波,强反射率因子主要集中在低层,降水效率高,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 摘要:对湖南省近3年来影响较大的8次暴雨过程,在力子天气学的框架中,应用卫星资料进行点面结合的分析,发现其前期的一些具有物理意义的特征,这些特征为本地暴雨的精细化预报提供了有业务价值的思路和方法.1.在暴雨发生前12~36小时,对流层中下部存在南北力子偶,且本站附近存在准饱和区.2.TBB与强降水呈负相关,TBB对原发性暴雨过程不具有预报特征,但根据它可以对这类暴雨的时空结构进行研究,以提高对原发性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但TBB对移动性暴雨过程具有较好的短临预报能力,可提前1小时左右作出较可靠的预报.3.在暴雨预报的力子天气学模式中,充分运用高时空密度的卫星资料了解中尺度的自组织辐含水汽流的时空结构,对暴雨的精细化短临预报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WRF-3DVar和GSI两种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为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提供了两个初始场,经过WRF模式向前预报72h后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个系统的同化效果.结果表明:(1)GSI对卫星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较为严格;(2)两种同化系统均能有效的对目标泛函进行极小化迭代,B、R等误差协方差矩阵会强烈影响迭代效果;(3)GSI的初始场在台风低层的强度较强,台风的暖心结构更加明显,更能表现水汽凝结等物理过程;WRF-3DVar在台风中高层的风场强度更强;(4)GSI系统基本预报变量在绝大多数气压层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WRF-3DVar,同化的差异在对流层中上层表现的尤为明显;(5)GSI提供的72h台风路径最接近观测路径,GS1的同化效果优于WRF-3DVar,质量控制对资料同化是否发挥正效应至关重要.
  • 摘要:利用2001~2010年6~8月逐日00时(世界时,下同)与12时700hPa高空图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西南低涡进行了统计与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10年共有486例西南低涡生成.其中,84例移出源地影响湖南,7月最多,6月次之,8月最少;2)影响湖南的西南低涡,其源地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侧和四川盆地,最易在夜间生成.环流形势表现为:西太平洋副高较弱,中高纬地区为一宽广暖槽,东部中高层有冷空气入侵:3)存在三支水汽输送: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南海水汽输送与西风带水汽输送.
  • 摘要:利用1981~2010年逐年月雷暴日数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冷水江市雷暴天气的特征变化和灾害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全市雷暴日数总体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现阶段星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以10a左右为一个周期中,每5a左右会出现一个峰值,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雷暴集中出现在3~8月,约占全年雷暴出现日数的87%;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农村防雷还有待加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