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2年9月8日夜间至9日清晨,伴随着500hPa短波槽东移入海,华东中部地区有一低压系统产生.受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普降雷雨.其中,上海地区出现了强雷暴及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庄行站观测到了48.5m/h的短时强降水.此外,上海地区虽未发生雷暴大风,但是受这一系统影响,浙江诸暨出现了29m/s的雷暴大风天气.本文利用一些常规气象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及部分数值预报产品,对本次强对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的环流背景为本次过程提供了高空辐散,低空的低涡系统,地面的辐合线等有利于对流发生发展的条件:由于傍晚后的地面降温,导致对流潜势弱,但因为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好,垂直风切边强,并具有良好的水汽条件,0-6km的风垂直切变很强,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各家数值模式的要素预报虽然对这次局地强对流的描述存在偏差,但形势场预报对本次过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应用上海地区2001-2012年共133个暴雨天气个例资料,按季节对暴雨个例进行天气形势分型、每一型暴雨的预报技术要点.结果表明:(1)上海地区的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6-8月):(2)上海地区的暴雨天气主要分成静止锋雨带、副高边缘强对流、台风本体或外围螺旋雨带、台风倒槽、暖式切变线(暖区辐合线)、低槽冷锋、江淮气旋等7种类型,其中春季以暖式切变线型和低槽冷锋型为主:夏季静止锋雨带型及副高边缘强对流型占大多数:秋季以副高边缘强对流型和台风本体或外围螺旋雨带型为主;(3)各季节、各类型暴雨的预报侧重点有所不同,除了天气系统配置外,不同暴雨类型的水汽来源各有不同;不同方向的急流交汇处最易产生暴雨,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利于降水的增强.(4)在热力条件、水汽条件等相对较弱的其它季节(特别是冬、春、深秋季节),出现暴雨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出现概率较小,且时间跨度大,容易忽视,其形势配置特点和预报要点要高度重视.
  • 摘要:利用光流技术,对2011年台风"梅花"期间ECMWF(简称EC)和T639两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500hPa位势高度场预报进行了检验和释用.结果发现,EC的24h,48h,72h预报具有稳定的误差.EC的24h预报强度误差比观测低2-9gpm,角度误差在180°和240°之间(极坐标系),也就是西到西南向;EC的48h预报强度误差比观测低8-18gpm,角度误差同样在180°和240°之间.EC的72h预报强度误差比观测低8-26gpm,角度误差在180和290°之间.作为比较,T639的预报强度和预报角度误差则没有那么稳定.对预报位移误差而言,EC和T639的预报误差都比较稳定.利用基于光流技术的数值预报释用方法,将24h的预报误差用来订正48h的预报,结果表明,订正预报场比预报场本身更近似于观测场.
  • 摘要:利用中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GRAPES_Meso,采用KFeta和BMJ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中国2009年冬季(1月)和夏季(6-8月)天气进行批量回报试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两种方案对GRAPES MESO模式的预报性能影响差异较小.在夏季,两种方案对模式回报效果的影响表现明显.在低层BMJ方案对形势场的回报性能略优于KFeta方案,中层则是KFeta方案明显优于BMJ方案,而在高层KFeta方案略优于BMJ方案.TS评分检验表明KFe ta方案对降水的预报总体上优于BMJ方案,特别是中雨到暴雨量级在华南地区KFe ta方案有明显的优势.两个方案预报积云降水平均贡献率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低纬度洋面上,BMJ方案的贡献率比KFeta方案大.两个方案积云降水贡献率的概率分布形态在小雨量级上都呈陡峭的"U"型分布.KFeta方案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逐渐向大贡献率偏移,特大暴雨量级时基本上是积云降水的贡献:而BMJ参数化方案则是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逐渐向小贡献率偏移,特大暴雨量级时基本上是格点降水的贡献.
  • 摘要:本文根据冷涡的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5月份35-60°N,95-145°E区域内的冷涡,7月份最多,主要形成于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地区.利用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筛选出冷涡背景下研究区域内的短时强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其特征发现月变化特征明显,呈单峰型特征,7月份降水最频繁.而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在凌晨至早上、午后至夜晚这两个时间段内短时强降水多发.在冷涡的各个发展时期均能产生短时强降水,发展时期最多,消亡时期最少,发展时期降水主要位于冷涡中心的东南部,而成熟和消亡阶段位于冷涡中心的偏南方向.
  • 摘要:本文利用Micaps实况降水资料、台风实况定位报、NCEP/NCAR1°×1 °再分析资料(FNL)对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前后的环流形势、台风路径、动力和层结相关的物理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副高和强劲西南季风的影响,"尤特"一直以偏西北路径移动,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登陆前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有效配置使台风的强度维持,为降水过程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②菲律宾以东洋面海温普遍高于28°C,加上弱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热带低压的形成、气柱内凝结潜热的集聚和暖心结构的维持,使"尤特"强度迅速增强.③850hPa上正涡度最大值中心的移动与台风实况路径十分吻合,500hPa上正涡度最大值中心的位置对台风的位置有较好的前兆性;北部湾地区的暖平流输入为登陆前后的台风提供热量,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800hPa以下,辐合中心位于925hpa附近;925hPa水汽通量场辐合场、850hPa垂直螺旋度大值区中心均与未来6h降水的落区和强度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基于MICAPS降水资料和NCEP/NCAR1°×1°格点分析资料,本文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10年5月1-15日广东省大范围降水天气(重点是其中的三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计算,分别讨论了湿位涡与这三次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对流层低层850hPa上MPV1负值区的移动,反映了强对流过程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过程,强降水区通常发生在对流层低层MPV1正值区东北和东南侧的零线附近;(2)MPV2的发展预示着斜压涡度的发展,当低层MPv2正值增大时对应降水将增加,反之降水则减弱或停止;(3)当对流层低层MPV1<0并且MPV2>0时,暴雨较容易发生.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6月20日-7月20日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RAFS(Rapid Analysis and Forecast System)系统每天8个时次每3小时的2m温度预报进行分析,发现各时次的预报均能较好的表征2m温度日变化特征,但预报与实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西藏东部川西高原、云贵高原、江南武夷山脉偏低于实况可达3°C,而华北地区偏高于实况3°C以上.为了减小GRAPES_RAFS系统偏差对2m温度预报的影响,本文采用平均法、双权重平均法、滑动平均法和滑动双权重平均法分别对GRAPES RAFS系统2m温度预报产品进行偏差订正,并对订正前后的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2m温度订正后的平均误差大部地区减小到(-1°C~1°C),而均方根误差大部地区降低到2.5°CC内.对于偏差较大地区,订正效果更为明显,如西藏东部川西高原,经过订正,平均误差由订正前3°C以上降低到1°C内,而RMSE由订正前4°C以上控制到3°C内.对比四种订正方法,双权重订正方法与平均法订正整体效果接近,但对个别站点,双权重订正法要优于平均法,经过滑动的订正方法比无滑动的订正方法订正效果更好,订正效果最好的是滑动双权重平均法,全国平均误差大部分在(-0.5°C~0.5°CC)内,不超过(-1°C~1°C)的范围.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实况、雷达、卫星资料,对2014年6月2日巴中市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和大风的成因和可预报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500hPa冷槽、850hPa切变及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2.在短临预报方面,此次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可预报性,例如前期高能高湿比较明显,14时位于盆地西部的700hPa显著西南气流东移到重庆一带,强对流天气发生在显著西南气流左则,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一小时,反射率因子强度最高达到55dbz,出现了弓形回波,MCS为线状,半小时左右出径向速度图出现了中层辐合,液态含水量达到45-50kg/m3并随高度下降十分明显.
  • 摘要:利用Micaps逐小时常规加密降水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在分析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资料,讨论了川西2013年7月6日-7月12日一次将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受500hPa高空槽和700hPa低空切变线影响,高低空相互配置,强降水过程中,云区湿度从低层(925hPa)到高层(300hPa)大小有所减小,降水主要受低层云区湿度影响;强降水雨落区域对应TBB低值区,但是TBB低值中心与降水最大值中心在位置上有一定的偏差,TBB值减小过程与雨强增强的过程一致;源源不断的来自于孟加拉湾、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水汽在川西地区汇合,为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FY-2E大气运动矢量能基本反映强降水过程水汽来源.
  • 摘要:利用华西地区72个站点1959~2013年秋季(9~11月)逐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EOF、REOF、功率谱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各区域秋雨的空间异常分布特征、时间演变规律以及旱涝敏感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华西秋雨在空间上的异常结构表现为空间一致型和南北反相型,通过REOF与二阶拟合分析得到三个降水变化显著区域,即川东北陕南区域、贵州区域以及盆地平原区域,华西秋雨在整个时间段表现为明显的减少区域,其中川东北陕南区降水在整个时间尺度上有一个明显的偏多-偏少-偏多的变化过程,而贵州丘陵区和盆地平原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减少区域,但盆地平原区的减少趋势更为明显.各个异常区在整个时间段的主要周期也有所差异,表现为准4年周期的一致性特征和在10年以上年代际长周期上的明显差异.各区域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秋雨的旱涝特征与北方冷空气、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以及的南海、西太平洋高低压系统的异常活动等密切相关,其中川东北陕南区旱涝特征均敏感,而贵州区属于秋雨偏多年则雨涝明显的区域,盆地平原区在秋雨偏少年则发生干旱几率较大.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11月24-25日爆发性发展的入海气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始终位于500百帕高空槽前,存在明显正涡度平流,有利于地面气旋发展;气旋发展过程中,前部暖平流强盛,后部冷平流明显,冷暖交汇对气旋发展有重要作用;地面气旋上空对流层低层700百帕以下存在明显的正涡度,且在不断加强,对流层上层500百帕以上存在明显的散度,辐散明显.这种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有利于气旋内部上升运动的发展.另外黄渤海海气界面海洋向大气的热输送对地面气旋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混合层的建立对2012年3月23日天津地区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强气压梯度和强变压梯度的共同动力作用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背景条件.强阵风出现在午后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且地面气压较低的时段内.午后深厚混合层内的干热对流使高空急流北侧下沉气流将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后能向近地面层进一步有效下传,导致地面阵风加大.深厚混合层的建立也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WRF模拟结果表明,局地混合层强度差异使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局地差异,这可能是天津各地区阵风强度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变分多普勒雷达分析系统(vDRAS)资料及风廓线等新型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22日、25日-26日两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降水成因来看,"7·21"过程影响天津时属于"低槽冷锋降水",动力作用较好;而"7·25"过程属于槽前暖区降水,具有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2)台风"韦森特"顶部的东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共同构成了这两次华北暴雨的水汽通道,但两支气流交汇的位置在两次过程中不同.3)从两次过程的中尺度触发机制来看,"7·21"过程主要是槽线系统后测的冷空气触发,而"7·25"过程主要是中低层南风风速辐合导致;从维持机制来看,都与雷暴高压的出流与偏南气流辐合有关;从对流系统的移动来看,"7·21"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主要是在大尺度系统强迫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而"7·25"过程则是在西南气流引导下,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 摘要:针对2013年11月24-25日引发黄渤海大风的入海气旋发生与发展的物理过程,采用NCEP1°× 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E红外云图资料对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风天气过程是在中高纬不稳定小槽东移加深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中发生的.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在气旋初始阶段的具有重要作用,低层温度平流在气旋爆发性发展阶段显著加强,冷锋锋区的斜压性增大.高层正位涡中心向对流层中下层延伸,与低层位涡大值区上下相接,有利于气旋的快速发展.黄渤海大风区中超低空非地转气流较强,Q矢量的强辐合辐散区集中在气旋的周围.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北侧辐散区叠加在低空急流的气旋性辐合区,这种高低空急流耦合结构是气旋爆发性发展动力原因.气压梯度和变压梯度是造成地面大风的主要原因,动量下传对本次黄渤海大风有一定的贡献.
  • 摘要:本文依据2012年到2013年冰雹天气资料,分析了本地区产生冰雹天气的环流形势,对产生冰雹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了强对流发生的物理量指标,对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在强对流天气中的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SWAN系统在强对流天气回波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冰雹预警时效平均为30余分钟,各级回波强度命中率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
  • 摘要:使用NCAR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特大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极涡、贝加尔湖后部的东南气流、850hPa暖切变以及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条件.特大暴雪天气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特大暴雪天气发生时,在阿勒泰地区上空形成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强盛的动力性纬向垂直环流圈,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正涡度区的输送,使得阿勒泰地区上空的低值系统和锋区得以维持和加强.高空急流加强了特大暴雪天气的上升运动;低空偏南急流将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阿勒泰地区上空,为特大暴雪天气提供了热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条件.
  • 摘要:利用GRAPES中尺度数值模式,以GFS资料作为初值场和侧边界值,对新疆2011年3月12日南疆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这次过程作诊断分析.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GRAPES中尺度模式能模拟出产生这次强沙尘暴的强风天气形势和上升运动:西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爆发性南下并强烈发展是强沙尘暴天气产生的重要地面天气系统;位涡的水平分布特征对沙尘暴的出现时间和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为高层负值,低层正值;螺旋度正值的演变与沙尘暴的出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上升运动转为下沉运动是沙尘暴的最强时段.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6月22~23日发生在天山山区的一次短时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急流及南亚高压双体型,中层"两脊一槽",南北锋区同相位叠加,低层的急流及明显的风场辐合,冷锋快速东移,这些为暴雨发生提供了较好的环流背景.(2)双通道为研究区输入一定的水汽,中高层强水汽辐散使底层大面积水汽向研究区辐合,形成较大的水汽通量,导致整层的空气接近饱和,这些都为暴雨天气提供了强有利的水汽条件.(3)对流云带发展强盛并在本地区上空长时间停留,强回波区的稳定少动,逆风区的出现,这些是产生短时大暴雨的关键原因,也说明此次天气主要是由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引起.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数据和天气图,结合FY-2D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12月2~4日新疆北部出现的寒潮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是在"—脊—槽型"的环流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乌拉尔高压脊发展强盛,高压脊后有暖平流北上,脊前偏北气流加强,引导极地冷空气逐渐南下,堆积到低压槽中,使得低压槽在东移的过程中径向度逐渐加大.12月3日由于冷空气进一步沿着高压脊顺转南下,巴尔喀什湖至新疆风场逐渐加强,发展为高、低空急流,500百帕急流轴中心最大风速达80m·s-1,高空强烈的抽吸作用加强了上升运动,为强降雪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应高空-48°C强冷中心,有强冷空气堆积,冷高压在动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高空冷平流和低层暖空气共同作用,造成此次寒潮暴雪天气,并影响新疆北部一带气温,导致日平均气温降幅达12~16°C的强烈降温;新疆北部存在有上升和下沉运动的垂直环流圈,对流层低层系统的加强辐合,高层加强辐散,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加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动力重要的条件;高低空急流的不断加强,促使了动力场和热力场的交换,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500百帕高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增强,低层形成西南风急流,向暴雪区输送水汽和能量;由卫星云图分析,<-32°C、<52°C、<-62°C中尺度云团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此次大暴雪中尺度云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中尺度云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说明中尺度云团逐渐在减弱:配合卫星云图上TBB强度也是沿东北~西南方向移动,TBB≤70°C中尺度云团不断发展东移,TBB强度与暴雪落区相对应.
  • 摘要:利用北疆51个气象测站2000~2012年11月一次年3月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每日逐6h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疆13年来11场典型暴雪天气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北疆暴雪分可为北疆西部及北疆沿天山型、北疆北部及东部型、北疆西部及西天山型3类区域分型;水汽源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附近、红海或波斯湾附近两个海域;水汽输送有西方、西南和西北3条路径,以西南路径最多、西北路径较少.水汽输送最高层接近300hPa,最强水汽输送层位于650~750hPa,暴雪出现前北疆600~1000hPa高度存在一定的水汽辐合.北疆地区中低层水汽输送、辐合的强度、范围及持续时间与暴雪强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暴雪出现前最强水汽输送、水汽辐合、高空和低空急流的最低阈值为北疆暴雪的定量、定点预报提供了依据.
  • 摘要: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夏季(6月至8月)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采用线性趋势法、变差分析、M-K突变检测法、滑动t检验法、及Gumbel分布对阿勒泰地区近50a夏季极端降雨事件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各站夏季极端降雨事件的阈值为9.0~13.1mm,历史极大值为27.4~53mm,频次的多年平均值为1.0-1.4d/a,强度多年平均值为8.61~ 10.70mm/a.极端降雨事件频次与极端降雨事件阈值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各站极端降雨事件频次的倾向率及趋势系数均呈现不一致趋势,吉木乃、福海站呈现减少趋势,其它站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阿勒泰、富蕴、青河站增加趋势显著,每108平均增加0.187~0.341d.北部的阿勒泰.东部的富蕴、青河站夏季极端降雨事件频次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出现突变,其它站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均未出现突变.各站年极端降雨事件强度的倾向率呈现不一致趋势,除吉木乃站外,其它站极端降雨事件强度呈现为增强趋势,且青河站增强趋势显著,增强率为2.34mm·d-1·(10a)-1.东部的富蕴、青河站夏季极端降雨事件强度分别在1991、1985年出现突变,其它站未出现突变.各站1 00a一遇极值的强度均比30a一遇极值的强度高5.6~8.0mm,这也说明各站降水极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变化明显.
  • 摘要:本文选取乌鲁木齐风廓线雷达建成以来,夏半年出现的中量以上的较强降水天气个例,利用风廓线资料分析这些降水天气来临之前,本站上空风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站稳定大气的结构是中低层是西北风,高层为西北或西南风,每次较强降水出现之前十几小时,中低层都会出现明显的暖平流,即东北风和东南风;暖平流的消失时段对应着着雨强加大时段;接近4m/s的下沉速度到达地面与有量降水开始时间较一致;低空急流的出现略早于或接近雨强最大时段.说明风廓线资料对本站的较强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2013年6月14~19日南疆西部出现了持续性暴雨,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在讨论环境大气湿度条件与暴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汽远距离输送到新疆并在南疆上空积累的天气尺度动力过程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大气异常潮湿的环境中,比湿最大值达到11.5g· kg-1,主要在对流层中下层.长时间强降水的重要原因是边界层以上高湿的特征在暴雨产生过程中一直维持,充沛的水汽被一支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偏南气流向北输送,偏南风持续增速加大了水汽的输送.同时,随着偏南气流向北靠近新疆,对流层低层偏东急流在南疆西部产生强的水汽通量辐合,使得高空强烈辐散与低空辐合之间的耦合不断加强,不仅增加了低层水汽在暴雨区汇集,也通过增强垂直速度将更多的潮湿空气向上输送,使高层大气湿度增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3年5月3日一个南支槽引发云南德宏州发生雷暴大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征、中尺度环境场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尺度环境场分析中看出,5月3日影响德宏的南支槽是发展的前倾槽有较强的天气尺度的抬升力;在德宏区域内为对流不稳定,具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强的垂直风切变;在干线和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下产生了这次强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过程的分析中表明,高分辨率卫星云图能够清楚的监测MCS的发生发展,雷达监测提高了时空分辨率,监测到到速度模糊、弓形回波、三体散射、后侧"V"型缺口、有界弱回波区等指示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 摘要:2004年5月10日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经济重大损失.该文从泥石流形成条件,并着重从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陡峻的迎风坡、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松散物质是怒江贡山泥石流易发生的有利地质地貌条件;连续性累积降水及短时间暴雨的产生为泥石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源条件;高原短波槽与孟加拉湾南支槽东移合并,中,低层槽前西偏南暖湿气流500hPa偏西北气流是形成怒江暴雨过程的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地面辐合线、干线、低层显著湿区、湿舌等是导致降水的中尺度系统;高能高湿的潜在不稳定及近地层的水汽辐合是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多普勒雷达图10~20dBz分散的絮状回波,部分35dBz块絮状回波,卫星云图多絮状对流云,无强对流云团活动,反映此次暴雨过程为非对流性暴雨.
  • 摘要:利用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Micaps系统资料、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3年7月7-11日德宏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德宏强降水天气过程具有强度极强,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极其严重之特点;它主要产生在副热带高压系统稳定维持,高原上有东移短波槽、高低空均有急流区等天气系统的适当空间配置的有利天气背景下.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NCEP/NCAR1°×1°每日四次的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菲特"台风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做了分析,发现"菲特"影响期间6日20:00至7日08:00降水主要出现在浙南,是由台风外围环流和本体造成的,水汽主要是台风环流以及由其和副高之间的东到东南急流输送;7日08:00至7日20:00降水主要出现在浙东沿海和浙北,是由"菲特"台风消亡后形成的倒槽和东风急流形成,水汽主要是由"菲特"台风倒槽形成的东南气流和台风"丹娜丝"形成的偏东急流输送;7日20:00至8日08:00降水主要出现在浙北,是由台风残留云系、偏东急流以及弱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水汽主要是由台风"丹娜丝"形成的偏东急流输送.从湿度场分析发现"菲特"台风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低层,当其向大陆靠近时,700hPa以上向台风中心水汽输送减弱以及高层台风中心变干加速了台风的减弱消亡.850 hPa垂直螺旋度则反映出大值区和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中低层均有明显的正螺旋大值区,大值区中心位于950hPa-850hPa之间,而且在台风本体引起降水时垂直螺旋度明显强于其它时段.
  • 摘要:以往的研究已经指出,大气季节内振荡是提高降水延伸预报技巧的重要途径,但是,使用带通滤波来提取低频分量的方法在实时预报业务当中将受到限制.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南海地区850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个主模态能够代表南海夏季风的30-60天季节内振荡特征,并且能够解释造成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出现显著30-60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为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环流条件.如果将预报的850hPa纬向风分量投影到上述主成分的空间结构上,就可以得到前两个主模态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报值,并用于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延伸预报.本文将南海地区850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个主成分定义为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RSO1和RS02(Real-time SCSSMOscillation index 1 and2),将对应的主成分空间结构称为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空间模态,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NCEP/CFSv2)提供的1982-2009年逐日回算预报场(Reforecast Data)计算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的预报值RS01f和RS02f,用于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实时监测指数与模式直接预报降水量相结合的统计动力延伸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季节内降水分量的预报效果,预报与观测值的28年相关系数平均值在华南和江南都达到0.3左右,江淮地区达到0.15左右.同时,该方法能够避免了末端数据的损失,修正了大部分对模式预报降水直接进行带通滤波而导致的负相关现象,并且起到了消除模式系统误差的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