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南涡

西南涡

西南涡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7432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大气科学、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等;西南涡的相关文献由6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跃清、李国平、邓承之等。

西南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3.20%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7432 占比:96.31%

总计:7717篇

西南涡—发文趋势图

西南涡

-研究学者

  • 李跃清
  • 李国平
  • 邓承之
  • 卢萍
  • 牟容
  • 王中
  • 刘婷婷
  • 何光碧
  • 侯建忠
  • 孙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宁; 姜晓飞; 张昕; 李鑫
    • 摘要: 应用风云四号A星云图和定量化产品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1年9月3—5日发生在四川东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受到短波槽和西南涡的共同影响,高空槽云系的稳定维持为中小尺度暴雨云团的触发加强提供了较有利的环境场条件,风云四号A星定量化产品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暴雨区对流上升运动强度。风云四号A星云图和定量化产品对于暴雨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具有一定意义。
    • 李静睿
    •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数据资料、国家气象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安康及汉中多普勒雷达站资料,对2015年6月28日和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南部的由西南涡引发的两次暴雨过程(下文分别简称“6·28”过程和“6·23”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地形、西风槽和中低层低涡影响,“6·28”过程系统移动缓慢,低层水汽输送更强,整个过程降水时间长;“6·23”过程中低层的比湿梯度大,除了受低层低涡的辐合作用,还受锋面次级环流的动力抬升作用,垂直上升运动强烈,雨强更强。两次过程中高层都存在干冷空气侵入,从而增大了大气的不稳定度和垂直涡度,使得降水强度增大,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强度及时间可作为短时暴雨开始时间的预报着眼点。多普勒雷达图上,两次过程都存在反射率因子强度大于45 dBz的强对流云团,与强回波中心相应的2.4°仰角基本速度图上在中层都存在风速大于12 m/s的大风速中心或正负速度对而形成的强辐合。
    • 杨若欧; 张永莉; 杨康权
    • 摘要: 为探究成都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利用常规观测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欧洲数据中心再分析数据,研究成都2020年8月10-20日强降水过程的降水实况、环流特征、物理量场及云图特征。结果表明:(1)强降水过程分两次。第一次降水过程主要诱因是副热带高压西进,高原低值系统减弱且东移,低空急流加强。第二次降水过程主要诱因是西南涡的发展,北方冷空气侵袭。通过比较,两次降水过程的形成均受西南涡的影响,但第一次降水过程西南涡中心途经成都,故影响范围更广,降水强度更大。(2)通过分析物理量水汽通量、稳定指数、垂直速度等,发现它们共同作用于降水过程且与降水活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3)卫星云图表明云团的发展分裂和水汽含量对降水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天气学分析为今后同类天气系统的强降水分析提供参考。
    • 吴钲; 刘梦娟; 翟丹华; 汤剑平; 赵磊; 叶茂
    • 摘要: 利用WRF模式对2017年6月9日重庆合川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开展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模拟试验,比较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均能模拟出此次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而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能够显著影响降水落区和强度的模拟。MYJ方案对强降水的模拟最好,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触发的时间和位置;其次为BouLac方案,触发时间偏晚约2 h,降水落区与MYJ方案相近;YSU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偏差较大,降水触发的位置和落区偏北。湍流混合强度是造成落区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影响1.5 km高度以下风场分布改变造成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西南涡位置,进而影响到降水的落区。基于YSU方案的湍流混合减弱试验证明了湍流混合强度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 黎金鑫; 毛文书; 杨慧鑫; 董自正
    • 摘要: 为分析龙泉驿区41年来暴雨环流形势,利用1980~2010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网格距1˚ ×1˚,时间间隔为6 h,龙泉驿区本站的24小时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1980~2020年41年,发生在龙泉驿区共93次典型暴雨过程的高低空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及其影响系统进行合成研究。研究表明:1) 龙泉驿区的暴雨天气过程大多受到100 hPa位势高度上的南亚高压和500 hPa位势高度上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同时中低层受到高原东部的弱高压和西南涡以及四川地区的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但具体每个月份环流形势都略有不同,主要的差异在于影响系统的位置有所变化,其所造成的暴雨降水程度也高低各异。2) 对比研究发现:6月南亚高压相对较低,其脊线位于30˚N左右,7,8月份的脊线位置相对较高位于35˚N附近。3) 所有月份的暴雨过程中副高脊线位置均相对较高,其中6月的脊线位置最低在20˚N,其他月份都在25˚N,最高的7月副高脊线位置可达到30˚N附近,这样的形势为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4) 7,8月份的强降水皆受到西南涡的控制,且都伴随着强的风切变,同时来自于孟加拉湾以及南海的水汽在龙泉驿区上部得到辐合,并在上层形成了西南–东北方向的轴向急流辐合带。
    • 郭小浩; 陆春松; 赵天良; 朱锦尧; 李跃清; 段静鑫; 罗仕
    • 摘要: 本文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了2010年7月8—9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西南涡降水天气过程,并计算该过程中零度层以下对流云中的夹卷率。从云内垂直特征看:云内的含水量、垂直风速和浮力都在云底之上随高度递增,而在云顶附近随高度递减;云内的湿静力能则主要随高度递减;夹卷率在云底以上随高度递减,而在云顶附近随高度递增,但是云顶高度越高,在云顶附近的递增趋势越不明显。另外,夹卷率和云内的云水、雨水含量都呈负相关,说明夹卷抑制了对流云的发展以及地面降水。当假设被夹卷的环境空气来自云边界附近时,计算所得的夹卷率值要大于假设夹卷空气远离云边界所得值,但这两种假设中夹卷率的其他特征是类似的。从演变特征看,夹卷率总体上随时间减小,这和这段时间内对流云整体发展增高有关。
    • 吴志鹏; 李跃清; 李晓岚; 胡小明; 周国兵; 邓承之
    • 摘要: 应用WRF v4.0模式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MYNN2、ACM2和SH),对2016年汛期(5~9月)在川渝盆地东部造成暴雨的所有西南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检验评估了它们对各量级降水的预报能力,并基于加密的L波段秒级探空资料对比分析了模拟与实况边界层结构的差异,结合各方案对湍流运动的算法特点探讨了其差异的原因,最后对ACM2方案进行了湍流强度调整,由此改善其对于川渝盆地边界层与西南涡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ACM2和YSU方案TS评分表现较好,相对其它方案ACM2空报较少,这种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切换局地或非局地算法的方案更适合于盆地西南涡降水模拟,但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降水的空报都较普遍,尤以大量级降水更明显;精细的探空资料进一步表明,所有方案模拟的白天边界层高度都偏高,湍流混合强度都偏强.通过参数调整而降低混合强度的ACM2方案,模拟的边界层温湿结构则更符合实际观测,其边界层下部温度更低、湿度更高,减少了大量级降水的空报,使盆地西南涡降水模拟有一定改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西南涡模拟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不同的西南涡位置与降水强度,但归根到底都源于方案的局地或非局地特性、不同的混合强度这两方面原因.因此,根据不同特定区域下垫面环境与气候状况合理选择方案的特性和混合强度是准确模拟边界层结构及其降水过程的关键.
    • 毛紫怡; 刘金卿
    • 摘要: 基于2012-2016年西南低涡年鉴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湖南省站点降水数据及热带测雨卫星TRMM格点降水产品,对西南涡影响下的湖南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普查与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多变量EOF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西南涡暴雨天气进行了客观分类.结果表明:(1)西南涡暴雨占湖南总暴雨日数的三分之一,大多由偏东路径的盆地涡和九龙涡造成.(2)湖南省西南涡暴雨天气主要分为暖区类、回流类和锋面类,其中暖区类暴雨强度最强,回流类和锋面类强度相当.(3)西南涡暖区暴雨发生在西南涡槽前深厚的暖湿气流中,落区集中在湘中以北.回流暴雨主要形成于低空高压后部东风回流和西南涡槽前西南气流耦合区,落区集中在湘东南,该类是秋季西南涡暴雨的主要天气形势.锋面暴雨因锋区与西南涡槽前耦合叠加,落区位于锋面附近并沿切变线分布.
    • 蒲学敏; 白爱娟
    • 摘要: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以2014年7 月8-10 日西南涡和高原涡相互作用引发MCC 产生大暴雨的天气过程为例,分析了两涡作用导致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相互作用前期,两涡涡心间距较远,在500 hPa 高度上两者同处于青海南部的气旋及其向南延伸的低槽前.约24 h 后,高原涡东移与西南涡在不同高度上垂直叠加,耦合作用形成,导致四川盆地的大暴雨.利用卫星云图分析两涡作用伴随的MCC 特征,发现强降水区与云团黑体亮温的冷中心吻合.西南涡与高原涡相互作用时,对流层低层形成强烈的辐合,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大气流场呈强烈不稳定性,与涡心附近形成的水汽辐合作用结合,促进MCC 发展成熟,导致四川盆地大暴雨天气形成.
    • 卢萍; 李跃清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伴随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东退而东移的一次典型西南涡天气过程(简称"20150721"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数值敏感性对比试验探讨了增大副高强度对这次东移西南涡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副高强度增大以后,可长时间稳定维持,能对西南涡中尺度天气系统整个发展演变过程造成持续影响.西南涡路径和强度的变化直接改变了降水的落区和强度.(2)副高强度增大率先改变了环流场,使入侵的北风偏弱,西南引导气流偏强,最终导致西南涡发展偏弱、移速偏快.(3)环流场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水汽输送、辐合辐散,从而进一步影响西南涡的发展演变过程.(4)副高强度增大以后,西南涡移速过快,导致了低涡中心与低层热力中心偏离,使得动力和热力中心不完全匹配,由此削弱西南涡发展强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