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江淮气旋

江淮气旋

江淮气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44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山东气象、浙江气象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江淮气旋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成芳、刘畅、朱官忠等。

江淮气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7.0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1.33%

专利文献>

论文:1446 占比:91.58%

总计:1579篇

江淮气旋—发文趋势图

江淮气旋

-研究学者

  • 杨成芳
  • 刘畅
  • 朱官忠
  • 杨晓霞
  • 赵宇
  • 孙燕
  • 倪惠
  • 吴琼
  • 崔恒立
  • 张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天红; 路平平; 于翠红; 王春杰
    • 摘要: 2020年11月18-20日牡丹江全区出现了一次暴雪天气过程,文章利用常规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其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天气形势特征以及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850 hPa低涡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地面气旋北上带来的南来倒槽是产生暴雪的天气特征,这一分析结果对预报暴雪天气具有指示意义。物理量场分析表明:高低空急流,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下暖上冷,下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是产生强降雪的有利条件。
    • 吴照宪; 吴晶晶; 卢雄伟; 王惠; 刘玉林
    • 摘要: 采用安徽国家基本站逐小时降水及欧洲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2019年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气候概况、雨区、路径及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多发生于湖北、湖南等地,约占同期总气旋数的18.9%,年均2.8次;降水大值中心主要位于大别山南麓至皖南山区西南一带,高海拔山区尤其明显。根据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客观分析法,将影响安徽致暴江淮气旋主要划分为高压脊型(SP1型)、高空槽型(SP2型)、暖式切变型(SP3型);其中,SP1型致暴天气过程最多,占40%,SP2型次之,占36%,SP3型占20%。高压脊型(SP1型)江淮气旋一般偏南东移,安徽以西有一高压脊,高压脊东侧有显著的经向环流,中高层有明显干侵入过程,低层暖湿舌伸向皖南山区,暖湿不稳定层结的配置有利于皖南山区对流性强降水的产生;高空槽型(SP2型)江淮气旋一般向偏东方向移动,安徽中北部中高层为东北—西南向高空槽,低层表现为冷锋南侵,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于安徽长江流域,导致雨区分布于安徽长江一线;暖式切变型(SP3型)江淮气旋一般偏北东移,低涡位于安徽以西,西南强盛的暖湿气流经大别山区向东北方输送,整层均为大湿区,低层有较强的辐合抬升,降水效率高,雨区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属于暖区暴雨或强降水类型。
    • 吴琼; 陈圣劼; 白杨; 夏露; 汪婵娟
    • 摘要: 利用ERA Interim Daily 的0.5°×0.5°资料对2011 年6 月9-10 日的一次江淮气旋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和低空急流是本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200 hPa 西风急流右侧的上升支和锋面的抬升作用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西南急流提供了水汽条件,此次过程对流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远大于斜压性,强降水发生在湿位涡正负值过渡的等值线密集带附近.过程最强降水时段由一次长生命史的中尺度飑线过程导致,利用WRF v3.9 可以进行较好地模拟.研究飑线的环境条件和结构特征发现,环境大气具有较大的CAPE 值和较小的对流抑制能(Convective Inhibition Energy,CIN),有利于对流的触发;较强的0~3 km 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飑线的维持;尽管冷池较浅薄,但冷池出流的抬升作用有利于对流的触发和飑线的维持.
    • 颜佳任; 王伟健; 张红华; 史达伟
    • 摘要: 使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0.25°×0.25°再分析资料,对江苏地区2019年3月19-20日(简称"0320"过程)和2019年4月8-9日(简称"0409"过程)两次江淮气旋暴雨大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320"过程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区都位于淮北地区,上升运动呈区域性分布,是"0320"过程产生区域性暴雨的重要原因."0409"过程水汽辐合区和上升运动区域分布不均,因此暴雨落区相对分散.受海上热力条件、高层正涡度平流及气旋后部强冷平流的共同作用,"0409"过程气旋入海后迅速发展,气旋后部风速明显增大,气旋大风叠加对流大风是沿江苏南地区区域性偏西大风的主要原因."0320"过程海上热力条件、高层正涡度平流及低层冷平流较"0409"过程弱,尤其是气旋发展阶段冷平流不强,因此气旋入海后发展不明显,只造成江苏出现局部性的大风天气.利用云水混合比来分析气旋发展的结构特征,对气旋如何演变有更直观的认识.
    • 徐文翰; 周筠珺; 王维佳
    •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自动站、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温度廓线仪等综合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2月12~13日山东一次罕见暴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强降水的极端性成因及降水相态变化.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低槽、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江淮气旋等天气系统共同造成的;水汽条件极为有利,来自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极高的整层可降水量和低层比湿导致罕见强降水产生;对流层中层的西南风风速辐合、低层低涡较强,东北风和东南风切变和地面气旋的东北风与西北风之间的风向风速辐合导致淄博一带产生强上升运动,强降水落区位于最大垂直运动中心值的偏南一侧;对流层低层强冷平流使得边界层内大气温度持续下降,降水性质由雨转雪.
    • 刘娜; 张健; 王昆鹏; 蔡柠泽
    • 摘要: 利用ERA5逐小时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的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本次降水过程相态复杂,降水持续时间特长,多站降水突破历史同期值,罕见的暴雪、暴雨、冻雨同日出现.500hPa贝加尔湖地区低槽强度呈负距平,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强;槽呈疏散形势,有利于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加强,环流经向度加深;同时日本海上副热带高压脊异常偏强,低槽东移过程中受阻,有利于降水系统长时间的维持.地面江淮气旋和贝加尔湖以东冷高压异常偏强,气旋携带大量暖湿空气与冷高压前部干冷空气交汇,锋生作用加强,是产生雨雪冰冻天气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前期大气异常偏暖,随着低层西南风急流建立和加强,将黄、渤海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降水区输送,与槽后干冷空气交汇,为降水提供了有利能量、动力、水汽和凝结条件.长春站融化层高度、过冷却层高度和厚度非常有利于冻雨形成,深厚而稳定的逆温层和低层湿度较大的冷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直接原因.
    • 刘娜; 张健; 王昆鹏; 蔡柠泽
    • 摘要: 利用ERA5逐小时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的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本次降水过程相态复杂,降水持续时间特长,多站降水突破历史同期值,罕见的暴雪、暴雨、冻雨同日出现。500hPa贝加尔湖地区低槽强度呈负距平,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强;槽呈疏散形势,有利于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加强,环流经向度加深;同时日本海上副热带高压脊异常偏强,低槽东移过程中受阻,有利于降水系统长时间的维持。地面江淮气旋和贝加尔湖以东冷高压异常偏强,气旋携带大量暖湿空气与冷高压前部干冷空气交汇,锋生作用加强,是产生雨雪冰冻天气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前期大气异常偏暖,随着低层西南风急流建立和加强,将黄、渤海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降水区输送,与槽后干冷空气交汇,为降水提供了有利能量、动力、水汽和凝结条件。长春站融化层高度、过冷却层高度和厚度非常有利于冻雨形成,深厚而稳定的逆温层和低层湿度较大的冷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直接原因。
    • 宫鹏涛; 刘志宏; 陈晓斌
    • 摘要: 本文针对中秋节前江淮气旋北上,对旅顺–大连地区带来强降水天气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发现,当云–贵–川地区有西南涡形成,且涡后有弱冷空气不断注入,其地面倒槽容易形成闭合的低压环流。当9月下旬副高逆势变强,脊线位置北抬西伸至华南甚至西南地区,在青藏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下,南伸的西风槽容易在江淮地区长时间停留,“两高一低”且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的天气形势有利于江淮气旋的发生、发展,对其偏北的移动路径有着重要的影响。
    • 周林
    • 摘要: 本文选取2020年6月12日和23日上海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初步建立梅雨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学模型,从而利于梅雨期强对流天气更好的预报和服务.首先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和实况报文,可知两次过程均出现雷暴和强降水,并伴有飑线天气.然后重点分析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流形势和探空曲线,发现:12日过程是由江淮静止锋及其上的切变线所引起的,地面飚中系统为强对流发展提供了明显的中尺度扰动;23日过程是由江淮气旋入海后加强所引起的,且低层西南暖湿急流较为强盛;两次过程发生前均出现较大的地面3小时负变压,过程期间均具有较深厚的湿层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较低的对流凝结高度.
    • 周林
    • 摘要: 本文选取2020年6月12日和23日上海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初步建立梅雨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学模型,从而利于梅雨期强对流天气更好的预报和服务。首先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和实况报文,可知两次过程均出现雷暴和强降水,并伴有飑线天气。然后重点分析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流形势和探空曲线,发现:12日过程是由江淮静止锋及其上的切变线所引起的,地面飚中系统为强对流发展提供了明显的中尺度扰动;23日过程是由江淮气旋入海后加强所引起的,且低层西南暖湿急流较为强盛;两次过程发生前均出现较大的地面3小时负变压,过程期间均具有较深厚的湿层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较低的对流凝结高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