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4-16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

会议文集: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针对国内外水文气象与中小河流洪水预警研究进展与国内气象部门业务现状,本文提出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预警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建立了国家级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预警客观预报模型.将中小流域分为有完整气象水文资料流域、无水文资料有气象资料流域、无资料流域进行推求流域中小河流致洪降水动态临界阈值.针对有完整水文资料流域,采用流域水文模型技术反演流域致洪降水临界动态阈值;针对无水文资料有气象资料流域,依据防洪标准采用水文频率分析技术推求致洪降水临界阈值;针对无资料流域,通过流域水文移植技术移植有资料流域的致洪临界阈值.采用ECMWF细网格预报建立小河流流域面雨量预报模型,结合中小流域致洪降水临界阈值确定技术,建立全国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客观模型.选取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影响的我国华南西南的南部中小河流为试验流域,进行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客观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全国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预警客观模型效果良好,为气象风险预瞀业务预报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 摘要:在数值模式暴雨预报检验领域引入了光流检验方法,首先利用理论模拟对光流检验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两次不同类型暴雨过程中ECMWF和T639模式的24h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分析了光流检验方法在暴雨预报检验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1)利用光流检验方法可以将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分解为强度、位移和角度三种误差场,从而实现对数值模式暴雨预报误差的精确量化分析.(2)通过对梅雨期和西南涡等两次不同类型暴雨过程进行光流检验方法的应用,可以发现,不同数值模式对同一次降水过程的预报在强度、位移、角度误差方面一般表现不同,光流检验方法在反映不同模式对降水预报的强弱、雨带偏移的角度和距离差异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摘要:采用常规观测、NCEP1°×1°资料,结合雷达四维变分风场反演及卫星资料对一次西南涡暴雨的成因及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由高原涡与西南涡共同影响四川盆地形成.西南涡的辐合流场主要存在于850hPa以下的边界层内和对流层中层500hPa附近.其中边界层内的流场辐合较强,旋转较弱,500hPa附近旋转较强,而辐合略弱,并且是倾斜涡度柱的正涡度中心,700hPa则主要以旋转流场为主,无显著的辐合辐散.强降水区东侧存在一支东西向的次级环流.强上升运动及强降雨出现在向东倾斜的正涡度柱前侧、正涡度中心下方及次级环流的主上升支附近.(2)雷达资料及风场反演显示,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南涡内部不仅存在着β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γ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和发展.不同高度上的β中尺度气旋生成并在低空气流汇合区上空耦合,β中尺度气旋及气旋附近的低空气流汇合区成为强回波的主要生成源地.γ中尺度气旋的活动和发展则为强回波带中短时强降雨中心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发生在辽宁出现的大暴雨过程,从大暴雨发生区附近低空急流、干侵入活动和卫星云图演变角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迅速向低层扩展加强,超低空东南急流迅速加强,抬升触发,为辽宁大暴雨发生输送了充足水汽;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此次辽宁大暴雨湿度梯度锋区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是干冷空气侵入.此次大暴雨形成过程中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得出:暴雨发生前有低湿、高位涡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并不断加强特征;在雨带维持阶段,强降水区在红外和水汽图像及其动画上,主要特征有向北、向东北、向东、向东南、向南、向西南疏散的外流丝缕状卷云,同时西北侧不断有小尺度的暗区补充;强降水结束前,从南亚高压脊的北侧没有很小尺度的和风速很大相伴随的动力干带东移,反气旋脊快速扩大,结构更加松散,周围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消失,同时得出强降水发生在强对流云团梯度最大值时段,所以利用卫星云图特征预报强降水发生过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此次大暴雨过程的辽宁两个强降水中心位于背风坡附近,说明地形抬升对此次对流性强降水的对流加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摘要:利用NECP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实况探空资料及风云2E的TBB卫星资料,分析2013年6月29日-7月2日盆地特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久、强度强的原因.结果表明:(1)本次盆地暴雨属于一类低涡型暴雨过程,高原低涡和西南低涡是这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有利的环流场引导高原低涡及西南低涡东移并形成阻塞,使得其稳定在盆地.(2)西南急流的建立及维持为降水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并使得中尺度系统维持和发展.(3)强烈的高空辐散以及高原低涡和西南低涡共同作用,使得盆地低层正涡度维持并形成上升气流柱是强降水发展维持的重要条件.(4)盆地低涡的维持诱发了中小尺度云团稳定加强,遂宁站的小时雨强与其对应TBB低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5)从乐至附近不断产生强的回波单体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在遂宁一带形成强回波带,形成类似"列车效应"是造成遂宁地区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并且强回波带中有维持了较长时间中气旋的存在意味着对流系统不会很快消弱.
  • 摘要:环境大气的水汽、不稳定和辐合抬升是短时强降水预报的关键.通过时空匹配2002-2009年5月1日至9月30日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一天四次的FNL分析资料,得到了1573370、355346和11401个无降水、普通降水和短时强降水样本,给出了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不同物理量的必要条件和近似充分条件.28mm的PWAT(整层可降水量)是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必要条件,PWAT越大越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出现,超过59mm的PWAT接近于短时强降水出现的充分条件.表征大气热力稳定性的物理量中,BLI(最优抬升指数)对短时强降水的指示意义最好,其次是K指数,75%的短时强降水出现在BLI低于-0.9℃时,当BLI高于2.6℃时,可以不考虑短时强降水的出现.28.1℃的K指数值是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必要条件.BCAPE(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在降水强度判别中的效果并不显著.约75%的短时强降水出现在散度负值区,但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降水强度的指示作用不显著.
  • 摘要:利用非常规观测资料探讨内蒙古近年来发生的7例典型暴雨个例中尺度特征发现:内蒙古暴雨过程小时雨强在1h或3h即可达到暴雨或大暴雨量级,小时雨强组成的雨团活动是内蒙古暴雨过程主要表现形式.冷锋云系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造成的雨团稳定少动,维持时间在2~8h,云-地闪(CG)密度增长缓慢而且发生频次低;涡旋云系中雨团跳跃式出现在MCS冷云区或冷空气流入一侧,雨团出现的频次较高,持续出现的时间可长达22h,是中尺度对流单体不断生消的结果,CG密度增长迅速而且发生频次高.地面加密风场中尺度切变线先于MCS和雨团出现,而且MCS和雨团位于中尺度切变线冷空气一侧,中尺度切变线造成的局地辐合可以作为MCS发展的启动机制.
  • 摘要:分析了深圳新一代天气雷达受山体阻挡情况及其对雷达产品的影响.多个山体使得深圳雷达在其探测区的北部、东北部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阻挡,对于1km和3km的垂直高度,有效探测距离仅分别为15km和50km.阻挡致使低仰角PPI和3km CAPPI产品出现了明显的缺测区.为了解决阻挡问题,采取了反射率因子平均垂直廓线(WVPR)订正技术.对于2008年6月25日"风神"个例,垂直廓线订正弥补了低层探测信息,使得阻挡区域内的定量降水估测得到了很好改善,对于较强降水相对误差约为10%;同时廓线订正对于阻挡区域外的降水估测也有一定的改进作用.对于以层状云为主的大范围降水系统,由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易获取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订正效果较好;但对于孤立的对流风暴,廓线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为此,开发了1km高度上组合反射率因子产品.选择2010年5月7日广州强对流个例,该产品既减轻了阻挡影响、能较好探测到阻挡区域内的风暴,又避免了测站周围其他地物杂波干扰.
  • 摘要:利用多种资料对2014年6月28-29日云南省冷锋切变型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并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地形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山脉对冷空气的引导和阻挡作用最为显著,四川东部到贵州一带的东北气流经乌蒙山加速进入到滇中地区,之后受哀牢山、无量山和横断山脉的阻挡,与高原东南侧沿横断山脉南下的冷平流汇合后,在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盘踞;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具有暖湿性质,遇到滇西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时,受其阻挡,移速减缓,与南下受阻的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降水;山脉的强迫抬升机制迫使其周边出现显著的垂直上升运动,强度为0.4~0.7m/s;在山谷相间的区域,特别是山脉的迎风坡处,水汽通量辐合,其增量可达(0.04~0.07)×10-6g·s-1·cm-2·hPa-1,有利于当地大雨、暴雨的发生.
  • 摘要:2014年2月20-26日,北京出现持续7日的雾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空军某机场气象台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探测资料,从过程概况、环流形势、湿度和风的要素场特征、层结稳定度、动力条件、污染物浓度等方面,对此次过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成因进行一些分析,为雾霾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摘要:为探讨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运动路径怪异和数次登陆强度不变的特点,了解其给无锡地区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台风环境背景场的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对16号台风"凤凰"的路径动态、强度变化、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副高进退和引导气流作用,台风"凤凰"沿着副高外围,先后经历西进、北上、东出的运动,深层引导气流能较好的指示台风的运动.台风"凤凰"自身体积较小,发生发展前期海温偏低,海洋热容量低,温度条件不利于台风的增强.同时,台风流场结构极为不对称,随着垂直风切的增强,台风强度减弱,并经过数次登陆,破坏了环流结构,总体强度难以增强.由于台风路径偏东,强度偏弱,影响范围较小,水汽输送条件不利,且无冷空气配合,元锡地区在此次台风过程中以中雨为主,风力影响集中在台风环流中心附近,影响总体较小.
  • 摘要:基于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以及ECMWF分析场资料,对比分析西行台风1409号"威马逊"和1415号"海鸥"登陆减弱的低压与大尺度环流场的相互作用对云南暴雨落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威马逊"过程,副高稳定少动,西南季风低空急流呈东西带状分布,北界位于20°N,为低压的维持和增强提供大量水汽和潜热能,云南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是大到暴雨落区位于滇中及以南的重要原因;台风"海鸥"过程,云南位于副高西端南风急流左侧,低层冷空气入侵低压东北侧,使斜压有效位能转换为动能,是大到暴雨落区位于滇中及以东以南的重要原因.诊断分析表明,暴雨落区主要位于850hPa较强水汽通量中心的左侧、850hPa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的北侧或南侧,并沿台风低压倒槽分布.
  • 摘要:利用气象资料和地面PM2.5浓度分析了产生在850hPa以上为偏北风的背景下高污染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污染物累积过程中,环境大气并不总是处在层结稳定状态,有利的气象条件来自垂直运动和散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结构.在对流层中层以下,垂直速度呈上升—下沉—上升、散度呈辐合—辐散—辐合的结构.近地层的辐合导致周边污染物汇集,上升运动将它们送向空中.但是,叠置在其上空的、长时间维持的下沉气流层却阻止了垂直扩散,导致污染浓度不断升高.出现"分层"结构是由于高空偏北风未侵入到边界层内,冷空气太弱或者无冷空气活动是高空偏北风不能到达近地层的主要原因.而下沉气流层的形成则与其上空的空气辐合有关,该辐合层源自偏北气流中的风速脉动.因此,环境大气动力作用是高空偏北气流型空气污染过程形成的关键机制.
  • 摘要:统计了近10a来甘肃省发生的沙尘暴过程,给出了甘肃省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9日甘肃大范围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天气学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近年来的5次春季强沙尘暴过程.结果表明:当西北地区上空高空风速加大,500hPa上20m/s的强风速区内,700hPa风速≥12m/s的强风速带以内,500hPa槽前,700hPa槽线附近或后部,冷平流最强的区域,地面冷锋之后气压梯度最大的区域的交叉地带,受高低空强风速带的动量下传作用、地面冷高压前部强的气压梯度、变压风的作用,容易产生地面大风.另外,当这一区域与河西走廊重合时,地形的狭管效应对地面风有增大作用,要格外注意.考虑季节因素,结合各地表层的温湿状况,天气系统的强度和移速,做出沙尘暴天气预报.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以及NCEP1°×1°6h的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18日发生在湘赣地区的一次台前飑线过程的环境条件及其多普勒雷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前飑线产生前,对流层低层较好的水汽条件、条件不稳定层结、高CAPE值均为其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台风是此次台前飑线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露点锋、地面辐合线为其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台前飑线西移北上的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中层径向辐合(MARC)、速度大值区、阵风锋.本次台前飑线和以往研究的西风带飑线存在以下差异:本次飑线低层垂直风切变主要以风速差为主;中高层的冷空气侵入并不明显;在成熟阶段,气压场上也没有明显的雷暴高压,但有明显正变压;本次飑线过程是发生在暖湿的环境条件下,后侧入流为东南急流,雨水蒸发并没有西风带飑线那么强烈;雷达速度图上虽有MARC特征但最大正负速度差值并不是很大(15~27m·s-1).上述特征可能是造成该台风飑线过境湖南,但并没有带来严重灾害的主要原因.
  • 摘要:飑线主要发生在对流天气活动频繁的季节,一般为5月下旬至8月中旬。利用2007-2013年河北省30个飑线个例资料分析飑线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特征和雷达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飑线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午后到傍晚时段,持续时间在4h左右.河北飑线主要的生成源地在河北省西北部,对流泡多在太行山上生成,东移下山过程在浅山区或平原地带发展加强为组织性强的飑线.根据不同的影响系统将飑线过程天气型暂分为四种:冷涡影响型、强降水影响型、热力影响型和短波槽或切变线影响型.飑线的主要雷达特征是弓形回波、阵风锋和低空强后侧入流.
  • 摘要: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影响湖南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尤特"台风暴雨直接由台风环流引起,是典型的台风暴雨过程,其降水属于锋前暖区降水,而"天兔"台风暴雨由台风低压倒槽与西风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引起,是典型的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台风系统外围远距离暴雨过程,其降水属于锋面降水.大气环流的调整、台风自身风场的不对称结构以及地形的影响是"尤特"和"天兔"登陆后不久路径突变的主要原因,而路径的突变直接导致了暴雨落区的差异."尤特"低压环流与南海季风相互作用,充沛的水汽输送对台风低压环流的长时间维持以及湘东南暴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而"天兔"登陆后南海季风偏南,不利于"天兔"的长时间维持以及向暴雨区的水汽输送.低层暖式切变线附近强辐合与高层强辐散耦合、低层强正涡度与高层负涡度的耦合共同为"尤特"台风暴雨的发展和持续提供了动力条件.由中低层冷空气入侵导致的锋生强迫和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的次级环流,加强了"天兔"低压倒槽内冷暖气流的辐合,是触发倒槽内中尺度对流发展和暴雨产生的重要动力机制.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NCEP/GFS一日4次0.5°×0.5°再分析资料,结合ECMWF细网格一日2次0.25°×0.25°客观分析及乌鲁木齐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分析2014年12月8日乌鲁木齐极端暴雪中尺度特点.结果表明:暴雪是在有利环流背景下,由850~700hPa切变线及风速辐合区、低层扰动、地面冷锋和中小尺度地形共同作用造成.降雪前期低层东南风、逆温及干暖盖起到了储蓄和积累大量不稳定能量的作用,而降雪时能量锋区的维持也为强降雪带来了热力不稳定条件.低空西北急流对乌鲁木齐强降雪起到动力触发作用,地形强迫抬升使迎风坡维持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中-β尺度次级环流圈,低层强水汽辐合的维持为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形增幅作用明显.强降雪时段风廓线雷达的探测高度增高,水平风从地面到高空逆时针旋转(冷平流),低层较强偏北风与高值区相对应,水平风向风速的变化和低层Cn2值的增大对于暴雪短临预报有3~5h提前量.ECM WF细网格48~72h风场预报对于提高精细化预报准确率有很好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2月上、中旬3次雨雪过程中主要影响系统、降水相态演变特点与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分析,结合三次雨雪过程锋生动力作用与南风强弱变化、雷达回波特征,探讨雨雪过程降水相态变化及降雪强弱成因,对湖南降水相态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为提高冬季冻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1)第一次过程湘南出现冻雨,850~700hPa有明显逆温层,700hPa温度高于0℃,850hPa和925hPa温度低于-4℃,地面温度低于0℃.700hPa强盛的西南急流为水汽输送和融化层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地面静止锋和深厚的冷垫是湘南冻雨维持的原因.(2)第二、三次过程以降雪为主,温度层结显示地面温度为0℃左右,地面以上层次温度低于0℃.(3)第三次雨雪强度最强,暖湿空气沿锋面强迫抬升,在低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导致较强雨雪天气的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强降雪过程具有积层混合性降水回波及低质心高效降水回波特征.
  • 摘要:以百分位和标准差作为依据,挑选出2010-2013年ECMWF-IFS的西太台风路径异常预报误差(AFE)个例.对形成这些个例的相关因子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可能改进的途径,有以下主要结论:(1)大多数AFE个例(约60%)位于台湾以东和菲律宾以东洋面上(5°~25°N,120°~140°E).但是黄海和东海海域(25°~35°N,120°~130°E)是出现AFE个例概率最高的海域.(2)影响AFE个例最常见的因素是台风在预报时效内登陆或经过大型岛屿(简称为LP),其他因素还包括台风接近消亡(简称PS)、弱引导气流(简称WS)、台风处在初始编报时刻(IP)和台风变性(简称ET).(3)尽管ECMWF-IFS的平均预报水平领先于其他模式,但对于AFE个例而言,其他模式的表现可能更好,尤其是NCEP-GFS模式.业务预报中,当预报员预期会出现AFE个例时,应该多参考NCEP-GFS,ECMWF-EPS甚至是JMA-GSM的预报结果.如何事先预期有AFE个例发生,仍是业务中的难题,还值得深入探讨.
  • 摘要: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13年严重影响华南的"尤特"台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尤特"活动期间,其环流中心上空高层有随台风移动的高位涡大值中心下传,且高层位涡下传的强弱与下传区相对台风的位置与台风强度和移向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台风一般沿着其上空等熵位涡分布图的长轴方向移动,高层位涡增加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强度加强.高层高位涡的下传,导致动力对流层顶下降,在高位涡异常区前方低层激发气旋性环流,形成低涡或气旋,从而影响台风移动,而低涡或气旋生成后对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又有正反馈作用,促使台风加强.由于高层高位涡下传对台风强度产生的正影响,以及周边高位涡空气的输送、后期冷空气的南移和孟加拉湾、台湾岛以东洋面热带气旋的发展带来的东、西、北三支高位涡空气的注入,"尤特"生成后强度快速增强、移入南海后再次发展及登陆,后期低压环流得以长期维持.
  • 摘要:利用1959-2012年湘潭3个观测站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普查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湘潭市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大雾发生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全市大雾年平均日数18.9d,湘乡站最多(25.7d),韶山站最少(11.8d);3站的大雾日数整体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变化速率介于1.13d/10a与2.41d/10a之间,1977-2002年为大雾多发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10a以4~6d的趋势递增,进入21世纪后大雾年大雾日数呈下降趋势;连续大雾中,以连续2d的连续大雾最多,占总雾日数的80%.低空有下沉逆温,地面有辐射逆温,是连续大雾产生的重要条件.形成大雾的500hPa形势场特征主要有NW型(槽后西北气流型),SW-NW型(低槽过境型),W型(持续平直气流型),SW型(槽前西南气流型),NW-W型(由脊转槽型)等5种;地面形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面上受小高压控制或处于均匀场中;另一种为地面高压底后部、低压倒槽中或弱冷锋前.
  • 摘要: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京津冀降雨量资料,对2000-2014年,河北69次副高外围(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降水个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这类天气的特征和降水分布规律,同时根据副高形态,将这类天气分成3种类型.对这3类天气的环流背景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69个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降水个例雨量统计显示,暴雨和大暴雨发生频次自西北向东南明显增加,有三个区域较易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即燕山南麓的唐山和秦皇岛、太行山东麓的邢台、河北平原东部的衡水,而保定西北部山区最不易出现暴雨.(2)按照副高形态,将69个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相互作用的暴雨分为3类:块状副高类、准东西带状副高类、东北西南向副高类,其降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在预报西风带冷空气与副高相互作用的降水过程时,除了关注西风槽和副高的位置、强度、形态外,更要关注中低层及地面辐合系统,强降水一般发生在副高外围584~586dagpm、低层700hPa和850hPa的低涡和切变线系统及地面倒槽和低压系统附近.(4)对环流背景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统计了该类暴雨的相关多个物理量的平均值和极大值,可作为副高外围暴雨强度及落区预报重要参考.通过对该类天气特征和规律的总结,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订正数值预报产品.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FNL客观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以及采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通道气象卫星数据监测和定性分析海雾的方法来处理卫星监测的海雾信息,探讨了2010年2月22-25日黄渤海大雾过程的边界层海气要素的特征、大雾成因及生消机理.结果表明:(1)本次大雾是产生在欧亚中高纬平直环流、大气层结稳定的气象条件下.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与副高西北侧及沿海高压脊后部的偏南气流汇合,形成一支跨越中低纬的偏南气流为海雾形成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2)大雾的生消与海表温度、气海温差、空气稳定度和风场等气象、水文要素有密切关系;大雾期间,黄渤海气海温差在0~2℃;大气边界层至对流层下部均有逆温层和等温层,逆温层内的温差为6~8℃,垂直温度的变化是上层温度随时间增大高于底层,使逆温层加强并不断抬升,抑制空气垂直对流发展.近地层空气湿度较大,在200m附近出现一个液态水含量达0.6g·kg-1大值区;850hPa以下层均由2~4m·s-1的东北风随高度顺转成6~8m·s-1的西南风,为大雾形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大雾的湍流最大发展高度达到240m,湍流混合作用可将中上层湿区水汽和雾滴带到近海面层,同时也有利于空气的降温,易达到饱和凝结而形成大雾.中低层持续弱暖平流把暖湿气流输送至冷海面上有利于近海面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海面辐射冷却作用激发平流冷却大雾的形成.
  • 摘要: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01-2012年135°E以西所有近海台风快速增强(RI)过程中环境风垂直切变(VWS)进行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台风RI过程中的VWS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平均每年出现12.5次RI过程,一次RI过程平均持续时间为16.3h,发生快速增强的台风中有70.31%快速增强达到最强强度,之后强度短暂维持或很快减弱;(2)发生快速加强的台风强度分别为7.4%热带风暴级、20.6%强热带风暴级、38.2%台风、21.1%强台风和12.7%超强台风,RI在台风阶段出现最多;(3)快速增强台风的850~200hPa的VWS一般在(-8~6m/s),500~200hPa的VWS临界值为6m/s,850~500hPa的VWS一般在(-5~4m/s);如果VWS有减小的趋势、台风自身强度在TS及其以上级别更易出现RI;中上层(500~200hPa)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快速增强影响更显著,偏东风环境风垂直切变下更易出现台风快速增强;(4)台风快速增强过程中也有VWS大于8m/s情况,但是一般VWS为偏东风且中低层VWS不大并逐渐减少等特点.
  • 摘要:2014年8月青奥会关键时段天气预报体现了较高的精细化水平,且服务效果显著.本文从多模式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实况分析订正、现代化监测资料分析等角度,展开深入细致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在精细化预报中的作用和订正能力,为做好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提供思路.发现在数值预报快速发展,产品的多样化情况下,预报员要从更高角度对模式进行判断、提炼,在依赖数值预报的同时,要注重对实况的分析和推断,预报员的分析和主观订正关键时刻起到重大作用.另外,现代化监测资料虽然具有一定误差,但从应用中发现最新资料分析也可为短临精细化预报提供很好的参考.
  • 摘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作为全球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与亚热带水汽输送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大多关注全球不同区域的TC降水分布、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频次变化等特征,或只关注热带海洋地区降水的日变化特点,对TC降水的日变化特征还未详细研究.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气候预测中心的高时空分辨率混合降水资料(High-resolution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s morphing technique,HCMORPH),对全球2008-2010年TC降水日变化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了西北太平洋(WNP)、北印度洋(NIO)、大西洋(ATL)、东太平洋(EPA)、南印度洋-南太平洋(SIO-SPA)TC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其随着TC强度、生命史、活动季节的变化规律.本文定义PVA(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mplitude,实际降水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表示谐波振幅的变化.研究发现:在WNP、NIO、ATL、EPA、SIO-SPA的TC降水日里,NIO有83%的TC降水日存在明显的降水日变化,为各洋最高,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SIO-SPA有76%、EPA有75%、WNP有70%、ATL有61%.不同的洋面PVA具体特征有所不同,WNP、SIO-SPA在强度较弱TD、TS的TC降水中PVA较大,NIO、ATL、EPA在TY、ST强度强的TC降水中PVA较大.TC降水最大值出现在凌晨至上午,最小值出现在下午至前半夜,TC降水具有日变化特征规律.
  • 摘要:2014年3月19-22日,重庆出现了一次强降温天气,各地日平均气温下降8~12℃,且在中西部产生暴雨.本文采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和NCEP/NCAR1°×1°等资料,并利用中尺度滤波方法,对强降温及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温产生前,重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6~10℃,500hPa的北方横槽快速转竖,携带地面强冷空气爆发南下,使得本次强降温天气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特点;(2)两股冷空气在重庆地区形成锢囚锋,暴雨落区与锢囚锋位置相吻合,锢囚锋、切变线和西南低涡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3)经中尺度滤波后的高度场和流场显示,西南低涡主要影响重庆中西部地区,暴雨区位于滤波流场上流线密集带内,偏向于低涡东侧,与反气旋流场结合区域;(4)强降水产生于散度和垂直速度值最显著的时期,而暴雨区位于850hPa层散度负值大梯度区;(5)重庆前期温度异常偏高导致上空积累了较多不稳定能量,冷空气南下推动能量锋区(θse线密集带)经过重庆上空,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了对流性降水,结合锋面降水使得重庆中西部产生暴雨;(6)暴雨的水汽主要源地为南海,水汽经广西到贵州入重庆,水汽辐合区随冷空气的移动而移动,暴雨区在700hPa上为水汽通量散度大负值区,在850hPa上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北侧大梯度区.
  • 摘要:本文应用大尺度常规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风廓线及VDRAS反演的中尺度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大尺度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来源、稳定度条件及雷暴加强、减弱、进入城区再度加强的中尺度系统及触发因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前北京地区具备了位势不稳定层结、低层湿舌和水汽辐合、低空急流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而北京附近大尺度动力条件较弱,不足以触发北京自北向南暴发的强对流天气.冷池出流是触发局地强降水的主要因子,中尺度锋区、地面辐合线与地形(迎风坡或山谷)叠置处,为强降水中心;偏东风是城区强降水触发因子;VDRAS反演的风场及扰动温度场进一步分析发现,冷池中心的北侧200~4000m高空出现垂直次级环流,边界层辐合线对应其上升支,边界层辐合线在强降水落区及时间的短临预报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WRF模式的模拟资料对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的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尺度低涡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清楚地捕捉到中尺度低涡东移过程中伴随新的涡旋中心形成,并替换旧的涡旋中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低涡沿切变线东移.中尺度低涡上空近地面层的冷池、600~400hPa的弱冷空气堆、900~850hPa的弱风区及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是中尺度低涡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中尺度低涡减弱阶段,下沉运动变强,低空急流和高空出流都明显减弱.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云-2E红外云图资料,对2013年11月24-25日引发黄渤海大风的入海气旋发生与发展的动力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黄渤海大风天气过程是在中高纬不稳定小槽东移加深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中发生的.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在气旋初始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在气旋爆发性发展阶段,低层温度平流显著加强,冷锋锋区的斜压性增大;高层正位涡中心向对流层中下层延伸,与低层位涡大值区上下相接.黄渤海大风区上空有较强的超低空非地转气流,Q矢量的强辐合和辐散区集中在气旋的周围.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北侧辐散区叠加在低空急流的气旋性辐合区,这种高低空急流耦合结构是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动力原因.气压梯度和变压梯度是造成地面大风的主要原因,动量下传对此次黄渤海大风有一定的贡献.
  • 摘要:利用NCAR/NCEP资料对发生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一次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是系统的西伸,500hPa风场上,冷空气入侵北部高原.(2)等熵位涡大值中心东北侧的强度及位置的演变反映了暴雨落区与西南急流的发展,这对预报暴雨强度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垂直剖面图可看到,西北急流将高层的高等熵位涡向东向下输送,当正的如平流出现时,强降水发生,负的ζIP平流时,降水趋于结束.(3)较低的高原东北部的冷空气插入高原下部南侧西南暖湿气流中,产生高层与低层之间的风切变和强上升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环流条件.(4)高原热低压中的上升气流分别与冷锋后的上升气流和副高中的下沉气流形成纬向闭合环流与经向闭合环流,这些闭合环流的形成对降水地区暖湿气流的持续输送及上升动力的持续提供起着重要作用,是此次暴雨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5)θs.的等密集锋区与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配合,为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稳定度条件.(6)副高外围强盛的西南气流的稳定维持使得充足的水汽输送到高原东部暴雨地区.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吉林省2012年和2013年初冬的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是由高空冷涡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的,但由于东西阻高强度不同,冷涡形成和路径不同所造成强降水落区和强度差异较大;冷涡暴雪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暴雪过程的前期热量和能量累积较好,锋生明显,比湿维持在2g/kg以上并有水汽辐合上升,配合较好的动力条件和不稳定条件,易造成暴雪天气,降水强度大;冷涡后期,虽然气旋主体移出,能量释放明显,仍存在弱不稳定条件,配合冷涡持续在吉林省旋转,东风回流持续输送水汽,仍能再次造成暴雪天气,雪强弱于前期.
  • 摘要: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三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分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西南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584dagpm线位置、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低层温度平流0线位置的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地面能量场上易形成Ω型高能中心;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尾部辐合区和温度平流0线位置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南、北风气流并存,并在峡谷入口处交汇进入峡谷,使峡谷入口处南、北两侧迎风坡上多形成地形强迫抬升,地面能量场上峡谷北侧易形成温度梯度大值区;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以边界层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低层弱切变和散度负值区位置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南风气流为主,进入峡谷后易受到地形阻挡作用,形成完整的中尺度辐合中心,配合峡谷入口北侧迎风坡上的地形抬升作用,地形性动力强迫达到最强.
  • 摘要:强对流天气是山西北部地区夏季主要降水形势.大同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已经有9年,通过对9年资料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能判断强对流天气的中小尺度系统主要有8类:中小尺度辐合线、中低层西南急流、牛眼结构、中尺度气旋、逆风区、气旋性辐合线、西北气流、高空大风速核等.大部分短时强降水是多种中小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南急流和西北气流沿径向延长线相交的区域常常是强降水落区;冷锋过境后,如果有西南急流输送,仍可以产生短时强降水,落区在冷锋控制地区;对于孤立的回波体,如果有西南急流配合回波会发展,当有西北气流侵入时即可断定会有强降水产生;高空大风速核和低层西南急流是绝大多数短时强降水具有的特征.本文选取2014年山西北部小时雨强大于10mm的32次强对流天气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检验.
  • 摘要:针对受1415号台风"海鸥"影响海南岛产生降水天气特点及成因,利用海南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海口高空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和GF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鸥"对海南岛造成的降水分两个阶段,即台风外围螺旋云带产生的间歇性强对流降水阶段和台风主体的持续性大暴雨阶段.前期副高控制的高能累积,台风西侧低层暖湿气流的辐合、中高层弱辐散,造成大气层结"上干下湿"位势不稳定,低层强垂直风切变、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从而产生龙卷等强对流天气.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结合的急流持续强劲的暖湿气流输送,弱冷空气的卷入以及台风深厚的垂直上升气流和正涡度,是台风主体造成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2010-2013年的2-5月T639模式产品和同时段宁夏25站沙尘实况资料,应用概率回归方法建立了宁夏春季两个等级(一般沙尘和强沙尘)的沙尘概率预报方程,并使用B评分、Bs评分及Bias方法分别对2014年2-5月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宁夏春季分级沙尘有预报能力,气候概率越大,预报方程选取的预报因子代表性和物理意义越明确,预报效果也越好;沙尘过程范围越大、强度越强,过程预报效果越明显;且随着预报时效临近,模式调整,预报能力也显著提高;但由于宁夏沙尘正样本数相对较少,尤其是强沙尘气候概率小,因此导致预报漏报率较高,概率预报偏差率呈现一致的偏少倾向.
  • 摘要:甘肃短时强降水年频次介于0.1~4.5次,有三个活跃区域,分别是陇东南、庆阳市的东北部、甘岷山区.短时强降水始于春末的5月,6月开始增多,7月爆发式增长,8月达到鼎盛期,9月迅速减少;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短时强降水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达5a.7%,其分布的阶段性特征可能与东亚夏季风阶段而非连续的推进和撤退有关.甘肃短时强降水以夜雨为主,主峰期在19-23时,21时达到了峰值,次峰期在00-03时,02时达到峰值.PW、CAPE、W等19个物理量与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500hPa环流形势,结合水汽、不稳定条件及触发系统,将甘肃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归纳为三大类型,其中低槽型中尺度环境条件场配置的特点是深湿高能+低层辐合抬升,西北气流型的特点是浅湿高能+中(高)层辐合(散)抬升,高压内部型的特点是能量积累+弱冷空气扰动.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广东登陆热带气旋(TC)"海贝思"减弱低压后的残留云带造成的强降水的中尺度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低压环流带来的强降水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属于典型的台风螺旋云带中尺度雨团.通过对水汽通量、垂直环流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的垂直分布分析发现,西南和东南急流的暖式切变、辐合和辐散中心与高低次级环流的耦合发展,都有利于螺旋云带中的中尺度系统发展.通过对利用单雷达反演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场的VAP扩展应用方法反演的风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残余低压的螺旋云带中存在明显的围绕TD中心的中尺度螺旋结构,强降水主要由中尺度螺旋结构产生的.
  • 摘要:2014年3月29-31日,广西连续两个晚上在同一区域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雷暴大风,这两类雷暴大风在形态结构演变和环境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30日雷暴大风表现为多个孤立、松散、排列无序的强单体风暴,属于微湿下击暴流、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其层结为条件性不稳定,由地面辐合线触发;31日的雷暴大风则是由有组织的、紧密排列的多单体强风暴组成的飑线系统,其后侧入流明显,有平流作用,风暴范围大,属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其层结为对流性不稳定,由地面锋面南压触发产生.从环境条件上来看,30日雷暴大风的温湿廓线呈倒"V"型结构,中层湿度相对较大,低层干且温度直减率近乎干绝热;31日雷暴大风的温湿廓线表现为850hPa以下大气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紧靠,水汽充足,以上两者分离,干层显著,呈"漏斗"状.另外,31日雷暴大风的垂直风切变较大,更有利于对流的组织化.
  • 摘要:本文利用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和内蒙古沙尘暴监测站器测资料,针对2015年2月21日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地区出现暴风雪后转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综合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天气过程是受强冷空气活动影响,高空蒙古冷涡迅速发展加强产生的.地面冷锋形成降雪,锋区风力较大形成了暴风雪,随后副冷锋影响风力明显增强,伴随沙尘暴天气.暴风雪与沙尘暴差异表现在:(1)影响系统相同部位不同,冷涡、冷锋是它们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风雪多发生在锋区及其暖区中;沙尘暴多发生在锋区后部的强冷平流控制区中.(2)水汽条件差异明显,暴风雪相对湿度需要大于70%;沙尘暴相对湿度小于30%.(3)大气层结需求不同,暴风雪对不稳定层结要求不高;沙尘暴对不稳定层结,深厚的混合层有较高的要求.(4)暴风雪发生时气温骤降,沙尘暴发生时,温度缓慢持续下降.
  • 摘要:结合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4年冬半年北京地区的气象传输轨迹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潜在源区贡献法(PSCF)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影响北京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南、偏东和西北三条路径,其中西南和偏东路径中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概率分别为56.58%和43.80%,为典型的污染物传输路径.潜在源区分析发现,高PSCF值主要对应西南和偏东轨迹气团所影响的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及天津等地,其形成与下垫面排放及气团移动速度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PM2.5排放源强度构建传输气象指数,经检验发现与PM2.5浓度的生消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有约6h的预报提前量.通过与静稳指数的综合分析可从不同角度解释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从而有助于加深对重污染天气的理解,并在预报评估中发挥参考作用.
  • 摘要: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雪灾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2月4-7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雪灾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黄土高原雪灾是由一次暴雪和两次中雪造成的;暴雪过程在径向速度场上0线表现为典型的S型,反射率因子大于30dBZ;500hPa以下正的热成风涡度平流和500~300hPa负热成风涡度平流的配置,为暴雪和两次中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暴雪前气象要素表现为:气压持续下降、水汽压迅速升高,暴雪前同时伴随着偏东风增大的过程;暴雪过程的湿位涡空间结构不同于中雪的湿位涡空间结构;暴雪开始时,主要是水平辐散项的作用,在650~500hPa形成涡度收支正值,在300~100hPa形成涡度收支负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水平平流项的作用,在800~700hPa仍为涡度收支负值层.
  • 摘要:2014年11月3-12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内蒙古部分城市属于"京津冀"周边重点防控城市.本文利用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呼和浩特市为代表,分析APEC会议前后内蒙古重点防控城市灰霾日及其气象条件,并与2013年同期进行对比,结论如下:(1)APEC会议期间,呼和浩特市有1个灰霾日,比2013年同期下降7d,降幅87.5%.(2)2013年10月末到11月初,呼和浩特市无冷空气活动,近地面盛行2~6m/s的偏南风,灰霾天持续.2014年10月25日前后,呼和浩特市上空仍无冷空气活动.11月2日到11日为持续10d的静稳天气,地面盛行2~4m/s的偏南弱风.(3)2014年10月24日前,呼和浩特市灰霾天重于2013年;2014年10月25日之后,灰霾天迅速减轻,颗粒物浓度几乎全部低于2013年同期,空气质量达标.这与无冷空气活动、地面微风的气象条件是不相符合的.(4)内蒙古政府于10月末开始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方案,11月1日启动全面防控措施.APEC会议前后,呼和浩特市灰霾天得到全面控制,应该是高强度防控的直接效果.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1°×1°逐6h的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探测资料,对2014年5月8-10日华南暖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这次暴雨过程的EC、T639、JAPAN模式的预报性能也进行了检验等,结果表明:(1)边界层西南急流、东南风急流造成的强烈辐合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强降水关系密切;(2)在有利的天气尺度环境条件下,相继发展的MCS具有明显的Back-Building特征,MCS的低质心结构表明对流系统具有明显的热带季风暖云对流性质,具有极高的降水效率,有利于造成局地较高的累积降水量;(3)数值模式对影响系统及降水量级的预报存在一定偏差,尤其对强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仍需进一步订正,预报员受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影响,对暴雨和大暴雨在华南中东部存在明显的空报.此外,对8日的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表明,降水物理方案的选择对于暖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影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WM6的微物理方案下,母网格采用Grell对流参数化方案的Run02试验降水模拟结果最为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暖区对流系统演变状况.
  • 摘要:通过对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影响期间的地面观测、卫星、雷达及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浅层风观测数据以及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中国台湾气象部门台风年度调查报告资料、登陆点灾情资料等,结合台风风压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威马逊"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 摘要:利用1981-2013年上海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上海市霾的时间变化特征、霾日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风力与霾的关系以及近10a气候变化对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近10a霾日数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下降及能见度上升,空气质量转好是导致霾减少的直接原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以及冬季风减弱是霾日减少的可能因素.上海霾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城区和西部郊区多,东南部郊区少的特征.
  • 摘要:利用2006-2014年4-9月湖南117例强降雨天气过程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依据湖南本地暴雨预报经验和方法,将强降雨天气过程分为低涡冷槽型、地面暖倒槽锋生型、副高边缘型、台风型、梅雨锋切变型和华南准静止锋型等6类天气型.在此基础上,以同期222个暴雨日当天08时20°~35°N、105°~120°E范围内NCEP1°×1°500hPa高度场和850hPa经向风为参数,采用K-均值聚类法通过反复迭代得到6类最优暴雨日天气型分类.结果表明:6类聚类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湖南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降雨特征,与主观分型的结果相吻合,地面暖倒槽锋生型类暴雨日天气型的离散度最大,降雨空间分布的移动性和不均匀性也较其他5类明显,说明依据此聚类方法进行客观分型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可作为湖南汛期暴雨客观预报的重要依据.
  • 摘要:综合利用多源资料,对2005-2013年黄淮中西部出现的圆形MβCS的强对流天气意义,环流背景及典型MβCS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淮中西部圆形MβCS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较高,预报预警难度较大.其主要天气形势有切变(辐合)型、下滑槽型和东风倒槽型."080714"和"130802"两个典型个例的分析显示,即使系统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形态和发展演变规律,由于动力、水汽和对流不稳定条件差异,也会造成强对流天气的明显不同."080714"以极端强降水为主,对流层中低层具有相对深厚的辐合层和湿层,系统发展至成熟期雷达监测到层云降水区内的南北向带状对流系统,而"130802"以强雷暴和雷暴大风天气为主,系统发展至成熟时雷达监测到单体或多单体风暴合并发展形成前沿伴有线状对流的东西向"弓形"回波.圆形MβCS均形成于低空高能量区内,对流层中低层以辐合为主,垂直相对涡度(散度)都呈现"正负(负正)"交替分布的特征,边界层辐合较前期有所发展,辐合区宽度在100km左右,狭窄的垂直上升运动区两侧有下沉运动区,形成次级环流."080714"过程中,对流发展区边界层辐合增强明显,垂直上升运动区也相对深厚,且对流初期具有相对强的低层暖平流,边界层弱冷平流入侵起到对流触发作用,而中高层暖平流的发展导致系统减弱;而"130802"过程中低层冷平流的对流触发作用不明显,边界层至600hPa弱冷平流发展促使系统衰亡.
  • 摘要:针对"8·16"局地暴雨过程,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以及天津铁塔资料探讨了局地暴雨天气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中低层低涡后部的冷空气与高压顶部的暖湿空气在华北东部渤海西岸交汇,且系统前倾,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累积.从中尺度特征来看,此次局地暴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露点锋的触发下,局地对流生成,并向高湿高能区方向发展加强;第二阶段,天津以南地区的强回波区出现阵风锋,并向北推进,与天津局地生成的回波相遇并合并加强;第三阶段,冷空气与偏南风形成辐合,触发东北部出现对流,并向北发展,随后系统过境,地面转为偏北风控制,降水过程趋于结束.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加密自动雨量站、Google earth地形资料等,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出现在宜宾市珙县孝儿镇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地暴雨发生前期持续数日的高温高湿状态使得大气不稳定能量的不断积累,为中尺度系统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宜宾站SI指数的变化与南部山区暴雨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山区下垫面的地形强迫抬升为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雨区与地形走向关系密切;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自动雨量站的风场资料能较好地监测到山区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