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作用
耦合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6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113528篇;相关期刊394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95种,包括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水下噪声学组成立三十周年第十五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第四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第七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等;耦合作用的相关文献由44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茂花、李蕊、张久鹏等。
耦合作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528篇
占比:99.39%
总计:114222篇
耦合作用
-研究学者
- 张茂花
- 李蕊
- 张久鹏
- 裴建中
- 马大男
- 刘磊
- 孙伟
- 崔继印
- 李博
- 李强
- 王凯
- 王鹏
- 张凡孟
- 张玉
- 陈上有
- 关丽娜
- 刘杰
- 刘高
- 吴建涛
- 吴迪
- 李伟
- 杨文东
- 杨涛
- 梁冰
- 王伟
- 王青松
- 申爱琴
- 蒋金洋
- 许荣华
- 赵宪忠
- 黄滨
- 丁康
- 任仲山
- 刘乙丁
- 刘伟韬
- 刘宁
- 刘慧超
- 刘虎军
- 吕强
- 周德开
- 夏才初
- 夏爱林
- 夏超
- 孙尚辉
- 孙昌乐
- 孙超
- 寇永乐
- 崔凯
- 崔巍
- 常晓丛
-
-
何家成
-
-
摘要:
为了分析开挖变形及爆破扰动下邻近建筑物的响应规律,依托于徐州地铁2号线中心医院站~淮塔东路站区间段下穿建筑物的工程背景,建立了区间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多分段延时爆破荷载曲线模拟实际的爆破荷载,分析在爆破动力荷载下地表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基于开挖与爆破耦合作用,对建筑物结构的振速响应和应力响应进行分析,发现考虑建筑物开挖变形影响时,建筑物的应力响应和各方向振速都有一定增大,其中Z方向振速峰值增大0.52cm/s,同时将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在考虑建筑物结构开挖变形的工况下建筑物结构的振速响应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更为接近。
-
-
邱文华;
浦玉炳;
张乾坤;
张兴其;
吴新强;
王克海
-
-
摘要:
本文以某大型商业拱式廊桥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整桥模型和不考虑上部建筑结构的桥梁模型以及不考虑下部桥梁结构的建筑模型,并计算了各自的自振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应谱方法分析了同时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廊桥主拱圈和上部建筑结构柱的地震响应以及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以此研究桥梁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耦合作用,为廊桥的抗震设计或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官春莹
-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为乡村旅游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好的路径之一。余庆县红渡村根据自身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特色,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共同促进红渡村的经济发展。"四在农家"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存在耦合关系,是余庆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
-
-
牛东旭;
张哲
-
-
摘要: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我国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混凝土建筑物不仅会遭受冻融循环、干湿循环等物理侵蚀,同时还会受到盐碱的化学侵蚀,二者的耦合作用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更严重的破坏。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国家对西北地区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冻融-盐碱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几种常见的冻融-盐碱耦合作用总结了其化学侵蚀原理,列出了几种增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几点不足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
-
胡甚平;
李文晶;
李伟;
刘明明;
赵睿
-
-
摘要: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实施过程控制时存在安全脆弱性时序差异,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安全脆弱性进行遗传耦合风险分析。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过程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得出灵敏性、暴露性和适应性影响因素,围绕船舶、燃料子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系统等,提出基于系统控制思维的事故建模与安全控制方法。选择遗传算法,结合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的系统组分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和控制路径的因子耦合仿真,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时燃料供应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情景模拟下,分析船舶燃料供应过程中的脆弱性风险。仿真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过程中的安全涌现依赖遗传路径,需要全系统监测安全脆弱性,且需对供应系统和外部环境条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
-
崔晨星;
宋力;
陈桂香;
余志武
-
-
摘要:
为了研究碳化环境与重复列车荷载耦合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以及腐蚀疲劳性能,提出一种考虑碳化锈蚀与疲劳耦合效应的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腐蚀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混凝土保护层疲劳开裂对钢筋锈蚀的加速效应以及钢筋锈蚀对疲劳抗力的影响。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30 m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采用该方法评估该U型梁在设计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和腐蚀疲劳寿命,并分析不同列车通行频率和碳化环境对疲劳损伤演化及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碳化环境和列车通行频率下,U型梁的腐蚀疲劳寿命为403 a,表明U型梁的腐蚀疲劳性能良好;碳化环境和列车通行频率对U型梁腐蚀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与设计工况相比,极端碳化环境和极限列车通行频率分别导致U型梁的腐蚀疲劳寿命下降30.28%和31.27%,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腐蚀疲劳寿命下降45.41%。
-
-
谢东升;
刘祯;
李正
-
-
摘要:
以车用发动机有机朗肯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某型涡旋膨胀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施加基于线性分布的温度载荷和基于流场的热边界载荷下涡旋盘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分布差异,以及对比分析热力学模型下和基于流场结果下涡旋盘所受气体力作用造成的变形情况及应力分布,研究涡旋膨胀机涡旋盘应力变形情况及分布规律,并探究了载荷耦合作用下和载荷单独施加下涡旋盘形变的不同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载荷是影响涡旋盘变形的主要因素;基于流场下的涡旋膨胀机运行参数更符合其实际工况,温度分布更合理;膨胀腔压差越大,波动越大,形变量越大,且与吸气腔相连的第一膨胀腔形变最明显。载荷单独施加和载荷耦合下的形变规律相似,最大应力和变形均出现在涡旋齿始端且随展开角的增加应力与变形量逐渐减小,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大于单独施加下的应力变形且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
-
黄帅;
李军霞
-
-
摘要:
提升钢丝绳作为摩擦提升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提升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载荷的耦合作用,从而引发持续振动,通过有效监测钢丝绳振动并进行故障报警,对提升系统智能化运行以及矿井安全高效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钢丝绳横向振动位移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及非接触式。
-
-
韩淼;
王延森;
杜红凯;
孙猛;
刘永波
-
-
摘要:
地震动转动分量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和隔震结构模型,对地震动平动分量和转动分量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耦合作用相比于平动分量单独作用,隔震结构y向最大楼层加速度响应的增幅可达100%以上,最大层间位移响应的增幅可达25%,x向最大角柱剪力响应的增幅可达18%,楼层扭转角响应主要由转动分量贡献,结构中下部的增幅可达10倍以上。含有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的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相比无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明显增大。隔震对转动分量作用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比对平动分量作用的差;含有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的结构响应减震效果,比对无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差。
-
-
赵杰;
赖恩;
陈国华
-
-
摘要:
开展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储罐易损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基于能量密度与最大塑性应变准则,综合考虑爆炸冲击波和爆炸碎片的作用顺序及强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的应变率效应,建立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下化工储罐破坏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储罐理论临界破裂速度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方程的合理性。对5000 m^(3)立式拱顶储罐易损性结果分析可知:材料应变率效应可削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对化工储罐造成的破坏,降低储罐易损性;爆炸冲击波、碎片的作用顺序会显著影响储罐的失效概率,且碎片先于冲击波作用时储罐易损性更高;由单一变量分析可知,耦合作用下储罐的易损性与爆源强度、碎片撞击载荷均呈正相关,但与碎片撞击角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预防由爆炸冲击波与碎片耦合作用导致的多米诺效应事故发生及制定事故防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
-
HUANG Xin;
黄鑫;
TANG Shibin;
唐世斌;
BAO Chunyan;
包春燕;
TANG Chunan;
唐春安
- 《第一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静态破碎剂破岩机理,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内部含圆孔的方形岩样在热应力与膨胀力耦合作用下的破坏过程,重点分析了热应力对材料破坏机理的影响,并与物理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内部热应力与膨胀力耦合作用下,模型中的两条裂纹萌生于垂直于模型边缘的孔径方向上的某个位置,而不是圆孔周围或者模型边缘,并同时向内和向外扩展至模型的内壁和外壁.随着模型热传导系数的增大,起裂位置向模型边缘移动;随着静态破碎剂膨胀系数的增大,起裂位置向圆孔周围移动.同时也研究了相同模型在只有热应力与只有膨胀力作用时的应力场,发现在此模型中热应力对起裂位置和减少裂纹数量有重要影响,耦合作用下的模型破坏是只有热应力作用和只有膨胀力作用的一种综合作用结果.
-
-
王玉;
崔蓝月;
曾荣昌;
李硕琦;
邹玉红;
韩恩厚
- 《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促使人们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不断增长.镁及镁合金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良好的生物形容性,加之储量大,价格也相对较低廉的特点,人们发现这类金属材料很可能成为最有潜力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本文目的在于探究氨基酸及其与葡萄糖的耦合作用对纯镁降解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分析得到相应的腐蚀机理,为后期对基体腐蚀保护的研究提供参考。
-
-
王云;
曹光强;
李楠
- 《第八届全国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注采管柱材质选择多考虑腐蚀因素,而未考虑交变载荷的影响.在注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注采井不可避免的承受交变载荷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可模拟交变载荷和腐蚀介质耦合作用的实验方法,开展了恒定高载荷、恒定低载荷、交变载荷等对比实验.综合分析样品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下的塑性变形应变和断口形貌,明确了交变载荷合腐蚀介质耦合作用增加了样品的脆性,增加了样品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注采管柱材质选择过程中,应考虑交变载荷和腐蚀介质耦合,避免注采管柱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导致注采井失效.
-
-
YU Haitong;
于海彤;
BAI Xue;
白雪;
DONG Qi;
董琪;
LI Wei;
李伟;
WANG Yong Xing;
王永兴;
LIU Chunshuang;
刘春爽
- 《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
| 2019年
-
摘要:
含酚含氮废水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石油化工等行业关注重点之一.本研究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反硝化微生物与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耦合作用,成功实现了对甲酚、硝酸盐和氨氮的同步去除.在温度为30°C,进水pH为7.0,HRT为12h,进水对甲酚、硝酸盐和氨氮浓度在75、78和91mg·L-1的条件下,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为95%、100%和73%以上,去除的硝酸盐和氨氮大部分转化为N2,去除的对甲酚尚未矿化.当对甲酚、硝酸盐和氨氮的负荷为0.195、0.189和0.234kg·m-3·d-1时,系统3种污染物的去除稳定在94%、75%和93%以上.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门水平微生物主要有Chloroflexi、Planctomycetes、Acid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Candidatus Kuenenia是主要的厌氧氨氧化微生物,Bacillus是主要的反硝化微生物,二者协同作用完成对甲酚、硝酸盐和氨氮的同步去除.
-
-
王云鹤;
施泽航;
姜胜超
- 《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9年
-
摘要:
航行在海上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受到波浪的作用会发生摇晃,此时当LNG船舶液舱内的液体未完全充满整个舱室时,船舶的摇晃会激发液舱中液体的晃荡,而液舱中液体的晃荡反过来会影响船舶的整体运动,从而产生耦合影响.一方面,液舱内流体的剧烈晃荡会对舱室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造成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耦合作用会使船舶的整体运动响应更为复杂,甚至极有可能导致船舶倾覆.通过势流理论来分析船舶运动与液舱晃荡的耦合影响,计算出带有三个部分装载的棱柱形液舱的浮式生产储油(FPSO)船舶的整体运动响应情况.结果发现这种耦合影响在正横方向来浪时尤为明显.横摇幅值响应算子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摇晃的效果,耦合影响使得在靠近船舶运动共振频率处的横摇运动明显减弱并能够观察到频响曲线明显的双峰现象.此外,研究发现船舶装载液体的舱数对船舶横摇幅值响应算子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船舶运动的固有频率处.
-
-
刘新静;
蔡磊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传统的港口与海岸工程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退岸还海、建设生态海岸等举措相继而生.岸滩作为海岸重要的地貌单元,对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均有积极的作用.长周期的岸滩演变可以模拟岸线变化,展现海岸工程(如海滩围垦、筑堤建坝、人工养滩等)对环境的影响,但由于模型时空尺度的特殊性,往往会消耗巨大的计算资源.因此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必不可少,其中,输入条件的简化又是实现模型简化的基础,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题.本文利用水动力数值模型Delft3D对长周期岸滩演变模型中输入条件的简化方法展开研究,包括波浪简化和波流耦合作用下波浪、潮汐的简化.本文使用了四种波浪简化方法,分别为“平均分组法”、“波能通量法”、“考虑极端波况的波能通量法”、“输沙公式法”,验证结果表明:与“特征波”方法相比,这些简化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波况,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间;选取特征分潮M2代替所有的潮汐组分,将不同的波浪组分叠加到分潮中来简化模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波流同时简化的难题.
-
-
-
-
刘子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本项目以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为应用背景,围绕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分析的热-力解耦基础;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理论验证;高超声速气动弹性风洞实验基础等3个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力争在翼面、热防护结构的气动/结构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不确定性、非线性因素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高超声速多场耦合动力学高效计算方法;高超声速气动弹性风洞实验方法及技术等4个方面取得突破.揭示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及强弱关系,揭示多种因素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弹性特性影响规律,发展集风洞实验、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手段.
-
-
LI Xinping;
李新平;
ZHAO Hang;
赵航;
LUO Yi;
罗忆;
DONG Qian;
董千
- 《第5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论文以深部岩体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弹性波传播和衰减试验研究为基础,首先利用岩体弹性波波幅值的衰减规律定义了裂隙岩体的宏观损伤变量,其次利用统计强度理论定义了岩石的细观损伤变量,并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原理建立了宏细观裂隙耦合的深部岩体各向异性损伤本构模型,最后利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研究表明:(1)裂隙岩体中弹性波波幅值的衰减规律与裂隙的数量、角度、法向刚度及其所受的应力作用等因素相关,可以较好的定义岩体的宏观损伤变量.(2)深部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由宏细观裂隙及其所处的高地应力环境所决定,基于宏细观裂隙耦合建立的岩体损伤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应力路径下深部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3)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岩体轴向压应力方向上的损伤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在常规三轴拉压试验中,岩体轴向拉应力方向上的损伤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