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损伤变量

损伤变量

损伤变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2935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2010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第十三届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三地混凝土技术研讨会等;损伤变量的相关文献由999位作者贡献,包括党发宁、蒲毅彬、陈厚群等。

损伤变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7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2935 占比:98.92%

总计:33295篇

损伤变量—发文趋势图

损伤变量

-研究学者

  • 党发宁
  • 蒲毅彬
  • 陈厚群
  • 刘建锋
  • 刘红岩
  • 戴俊
  • 杨凡
  • 杨更社
  • 田威
  • 谢和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振; 杨圣奇; 柏正林; 黄运龙
    • 摘要: 分级加载压缩蠕变试验未能充分考虑稳定蠕变中的黏塑性应变,故采用三轴循环加卸载压缩蠕变试验来实现岩石的黏弹、塑性应变分离,从而使岩石黏弹、塑性应变在岩石蠕变的各个阶段得以充分考虑.以某水电站闪长玢岩为例,探讨该类岩石蠕变特性.在破坏前,岩石的瞬时弹性应变以及瞬时塑性应变随着偏应力逐级增大呈线性增长;随着偏应力的增加,黏弹性应变和黏塑性应变呈非线性增长.引入一个分数阶Abel黏壶与Kelvin模型串联形成新型黏弹性模型;用分数阶Abel黏壶代替传统的黏塑性模型中的线性牛顿体并基于损伤建立黏塑性损伤模型.然后将新型黏弹性模型和黏塑性损伤模型与瞬时弹性模型和瞬时塑性模型串联组成一个新的岩石蠕变损伤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岩石蠕变曲线进行拟合,从而证明该模型的适用性.
    • 潘继良; 蔡美峰; 李鹏; 郭奇峰
    • 摘要: 为了描述腐蚀后含单裂隙类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水化学损伤与微裂纹和宏观单裂隙耦合损伤相结合的损伤本构模型。首先,基于唯象理论,得到了类岩石试件在水环境侵蚀和化学腐蚀共同作用下的损伤变量。其次,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设,结合微裂纹的Weibull分布统计损伤模型和宏观单裂隙的断裂力学模型,推导了含单裂隙类岩石试件的耦合损伤变量。然后,考虑类岩石材料的残余强度特性,通过引入修正系数对损伤变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单轴压缩作用下含单裂隙类岩石试件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由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损伤变量修正系数进行了讨论。本文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为描述含单裂隙腐蚀类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残余强度特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计算方法。
    • 戴俊; 张敏; 杨凡; 翟惠慧; 朱清耀
    • 摘要: 采用工业微波炉对花岗岩进行不同微波功率照射试验,分析经微波照射后的应力-应变曲线、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变化规律,探究微波照射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过3.33 kW功率照射时,裂隙压密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显著变长,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试件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花岗岩的峰值应力、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均随着微波照射功率增加发生不同程度折减,而峰值应变逐渐增大;基于弹性模量损伤变量和抗拉强度损伤变量增长速率,微波照射功率对损伤影响存在临界区间,在1.33~2.66 kW功率照射范围内,岩石损伤变量折减幅度最大。
    • 余秀平; 刘保川; 吴军国; 胥克明; 高飞; 杨旭
    • 摘要: 为了对岩石损伤本构方程有更深入的研究,基于D_P准则和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的概念,经过详细的推导,得出了本构方程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基于材料存在应变阈值的事实,结合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对本构方程做了分段处理。提出了两种求取分布参数的方法,并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基于应变阈值的本构方程与曲线的拟合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分布参数的两种求取方法分别侧重于试验和计算,与围压拟合从而对参数进行修正,提高了本构方程的普遍性。
    • 薛志成; 关中植; 裴强; 宁一凡
    • 摘要: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状态下的受力行为,采用等效应变假定理论,建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损伤演化方程。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对考虑纤维影响的材料参数进行标定,得到单轴受拉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分析,验证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钢筋梁三分点加载为例,运用该本构模型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运用该损伤本构模型对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具有可行性。
    • 刘赫; 段广超; 张景怡; 杨彦海; 张怀志
    • 摘要: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再生骨料(RAP)掺量对RAP自密实混凝土(SCC)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轴压缩方法研究RAP掺量为0%、30%、60%、90%和100%(质量分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韧性指数。基于应变等价假说和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单轴压缩本构关系模型,探讨了RAP掺量与损伤变量和损伤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试件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下降,峰值应变和韧性指数增加,所建立的损伤本构关系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RAP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应变小于0.002时,掺入RAP的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变量值大于基准自密实混凝土,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大其损伤值越大;当应变大于0.002时,掺入RAP自密实混凝土的损伤变量值低于基准自密实混凝土,且随RAP掺量增大不断减小。随着RAP掺量增大,RAP自密实混凝土损伤速率不断下降,且损伤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李修磊; 陈洪凯; 张金浩
    • 摘要: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模拟岩石变形全过程的本构模型,深入分析了现有统计损伤模型难以描述岩石初始非线性变形阶段的局限性.综合考虑岩石的变形机理,将岩石抽象为由空隙和骨架组成的材料,分析了岩石变形及空隙与骨架两部分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空隙应变比K的概念;利用岩石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岩石骨架和空隙两部分应变的计算方法,推导了K的演化方程;通过引入统计损伤理论,将岩石看作是由众多强度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的微元组成,最终建立了能够反映岩石变形全过程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现有模型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分析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5个阶段,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很好地解释了围压越大初始空隙压密阶段越短以及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越大的力学行为特性.
    • 马昆林; 黄新宇; 胡明文; 彭琳娜; 张鑫全
    • 摘要: 为了研究取代率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砖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应变等价性原理并基于Weibull函数分布建立了砖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并结合分布参数与取代率的函数关系,修正了损伤本构模型,探讨了损伤变量损伤变量发展速率与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构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的相关性较高,模型参数a,b与取代率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分别反映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混凝土的脆性;砖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总损伤D由初始损伤DR和荷载损伤DC组成,掺入砖混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造成了初始损伤,总损伤变量随应变增加呈S型单调递增,损伤变量发展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砖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其损伤程度和损伤变量发展速率有一定影响.
    • 吉云鹏; 陈宇良; 覃贝录
    • 摘要: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状态下的强度、耗能及损伤演化机理,以再生骨料取代率(γ)及钢纤维体积掺量(V)为试验参数,对24个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受压试验。通过分析钢纤维掺量及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揭示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大,破坏形态由竖向劈裂破坏转化为斜向劈裂破坏,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逐渐平缓,残余强度与耗能逐渐提高;随着取代率增大,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率为50%时,SFRAC的强度与耗能均达到峰值,损伤发展速率最慢;钢纤维可有效延缓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发展。
    • 霍润科; 王龙飞; 李曙光; 丁凡; 王国杰; 秋添
    • 摘要: 为研究受酸腐蚀砂岩的微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基于物性试验及单轴力学试验,对受不同pH值盐酸腐蚀不同阶段的砂岩质量和力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借助电镜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腐蚀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计算其孔隙分形维数,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基于孔隙率的化学损伤变量,推导出砂岩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pH值为1、3的盐酸和pH值为7的蒸馏水浸泡180 d的砂岩质量分别损失1.22%、1.08%、0.57%,单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52.93%、41.91%、27.11%,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受酸腐蚀砂岩平均孔径随着腐蚀时间逐渐增加,孔隙分形维数整体呈增加趋势,砂岩的宏观力学参数劣化程度与砂岩质量损失率、微观孔隙率具有相关性,通过强度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