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79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572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健与美、当代体育科技、体育教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2006体质学术会议、第四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等;身体姿态的相关文献由51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强、尹军、周誉等。

身体姿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1.5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572 占比:98.38%

总计:20910篇

身体姿态—发文趋势图

身体姿态

-研究学者

  • 冯强
  • 尹军
  • 周誉
  • 李敬
  • 王富百慧
  • 茉莉人(图)
  • 陈学超
  • 黄强
  • 朱厚伟
  • 王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岩
    • 摘要: 请接受灵魂三拷问:你是否每天手机寸步不离?是否久坐于电脑前?是否长期伏案工作?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那就请大家赶快去照照镜子,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有不良的身体姿态--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圆肩(含胸)、驼背、头前倾和天使的翅膀--翼状肩胛,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身体姿态
    • 王富百慧; 冯强
    • 摘要: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展趋势亟待扭转,本文考察了近视与身体姿态异常的关系,并验证了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教师监督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身体姿态异常显著增加近视的发生率,增加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都分别有助于降低因姿态异常引发的近视。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的调节作用呈现"互补"特点,其作用机制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作用,应尽可能在青少年早期学段采用上述干预方式,有效降低因身体姿态引发的近视风险。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需切实有效贯彻落实《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开齐、开足体育课。
    • 李敏纳; 尹晓艳
    •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遵照《指南》对五大领域的要求,基于幼儿体质指标偏低现状和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的特点,长沙市岳麓区蓝天璞和洲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将快乐体操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融合,在快乐体操教学实践中对不同体操动作进行游戏化创编,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其正确身体姿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黄莺; 杨健
    • 摘要: 近年来,与音乐表演有关的姿态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热门话题。从表演者的角度,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模仿身体动作来学习演奏(唱),并产出具有相应表现力的音乐;这些动作姿态对于人们如何理解与分析音乐表演,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在音乐表演中,乐谱、音响与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音响产出与促进姿态、交流性姿态以及音响伴随姿态往往没有明确界限,可以共同服务于音乐表演的整体效果以及演奏者之间的交流协作。
    • 魏铭; 牛雪松; 吴昊
    • 摘要: 深化体医融合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面临行政管理体制失范、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恶劣、体态健康科研基础薄弱、主体体态健康素养缺失等现实困境。据此以体制、环境、过程、主体四要素为基础,构建“四维一体”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并基于四要素明确现实路径:体制方面,严抓政策落实,加强体育宣传;过程方面,完善筛查矫正体系,促进健康关口前移;环境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主体方面,体态健康防患于未然,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 周誉; 冯强
    • 摘要: 目的:拟整合一套适用于学校且能快速测量的身体姿态测量方案,并采用该方案测量高中生的身体姿态,初步分析原始数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随机抽取市级重点高中、区级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各2所,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在6所高中里分别抽取高一和高二班级各2个,共纳入631名高中生(男生317名,女生314名)。测量高中生颈部前伸、高低肩、肩胛骨不对称、长短腿和脊柱矢状面形态的情况。结果:在受试者中,颈部前伸发生率为95.9%(男生93.7%,女生98.1%),高低肩发生率为29.3%(男生35.0%,女生23.2%),肩胛骨不对称的发生率为13.2%(男生12.3%,女生14.0%),胸椎后凸角异常发生率为60.9%(胸椎后凸角过小49.6%,胸椎后凸角过大11.3%),腰椎前凸角异常发生率为45.7%(腰椎前凸角过小42.8%,腰椎前凸角过大2.9%)。以1.0 cm作为长短腿的界定标准时,长短腿的发生率为26.0%(男生30.9%,女生21.0%)。男生和女生身体姿态异常的特征有所区别,男生中高低肩(P<0.05)、长短腿(P<0.01)、胸椎过度后凸(P<0.05)的发生率较高,而女生中颈部前伸、胸椎曲度和腰椎曲度变小(P<0.01)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被测量的高中生身体姿态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颈部前伸、高低肩、胸椎后凸角异常。未来应进一步研发更适用于大样本人群的简便易行、能快速得到结果的测试方法,以便获得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足够的数据。
    • 徐沛
    • 摘要: 戏剧表演是一门舞台艺术,也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观众通过听觉对戏剧语言进行会意,通过视觉对演员的身体姿态进行领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身体姿态比台词更具想象空间,更有张力,也更便于传情达意。戏剧表演中演员身体姿态的个性化表现,能对舞台呈现起到促进作用。一场经典的戏剧表演,总是语言魅力与身体姿态个性化表现的完美结合。本文就这一论题进行探讨,并阐述相关观点。
    • 王伟
    • 摘要: 文章从竞技体育中常见的“不对称”现象入手,论述“不对称”现象给机体带来的负面效果,并指出“不对称”是运动损伤的重要成因之一。同时,结合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与认识,总结分析可以消除“不对称”现象负面影响的方法手段,为解决“不对称”现象提供训练参考。
    • 张利钊; 杜旭; 李浩; 谢艺乾; 唐野野
    • 摘要: 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学习投入的自动识别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在真实课堂中采集学生的多模态数据成为可能,如何利用多模态数据提升学习投入识别的准确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基于外显或内隐信息的单模态模型和基于早期、晚期、混合融合方法的多模态模型,探究:(1)多模态数据相比于单模态数据在识别学习投入状态上的优势;(2)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对学习投入状态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外显与内隐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学习投入状态;基于早期或混合融合方式的多模态模型在学习投入状态识别任务上有更佳的表现;融合方式对于最终结果准确性非常重要,不当的融合方式可能引入噪声,降低模型表现。
    • 陈晨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进行综述分析。研究发现:50%以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及8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姿态异常问题,并且大多数青少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矫正或者不知应通过何种途径矫正,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体态监测是低成本识别出姿态异常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功能性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可以有效矫正不良的身体姿态。提高健康意识、了解科学常识、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控制身体姿态异常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