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79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572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健与美、当代体育科技、体育教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2006体质学术会议、第四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等;身体姿态的相关文献由51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强、尹军、周誉等。
身体姿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72篇
占比:98.38%
总计:20910篇
身体姿态
-研究学者
- 冯强
- 尹军
- 周誉
- 李敬
- 王富百慧
- 茉莉人(图)
- 陈学超
- 黄强
- 朱厚伟
- 王峰
- 申翠梅
- H·赖因哈特
- O·克罗尔-奥里瓦尔
- 严渊
- 于莹
- 余张国
- 刘伟龙
- 刘华欣
- 刘渤海
- 刘爽娜
- 刘锦洁
- 周晓菲
- 姜振宇
- 宋家璞
- 常薏
- 张思
- 张慧
- 张秦
- 张蕾
- 张龙凤
- 朱瑛
- 李彬
- 李志
- 李海芳
- 李玉玲
- 李辉
- 杨阳
- 桂莉娜
- 梁启星
- 梁海丹
- 段星光
- 沈杰颖
- 熊蓉
- 王化平
- 王家祥
- 王少甫
- 王芙蓉
- 相远飞
- 秦春梅
- 肖镜明
-
-
陈岩
-
-
摘要:
请接受灵魂三拷问:你是否每天手机寸步不离?是否久坐于电脑前?是否长期伏案工作?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那就请大家赶快去照照镜子,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有不良的身体姿态--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圆肩(含胸)、驼背、头前倾和天使的翅膀--翼状肩胛,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身体姿态。
-
-
王富百慧;
冯强
-
-
摘要: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展趋势亟待扭转,本文考察了近视与身体姿态异常的关系,并验证了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教师监督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身体姿态异常显著增加近视的发生率,增加身体活动、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都分别有助于降低因姿态异常引发的近视。校内体育活动和老师监督提醒的调节作用呈现"互补"特点,其作用机制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作用,应尽可能在青少年早期学段采用上述干预方式,有效降低因身体姿态引发的近视风险。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需切实有效贯彻落实《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开齐、开足体育课。
-
-
李敏纳;
尹晓艳
-
-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遵照《指南》对五大领域的要求,基于幼儿体质指标偏低现状和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的特点,长沙市岳麓区蓝天璞和洲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将快乐体操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融合,在快乐体操教学实践中对不同体操动作进行游戏化创编,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其正确身体姿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
黄莺;
杨健
-
-
摘要:
近年来,与音乐表演有关的姿态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热门话题。从表演者的角度,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模仿身体动作来学习演奏(唱),并产出具有相应表现力的音乐;这些动作姿态对于人们如何理解与分析音乐表演,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在音乐表演中,乐谱、音响与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音响产出与促进姿态、交流性姿态以及音响伴随姿态往往没有明确界限,可以共同服务于音乐表演的整体效果以及演奏者之间的交流协作。
-
-
魏铭;
牛雪松;
吴昊
-
-
摘要:
深化体医融合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面临行政管理体制失范、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恶劣、体态健康科研基础薄弱、主体体态健康素养缺失等现实困境。据此以体制、环境、过程、主体四要素为基础,构建“四维一体”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并基于四要素明确现实路径:体制方面,严抓政策落实,加强体育宣传;过程方面,完善筛查矫正体系,促进健康关口前移;环境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主体方面,体态健康防患于未然,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
-
周誉;
冯强
-
-
摘要:
目的:拟整合一套适用于学校且能快速测量的身体姿态测量方案,并采用该方案测量高中生的身体姿态,初步分析原始数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随机抽取市级重点高中、区级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各2所,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在6所高中里分别抽取高一和高二班级各2个,共纳入631名高中生(男生317名,女生314名)。测量高中生颈部前伸、高低肩、肩胛骨不对称、长短腿和脊柱矢状面形态的情况。结果:在受试者中,颈部前伸发生率为95.9%(男生93.7%,女生98.1%),高低肩发生率为29.3%(男生35.0%,女生23.2%),肩胛骨不对称的发生率为13.2%(男生12.3%,女生14.0%),胸椎后凸角异常发生率为60.9%(胸椎后凸角过小49.6%,胸椎后凸角过大11.3%),腰椎前凸角异常发生率为45.7%(腰椎前凸角过小42.8%,腰椎前凸角过大2.9%)。以1.0 cm作为长短腿的界定标准时,长短腿的发生率为26.0%(男生30.9%,女生21.0%)。男生和女生身体姿态异常的特征有所区别,男生中高低肩(P<0.05)、长短腿(P<0.01)、胸椎过度后凸(P<0.05)的发生率较高,而女生中颈部前伸、胸椎曲度和腰椎曲度变小(P<0.01)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被测量的高中生身体姿态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颈部前伸、高低肩、胸椎后凸角异常。未来应进一步研发更适用于大样本人群的简便易行、能快速得到结果的测试方法,以便获得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足够的数据。
-
-
徐沛
-
-
摘要:
戏剧表演是一门舞台艺术,也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观众通过听觉对戏剧语言进行会意,通过视觉对演员的身体姿态进行领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身体姿态比台词更具想象空间,更有张力,也更便于传情达意。戏剧表演中演员身体姿态的个性化表现,能对舞台呈现起到促进作用。一场经典的戏剧表演,总是语言魅力与身体姿态个性化表现的完美结合。本文就这一论题进行探讨,并阐述相关观点。
-
-
王伟
-
-
摘要:
文章从竞技体育中常见的“不对称”现象入手,论述“不对称”现象给机体带来的负面效果,并指出“不对称”是运动损伤的重要成因之一。同时,结合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与认识,总结分析可以消除“不对称”现象负面影响的方法手段,为解决“不对称”现象提供训练参考。
-
-
张利钊;
杜旭;
李浩;
谢艺乾;
唐野野
-
-
摘要:
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学习投入的自动识别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在真实课堂中采集学生的多模态数据成为可能,如何利用多模态数据提升学习投入识别的准确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基于外显或内隐信息的单模态模型和基于早期、晚期、混合融合方法的多模态模型,探究:(1)多模态数据相比于单模态数据在识别学习投入状态上的优势;(2)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对学习投入状态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外显与内隐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学习投入状态;基于早期或混合融合方式的多模态模型在学习投入状态识别任务上有更佳的表现;融合方式对于最终结果准确性非常重要,不当的融合方式可能引入噪声,降低模型表现。
-
-
陈晨
-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进行综述分析。研究发现:50%以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及8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姿态异常问题,并且大多数青少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矫正或者不知应通过何种途径矫正,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体态监测是低成本识别出姿态异常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功能性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可以有效矫正不良的身体姿态。提高健康意识、了解科学常识、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控制身体姿态异常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方案。
-
-
朱厚伟;
申翠梅
- 《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在当今社会,儿童使用书包携带书籍、餐具、学习用具已经较为普遍.目前许多研究认为儿童肌肉不适(肌肉疼痛、抽筋、麻痹、无力)(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MSD)与书包存在着关联,MSD与儿童负重状态下身体姿态的改变存在关联,负重状态下的身体姿态变化是导致儿童MSD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书包过重会造成儿童非特异性颈部、肩部、背部疼痛以及身体姿态不良等研究的热度正在不断升温.儿童长期背负较大重量(书包重量大予10%体重,Bodyweight,BW)或者负重距离较远、背负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疼痛(MSD),有甚者会造成儿童脊柱畸形,且这种长期非正常姿势造成的脊柱畸形无法逆转.
-
-
尹军
-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任何运动技术都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而且任何身体姿态的控制都是以躯干支柱力量为基础的,实践证明良好的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对于有效完成运动技术动作极为重要.尤其是一些需要在快速移动或旋转、激烈冲撞、特殊区域内完成的运动项目,更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姿态控制能力.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索两种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方案对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影响程度,实验组和对照组“T字型”和“W字型”跑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但实验组非稳定训练增长幅度更大。其中,“T字型”跑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成绩分别增长-19.51%和-16.63%。“W字型”跑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增长-27.47%和-16.36%,实验组和对照组“八级俯桥”和“五级侧桥”测试分值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实验组非稳定训练增长幅度更大。其中,在“八级俯桥”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分值分别增长176.81%和101.25%;“五级侧桥”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侧测试分值分别增长132.51%和96.57%,右侧分别增长116.67%和96.57%,干支柱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变向条件下的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不同运动平面时的身体姿态稳定性,其中非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方法要比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效果好,非稳定状态下的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本体感受器敏感性,进而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的精确性,尤其是可以很好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募集更多、深层的稳定肌参与运动,进而达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机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
-
-
-
申翠梅;
朱厚伟;
潘慧炬
- 《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儿童长期背负较大重量(书包重量大于10%体重,Bodyweight,BW)或者负重距离较远、背负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疼痛(MSD),有甚者会造成儿童脊柱畸形,且这种长期非正常姿势造成的脊柱畸形无法逆转.本研究尝试采用问卷调查儿童书包的重量,进而分析不同书包重量对儿童社团姿态的影响.
-
-
WANG Yan-hua;
王燕华;
LI Zhi-ping;
李志平;
ZHAO Hai-yan;
赵海燕
- 《第四届中国体能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运用实验法对比分析了核心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民航飞行员大学生的影响,抽取了两组每组各27名学生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了12周的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左右足单足闭眼平衡、1min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较实验前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左右腿八点星状偏移平衡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体向上实验组增长幅度要高于对照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航空专业器械实践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学生身体姿态稳定率高于对照组,身体姿态不稳定率和掉杠率均低于对照组.可见,核心力量训练更有利于提高民航飞行员大学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增强他们身体核心部位的力量,并对航空专业器械的训练具有良好影响.建议: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在民航飞行员大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基于他们的体能需求进一步优化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
-
陈琴
-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青少年是我国国际标准舞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水平.就艺术大赛性质而言,既是宣传和推广国际标准舞在青少年中的发展,也是为各个学校以及我国国际标准舞专业队输送和选拔优秀人才.因此,该赛事的举办,对青少年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裁判的视野,将大赛中舞者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来,首先正确的身体姿态是评判舞者舞蹈的前提“开、蹦、直、立”是芭蕾的四大要素,也是人们审美的基本准则。而国际标准舞也同样离不开此审美标准。其次,音乐与动作配合是评判舞者舞蹈质量的重要指标慎重选择音乐。初级舞者的音乐选择应以动感强,节奏明晰且稍慢的音乐为主,便于舞者掌握。到了中级、高级阶段,可适当选择一些带有简单旋律的音乐,使舞者在正确把握音乐节奏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鉴别音乐的能力。动作与音乐风格一致性。老师应根据舞者的自身条件、学习情况、技术能力,合理地选择音乐,使动作与音乐风格保持一致。注意舞蹈与音乐的完整性。舞者的得分是裁判对舞者完成作品的总体评价。因此,舞蹈的长短应与音乐的长短一致,切不可动作结束了音乐还没有止,反之亦然。然后,动作技术规格是评判舞者舞蹈质量的核心抓住每支舞蹈的动作特征,切忌不能将技术混为一谈。选择舞蹈应取长补短。应尽可能的选择舞者较擅长的那支舞去展示,避免薄弱环节暴露,使之扬长避短。进而,舞蹈编排及妆容是舞者舞蹈的升华无加工的舞蹈动作不能直接搬上舞台。不能大面积的使用造型动作。要合理的使用道具。多元素的融合不能超出舞者的能力范围,并且一定要有契合点。避免服装与化妆成人化,尽量使舞者的装容符合她们的身份对此提出几点建议。要提高四川省国际标准舞艺术人才大赛水平,培养、挖掘出高质量的舞蹈艺术人才。首先,应提高培训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其次,从小重视舞者芭蕾基本功的训练;第三,抓好基础教学,规范技术动作,切忌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