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训练语感

训练语感

训练语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汉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专利文献91356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成才之路、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文学教育等; 训练语感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玲、刘靖峰、口郑金宁等。

训练语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91356 占比:99.66%

总计:91667篇

训练语感—发文趋势图

训练语感

-研究学者

  • 丁玲
  • 刘靖峰
  • 口郑金宁
  • 孟颍华
  • 张梦鹏
  • 李喜碧
  • 李玉清
  • 杨素敏
  • 柳玲芳
  • 丁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陈永红
    •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过程”部分指出:“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谆谆告诫我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朗读的关系密不可分,把语言文字情感化,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感作点粗略的看法。
    • 陈兵
    • 摘要: 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门既要常"挂"嘴上,又要常"落"笔上的语言艺术课程。叶圣陶说:"文学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佳方法首推阅读。"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该具有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也就是细读,根据文本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读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两种读法都是教学中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 毛爱琴
    • 摘要: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何而来?在笔者看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在大量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敏锐的感受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时快速地感知、理解和把握,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 叶圣陶
    • 摘要: 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箱倒箧地说的,说出来懂得,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回不说"言外"而说"言内"。这就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 陈晓华
    • 摘要: 语感是对语言文学的敏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使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在语文活动中少耗费精力,从辨认语言信号的细节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语感在语文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那么怎样训练语感呢,根据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 刘赫男
    • 摘要: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要从激发兴趣、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四个方面进行周期性地,长 期的培养。
    • 陈嵘嵘1
    • 摘要: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语感的训练就应扣准语感的训练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 朱建华
    • 摘要: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 徐彩燕1
    • 摘要: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洪镇涛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多读积累,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我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来看,这方面还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应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容量。在此,笔者针对培养和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一、根据课堂资源,提供阅读平台如果语文教材像是一叶扁舟,那么语文就像是整个海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语文教材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单单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材举一反三,汲取课外的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提供平台。例如,在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中的精彩内容呈现给学生,并推荐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好奇心。
    • 徐孝育
    • 摘要: 语感是指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的训练有多么重要.当然,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反复的、不间断的训练.那么,语文课如何进行语感训练,使学生在“导”中“悟”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