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航空安全

航空安全

航空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5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航空、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3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419058篇;相关期刊450种,包括空运商务、民航政工、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2015年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及空管学术会议(CCATM2015)暨航电与空管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航空安全的相关文献由170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瑞山、王燕青、崔利杰等。

航空安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3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19058 占比:99.64%

总计:420566篇

航空安全—发文趋势图

航空安全

-研究学者

  • 孙瑞山
  • 王燕青
  • 崔利杰
  • 任博
  • 陈农田
  • 张恒俊
  • 王永刚
  • 赵攀峰
  • 付令
  • 张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本刊
    • 摘要: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飞机的安全性不如汽车和火车,但其实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发生事故的概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大约每三百万次航班才会发生一次事故。然而高安全性不代表低死亡率,飞机出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一旦发生事故,大概率就是“机毁人亡”。基于这种特殊性,航空安全专家们设计了一种飞机信息记录工具——黑匣子。在调查空难事故的过程中,寻找黑匣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 陈农田; 宁威峰; 齐少桓
    • 摘要: 目的有效识别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能力影响因素与偏差并实施风险感知能力客观测度。方法首先基于研究文献和专家建议,编制民航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影响指标初始问卷,针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和符合性因素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验证问卷结构效度并实施问卷修正。然后对修正问卷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和一致性检验检测其信效度,利用四因子原始结构卡方实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民航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能力测度正式问卷,并实施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能力测度应用验证。结果民航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包含个人身体状态、个人经验水平、人机交互关系和情景意识等4个维度指标22个问卷题项,验证性模型拟合较好,问卷各项信效度指标达到基本要求,应用实例验证了问卷有效适用性。结论调查问卷可应用于民航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感知能力测度和风险行为防控,为有效实施民航飞行员进近着陆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 谷新贵
    • 摘要: 为了提升航空管制安全水平,应全面分析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践行全过程管理机制,打造更加和谐高效的人员管理方案。本文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素质、管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通用航空管制中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优化管控的建议。
    • 王燕青; 杨可月; 刘超群
    • 摘要: 为提高进近着陆绩效,结合航空事故调查分析,确定出机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是确保安全飞行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和机组的团队共享心智为中介变量,构建机组沟通对进近着陆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采用Flight Simulator飞行软件,模拟单发失效应急情境,利用情境意识评定技术和团队共享心智测量量表,测量机组沟通对进近着陆阶段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组沟通、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及团队共享心智与进近着陆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在多重中介模型中,机组沟通主要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进近着陆绩效:机组成员情境意识的中介作用、机组团队共享心智的中介作用及情境意识和团队共享心智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通过提高机组沟通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及团队共享心智水平,从而可以提高进近着陆安全水平。
    • 谷倩倩
    • 摘要: 鉴于影响航空安全的因素众多且大部分因素与工作中的人相关联,建立以SHELL模型为架构的航空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搭建航空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重要度并筛选出重要指标,将重要指标作为节点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空安全风险评估与诊断模型,分析出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航空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诊断功能得到影响航空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并基于此提出预防措施,从而保证航空安全的持续性。
    • 殷实; 崔守澳; 吴悦琪; 李梦娆; 王雪纯; 罗志文
    • 摘要: 作者通过对抚远东极机场夏秋季节不同生境中鸟类的动态变化调查,初步掌握了抚远东极机场夏秋季节鸟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情况,掌握了鸟类多样性变化与活动规律。鸟类多样性结果,树林生境中多样性指数(H)最高,灌丛生境的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D)最高,作者提出鸟击防范的建议,为保障机场的航空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 谭元晧; 张学军; 李雪缘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低轨卫星星座系统迅速发展,空间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空间互联网系统的建立将对航空运输产业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大范围航空用户提供通信、导航、监视等信息服务。本文分析总结了空间互联网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归纳分析空间互联网在航空通信、航空监视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航空领域的空间互联网应用需求及运行指标,并对空间互联网在航空领域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指出,随着全球航空器数量的迅猛增长,对航空安全、航空管理等需求的不断增加,能够为航空飞行和航空管理提供集成性参数信息与数据传输的空间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流系统。
    • 曾航; 张红梅; 任博; 崔利杰; 武江南
    • 摘要: 精确的航空安全预测是科学开展安全预警的前提。航空事故不仅致因机理复杂,还存在迟滞效应,给安全样本时序信息的深度挖掘加大了难度。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首先基于相关系数热图优选致因指标,再以步进搜索和Adam算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LSTM模型超参数,最后以2019年某型运输机事故数据为算例,选取多种常用时序预测模型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预测误差较现有方法降低了28%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 吴亚荣; 赵顾颢; 杨国洲; 张满满
    • 摘要: 塔台飞行管制员的指挥能力直接影响航空安全和空域资源利用率。塔台指挥模拟训练作为快速提升塔台飞行管制员指挥能力的有效途径,训练效果评判难是制约其训练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塔台模拟训练系统的智能化辅助评估功能,开展评估基本规则制定、指标设计、平台设计和评估结果界面设计,期望为塔台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智能辅助评估功能提供参考依据,优化模拟训练效果评估手段,将教员从传统的随堂逐人、逐系统跟训跟评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训练考评效率。
    • 黄轩; 郑佳锋; 张杰; 马晓玲; 田维东; 华志强
    • 摘要: 低空风切变是航空安全的重大威胁,为了研究高原机场典型低空风切变精细结构和演变规律,针对西宁机场2020-02-13出现的两类低空风切变过程,利用FC-Ⅲ型激光测风雷达资料,结合地面实况和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风切变成因和演变特征有所差异,顺风切变线呈“锥形”,由机场西侧向东“嵌入”跑道,而逆风辐合线则呈“弓状”,自东向西影响机场,最大风速均超过20m/s;风场垂直结构具有不同特征,超过15m/s风速带向下传播造成顺风切变,逆风切变时风向首先在近地面变化超过160°;两次过程下滑道模式相邻时刻风速差均超过15m/s。高时空分辨率激光测风雷达能较好地探测到风切变的演变过程和精细结构,这对提高航空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