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93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职业技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江海教育论坛、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江苏省第三届传媒学科研究生论坛 等;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娜、李春梅、丁叔芳等。

自我认同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5.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293 占比:94.22%

总计:3495篇

自我认同感—发文趋势图

自我认同感

-研究学者

  • 徐娜
  • 李春梅
  • 丁叔芳
  • 万增奎
  • 刘飞
  • 包家官
  • 吴增强
  • 孔雯
  • 杨立行
  • 杨虎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一迪; 乌云特娜; 金童林; 冯英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与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1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比较倾向、自我认同感与总体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自我认同感对总体幸福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认同感在社会比较倾向与总体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比较倾向能通过影响自我认同感进而影响大学生总体幸福感。
    • 阮瑜
    • 摘要: 新岗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角色转换难、业务提升慢、上升动力不足等诸多挑战。由此,探究新岗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海港小学的实践探索,设目标、学技能、励师德、重培训、强教研等多措并举,切实有效地帮助新岗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新岗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赖安夏
    • 摘要: 自我认同感会影响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以及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价值的判断。中职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正是形成自我认同感的关键阶段,故自我认同感对于中职生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以广西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现状。基于现状提出:摒弃社会偏见,倡导工匠精神;完善课程体系,规划职业生涯;增加教育投入,共建“家校桥梁”;学习榜样行为,参加实践活动等方面提高中职生自我认同感
    • 陈欢园
    • 摘要: 福鼎前岐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传统舞蹈。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省级非遗舞蹈——福鼎前岐马灯舞进行研究,从它的历史渊源、艺术呈现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自我认同感
    • 朱乐乐; 陈志钢; 范玉强
    • 摘要: 生活美学时代,旅游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生活风格是一种整体偏好,塑造个体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旅游活动呈现强烈的情感消费特征。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以情绪评价理论为基础,选择西安大唐芙蓉园为案例地,探讨生活风格通过情感中介变量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生活风格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旅游仪式感和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下,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产生重要间接影响。2)生活风格对游客的旅游仪式感、真实性感知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仪式感、自我认同感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真实性感知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未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赵晗蕾
    • 摘要: 研究表明,4~5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变得强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指出:4~5岁幼儿“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在4~5岁中班幼儿的游戏行为中,协同游戏(又称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分别开始出现。在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的低结构课程或自主游戏中,幼儿间由材料、动作或共同目标引发的沟通和配合,使得他们的游戏脱离了前期的平行游戏阶段,进入了有更多同伴互动行为的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阶段,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使幼儿产生了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 金虹青
    • 摘要: 为满足“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民生需求,幼儿园集团化管理的模式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扩大了幼儿园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但原有的优质师资也因园区的增加而被稀释。教师队伍出现“三高”现象:非编教师占比高,教龄5年及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比高,教师流失率高。为此,我们积极寻找突破口,尝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入手,将培养教师成才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 邱致燕; 毛惠梨; 吴薇; 袁孟琪; 张斌; 史滋福
    •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我认同感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抽取190名大学生,采用自我认同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进行施测.分析在自我认同感与手机成瘾之间,应对方式是否起中介作用.结果 自我认同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手机成瘾、 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自我认同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消极应对方式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消极应对方式在自我认同感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王懿
    • 摘要: 目的:研究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学龄矮小症患儿自我认同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诊治的矮小症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疗法.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自我认同感、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并统计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和抑郁量表(C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自我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矮小症患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负面心理,增强其自我认同感,提高生存质量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 朱琳
    • 摘要: 豆腐软甜,杏仁微苦,一甜一苦,构成了小夜子和达郎二人真实却普通的生活.我们总希望成为上天的宠儿,尽享甜蜜,可现实总有各种办法给我们当头一棒,最终我们摸着疼痛的脑袋终于明白,生活皆是苦难.小夜子和达郎的生活更是如此.所幸,再苦的日子里总有那杯"清酒"让我们得以喘息,杏仁豆腐里总有一口香甜让我们有所期待,小夜子和达郎总有彼此的拥抱让他们聊以慰藉.生活中希望不多,好在不绝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