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3江海教育论坛
2013江海教育论坛

2013江海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3-09-27

主办单位:民进江苏省委办公室;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

会议文集:2013江海教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叶圣陶1912年中学毕业,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1941年,他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表达了他从教30年对当教师的思考.时隔70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文章,对于当代中小学教师,仍然极富指导意义.教师应知道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明白课程目标,不能完全依赖课本,关注课外实践,将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的本质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具有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教学由教师帮助学生学逐渐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 摘要:校本研修已成为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多向循环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实现了"理论(校本研修理论)-机制(校本研修机制)-实践(教学实践情境)"三环节的循环互动.它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多向性与循环互动性,并在这个循环互动的系统中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构建多向循环互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旨在起到这样一种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更新、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理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操作性强的理论依据、方向与目标;重新发现教师的职业及本身价值,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是中小学教师汲取营养的精神食粮.目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汲取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用叶圣陶教育思想引领中小学教师成长,对于提高教育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还仍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实现叶老先生“教为不教”的目标,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体,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主体的创造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教为不教”的最终目标。
  • 摘要:关于教师发展,曾看到这样一个生动的描述:"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教师的发展应当是自己打破自己.从内部打破,必然依靠内部的力量.通过培训给予的力量属于外部的力量,只有当教师开始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活时,教师发展的自觉、自悟意识才会形成。教师发展的培训学习必不可少,但真正能触动心弦的应该是润泽的、渗透式的。应鼓励教师阅读经典、阅读自然、阅读艺术,这样教师才会有在课堂上面对生命的从容与自由。
  • 摘要: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中有这样两个影响十分深远的观念:一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二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两个观念貌似谈的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如果从进德修业这个角度看,它们之间是完全相通的,这样行为从本质上说自然是一种好习惯的表现.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的进德和修业的过程.叶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不仅是教育教学理应秉守的圭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也应该是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的内容要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若为了作文而作文,则忽视了作文的根本意义。老师成为孩子们的“重要他人”的几率十分大,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 摘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兴,则教育兴.关注教师质量聚焦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始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汇聚的地方,实际工作中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新教师的招聘与培训、青蓝师徒结对工程的实施,职称评定与晋级,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评比,名特优教师的奖励等政策都成为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为使这些政策发挥应有作用,在此过程中,应紧扣教师成长规律;突出成长的实践过程,避免功利与急燥,夯实基础,锤炼队伍,优化教师成长环境。
  • 摘要:小学教师工作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行政权利的影响,而在于教师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依据"以人立人,以心育心"的原则,教师自身的积极心态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应当自信,小学教师的自信不仅可以使自己成功,还会感染、影响到学生,让他们也品尝到自信的喜悦。教师首先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培养奉献感。在奉献之中,体会到“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真谛。总之,在深化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作进一步的“微观”研究,进行教师人格的各个层面的分析与探讨,将教师队伍建设细化为一个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极大程度地提升教育水平,有助于教育的长足发展。
  • 摘要: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与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追求必须与社会使命、责任,与学生生命成长密切联系,也必然要承受更多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但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追求必须被重视。在朴实的教书育人与伟大的教育使命对接中,在不断自我体察,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坚守心灵对生命的承诺,无比重要地生活着,并享受着内在的尊严感和满足,撷取教育智慧,汇聚幸福人生。
  • 摘要:叶圣陶先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指出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职业的动力,如今,这些负面表现被称为职业倦怠。应让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真谛,有明确的是非观和善恶观,理解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有充分的实践精神。叶圣陶先生对当时教师的期许是教师必须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有思辨能力、有反思精神的人,这对现在的教育的实际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对现代化教育所呼唤的教师职业素质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认为,教育的现代化所呼唤的教师,首先,应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促进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展现更多的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言一行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杜绝辱骂体罚;其次,应体现公平。要平等关爱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于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关心,体现教育公平;再次,应亦师亦友。不仅要业务精湛,善于运用现代科技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善于沟通交流,当好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者;最后,应协同发展。从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到现代教育的“学生中心”,再到后现代教育的“中心的消失”,教育的理念经历了重大变革。应着力营造教师、学生、家长多维交流、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 摘要:中国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主要有深厚的敬业爱生情感、强烈的育人至上意识、鲜明的教育开明作风和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四个方面。当前师德缺失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个别教师自身素质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工作的不科学也是一个因素。应建立以学生评价为准的评价体系,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考核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对好的老师应该加强宣传,加强道德楷模的感染力。
  • 摘要:笔者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了专项的研究,通过对《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中所有的语篇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从语篇教学的整体设计着手,对英语语篇课堂教学在整体设计上作了阶段性的研究。通过与同行英语教师的交流,使英语语篇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 摘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重大,而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是缩短这个时间的有效办法。通过大力开展学习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强化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应建立长效机制,对入职新教师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政治、业务职前培训,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工作、个人素质进行正确的评价,完善教师的退出机制。
  • 摘要: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以及专业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应该借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工作实效奖励制度,结合已经评定的教师职称,适当向实干型人员实行政策倾斜,做好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应尽快出台省级的特级教师津贴补助标准,统一额度政府行为,在全省进行推行。在全省设立特级教师等优秀教师津贴单独核算制度,励与补贴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分离出来。,制定制度,并形成把对优秀教师的奖尽快出台我省苏北地区优秀教师招聘优惠政策,利用倾斜的政策、优惠的条件吸引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师,特别是知名特级教师来苏北各市任教,以稳定、壮大苏北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稳健而快速的发展。
  • 摘要:目前江苏省小学教师评职称要求必须专业对口,例如:科学教师要想评职称必须本科就是科学专业,否则就不可以评职称.而小学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师范院校里根本没有这样的专业.这样对这些学科的老师就极其的不公平,极大地阻碍了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些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关键的课程.建议取消专业对口的规定,解决小学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老师的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以实现公平。
  •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有"三重门":学历之门、赛课之门和论文之门。“学历资历”是职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学历之门”确有存在的必要。不过,在提倡“学历进修”的同时,还要大力营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避免陷入“唯学历”的怪圈!赛课是公开课的一个分支,少数老师公开课很出彩,而常态课很寒碜,这与评审的“天平”失衡不无关系。赛课的评审中要保持平衡,常态课与公开课应占同等比重。对论文的过分重视导致现在学术垃圾越来越多,随着“破除职评坚冰”的呼声日益高涨,“论文之门”也应有所改变,应完善评审制度。
  • 摘要:历年来,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依托千年古镇甪直的历史文化底蕴,紧紧抓住叶圣陶教育思想这一独特品牌,让叶老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用叶老教育思想引领教师成长.我校通过组织研读叶圣陶教育著作,点燃教师工作、学习的热情。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老师们投入大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去,认真践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主张,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特色文化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也促进了老师的成长。通过组织课堂教学竞赛,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开设青年教师读书班以及各种培训活动,不断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本领。总之,教师的成长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学校特色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叶小人,一定会把教师的成长置于学校的特色大背景下去考量,用叶圣陶教育思想资源引领教师成长,从而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 摘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是一所拥有半个多世纪办学历史,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名校.学校请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做青年教师读书班的导师,成立"博雅读书社"。通过诵读经典书籍,把古文学习与教学相结合,从源头上去认识,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引领着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自信地前行,通过读书浸染,改变老师们的气质,也改变了学校的精气神。
  • 摘要: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某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应从社会的角度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建立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学校要建立人性化管理体制,建立客观公正、正面激励的教师评价制度以满足成就动机。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塑造教师的职业信仰,总之,只有做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 摘要:有多家心理机构采用非正式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情绪失调的现象。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对关乎百年大计的教育负责。建议通过法律规定,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设立惩罚机制,建立对学校工作的保护性法规,努力实现教育内部的基本均衡,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群体。
  • 摘要:从培训内容、形式、培训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互动式培训,应该成为当前新课程不断深化过程中教师培训工作的一种理性选择。
  • 摘要:教师素质是提升教育质量关键中的关键.提升教师素质,重要的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培训机制与选择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师职业培训机制,应做到兼顾共性与个性的需求,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后期的课程设计,创新培训内容;将教育培训制度与教师的评价晋级制度对接,发挥激励作用,真正促进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应改进校本培训的方式,除了研讨会、书面材料的方式,还应该让教师观察课堂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 摘要:教育的幸福传递,是建立在教师的幸福感受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首先自已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去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因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应予以深切的关注关心,积极探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方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认同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工作的意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会自我调节,自觉维护身心健康。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防止职业倦怠。应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探索高质量的教师培养与培训策略,为教师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 摘要:作为管理者,校长应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自己和自己从事的职业,课堂教育只是一个显现教育功能的过程,只有关注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把教师真正放到学校服务的第一位置,教师的课堂教育的能力才会真正提高。要真正体现课堂教育能力,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研究教法,通过培养学生的习惯,注重课堂的细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其潜能,关爱学困生,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传播真善美。总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自己主动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课堂教育能力是一个综合的素质,只有管理者能够高度的重视,并开始实践与引导,老师才会脚踏实地地前行时仰望教育理想的天空。
  • 摘要:本文以丹阳市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编制了《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并对丹阳市随机抽取的593名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已对教师的心理、行为、生理等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此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和策略.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满意程度。学校应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帮助教师减少压力。教师自身也应学会自我调节,提高个人素养及业务能力,养成快乐的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放松自己。
  • 摘要:造成“择校热”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为了缓解择校热,在绩效工资背景下,部分城市采取“教师轮岗制”,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通过建立地区内的“大学区”管理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内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只有操作得当,教师合理流动才有了成熟的土壤,教育公平才更有希望。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教师流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教师流动机制,使中青年教师定期流动,名优教师巡回授课制,发挥名优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建议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去乡村支教,建立对流动教师的考核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采取强校与弱校结对办学的“联校制”、几所学校联合办学的“片区制”,通过开放课堂、校本研修、承担课题等多种形式,以其良好的师德、师智、师能发挥专业引领、典型示范和带动辐射的作用,带动该学科全体教师的整体提升。
  • 摘要: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意识薄弱等都制约着教师培训的发展。建议探索以省为主的招标模式,由省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县级教育部门的自愿结合体联合投标,提供理论知识培训的师资力量。在培训形式上,应做到集中培训不出县,远程教育培训在学校或乡镇举行,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因地制宜编写“校本培训”材料,建立进修学习及外出考察机制,利用网络培训,获取先进的信息资源,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制定考勤制度,,实行考试机制,建立评价制度以及学习反馈制度,建立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中小学校由于重点校和普通校之间的划分,教师地位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都不公平,另外,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为实现教育均衡,应采取教师轮岗制度,可以帮助普通中学提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应给予普通校老师更多的公平的比赛机会,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在教师招聘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职称评定以及评优等应以工作量和工作业绩为主,公开绩效工资的评分标准,让所有老师都能清楚自己的工资收入。
  • 摘要: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作为校长,必须发扬务实创新的拓荒牛精神,成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头羊,使学校显现出蓬勃的活力,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校长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明确办学思想,关注教职工需求,营造理解与尊重、支持与合作的和谐氛围。从学校来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积极推进教师的发展。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总之,校长是一种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校长也是一种责任,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拒绝平庸、追求一流、崇尚卓越,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必须根据学校的使命来思考自身的使命,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共同成功!
  •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而教师则是立校之本,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必然造就一所名校.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优秀师资群体,应当是好校长诸多工作中的最重要一环,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校长应当在以下两个方面不断增强领导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校长,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激励教师自愿发展;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注重人文关怀,关心教师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总之,一个优秀的校长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深刻把握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创新活力,方能提升领导力,才能更好地引领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政策体制障碍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国家和地方没有颁布具体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应该从法律上规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以及定期性。各地为抢夺优质生源,提高升学率,纷纷打造名校,影响了教师的流动。应该重点扶持薄弱学校,缩小区域差异,以达到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以升学率评估学校教育质量,导致优秀教师都集中在名校,造成教育不均衡。应改变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制定新的评估制度,对课程、教学能力、学生行为表现以及学生身体健康等方面都进行评估,而不是单单看考试成绩。教师流动与工资待遇不挂钩,影响教师流动的积极性,可以为教师发放津贴,免去教师的后顾之忧。可以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有关教师流动的好的做法,以推动我国教师的合理流动,促进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培养优秀教学与科研人才的根本措施.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管理策略和方法,组织相关活动,重新配置学校资源,增加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自身动力,激发和维持专业发展的动机和需要,帮助教师增强专业发展的意识,确立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给予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结构优化的机会和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校外部环境,来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以实现。
  • 摘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总而言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途径,“教”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那些贯穿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形成的方法,才是值得重点追求和探索的。
  • 摘要:本文试图从在甪直小学的五年教育实践的叶圣陶身上去寻找线索,以期对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启示.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读书班”,导引其学习青年叶圣陶,如青年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点燃起教育的青春梦想。鼓励青年教师,利于课余时间充分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困难,与同学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要求青年教师从自身特长出发,赢得学生的心,激发教师爱生之情。为教师创建宽松的氛围,激励教师投身课改,成立指导自学核心小组,让骨干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挖掘古镇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健全品格的发展。
  • 摘要:责任心、爱心、童心,是小学教师事业心的三重境界,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它主要表现为忠于职守,工作勤恳;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教师的责任心最深最浓处应表现为在教育过程中随处显现的对学生的爱心。有爱心的老师一定是德艺双馨的,他们不会满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一孔之见,一得之功,而忽略孩子的情感诉求。他们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教法,磨练教艺;为了不让学生幼嫩的心灵受到丝毫的伤害,他们潜心探究孩子的心理,寻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儿童,老师应当保有一颗童心,它具有巨大的非理性语言的说服、表扬所能比拟的感染力。
  •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学,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现.当前教师缺乏新课标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教法要适应学法的规律,少讲多学,引导学生发现性、探究性学习,塑造出有个性的学生。改变教学评价观念,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课堂质量。此外,教师缺乏教育情境知识(班级、学校、家庭、社会)、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教学反思;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好课在于创新,不能限制教师的思维。
  • 摘要:课堂上教师准确的表达,生动的讲述,机智的应变,风趣的幽默,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更是由于教师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的表现.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照本宣科;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医学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促进了生物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要想让课堂异彩纷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在勤于阅读广泛涉猎中积累在与前辈和同行的开放交流学习中丰富,把文本中、实践中的有用知识通过理性思考,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勤于积累善于储备的有心人。
  •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聆听名师专家的讲座,参与名师专家的课题,在专家的带领下,提高自身的思想、教学、研究、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以教研组为核心,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注重资源积累,丰富研究内容;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学会交流与合作。教师应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教学实践和反思,实现专业成长。
  • 摘要:笔者在尝试实践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对叶老教育思想的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对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的理解逐渐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注重从生活中导入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引领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总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论断,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人类的睿智,是每一个老师努力的方向。
  • 摘要: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一大批体育院系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笔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出新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研修课程理论,了解新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珍惜学习机会,多向老教师学习,树立牢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新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主动参加课堂教学研究,参加教学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参加本地区举办的教研活动,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 摘要: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受用,教育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依赖老师.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教学中,要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对运动、比赛的欣赏能力。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指导体育活动课中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和使用体育的能力,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 摘要:当代教师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做一个善于自学的老师,要做一个让学生欢迎的老师必定是一个见多识广,睿智幽默,学富五车,有超强自学能力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讲民主,有创新精神,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量,运用他们的智慧将班级管理好。总之,作为当代的一位小学教师,应该以叶圣陶先生为楷模,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老师。必须要好好珍惜为时不多的讲台岁月,以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引,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做教师,勤勉地工作,不懈地努力,与时俱进,做一名光荣、快乐的、幸福的人民教师,为培养合格公民而努力,为祖国的教育大业添砖加瓦。
  • 摘要:学校教导处是管理学校教育教学的职能机构,在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承担着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任务.如何改进学科管理中教师专业发展状态,提升发展实效,一直以来在学科管理的践行中且行且思.组织教师阅读专业书籍,记录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看待教学问题的高度;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在校园博客为教师搭建互动空间,促进教师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使教师培训真正成为教师的一份期盼。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专家团队研修"活动中,笔者有幸兼有学员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分别参加了某学科在全省两个培训班的活动,先是以学员的角色全程参加了一个培训班的学习活动,几天后,又以讲课教师的角色走上这门学科同一培训项目的另一个培训班的讲台.在培训活动中,要多沟通交流,实现团队合作。目前,教师的培训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培训课程,使培训内容系统化。应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们都能接受相对平等、高质量的培训,从而实现培训质量的更优化。
  • 摘要:介绍了初中校长刘京海校长的成功教育理念,刘京海担任校长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学校领导要把主要时间和经费投入到帮助教师成功的工作中去,把成功教育的理念转为成功教育的管理信念。刘校长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问题有过四个概括,一是要帮助教师找到现实坐标,使其了解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水平,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二是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并注意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结合;三是帮助教师确定个人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发展的起步要低,步子要小;四是帮助教师制定发展措施和进行自我评价。校长可以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创设他们成长的舞台;还可以给教师创设发展的时间平台,如把学年工作常规化、校本教研制度化、教师发展目标化,人人制订成长规划,目标引领,自主发展;给教师搭建发展的空间平台,如建立常态课堂开放、反思(随笔)评选、课题研究、论坛等制度,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集体备课研讨制度,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 摘要: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教师既是学校的"人力资本",又是学校"无形资产",是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实现目标,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
  •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笔者对教师的“合作意识”及其合作现状作了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合作意识淡薄,观念落后,合作方式单一,缺少效率,存在戒备心理。通过合作带来的知识共享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避免教育偏执。因此,学校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要切实控制阻碍合作文化生长的消极因素,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强化教师注重合作的群体意识,建立起互助互益的行为规范,生成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鼓励教师社团发展,在激发教师自信的同时,让每个教师都有更多与人分享的资本,多姿多彩差异化发展的师资也必然带来更多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 摘要:学校的特色建设必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和实际操作者。教师参与学校特色建设,就必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利的。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会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有全面总体的认识。通过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学校的特色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推动了学校特色的生成。
  • 摘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流动多是无序的、单向的,不仅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引导教师的合理流动,变无序的状况为有序的、双向的流动,基础教育教师流动政策的出台则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加强制度建设与立法工作,为师资均衡配置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对教师流动过程的监督,将其结果作为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考核依据。打破以校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探索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域内设置统一的岗位,从而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加强对教师流动制度相关信息的宣布和传播,引导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及其指导理念形成正确认知,,从而为教师流动制度创建培养深厚的民意基础。
  • 摘要:当前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政策条款比较落后,论文、课题的比重偏大,加重教师的负担,名额分配不均以及农村学校、民工学校晋升困难等都制约着教师的职称晋升。建议改变名额分配机制,由学校上报符合条件的教师,教育部门统一筛选,在选择时可以适当向农村以及民工教师倾斜。降低论文、课题在晋升条件中的比重,还教师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教学活动中来。希望能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让教师群体减小压力、感受幸福,并能把这样的幸福感传达到下一代,让教师幸福的教学,学生幸福的学习。
  • 摘要: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角度,结合所见所闻,就自身的教学经历感悟,简略谈谈学校教育环境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学校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教师成长有着不同的影响。专制型管理会阻碍教师的成长,甚至危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民主型管理模式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关系,教师对学校有主人翁意识,也有责任意识。学校通过为教师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氛围蕴含着一种价值观念、行为态度,对教师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开明公正的学校风气,必能给教师以鼓舞,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师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新时代的学生,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教师想要令学生信服,除却“术业有专攻”,还需是个博学型教师,方方面面都需涉猎,不讲精通,却是能与孩子有共同谈论的话题。新的时代、新型学生,催促着教师要与时俱进,快速发展。
  •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而青年教师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加速青年教师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工作和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让他们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和成长的愉悦,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潜能,激发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老教师要给青年教师做好表率,要以身作则,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使其成为学校的主力军。应该多给青年教师历练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独立进行教科研活动与教改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只要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幸福,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一定能够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教育追求,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 摘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手段只有两个:一是培训,二是评价.在现行的行政规划下,教育工作显得有些合本逐末,应该尽量减少各类比赛、活动和考核,适当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比重,将培训工作学制化,调整培训机构的工作观念,提高培训效率,加大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可以通过调整政策,让教师评价更具有合理性。设置激励机制,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对各县区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考核的一项实质性指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激发团队力量,增强竞争力。
  •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讨论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但关于课堂教学效益评价的讨论却少之又少.要改变思想观念,做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课内外时间,对作弊行为作出严肃处理,完善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机制,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作为评价标准。应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 摘要:笔者通过把民间文学引入小学课堂中,把民间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一种“寻根”,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民族文化品格的种子。民间文学通过民众口耳相传的路径传播,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其中,方言土语起着极强的表达功能。在民间文学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唤醒孩子对方言的认同,感受方言韵味。通过诵读民间文学作品,品味背后的文化语境。
  •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叶圣陶等大家的教诲,在写作教学中应和阅读相结合,相辅相成。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篇佳作,开展阅读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以此为路径,让学生感悟写作的技艺。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写欣赏体会,开展美文时文摘抄评点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写作中,可以先指导学生模仿作品,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若干次模仿之后,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欣赏的收获,灵活运用,进行创作。总之,遵循叶圣陶、梁启超等教育大师“读写联通”的主张并积极探寻,达成了写作教学业务的健康成长。以“读”引“写”,以“赏”导“写”,以“写”促“写”。阅读、欣赏、写作这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循环往复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加深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 摘要:为了广泛深入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设计了《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查表》,对湖小教育集团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调研活动。结果表明教师的阅读时间少,读书范围窄,阅读取向略显功利。应该让老师多阅读,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阅读与教材有关的书,欣赏名家的写作风格,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应多读经典的书,多读高深理论的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老师成为“学者型”、“学术型”的教师,才能真正胜任语文课改的使命。
  • 摘要:中共十八大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培训也是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的工作,特别是我国的培训体系,国家、区域、及校本培训也非常到位,特别是现在省、市、县(区)又都在筹建教师发展中心,但是考虑到培训应符合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求,应与时俱进。通过专家主讲、学员体验相结合的模式组织中学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多层面(个性化)的教学理论,感知多层面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了解多层面课堂教学评估的操作方法,体验了专题式学习的探究乐趣。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加强班主任间的合作交流,分享经验,通过跨学科的培训,改变评课方式,让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认识教学。
  • 摘要:教师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力军.其改革实施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笔者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生物教师专业素质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角色特征、教学观念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专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都将通过教学过程体现出来的。所以,这几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笔者与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自发结成了一个研究团队,围绕课题《基于“尊重”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展了“语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模式建构”项目研究,以期探索一条有效的同伴互助途径。“语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模式建构”研究,让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师在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方面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策略,有其推广的价值。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每次同伴互助观课之后,对开课教师的改进成效(指落实在后续教学行为中的效果)缺乏更有效的跟踪评价,这多少影响“同伴互助”的后续效果。今后拟实施配套措施,如问题追踪式听课,以弥补现存的不足。
  • 摘要:基础教育中,由班主任组成的研究共同体是一个团队专家智囊团,它在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研究共同体有共同话题,在研究过程中,有专家的理论支撑,有资深老专家的跟踪指导,有学校研究小组的工作制度管理,实现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研究的问题与实践的问题的相通一致、和谐共生。然而,班主任所写的文章不乏鲜活的案例,但缺少理论依据支撑,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如何更好地减少盲目性,增强有效性,寻找有效推动班主任老师的可持续成长的策略,值得进一步探讨。
  • 摘要:成为一名师、大师是每一位有志教师的理想,做一名良师,首先要融于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良师的使命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总而言之,以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成为一名良师。真正的名师、大师就是这样扎根于事业,扎根于学生心灵,从良师中默默地走来的。
  •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有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的理解思路、课文的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思路,还有教材的编者思路.语文教师的“点拨”艺术,还要求在多姿多彩的课堂教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学,为"学"服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教师应当在学生思维受阻、模糊不清的时候去点拨,时机要掌握好,不能扰乱学生的思维。点拨时注意学生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归纳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内容。
  • 摘要:书籍是教师须臾不能离弃的职业伴侣,读书更是教师须臾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教师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典的教育专著引领.笔者所在的青年路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读书活动,将教学期刊《江苏教育》送给老师阅读批注,开阔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应研读教育理论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成立教师读书会,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把教师读书活动与“书香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教师率先垂范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
  • 摘要: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因此,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的校风定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侧重于指导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能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得益之处用于课外。在语文课堂中创设与课文情景相应的识字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在生活中处处积累生字。从课堂走向课外,从课外走向课堂,以期待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真正使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 摘要: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江苏省自2011年起,在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每三年举办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生物比赛项目包括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大类.这种以赛代培的形式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参加比赛中,通过仔细研读高中生物课标和考试说明,研读教材和教参,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提升专业素质。在参加专业技能比赛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撰写教学设计以及对教材、资料和学生的整体分析,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收获,会促进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总之,教师在专业技能比赛中不断磨炼自己,实现专业成长。
  • 摘要: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本研究对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其结果表明,现行的教师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教师评价与考核等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直接关涉到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关涉教师发展和专业成长.指出应遵循教师发展规律,优化教师成长环境;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创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助推教师健康发展.
  • 摘要:叶圣陶教育思想特有的教师的基本视角和师道的核心内涵,使其对当代中国教育尤其是教师的发展具有更加亲切、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一教育思想强调兴教必先兴师,在教育的所有要素和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要保障教师权利,发扬尊师风尚;要改革师范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水平.这一教育思想把教师本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和精神自觉、道德自觉、专业自觉三个层面,为当代中国教师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建设一支职业倾向稳固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关注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城市)教师性别比失衡的现象,通过对这一不太容易被大家重视但实际反映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现象的调查与研究,拿出足以改变认识甚至现状的建议,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逐步改变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衡日渐严重的现实,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向更优方向发展.应改变教师招考制度,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改革师范培养制度,提高师范类院校男生招生比例。
  • 摘要:本文仅以一个一线老师的视角,就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些看法,这些问题不解决,教育均衡的发展将可能只是美丽的奢望.文章从"教材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教育管理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几个方面展开.教师应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书育人,教育专家应深入教学第一线,以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主管部门日常管理中应该端正作风服务教育,在中小学教师成长的评选活动中,制定政策标准时,应多做调研,了解实际情况。
  • 摘要:叶圣陶对教育价值和目的论述,以人为本思想、教为不教思想、养成习惯思想和实践创新教育思想等,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教育,也引领中国教育工作者走实专业成长之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师德为先,是对叶老这一论述的传承与发展,为教师如何修炼师德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适应时代的要求。
  • 摘要:近年来,关于民国教材的议论比较热烈,其中尤以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更受大家关注.叶圣陶先生编写《开明国语课本》,努力追求课本内容的通俗化、人性化、趣味性,注意亲切平和的对话设计,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对当下小学教材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启发意义。当下国内语文教材编写存在编者本身缺乏学养,不懂得教材编写的心理建设;编者自作解人,随意篡改入选的文章;因为利益驱使,造成教材编写、出版和发行的高度垄断的弊端。叶圣陶曾多次说到有关养成教育的话题,因为语文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它应该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能。对于当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发展自身,要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生命飞跃。读书是教师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是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品位。给教师营造一个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氛围,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经常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这都有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成长。
  • 摘要:21世纪要求教师不仅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有源头的"活水"与"涌泉".这昭示着教师教育与价值正朝向反思型、研究型、可持续发展型教师方向发展.在教育的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应心怀仁爱,对工作倾注热情和爱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书籍,完善知识结构,反思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互动。教师应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准则。
  • 摘要:当前,教师压力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抽样调查,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患有心理疾病。教师压力与教育幸福有着密切的联系,压力可以制约教育幸福也可以促进教育幸福,教育幸福可以反过来更好地发挥压力的积极作用。学校关注教师压力,提高教师压力管理水平,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生活素养,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幸福,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科学管理压力,让学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人格被尊重,职业有尊严,存在有价值,生命有意义、有乐趣。如此,教师的幸福教育生活必然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 摘要: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的校本教材《叶圣陶教育论语》成为了笔者教学之路上的指导者.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培养孩子读书、写字、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改变教学方法,把功夫花在课外,仔细的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能力,那就能学得轻松,也能学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图画或直观的教具,孩子们编顺口溜,猜字谜,添减笔画等,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根据词语的意境,让孩子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
  • 摘要:一所幼儿园正如一株植物,一个个教师就如同这株植物枝条上的一片片叶子,充足的"光源"、合理的"密度"、丰厚的"底肥"让教师个体之间互不压制,共生共荣,像叶片那样都能拥有适合个体发展的生长空间,从而促使幼儿园这株"植物"枝繁叶茂,蓬勃发展.幼儿园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为每一位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采取“和融”的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按照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能力水平,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专业发展分层培养目标,通过完善竞争与选拔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帮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组建阳光生活共同体,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
  • 摘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不仅需要均衡,也需要竞争,而且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高位的均衡.教育是社会大众的事业,普惠性是其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让弱势群体享有相同的教育机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教育均衡是一个由低到高、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学校深化改革,根据自己的办学积淀和资源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得益彰。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破解僵化的局面,在竞争中促进教育达到新的高位的均衡。政府负责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保障教育发展的需求,给学校真正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 摘要:根据我市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情况,从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不同状态出发,摸索了一条较为科学、适合本土实际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之路.实践证明,以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催生了教师主动发展的活力,增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力,聚拢了教师奋发向上的向心力。以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不仅成为推动学校品牌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由单纯重规模、重数量、重速度向重内涵、重质量与重效益转变,突出教育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 摘要: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只有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应通过制度的调整,有效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明确把身心健康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应转变观念,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公平的竞争和科学的评估,为每位教师提供均等的发展和成功的机会。积极开展教师的健康教育,大力加强学校教职工体育、娱乐设施建设;积极组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进行疗养、休养。
  • 摘要: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是小学教师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他们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地区小学教师职业感受、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从业坚定性和目前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维护小学教师身心健康、优化教师队伍提供依据和参考.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社区、家长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参与制定教学目标,让他们了解小学教育的复杂性,对小学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减少教师压力。学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教师自身也应该学会自我调适,保持身心将康。
  •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现实问题,依然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在职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挑战.应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领导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师培训的同步提升;校本培训中,学校应帮助教师进行个人发展目标设计,注重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多样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加强自我反思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科研能力。教师培训管理要有一定的配套管理规章和运作程序,并进行适时的监督和保障,这样才能使教师培训收到实效。
  • 摘要:农村中学教师边缘化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自始至终予以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防治,才能更好地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加强与教师的深度沟通,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使他们转变灰色心理,融入主流,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践行者。改善学校的组织风气,增加教师晋升机会,对教师的考评要理性化,不能将考试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免恶性竞争。
  • 摘要:本次访谈组,根据学校的层次选取五所学校(一所高中、三所初中、一所小学),采取随机访谈的形式,访谈内容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状况,本人的家庭状况,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目前面临的职业压力,工作之外的阅读学习和职业培训进修,专业发展期望值及专业提升的阻力和动力,学校管理,教师之间的和谐度及凝聚力等八个方面.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目前宿迁城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的主、客观因素,反映城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及对工作环境与学校管理乃至教育相关政策的认识。政府应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培养本土名师,改革师范生招生和培养制度,鼓励优秀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就读师范院校。
  • 摘要:作为叶圣陶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要树立岗位学习意识,刻苦自学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开展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传承创新叶圣陶教育思想,做社会满意的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用进步程度来评价学习努力程度,同学们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学习劲头很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锻炼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语文能力。
  •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非常普遍,对此,应重新调整职称考评机制,把工资级别与教龄、课时与职称、学校类型和教师评价一起纳入考评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调整认知方法,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困难和挫折。为教师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多让教师参加文体活动,多让教师参加社会活动,多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增强教师心理满足感,得到教师教学成就感,放大教师“心理愉悦场”。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教育内部生态——教师职业操守下滑和教育坚守不够、教育外部环境——政府教育责任缺失和社会教育理性迷失等两大方面进行反思.指出目前教师没有很好地坚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没有很好地主导社会理性认识教育,反而助长社会非理性膨胀。政府没有很好地主导全社会理性认识教育、创造教育良性发展环境,使得学校难于进行因材施教,难于实现学校特色、优质发展;家长唯分数论,没有很好地从孩子的角度定位孩子的人生之路,社会为分数精英造势,没有理性推介各行各业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没有理性告知社会阶层人力所需,推波助澜着非理性膨胀,使整个社会处于迷失的教育漩涡中,让孩子在痛苦中挣扎。
  • 摘要: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是当今教育的新课题,也是实现教育梦的基础和保证。一项全国范围内调查结果表明,在抽样的中学教师中有44%的教师有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48%有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0.37%有较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社会和自身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指出应提高对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把身心健康作为教师的任职资格之一。学校应该改善组织管理方式,完善规章制度,改变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心理咨询、援助机制和教师心理疏导体系。教师要树立平和淡泊的人生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教育,实施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是大势所趋。政府应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对流动教师给予适当补偿,统一全省流动教师分类补贴标准,政府应提供专项经费,学校方面为流动教师提供生活方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应优先分批配置到农村或薄弱学校。各地政府应建立相应政策,合理规划教育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配强建好农村教师队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彰显人文关怀,允许教师自主选择流动学校,流动安排要透明,接受教师和社会监督。应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查处力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