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米糠
脱脂米糠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10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中外医疗、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分会学术年会(CMES)、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第一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脱脂米糠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晖、王立、郭晓娜等。
脱脂米糠
-研究学者
- 张晖
- 王立
- 郭晓娜
- 张名位
- 钱海峰
- 陈正行
- 刘磊
- 刘龙成
- 姚惠源
- 张丙华
- 张瑞芬
- 曲文娟
- 李前进
- 杨旭
- 林亲录
- 肇立春
- 马海乐
- 魏振承
- 于秋生
- 余强
- 崔艳丽
- 张慧娟
- 文伟
- 李云亮
- 毛旸易
- 王莉
- 贾梦云
- 马永轩
- 万其进
- 不公告发明人
- 仇多根
- 何东平
- 何美娟
- 冉玉兵
- 冯伟
- 刘博
- 刘天怡
- 刘婷
- 吴雷
- 周耸励
- 姚天永
- 姚远
- 姜元荣
- 孙术国
- 宋丽丽
- 张世宏
- 张丽琍
- 张威
- 张志平
- 张慧君
-
-
吴娜娜;
王磊鑫;
吕莹果;
谭斌
-
-
摘要:
采用挤压蒸煮加工方法对脱脂米糠进行改性,研究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对米糠可溶膳食纤维(SDF)增加和膳食纤维结构性质的影响。以SDF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米糠最适挤压条件为:水分含量为35%、挤压温度为160°C、螺杆转速为250 r/min。经过挤压蒸煮加工后,米糠SDF含量从4.34%增至14.34%。米糠SDF的微观结构膨胀疏松,持水力、膨胀力显著增加,而持油力显著降低,红外光谱并未产生新的吸收峰,峰位置整体向长波数方向移动,吸收强度降低,结晶衍射峰的位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相对结晶度有所降低;米糠不溶膳食纤维(IDF)的微观结构被破坏,膨胀力显著提高,持油力显著降低,持水力无明显变化。红外光谱性质和结晶性质结果均表明挤压蒸煮加工后脱脂米糠IDF中仍存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其结构受到破坏,相对结晶度降低。挤压蒸煮加工能改变脱脂米糠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为膳食纤维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
陈益多;
顾钱伟;
倪忞;
李昊哲;
刘文龙;
詹长娟
-
-
摘要: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通过实验探索纤维素酶法提取脱脂米糠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脱脂米糠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为:pH值为4.5,加酶量25 mg,酶解温度为40°C,酶解时间为5 h为最优条件,阿魏酸得率为18.64 mg/10 g.该研究为米糠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马宗会;
殷宝茹;
张海;
徐学兵
-
-
摘要:
综述米糠的营养价值、利用现状以及开发食品级米糠的前景展望.米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食品原料.米糠纤维的利用以改性为主,物理法与酶法相结合及超临界CO2处理有利于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纤维提取率.米糠蛋白的利用分为提取和改性,其中提取以物理法与酶法结合为重点研究方向,另外新型绿色亚临界水提取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米糠蛋白改性以酶法改性为主,改性后可以提高蛋白的功能性和生物活性.食品级米糠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
-
-
-
丁晓萌;
侯坤友;
胡晓祎;
贾梦云;
谢建华;
陈奕;
余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绿色木霉发酵法制备的脱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defatted rice bran,DRB-SDF)对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葡萄糖吸收和转运模型,设置正常组、阳性阿卡波糖对照组(25μg/mL)以及DRB-SDF低、中、高(2、4、8 mg/mL)剂量组.在DRB-SDF作用一定时间后,采用CCK-8法检测Caco-2细胞活力、氧化酶-偶联比色法检测葡萄糖质量浓度、酶活力检测试剂盒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力、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α-葡萄糖苷酶以及SGLT-1、GLUT-2和Na+-K+-ATP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RB-SDF质量浓度小于8 mg/mL时对Caco-2细胞增殖未产生显著影响.相比于正常组,DRB-SDF低、中、高剂量组葡萄糖吸收和转运水平均被抑制,并呈浓度依赖性.DRB-SDF作用后,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力明显被抑制,同时α-葡萄糖苷酶、SGLT-1、GLUT-2和Na+-K+-ATP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DRB-SDF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SGLT-1、GLUT-2和Na+-K+-ATP酶mRNA的表达,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占据葡萄糖的吸收位点等途径,延缓小肠葡萄糖的吸收和转运,最终降低餐后高血糖.
-
-
-
刘磊;
冉玉兵;
张名位;
文伟;
张瑞芬;
赵广河
-
-
摘要:
为建立脱脂米糠复合乳酸菌半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明确脱脂米糠在发酵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以乳酸菌降糖和释放酚能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复合菌种,结果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的降糖和释放酚能力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复合乳酸菌发酵脱脂米糠的工艺条件:复合菌株添加量5.0%,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5°C,发酵时间36 h。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发酵米糠中可溶性固形物、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1.42%,21.82%,112.21%,65.54%和37.14%(P<0.05)。此外,乳酸菌发酵使米糠提取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23%,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18%,49.78%,13.73%,9.0%,75.26%,24.06%(P<0.05)。同时,发酵米糠提取物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48,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数(SRC)值更接近100。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脱脂米糠高值生物转化利用提供指导。
-
-
-
李前进;
马海乐;
李云亮;
曲文娟
- 《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分会学术年会(CMES)》
| 2010年
-
摘要:
脱脂米糠是大米工业化加工后的主要副产物,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利用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本文采用脉冲超声技术对脱脂米糠中蛋白和多糖同时进行提取,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发出时间和间歇时间因素对蛋白得率和纯度以及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正交方法对脉冲超声辅助同时提取脱脂米糠蛋白和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脱脂米糠蛋白和多糖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液料比为9.5mL/g, 提取时间为42.6min,提取温度为51.5°C,超声发出时间为4s,超声间歇时间为2s。在此最佳条件下,脱脂米糠蛋白和多糖的得率分别为3.0%和4.6%,纯度分别为45.6%和76.8%。
-
-
-
王伟宏;
庞磊;
刘志国;
辛明亮
- 《第一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稻米加工剩余物米糠,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资源。探索了脱脂米糠在胶粘剂制备中的应用,为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环保型的天然胶粘剂开辟了新途径。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操作工艺可以制造出具有较高干状强度的胶粘剂,适宜条件为加入6%的氢氧化钠,在60°C温度下糊化2h。研究结果还表明,过高的糊化温度和过大的碱量都不利于成胶。
-
-
-
贾春玲;
李德江;
李佳
- 《第二届中国浙江学术节——食品安全监管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以脱脂米糠为原料,运用挤压加工技术,以较大的SDF转化率和最好的IDF吸水力和膨胀力最为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物料含水量30%,挤压温度130°C、螺杆转速100r/min,从而加工出优质的米糠粉。将挤压加工得到的米糠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粉中,研究米糠对面包粉粉质和拉伸特性的影响,从而可以确定用添加米糠的面包粉制作面包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得出米糠添加量在5%~15%之间都适合生产面包.高纤维优质量面包的制作为米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出路.
-
-
周素梅;
王立;
陈正行;
姚惠源
- 《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 2002年
-
摘要:
米糠蛋白是一种低过敏性的优质蛋白质.本文对从脱脂米糠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二步提取法:先用水提取,残渣再用蛋白酶作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比1:8,0.3﹪ NaSO,pH9.5,45°C.蛋白酶则以Protamex作用下的米糠蛋白回收率较高,风味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