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胴体性状

胴体性状

胴体性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遗传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5667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猪业科学、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5年年会、2014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等;胴体性状的相关文献由192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代文、彭英林、许尚忠等。

胴体性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8 占比:7.70%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98%

专利文献>

论文:5667 占比:91.31%

总计:6206篇

胴体性状—发文趋势图

胴体性状

-研究学者

  • 陈代文
  • 彭英林
  • 许尚忠
  • 高雪
  • 余冰
  • 徐宁迎
  • 刘榜
  • 毛湘冰
  • 熊远著
  • 虞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鲁玉洁; 周辉通; 柯娜; 王继卿; 黄兆春; 梁维炜; 甄慧敏; 罗玉柱; 刘秀; 李少斌
    • 摘要: 【目的】研究绵羊生肌因子6(myogenic factor 6,MYF6)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对羔羊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方法】以215只新西兰罗姆尼公羔为对象,采集其血样,屠宰后测定其后腿、腰部和肩部瘦肉量等胴体指标。提取血样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检测MYF6基因5′UTR和第1外显子2个区域的多态性,分析核苷酸序列变异对羔羊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采集绵羊乳腺、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肺脏、卵巢和肾脏组织,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用RT-qPCR等方法检测MYF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第1外显子区域,检测到1个SNP(c.129 C>T),有A和B 2种等位基因,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5′UTR区域检测到1个3 bp的碱基缺失(c.-589~-590 del ATA),有C和D 2种等位基因,存在CC和DD 2种基因型。2个区域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MYF6基因第1外显子的基因型极显著影响了羔羊后腿、腰部和肩部3个部位的瘦肉量,以及总瘦肉量和腰部瘦肉比例(P<0.01)。MYF6基因在绵羊乳腺、肝脏、心脏等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绵羊MYF6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基因型对胴体瘦肉性状有显著影响。
    • 陈龙; 雷胜辉; 李金龙; 吴昊旻; 付娟林
    • 摘要: 为了研究托佩克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为创新育种方法和优质种猪的选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上海松林公司利用上海种猪测定中心平台,在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统一部署下,逐年开展托佩克种猪性能测定。测定数据统计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指标,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测定批次间有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趋势而言,通过逐年定向选育,3个品种在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主要指标上有了较大提高。
    • 蒋芳芳; 贺三刚; 刘金瑞; 李文蓉; 刘武军
    • 摘要: 实验旨在研究特克塞尔×哈萨克羊杂交F_(2)代的尾部脂肪大小对胴体性状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的520只8月龄羔羊,运用SPSS与R语言对羔羊的表型数据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研究尾部脂肪的分化情况,并对杂交F_(2)代各类型尾脂羊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及脂肪沉积性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主成分分析中41个表型值提取到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694%,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与5个脂肪表型性状的特征值较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杂交F_(2)代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4个类型;D型的屠宰前体重、断奶重与A型屠宰前体重、断奶重差异不显著,C型背膘厚极显著高于A型,B型的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极显著高于A型、C型和D型。B型、C型和D型间背膘厚差异不显著。综上,杂交F_(2)代的尾部脂肪发生性状分离,屠宰前体重随着尾部脂肪的增加而下降,结合特克塞尔与哈萨克羊的体型外貌特征,C型和D型更趋近于哈萨克羊,B型则更趋近于特克塞尔羊。
    • 李龙云; 晏敏; 涂金敏; 张则凯; 黄智勇; 肖石军; 郭源梅
    • 摘要: 【目的】旨在研究山下黑猪与其杂交组合猪(杜洛克♂×山下黑猪♀:杜山下)的性状差异,为山下黑猪的生产性能评估及其配套生产时选择终端父本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定山下黑猪(SX)与杜山下(DSX)杂交猪只的胴体、肉质、繁殖和生长性状,并使用线性模型对以上共计41个具体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个群体的生产性能差异。【结果】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的繁殖性状、生长肥育性状(初生重和宰前活重)差异不显著;杜山下的胸宽、管围和臀宽性状显著大于山下黑猪,体长和体高性状显著小于山下黑猪,杜山下的屠宰率、胴体斜长、胸椎长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山下黑猪,6/7肋皮厚、肩部膘厚、腰部膘厚、荐部膘厚、四点均膘极显著低于山下黑猪,山下黑猪的胸椎数、腰椎数和腰椎长均极显著高于杜山下;肉质性状除大理石纹评分、pH值、45 min肉色评分和24 h a*值没有显著差异外,山下黑猪的肉质性状显著高于杜山下。【结论】山下黑猪凭借优质肉和较大体型可面向中高端市场,而杜山下更高的载肉量可面向中端市场。
    • 摘要: 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被揭示近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与机理并挖掘相关的候选标记与基因,不仅可以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提供相关理论基础,还可以推动肉牛育种进展,切实地提高我国牛肉产量。目前,国内外已大量开展了对肉牛胴体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工作,捕获到NCAPG、LCORL等重要候选基因,但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对胴体性状遗传机制解析的分析方法仍需创新。
    • 宋军平; 魏拣选; 张玺
    •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波尔山羊不同阶段饲喂含有10%玉米DDGS的全混合日粮对其生长性能、瘤胃指标、胴体性状及饲养成本的影响。试验将初重一致的72头波尔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3组山羊的饲喂时间均为20周,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1组山羊在整个试验期饲喂玉米-DDGS型日粮,处理2组山羊在前10周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后10周饲喂玉米-DDGS型日粮。结果:处理1组山羊的末重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分别显著提高5.36%和5.90%(P0.05),T1组山羊的每千克增重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47元/kg。处理1组山羊瘤胃pH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分别显著提高3.55%和3.20%(P<0.05),但该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3.13%(P<0.05)。处理2组山羊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但该组山羊屠宰后45min肌肉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2组(P<0.05)。处理2组山羊背最长肌肉色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而对照组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用10%的玉米DDGS替代豆粕对山羊的增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饲料效率,降低成本。全程饲喂玉米-DDGS型日粮对山羊的胴体性状及肉品质也无负面影响。
    • 王增飞; 陈晓刚
    • 摘要: 本研究评估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豆渣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胴体性状及养殖成本的影响。试验将828只1日龄商品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6只,3组肉鸡在整个为期5周的饲养试验中分别饲喂豆渣添加水平为0%、8%和16%的试验日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6%豆渣组1~14 d和1~35 d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降低7.59%和2.40%(P<0.05)。8%和16%豆渣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5.08%和7.68%(P<0.05),而试验全期(1~35 d)豆渣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78%和2.44%(P<0.05)。8%和16%豆渣组肉鸡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25%和3.55%(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8.48%和11.04%(P<0.05)。对照组肉鸡腹脂相对重量较8%和16%豆渣组分别显著提高7.69%和10.26%(P<0.05),肌肉脂肪含量显著提高16.29%和17.71%(P<0.05),但肌胃相对重量显著降低9.31%和6.86%(P<0.05)。结论:日粮添加8%~16%豆渣对肉鸡体重、日增重无负面影响,但影响了生长前期的采食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及腹脂和肌肉脂肪重量。因此,结合生长成本,1~35 d肉鸡日粮中豆渣适宜添加水平为8%。
    •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 摘要: 【目的】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 李继菊; 陈其美; 裴杨莉; 周荣; 杨亚岚; 葛长利; 李奎; 冯政
    • 摘要: 为了通过选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蓝思配套系猪的生产性能,研究测定了蓝思配套系猪[LS1♂×(LS2♂×LS3♀)♀]的3个专门化品系的生长育肥性能。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LS1系猪F_(4)代公、母猪的日增重分别为0.81和0.80 kg,比F_(0)代均提高了0.02 kg;LS1系猪F_(4)代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达到了73.31%和63.95%,分别比F_(0)代提高了0.91和1.47个百分点;LS2系猪的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比F_(0)代有所提高;LS3系F_(4)代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75.01%和65.21%,均比F_(0)代有所提高。因此,蓝思配套系猪具有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鲜美等优点。
    • 范秋丽; 蒋守群; 汪汉华; 阮栋; 程忠刚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机体粗蛋白质含量、肉品质、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竹丝鸡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将1950只46日龄竹丝鸡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20 d;将1950只57日龄竹丝鸡母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17 d。5组公鸡和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16%、17%、18%和19%。结果显示:1)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2)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腹脂率(P0.05)。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公鸡血清尿素氮(UN)含量和母鸡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且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公鸡血清UN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母鸡血清GSH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6)母鸡肝脏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竹丝鸡公鸡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机体粗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可改善竹丝鸡母鸡的胴体性状、机体粗蛋白质含量、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依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45~65日龄竹丝鸡公鸡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13%~14.53%,57~73日龄竹丝鸡母鸡获得最佳胴体性状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08%~17.17%。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