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3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3280篇;相关期刊330种,包括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四川畜牧兽医、上海畜牧兽医通讯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等;波尔山羊的相关文献由2773位作者贡献,包括戴书林、杨利国、巩元芳等。

波尔山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3 占比:33.86%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1.69%

专利文献>

论文:3280 占比:64.45%

总计:5089篇

波尔山羊—发文趋势图

波尔山羊

-研究学者

  • 戴书林
  • 杨利国
  • 巩元芳
  • 李祥龙
  • 刘铮铸
  • 李键
  • 马保华
  • 张红
  • 陈家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艳娇
    • 摘要: 一、品种的选择和引进种羊相当于羊场的生产机器,只有引进好的种羊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养殖山羊可以选择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等品种,养殖绵羊可以选择小尾寒羊、湖羊以及杜寒杂交羊等品种。在引种时尽量不要引进成年母羊,因为成年母羊多为淘汰羊,不能正常繁殖。建议选择临近发情或者刚配种受孕的青年羊,这样的羊没有繁殖过,基本上不存在生殖问题。
    •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 摘要: 【目的】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 唐云云; 韩瑞; 张文波; 杨行; 陈佳玲
    • 摘要: 目的:确定某养羊场病死羊的病原和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对病死羊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病死羊的心、肝、肺和脾脏中分离到7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发酵糖产酸产气、液化明胶,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分离菌均可在12h内致死试验小白鼠,具有强致病性;7株分离菌中均扩增到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毒力基因,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结果,分离菌的毒力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在98~100%,可确定分离的大肠杆菌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的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强,仅对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痢菌净较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等10种药物低敏或不敏感。结论:分离菌为的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且耐药性较强。
    • 刘辰; 张博
    • 摘要: 品种优劣会对肉羊生产性能、肉制品质等产生直接影响,而肉羊良种繁殖技术对肉羊品种改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肉羊良种繁育技术,探讨肉羊饲养技术及羔羊饲养管理要点对肉羊良种繁育具有重要意义。一、肉羊良种繁育技术1.优良肉羊品种的选择。在选择优良肉羊品种时,要根据养殖场生产发展方向,结合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等合理选择。常见的优良肉羊品种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湖羊、澳洲白、南非杜泊、萨福克、无角多赛特、特克赛尔、德国美利奴等。
    • 冯小品; 李隐侠; 张晨俭; 张俊; 孟春花; 钱勇; 曹少先
    • 摘要: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多形性腺瘤基因1(plemorphic adenoma gene 1,PLAG1)基因序列特征、多态性以及对山羊出生体重、体尺的影响。【方法】以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克隆PLAG1基因序列并测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其在不同年龄和体重波尔山羊组织中的表达模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LAG1在不同体重羔羊腿肌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筛选PLAG1基因CDS和3′-UTR区SNP,并分析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波尔山羊出生体重、体尺的相关性。【结果】波尔山羊PLAG1基因CDS全长1 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PLAG1蛋白相对保守。组织表达谱显示,PLAG1基因在出生体重较大的羔羊心脏、小肠和腿肌中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出生体重较小的羔羊,在胎羊各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成年母羊(PG、2712 A>G、2721 T>C、2879 T>A、2990 A>T和3270 A>G。关联分析发现,2664 A>G位点AG基因型个体出生管围显著大于GG基因型(PC位点TT基因型个体出生体长显著大于TC基因型(PA位点TA基因型个体出生管围显著大于AA基因型(PT位点AA基因型个体出生体重显著高于AT基因型(PG位点GG基因型个体出生体长显著大于AA基因型,AG基因型个体出生胸围显著大于AA基因型(P<0.05)。【结论】PLAG1基因在波尔山羊胎羊各组织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成年母羊,发育早期的表达水平与出生羔羊体重相关。PLAG1基因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波尔山羊早期生长选育。
    • 李廷见; 周爱民; 刘卜玮; 杨舒慧; 王小强; 周光明; 李冬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北川白山羊的繁殖效果,选用北川白山羊经产母羊(n=100)为母本,波尔山羊(n=3)和北川白山羊(n=3)公羊为父本,通过人工辅助配种,分别测定母羊窝产羔数及其后代的初生重.结果显示: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F1代(杂交组)的初生重与纯繁北川白山羊后代(本地组)无显著差异;杂交组母羊窝产羔数为1.76只,极显著高于纯繁组(母羊窝产羔数为1.42只),提高了23.9%;杂交组平均初生窝重为4.33kg,比本地组提高了31.2%,差异极显著.本试验表明,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能极显著提高窝产羔数及初生窝重,可作为对北川白山羊繁殖性能改良的优秀品种.
    • 肖建旭
    • 摘要: 我园波尔山羊一只,雄性,两岁,2018年引进时便时常表现食欲差、挑食、体质消瘦等症状;先后两次发病,第一次病程较短,第二次发病以拒食、流涎、精神沉郁、体表蜱虫感染、间歇热、后肢震颤、站立不稳为主要发病症状,通过显微镜检查及生化实验,初步确诊为巴贝斯虫感染.经过20d左右的治疗,采取抗菌消炎、增加营养、加强能量、促进食欲等对症治疗及和注射三氮脒特效治疗等措施,得以痊愈,现就将治疗体会做如下报告.
    • 肖建旭
    • 摘要: 我园波尔山羊一只,雄性,两岁,2018年引进时便时常表现食欲差、挑食、体质消瘦等症状;先后两次发病,第一次病程较短,第二次发病以拒食、流涎、精神沉郁、体表蜱虫感染、间歇热、后肢震颤、站立不稳为主要发病症状,通过显微镜检查及生化实验,初步确诊为巴贝斯虫感染。经过20d左右的治疗,采取抗菌消炎、增加营养、加强能量、促进食欲等对症治疗及和注射三氮脒特效治疗等措施,得以痊愈,现就将治疗体会做如下报告.
    • 杨舒慧; 周爱民; 李廷见; 王小强; 周光明; 张晓晖
    • 摘要: 为了改良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北川白山羊经产母羊(n=50)作为母本,波尔山羊(n=3)和北川白山羊(n=3)公羊作为父本,杂交测定F1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 表明:杂交组公母羊12月龄体重分别为40.13 kg、32.15 kg,比本地组提高35.25%(P< 0.01)、22.24%(P< 0.05);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本地组,其中杂交组公母羊胴体重分别达到21.83 kg、16.97 kg,分别比本地组提高46.51%(P<0.01)、26.35%(P<0.01);屠宰率达到51.51%、52.43%,分别比本地组提高5.64%(P<0.01)、5.37%(P<0.01).说明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F1代较北川白山羊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具备更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可作为对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改良的优秀品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