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产量
牛肉产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832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致富天地、中国牛业科学、吉林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2008年中国现代肉牛经济高层论坛、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等;牛肉产量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德乾恒美、曹兵海、林治佳等。
牛肉产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32篇
占比:98.62%
总计:14026篇
牛肉产量
-研究学者
- 德乾恒美
- 曹兵海
- 林治佳
- 何洋
- 刘强德
- 刘源
- 刘瑶
- 周礼
- 宋洛文
- 张利宇
- 张越杰
- 曹藏虎
- 杨红杰
- 格桑卓玛
- 江一帆
- 王合娣
- 王明利
- 王明利1
- 苑德民
- 葛翔
- 许尚忠
- 陈志敏
- 陈雨生
- 饶和国
- 马晓萍
- 中国养殖网
- 乔丽平
- 乔春来
- 付弘赟
- 伍佰鑫
- 何兵
- 余红1
- 侯安宏
- 侯智惠
- 傅春泉
- 党远征
- 冯卫
- 刁新平
- 刘丑生
- 刘丑生1
- 刘俐君
- 刘光信(文/图)
- 刘太峰
- 刘少伯
- 刘昌
- 刘武兵
- 刘武兵1
- 刘海明
- 刘瑞
- 刘素卿
-
-
肖正中;
周晓情;
吴柱月
-
-
摘要:
1广西肉牛和饲草料产业发展情况广西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甘蔗尾叶资源丰富,但目前饲料化利用比例低,其中不少都荒废在田间地头。广西肉牛产业因市场缺口巨大,同时由于肉牛生产过程消耗粮食少等优势成为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广西肉牛产业由脱贫攻坚主要产业转变为乡村振兴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广西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广西牛存栏量和牛肉产量稳步上升(见表1)。
-
-
王艳唯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优质牛肉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由此也为肉牛养殖户提出了新的养殖要求。对肉牛品种进行改良,能有效培育高产肉牛品种,以此来提高牛肉生产质量的同时提高牛肉产量。目前我国肉牛养殖工作者与研究人员,在展开牛品种改良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进行新品种的培育或改良。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利用从不同品种的牛体内提取的精液,与其他品种优良肉牛进行体外受精,从而培育出具有杂交优势的肉牛,以此来实现肉牛品种改良工作。
-
-
无
-
-
摘要:
2021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继续向好,产业素质持续提升,产量稳步增加,牛肉进口增幅收窄,市场供应偏紧态势有所缓解,牛肉进口增幅和价格涨幅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牛肉产量698万吨,同比增长3.7%。农业农村部肉牛生产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肉牛存栏同比增长7.4%,能繁母牛存栏同比增长10.5%,全年牛肉市场价格同比上涨2.9%。预计2022年,产能稳中略增,牛肉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供给仍将偏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
-
-
-
摘要:
1农区肉牛产业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1农区肉牛存栏数明显减少四川牛存栏数较10年前数量减少近300万头,而牧区(藏区牦牛)数量保持稳定,农区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从数量上看农区肉牛产业已经萎缩,并随着传统养牛散户不断退出,农区肉牛存栏数还可能面临持续下降的态势。牛肉产量处于缓慢增长态势,2020年达到37万吨,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多万吨,表明生产效率(单产水平)有所提升,其水平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
-
-
-
摘要:
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被揭示近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与机理并挖掘相关的候选标记与基因,不仅可以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提供相关理论基础,还可以推动肉牛育种进展,切实地提高我国牛肉产量。目前,国内外已大量开展了对肉牛胴体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工作,捕获到NCAPG、LCORL等重要候选基因,但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对胴体性状遗传机制解析的分析方法仍需创新。
-
-
-
-
摘要:
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介绍了2021年生猪生产情况。具体来看,2021年,生猪出栏67128万头,比上年增长27.4%。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这使猪肉占总体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的比例,再度逼近60%。2021年,我国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万吨,增长0.8%。
-
-
-
-
摘要:
德国2022年上半年肉类产量下降7.9%近期,据联邦统计局(Destatis)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上半年肉类产量350万吨,较2021年同期减少7.9%。上半年生猪、牛、羊、马出栏2580万头,鸡、火鸡、鸭出栏3.532亿只。2022年上半年德国生猪屠宰量2380万头猪,同比减少约230万头,降幅8.9%。猪肉产量230万吨,同比下降10.1%,减少25.38万吨。2022年上半年肉牛屠宰量140万头,同比下降8.1%,减少了12.72万头。牛肉产量较2021年同期下降9.1%,降至47.61万吨,减少了4.75万吨。
-
-
宁静
-
-
摘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动植物种类繁多且相关产品种类丰富,并且畜牧业发展在国际上处于重要地位。与其他畜种养殖相比,我国的养猪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动物性食品中,猪肉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296万吨,羊肉产量为514万吨,牛肉产量为698万吨,由此可以看出,与牛羊肉相比,我国生产消费的猪肉占很大比例。
-
-
王健懿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餐桌上的肉类食品也发生了变化,从较低价的猪、鸡、鱼肉转变为较高价的牛、羊肉,随之而来的是肉牛需求量的增加。2005年中国牛肉年产量达到711.52万吨,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近6倍;此后,受各种原因影响,国内肉牛存栏量开始下降,牛肉产量明显减少。2014年以来,我国牛肉产量持续增长,至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已达677.3万吨。
-
-
-
-
摘要:
2020年,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养殖户扩产积极性较高,牛肉产量稳定增长,消费增长较快,拉动牛肉进口大幅增加,国内供需总体呈偏紧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牛肉产量672万吨,同比增长0.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牛肉进口增长27.7%。据农业农村部肉牛生产监测,2020年12月底,肉牛存栏同比增长7.2%,能繁母牛存栏同比增长8.2%;全国牛肉市场价格同比上涨14.9%,养殖保持较好收益。预计2021年,肉牛存栏稳中有增,牛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牛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
-
-
-
-
-
-
-
-
-
-
陈银基;
周光宏;
胡铁军;
何兵;
朱仲礼;
孟繁举;
陈立;
李春保
- 《第五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中国黄牛及其杂交牛产肉量和产肉率进行了预测。102头中国黄牛及其杂交牛按现代工艺流程屠宰、冷却并分割,测定肉牛胴体热胴体重、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用以预测胴体产肉量和产肉率。热胴体重与总体零售切块产量,高档零售切块产量以及优质零售切块产量三者极显著正相关,和总体零售切块产率显著正相关;Hcw与高档零售切块产率以及优质零售切块产率两者没有显著相关性。REA与TRc kg、TGRc kg和Pff,C kg极显著正相关,与TRC%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EA与TGP,,C%和P耽%没有显著相关性。在所有回归模型中,三因子共同预测总体零售切块产肉量的方程,预测准确度最高,方程中Hcw解释了大部分变异,而FT的作用很小;以三因子预测总体零售切块产率方程解释了65.1%的变异,其中眼肌面积的作用最大。
-
-
陈银基;
周光宏;
胡铁军;
何兵;
朱仲礼;
孟繁举;
陈立;
李春保
- 《第五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中国黄牛及其杂交牛产肉量和产肉率进行了预测。102头中国黄牛及其杂交牛按现代工艺流程屠宰、冷却并分割,测定肉牛胴体热胴体重、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用以预测胴体产肉量和产肉率。热胴体重与总体零售切块产量,高档零售切块产量以及优质零售切块产量三者极显著正相关,和总体零售切块产率显著正相关;Hcw与高档零售切块产率以及优质零售切块产率两者没有显著相关性。REA与TRc kg、TGRc kg和Pff,C kg极显著正相关,与TRC%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EA与TGP,,C%和P耽%没有显著相关性。在所有回归模型中,三因子共同预测总体零售切块产肉量的方程,预测准确度最高,方程中Hcw解释了大部分变异,而FT的作用很小;以三因子预测总体零售切块产率方程解释了65.1%的变异,其中眼肌面积的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