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75118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七届全国“老年疾病营养支持的循证应用”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2011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等;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文献由952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朱明、于健春、李宁等。

肠外营养支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5118 占比:99.36%

总计:75605篇

肠外营养支持—发文趋势图

肠外营养支持

-研究学者

  • 蒋朱明
  • 于健春
  • 李宁
  • 黎介寿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 李志伟
  • 李超
  • 江志伟
  • 王秀君
  • 王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俞艳梅
    • 摘要: 目的对比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其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gA、IgM、IgG、CD_(4)^(+)、CD_(4)^(+)/CD_(8)^(+)水平均更高,而CD_(8)^(+)更低(P<0.05);与对照组(23.25%)比较,观察组(4.6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刘国香
    • 摘要: 目的研究和评价综合护理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女性恶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观察和分析两种干预手段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肠梗阻实施综合护理,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患者的认可。
    • 邹庆伟; 陈小龙; 冯立波; 刘庆; 夏冬
    • 摘要: 目的探讨结构脂肪乳对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脂肪乳注射液(C14~24)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G及Ig M)与营养指标(PA、ALB、TRF、RBP)。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CD3^(+)、CD4^(+)与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 A、Ig G及Ig M、PA、ALB、TRF及R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脂肪乳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
    • 方伟; 董扬
    • 摘要: 目的研究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通过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丙氨酸-谷氨酰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分别为(1.36±0.15)L、(48.15±4.1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呼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54±1.46)、(8.34±1.9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7、2.102,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营养情况、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应用价值高。
    • 田伟华
    • 摘要: 目的:探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组(n=57)、肠外组(n=57)。肠内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外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2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病情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IgG、IgA、IgM)变化、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胰腺功能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淀粉酶(AMS)]变化。结果:肠内组首次通气时间、排便次数、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个数、肠鸣音恢复时间改善情况优于肠外组(P<0.05);治疗后肠内组CRP、WBC、内毒素、TNF-α低于肠外组,IgG、IgA、IgM、ALB、AST、ALT、AMS改善水平优于肠外组(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支持比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能明显改善患者肠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病情恢复。
    • 穆晓晶; 张庆怀; 张春泽
    • 摘要: 目的:探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不同营养支持途径护理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同营养支持途径进行分组,每组50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EN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TPN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前血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1 d(P<0.05),EN组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值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作为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营养补充的护理方案。
    • 黄玲玲; 商永光
    • 摘要: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营养支持文献,与医生、护士团队合作,参与1例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制定,包括肠外营养(PN)启动时机、肠道喂养重启时机及成分选择,同时实施药学监护,保证患儿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患儿经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后,病情转归并耐受正常足量喂养。结论在患儿营养支持过程中,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优势,以指南及文献作为信息支持,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意见,为患儿提供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儿治疗全过程安全、有效。
    • 乐鹏云; 吴小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b、ALB和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改善HICH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 于艳; 史代萌; 曹立颖
    •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肠道恢复、营养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肝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41例)接受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肝功能、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状态以及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反应评分、腹胀痛评分、肠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直接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CD8^(+)、CD4^(+)、NK细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状态。
    • 林帅
    • 摘要: 目的 探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P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胃排空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87)mg/L、(289.47±49.82)g/L,均高于对照组的(23.51±4.56)mg/L、(226.66±46.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排空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和观察组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干预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加速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