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苯醚

聚苯醚

聚苯醚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88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6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1449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覆铜板资讯、印制电路信息、工程塑料应用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4年湖南省石油学会产学研结合论坛、第三届(2013)工程塑料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应用交流会、第一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等;聚苯醚的相关文献由2438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南飚、李瑞亢、胡衍平等。

聚苯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6 占比:20.50%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2.55%

专利文献>

论文:1449 占比:76.95%

总计:1883篇

聚苯醚—发文趋势图

聚苯醚

-研究学者

  • 叶南飚
  • 李瑞亢
  • 胡衍平
  • 杨桂生
  • 张洪波
  • 王忠强
  • 梁国正
  • 王尹杰
  • 章云
  • 赵亚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培善
    • 摘要: 1概述聚苯醚(PPO)属于热塑性工程塑料,是5大工程塑料之一。聚苯醚的工业化生产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1964年实现。尽管纯聚苯醚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例如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电气绝缘性,但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熔融流动性差,为此需要对聚苯醚进行改性。聚苯醚改性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主要是与其他高性能树脂共混形成塑料合金,例如共混、填充等;化学改性,即在聚苯醚分子链上引入活性基团改善相容性或与其他分子进行嵌段、接枝以克服自身缺陷例,如改性主链、改性端基等。
    • 赵今; 李迎春; 王文生; 李萍; 梁超
    • 摘要: 以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BG)作为增容剂,与废旧高抗冲聚苯乙烯(rPS-HI)、聚苯醚(PPE)进行熔融共混,制备rPS-HI/PPE/SBG共混物,并与rPS-HI/PPE共混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BG作为rPS-HI/PPE共混物的增容剂有效改善了PPE与rPS-HI的相容性。当SBG的用量为5份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升到原有的113.4%,110.2%和190.2%;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略有下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接触角测试可以证明SBG中的环氧基团与rPS-HI老化产生的极性较大的羟基和羧基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极性较小的醚键和酯基;同时动态力学测试显示出适量SBG的加入使共混物中PS-HI与PPE玻璃化转变峰差值减小,改善了材料的相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适量SBG较好地分散于rPS-HI/PPE共混物基体中,起到界面增容的作用,提高了界面粘附性,进一步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 宁军
    • 摘要: 收集了2020年7月~2021年6月世界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20~2021年世界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按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和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聚砜类)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 卢翔; 曾鸣; 谭登襦; 曾丹黎; 罗皓宇; 沈玉芳; 徐庆玉
    • 摘要: 本文综述了聚苯醚树脂在超高频低介电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制备与改性研究工作,包括低分子量聚苯醚的制备、化学结构改性、与其他树脂复合、无机/有机杂化等,然后对低介电聚苯醚树脂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陈伟; 龚逸飞; 沈海洋; 程从亮
    • 摘要: 介绍了聚苯醚(PPE)在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各种封端剂对低分子量PPE进行封端改性,重点描述了使用溴化、磺化等对PPE功能化改性,指出了目前将PPE由热塑性树脂向热固性树脂改性的发展方向,并对改性的PPE在阴离子交换膜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控制好吸水率、离子交换能力与力学性能的平衡是制备阴离子膜的关键。分析表明,提高耐碱性是今后制备阳离子交换膜的工作重点,对PPE在两种离子交换膜的应用进行展望。
    • 吕敬坡; 粟俊华; 胡亚坤; 李玲玲; 席奎东; 乔文强; 王植源
    • 摘要: 低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因子(tanδ)特性的聚苯醚(PPO)是制造高频覆铜板的理想材料,但因其缺乏可交联的活性基团而限制了在覆铜板领域的工业应用。文中采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对PPO进行溴化,得到溴化率为15%的溴化聚苯醚(BrPPO)。基于Diels-Alder(DA)反应,利用呋喃对马来酰亚胺进行保护,并与BrPPO反应,成功合成了侧基修饰马来酰亚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MPPO),赋予了PPO可交联的活性位点。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SC分析表明,MPPO在164°C时存在脱除呋喃的吸热峰,在320°C时存在马来酰亚胺双键交联的放热峰。TGA分析表明,MPPO前期失重率为9.5%,马来酰亚胺基团含量为11.4%。采用MPPO制备的覆铜板其介电性能、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都有所提升。
    • 姚晓刚; 彭海益; 顾忠元; 何飞; 赵相毓; 林慧兴
    • 摘要: 微波复合基板兼具树脂基体的高韧性和陶瓷填料优异的介电和热学性能,是航空航天、电子对抗、5G通讯等领域的关键材料。本工作采用螺杆造粒与注塑成型相结合的新技术制备了聚苯醚(简写为PPO)为基体、钙镧钛(Ca_(0.7)La_(0.2)TiO_(3),简写为CLT)陶瓷为填料的新型微波复合基板,并对基板的显微结构、微波介电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技术制备的微波复合基板组成均匀且结构致密。随着CLT陶瓷的体积分数从0增大至50%,基板的介电常数从2.65提高到12.81,介电损耗从3.5×10^(–3)降低至2.0×10^(–3)(@10GHz);同时热膨胀系数从7.64×10^(–5)°C^(–1)显著降低至1.49×10^(–5)°C^(–1),热导率从0.19W·m^(–1)·K^(–1)提高至0.55W·m^(–1)·K^(–1);此外抗弯强度从97.9MPa提高至128.7MPa。填充体积分数40%CLT陶瓷的复合基板综合性能优异:ε_(r)=10.27,tanδ=2.0×10^(–3)(@10GHz),α=2.91×10^(–5)°C^(–1),λ=0.47W·m^(–1)·K^(–1),σ_(s)=128.7MPa,在航空航天、电子对抗、5G通信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乔世泽; 郭梦浩; 何亚东; 信春玲
    • 摘要: 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采用质量衰减法测试发泡剂在聚苯醚(PPO)/聚苯乙烯(PS)中的溶解扩散性,在静态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及PPO/PS组成对CO_(2)溶解度与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温度、压力及PPO含量与CO_(2)溶解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CO_(2)在PPO/PS中的溶解度随着PP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扩散系数随着PP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饱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 朱新军; 邹水平; 谢富春; 崔国记; 张运湘
    • 摘要: 本文利用多官能度的可固化聚苯醚树脂与溶剂、填料、阻燃剂等助剂混合配制胶液,经过浸胶、烘干、压合等工艺制备了聚苯醚基的覆铜板。利用热重分析仪、热机械分析仪设备测试分析了覆铜板样品的热失重数据、玻璃化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等热性能,利用矢量网格分析仪测试了样品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数据。结果表明:覆铜板的热性能和介电性能受聚苯醚树脂的分子量、可交联双键官能度及树脂含量的影响,分子量小、可固化官能度多的样品热失重中开始分解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膨胀系数小和介电性能较好。
    • 曾静; 吴剑荣; 韦相太; 马炜烨; 姜昊; 朱园勤
    • 摘要: 为了探索制备高性能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新途径,以商业化的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3二甲基氨基1丙醇和3溴丙炔为初始原料,通过光延反应、还原反应、威廉姆逊醚合成法和季铵化反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3个季铵盐基团的新侧链前体(MBTTA);通过点击化学将MBTTA接枝到叠氮化聚苯醚上,制得一类具有爪形季铵化侧链的聚苯醚(TQPPO-x-I);通过FT-IR、1H NMR对MBTTA、TQPPO-x-I进行结构表征。热重分析表明TQPPO-x-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透射电镜分析表明TQPPO-x-OH膜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电导率测试表明,TQPPO-20-OH膜在30、80°C时的离子传导率分别为43.0、85.5 mS/cm。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