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5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4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1558161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聚合物与助剂、阻燃材料与技术、工程塑料应用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塑料着色与色母粒学术交流会、2013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2012年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信息交流会等;膨胀型阻燃剂的相关文献由1862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征平、董延茂、陈涛等。

膨胀型阻燃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58161 占比:99.96%

总计:1558736篇

膨胀型阻燃剂—发文趋势图

膨胀型阻燃剂

-研究学者

  • 方征平
  • 董延茂
  • 陈涛
  • 马志领
  • 尹亮
  • 林倬仕
  • 郝冬梅
  • 陈崇伟
  • 刘彦明
  • 张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左龙; 黄伟明; 唐生伟; 李宝玲; 杨小勇
    • 摘要: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和平板硫化工艺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海岛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阻燃材料。首先,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粒径均匀、体积相同、膨胀型阻燃剂含量不同的膨胀型阻燃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颗粒,然后采用平板硫化技术,通过熔炼制备膨胀型阻燃剂颗粒含量梯度分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阻燃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分别得到膨胀型阻燃剂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含量梯度分布、力学性能和形态特征。极限氧指数和UL-94试验结果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膨胀型阻燃剂中颗粒含量梯度分布变化较小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性能较好。拉伸和冲击试验表明,与相同膨胀型阻燃剂含量的均匀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膨胀型阻燃剂复合材料相比,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膨胀型阻燃剂颗粒含量梯度分布的微小变化对其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 郑康; 苏为力; 赵雪; 曹峥; 陶国良
    • 摘要: 采用磷酸和无水哌嗪合成了焦磷酸哌嗪(PAP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PAPP的结构。通过UL-94垂直燃烧、热重分析仪(TG)和拉伸测试研究了PAPP、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和Mg(OH)_(2)复配阻燃剂阻燃聚丙烯(PP)的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APP;当PP,PAPP,MPP和Mg(OH)_(2)的质量比为70.0:18.4:9.2:2.4时,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36%,残炭率为15.48%,拉伸强度达到22.03MPa。
    • 苟智; 郭建华
    • 摘要: 以改性硅灰石和气相白炭黑为成瓷填料,以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双季戊四醇(DiPE)混合物(质量比为3:1)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可陶瓷化的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研究了IFR对硅酮密封胶及其烧蚀所得陶瓷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R用量从0 phr增大到120 phr时,硅酮胶的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逐渐提高,氧指数从32.1%增加到36%,当IFR用量为60 phr时,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 94 V-0级;随着IFR用量的增加,硅酮胶样品正面被丁烷火焰喷烧形成的烧蚀面积减小,样品背面的最高温度从350°C以上降低至256°C,表明硅酮胶的防火性能显著提高。
    • 胡志
    • 摘要: 以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丙烯(POE/PP)为基体,加入焦磷酸哌嗪膨胀型阻燃剂FR-1420,制得了无卤阻燃POE/PP复合材料,考察了阻燃剂FR-1420添加量对POE/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1420的加入能显著提高POE/P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等级,当FR-1420质量分数达到20%时,POE/PP复合材料LOI升至27.5%,3.2 mm样条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当FR-1420质量分数增至28%时,POE/PP复合材料LOI升至33.2%,1.6 mm样条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FR-1420的加入对POE/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随着FR-1420的加入,POE/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邵氏硬度略微提高,断裂伸长率小幅降低。FR-1420的加入使POE/PP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最大失重速率变小,700°C质量保留率增加。
    • 笪鹏; 邹炎君; 谢李昭; 蒋学鑫; 黄妍
    • 摘要: 通过球磨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了粒径为300 nm左右的超细化膨胀型阻燃剂(nanoIFR),并利用正硅酸四已酯(TEOS)对其进行水解包覆制备(SiO_(2)-nanoIFR),对二者进行粒度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光学电子显微图像表征。将其用于制备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IFR/PP、nanoIFR/PP、SiO_(2)-nanoIFR/PP),进行氧指数(LOI)、熔融滴落,炭层扫描等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nanoIFR/PP和SiO_(2)-nanoIFR/PP的氧指数均高于IFR/PP,SiO_(2)-nanoIFR/PP炭层更致密,几乎没有熔滴。
    • 马殿普; 潘飞; 李俊; 李青; 杨士玉; 罗谈; 杨迪; 符泽卫
    • 摘要: 在三嗪成炭剂和聚磷酸铵复配基础上,添加少量羟基锡酸锌(ZHS)作为协效剂,复配成磷-氮-锡(P-N-Sn)膨胀阻燃剂,通过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UL94测试、锥形量热仪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P-N-Sn体系对PP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性能及炭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嗪成炭剂-聚磷酸铵(TCA-APP)质量分数为26%时,阻燃PP复合材料在800°C时的残炭率提高了8.54%,最大热失重速率(MMLR)降低了44%,LOI由纯PP的18.8%提升至27.2%,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由599.79 kW/m^(2)降至277.40 kW/m^(2),热释放总量(THR)由141.23 MJ/m^(2)降至133.68 MJ/m^(2);ZHS的加入提升了P-N-Sn体系的阻燃和抑烟性能,添加0.5%的ZHS,残炭率提升至13.15%,SEM显示材料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炭层,LOI达到32%,同时抑烟性能也得到了体现,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进一步降低。
    • 石保社; 李见斌; 石明阳; 董合军; 陈宝书; 张晓
    • 摘要: 尽管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1,4-butylenetere-phthalate),PBT)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苯环结构,但燃烧时却不易成炭,伴随着熔滴滴落现象,应用时易造成火灾蔓延。本文针对PBT的热解过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阻燃PBT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PBT/膨胀型阻燃剂(IFR)复合材料以及阻燃协效剂在绿色环保IFR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效PBT/IFR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启发。
    • 农彦彦; 冯才敏; 姜佳丽; 练翠霞; 黄健光; 梁敏仪; 张浥琨; 蔡志成; 韦国恒
    • 摘要: 为了综合利用生产废弃物白酒丢糟(DDGS),采用预处理后的DDGS与聚磷酸铵(APP)进行复配制备膨胀型阻燃剂(IFR),并用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阻燃改性,制备了新型生物可降解阻燃PBAT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热重(TG)分析和锥形量热(CCT)仪,研究了IFR对PBAT阻燃性、热降解和燃烧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LRS)分析了残炭的形貌和石墨化情况。结果表明,当APP与DDGS的质量比为3∶1,IFR的质量分数为20%时,IFR的阻燃效果最好,LOI值达到31.8%。TG分析数据显示,PBAT/IFR热分解初始温度为335°C,在800°C残炭率达22.54%。CCT数据显示,PBAT/IFR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平均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最大值与纯PBAT相比,分别下降了44%,50.6%,33.7%,其燃烧残炭率从2.21%增加到20.87%,结合残炭形态结构及LRS分析,表明IFR可以明显改变PBAT的分解行为,形成连续致密的、石墨化程度较高的膨胀炭层。
    • 张秀芹
    • 摘要: 对膨胀型阻燃剂与其组成进行了介绍,针对膨胀型阻燃剂的关键成分成炭剂展开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三嗪类成炭剂现有制备方法。针对现有产品与技术的不足,以纯净水作为溶剂,以三聚氯氰、25%NH_(3)·H_(2)O、C_(4)H_(10)N_(2)为原料,加入碱性物质、C_(3)H_(3)N_(3)O_(3)反应后获得高纯三嗪类成炭剂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分析检测。通过分析测试可以得知,采用本方法制备的产品收率、纯度均优于同行,产品热稳定性非常优异。本方法使用廉价环保的纯净水为溶剂,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同时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与原料配比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稳定,适合连续的规模化生产。
    • 李玉芳; 伍小明
    • 摘要: 介绍了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以及水滑石类阻燃剂等在ABS树脂阻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