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化学

组织化学

组织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2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肿瘤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46996篇;相关期刊575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等;组织化学的相关文献由340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正海、崔龙波、熊希凯等。

组织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7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46996 占比:99.07%

总计:148377篇

组织化学—发文趋势图

组织化学

-研究学者

  • 胡正海
  • 崔龙波
  • 熊希凯
  • 杨朝东
  • 张霞
  • 王晓安
  • 陆瑶华
  • 周存宇
  • 张盛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严冬; 张明霞; 周义峰; 戴锡玲; 王全喜; 曹建国
    • 摘要: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高碘酸-锡夫反应(PAS反应)结果显示: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为多糖类物质;在卵细胞发生早期颈卵器细胞内均含有质体,且淀粉粒含量丰富,随着颈卵器的发育,卵细胞以及颈沟和腹沟细胞内淀粉粒数量和体积均逐渐减少,最后退化消失。苏丹黑B反应结果显示:海金沙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也含有脂类物质,而卵细胞内并未有明显脂类物质产生;卵细胞质膜处也并没有糖类或脂类物质的积累。本研究从组织化学角度佐证了海金沙的特殊性,即既有原始蕨类的特征,又有进化蕨类的特征。
    • 郭严冬; 曹建国; 周义峰; 戴锡玲; 王全喜; 张明霞
    • 摘要: 以蕨类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Brongn.)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质量浓度布雷菲德菌素A(BFA)分别处理10、20、30 h,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对其树脂切片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高碘-酸锡夫反应(PAS)和苏丹黑B反应。结果显示:对照组(未经BFA处理)发育卵中期的水蕨卵细胞较大,核仁呈圆形,细胞内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完整;卵细胞和腹沟细胞间的受精孔清晰可见,二者间的分离腔内仅有极少量的泡状分泌物;卵膜较厚,有明显的层次。而处理组卵细胞的受精孔和卵膜不典型,由数量较多、大小不一的囊泡组成;受精孔下方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少量的高尔基体分布;高尔基体、内质网等膜性细胞器已断裂;细胞核上方和卵膜下方均分布着大量的嗜锇性囊泡,分离腔中充满了絮状物质。组织定位显示:对照组的分离腔较空,而处理组分离腔内充满着多糖类物质。综上所述,BFA会对卵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膜性细胞器造成破坏,影响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卵膜及受精孔的形成。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受精孔形成的机制以及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杨小霞; 魏甲科; 夏建强; 方强恩; 张勃
    • 摘要: 为了揭示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地下芽越冬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通过组织化学染色,跟踪观测了该植物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地下芽的组织化学特征与分化过程。结果显示:在越冬期,地下芽内淀粉粒主要贮存在芽体皮层、髓部、芽尖外围幼叶、芽尖基层组织和叶原基底部,蛋白质主要贮存在芽尖生长锥、叶原基顶部和芽体形成层;秋末冷适应期,地下芽芽体快速伸长,芽内淀粉粒开始急速降解,但与其他时期相比,淀粉总含量仍处较高水平;进入初冬期后,随气温的下降,芽分化与伸长生长开始减慢,到隆冬冻胁迫期,芽锥和芽体生长停止,芽内淀粉几乎全部降解;之后随气温回升,芽体开始恢复生长,但芽锥分生生长直至返青期才开始恢复。分析表明,矩镰荚苜蓿越冬期间地下芽生长停滞和芽内淀粉粒含量降低是其休眠态转变的重要标志,休眠芽通过淀粉粒水解代谢,增加细胞可溶性糖浓度、降低细胞冰点是其抵御冬季低温胁迫的适应机制。
    • 朱新焰; 杨维泽; 杨绍兵; 曩兴丽; 杨竹雅; 季鹏章; 张金渝
    • 摘要: 【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少数乳汁管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多糖及皂苷类成分则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和叶表皮等组织细胞中。4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根>茎>叶。【结论】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特征可以作为原植物及药材的鉴别依据。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均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皂苷的分布,但各自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紫金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张志勤; 王宏元; 吴臻
    • 摘要: 本研究以实验动物的肝组织为材料选择10种不同的固定液,观察比较其对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的影响,为组织化学实验做出高质量的冰冻切片提供实验基础。取实验动物的肝组织,冰冻切片后分别用10种固定液进行固定,然后进行糖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的细胞组织结构形态,细胞核、细胞质染色和核质对比度,以及结构清晰度等情况。结果表明,10种固定液都可用于固定肝组织化学冰冻切片,但通过镜下观察形态、染色效果、核浆对比度及结构清晰度各有差异。4%甲醛、4%多聚甲醛、4%中性甲醛等效果较好,配制简便,宜继续使用。AF固定液、Carnoy固定液,可酌情使用。AAF、AFA、EAF固定液及Bouin固定液,均可不再使用。甲醇效果较好,且无须配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宜普遍使用。
    • 米纪聪; 黄鸿斌; 吴煜; 陈娴娴; 张盛周
    • 摘要: 目的研究Cd^(2+)、Cu^(2+)、Ni^(2+)、Pb^(2+)等重金属离子对牛蛙(Rana catesbiana)消化道黏膜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等6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牛蛙消化道8个部位取样,采用冰冻切片和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酶活性。选取酶活性较高的部位,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处理组织后检测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POX主要分布于直肠,Cd^(2+)、Cu^(2+)、Ni^(2+)对其活性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NSE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Ni^(2+)、Pb^(2+)对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SDH主要分布于胃体,其他部位酶活性较低,4种重金属对其活性都有显著抑制作用;相较于其他酶,SDH活性受影响程度更明显。ACP主要分布于胃幽门,Cu^(2+)、Pb^(2+)对其活性存在显著抑制作用。ALP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其它部位酶活性较低,Cu^(2+)、Pb^(2+)对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ATPase主要分布于空肠,4种重金属都显著抑制其活性。结论牛蛙消化道黏膜不同酶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不同,SDH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最高,ATPase活性亦受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表明重金属离子会通过抑制牛蛙能量代谢的过程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
    • 石秋梅; 尹传华; 王虹; 张思敏; 张科
    • 摘要: 白麻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一种重要的生态型蜜源经济植物,揭示白麻花蜜腺泌蜜的方式和规律对白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以不同花期的新疆产白麻花为试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研究白麻花蜜腺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及其发生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麻花蜜腺着生于五浅裂的肉质环状花盘裂片上、位于每一花丝基部的内侧,形状为椭圆形,数量5个;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蜜腺分泌表皮细胞变形突起并随表面角质层形成指状结构。组织化学反应发现,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无淀粉粒变化,但具有蛋白质和多糖的消长变化。因此,白麻花泌蜜的可能途径是蜜汁由产蜜组织合成并经由蜜腺表面的指状突起渗透到植物体外,而不是从气孔泌出。此外,白麻花瓣内外表面的单细胞乳突亦具有分泌特性。
    • 刘孟奇; 王小巧; 徐璐; 郭涛; 陈随清
    • 摘要: 采用冰冻切片法、徒手切片法,利用亮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振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卷丹进行显微结构研究;利用荧光和组织化学染色的手段对卷丹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卷丹鳞叶内表皮和外表皮都由1层紧密排列的长方形细胞构成,外表皮细胞较长,大小为(230±60)μm×(50±10)μm,垂周壁略微弯曲,内表皮细胞大小为(120±30)μm×(70±10)μm,垂周壁微弯曲或浅波状;内表皮和外表皮都分布有少量气孔,无副卫细胞.(2)卷丹鳞叶有12~16个维管束,导管为螺纹导管.(3)薄壁细胞所含淀粉粒较多,都为单粒,卵圆形和长椭圆形,脐点偏心,层纹清晰可见.(4)荧光显微及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生物碱、多酚类和脂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中,而多糖和皂苷类物质在内表皮、外表皮以及叶肉细胞中都有分布.卷丹不同部位的表皮、淀粉粒特征较为一致,维管束数目一定,大小差别较大.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为百合的加工、评价、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 刘彧成; 梁健; 王培; 郑妮; 洪敏; 郭永军; 李永仁
    • 摘要: 解剖壳长(53.24±2.23)m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外套膜组织,经H·E染色和特殊染色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外套膜组织结构与细胞化学成分.组织学观察表明:外套膜由边缘膜和中央膜组成,无边缘膜突起;边缘膜由内外侧上皮、结缔组织、肌纤维及分布在其中的粘液细胞组成.组织化学研究显示: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内含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外侧上皮和肌纤维蛋白质含量较高;在外侧上皮中检测到较强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缢蛏贝壳易破损、运输中大量死亡等问题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