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卷丹

卷丹

卷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园艺、中国医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旅游、中国现代中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全国球根花卉战略发展研讨会等;卷丹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利平、雷家军、牛立新等。

卷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82.6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2.04%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5.31%

总计:98篇

卷丹—发文趋势图

卷丹

-研究学者

  • 杨利平
  • 雷家军
  • 牛立新
  • 符勇耀
  • 张延龙
  • 石任兵
  • 刘斌
  • 周中流
  • 周嘉良
  • 孟宪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黎友情; 刘芳
    • 摘要: 为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卷丹百合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壳覆盖、草坪碎草覆盖、地膜覆盖、不覆盖4种覆盖方式,测定4个处理条件下卷丹百合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百合的鳞茎周径及产量。结果表明,稻壳覆盖处理的各测定指标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株高为75cm,增幅达35%;茎粗为12.29mm,增幅达到23%;单株叶片数105片,增幅达37.6%;鳞茎周径为32.72cm,增幅达22.9%;鳞茎单重为0.29kg,增幅达93.3%;667m^(2)产量1914kg,增幅达92%。
    • 张莉颖; 冉江苗; 国悦伊; 李婧实; 东方阳; 郭学民
    • 摘要: 以卷丹(Lilium laneifolium)珠芽为试材,采用野外调查法、石蜡切片法、徒手切片法、离析法,观察珠芽各部分形态和结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片鳞叶的花青素和光合色素含量,为其珠芽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资料。结果表明,珠芽由鳞叶、鳞茎和不定根构成,鳞叶外表皮细胞具有发达的角质层,外表皮内侧1~2层叶肉细胞含有花青素;叶肉细胞含绿色造粉体,第1~3片鳞叶基部的绿色造粉体向不定根伸长方向集中分布,鳞叶色素含量由外至内逐渐降低;鳞叶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鳞茎主要由皮层和维管柱构成,鳞茎上端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和芽鞘,在下端细胞部分发生程序性死亡,但未发现类似叶片脱落时叶柄基部出现的离层结构。不定根起源于第2片鳞叶基部环生的鳞茎皮层细胞,不定根与周围鳞叶组织分离。在珠芽萌发过程中鳞叶的物质供给出现分化现象。
    • 范圆圆; 黄广伟; 姜艳艳; 石任兵; 李林福; 李亚琪; 黄玉娟; 高园园; 舒一崧; 孔静; 潘锋; 孙仁弟
    •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卷丹有效基准特征图谱的质量表征模式、方法与质量评价应用,以精准、有效地评价卷丹饮片质量.方法 以确定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卷丹饮片(实验样品编号S16)为饮片基准,以代表性成分王百合苷C及其含量为质量表征基准点,采用HPLC-PDA建立卷丹有效基准特征图谱.基于王百合苷C对照品模拟基准点的有效基准特征图谱质量表征信息作为评价卷丹饮片质量标尺,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佐证及质量评价应用与验证.结果 以卷丹饮片(S16)为基准,以代表性成分王百合苷C为质量表征基准点(保留时间:16.200分钟、检测溶液浓度:0.0774 mg/mL),通过制备王百合苷C对照品溶液模拟质量表征基准点,对卷丹有效基准饮片进行质量表征.以模拟基准点的基准信息得到卷丹有效基准特征图谱质量表征信息为:特征峰数目、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及5个代表性成分(王百合苷C、王百合苷A、王百合苷E、王百合苷B及卷丹皂苷[(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的相对含量,其中涵盖了卷丹降血糖药效架构中的两类主要化学类型:酚类和甾体皂苷类.采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模式及新建的质量基准标尺对15批卷丹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价得出:饮片S7,S11,S10,S12,S5,S13和S4质量较优;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得到的5个代表性成分的含量与实际测定值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基于有效基准特征图谱的卷丹质量表征模式、方法能够整体、准确地对卷丹饮片进行质量表征,且可以有效、精准、便捷地评价卷丹饮片质量.
    • 陈华; 郑传奇; 苏海锋
    • 摘要: 卷丹不仅是入药典的三大百合之一,具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而且还是集观赏与食用价值为一体的经济作物,在药品、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均具有显著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著名的药食同源性植物.但是,由于卷丹百合生长周期长、栽培种球容易退化及感染病毒等,严重影响了卷丹百合的质量及产量,制约了卷丹百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效节本的繁育技术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卷丹百合种球繁育及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卷丹百合种球扩繁研究及高质量育种提供参考.
    • 陈华; 郑传奇; 苏海锋
    • 摘要: 卷丹不仅是入药典的三大百合之一,具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而且还是集观赏与食用价值为一体的经济作物,在药品、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均具有显著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著名的药食同源性植物。但是,由于卷丹百合生长周期长、栽培种球容易退化及感染病毒等,严重影响了卷丹百合的质量及产量,制约了卷丹百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效节本的繁育技术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卷丹百合种球繁育及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卷丹百合种球扩繁研究及高质量育种提供参考。
    • 刘孟奇; 王小巧; 徐璐; 郭涛; 陈随清
    • 摘要: 采用冰冻切片法、徒手切片法,利用亮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振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卷丹进行显微结构研究;利用荧光和组织化学染色的手段对卷丹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卷丹鳞叶内表皮和外表皮都由1层紧密排列的长方形细胞构成,外表皮细胞较长,大小为(230±60)μm×(50±10)μm,垂周壁略微弯曲,内表皮细胞大小为(120±30)μm×(70±10)μm,垂周壁微弯曲或浅波状;内表皮和外表皮都分布有少量气孔,无副卫细胞.(2)卷丹鳞叶有12~16个维管束,导管为螺纹导管.(3)薄壁细胞所含淀粉粒较多,都为单粒,卵圆形和长椭圆形,脐点偏心,层纹清晰可见.(4)荧光显微及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生物碱、多酚类和脂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中,而多糖和皂苷类物质在内表皮、外表皮以及叶肉细胞中都有分布.卷丹不同部位的表皮、淀粉粒特征较为一致,维管束数目一定,大小差别较大.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为百合的加工、评价、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 符勇耀; 杨利平; 高海洪; 徐文姬; 雷美艳; 王安祥
    • 摘要: 为建立一种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脱毒快繁技术.以重庆南川种植的卷丹为材料,通过RT-PCR检测表明,其主要含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采用38°C和4°C高低温交替处理卷丹珠芽,通过连续2次直剥1.0~1.5 mm的茎尖接种到10 mg/L病毒唑培养基中培养,检测脱毒效果.结果 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脱除LMoV和LSV病毒,脱毒率分别为86%和88%,茎尖成苗率均为90%.利用无毒幼苗外层鳞片在培养基(MS+1.5 mg/L 6-BA+0.2mg/L NAA+30 g/L蔗糖)中进行组培效果最佳,芽诱导系数达6.35;不定芽在培养基(MS +2.5 mg/L6-BA+0.3 mg/L NAA+30 g/L蔗糖)中增值最显著,增殖系数为3.39;鳞片在添加50 g/L蔗糖的继代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为98.72%.可获取大量脱毒幼苗,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为重庆卷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谢景; 唐雪阳; 郝婧; 钟灿; 刘浩; 黄建华; 张水寒; 唐正平
    • 摘要: 目的:研究百合药材化学成分含量与产地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卷丹和百合区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百合产地气候因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百合和卷丹产地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百合受不同产地环境影响较大;卷丹、百合总多糖含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正相关,与年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卷丹浸出物含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呈现负相关,而百合浸出物呈正相关;卷丹、百合王百合苷含量与降水量及相关因子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温度、水分是百合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生态气候因子,高温气候环境有利于百合总多糖的积累.
    • 周鹿1; 彭诗原1; 阎莹莹1; 兰小中1
    • 摘要: 本实验主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对西藏产卷丹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通过在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的情况下对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各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后以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效果进行评定。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卷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多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8.4min、提取温度90°C、料液比1:29.4,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多糖提取,其多糖得率为14.92%,与软件理论预期结果相差为0.18%。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卷丹多糖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