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覆盖方式

覆盖方式

覆盖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52873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耕作与栽培、中国果业信息、中国蔬菜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2012TD-LTE网络创新研讨会等;覆盖方式的相关文献由92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正荣、张静、鄢铮等。

覆盖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2873 占比:99.37%

总计:53210篇

覆盖方式—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诗芬; 王自洪; 李丽华; 李看清
    • 摘要: 以初植腾冲红花油茶林为试材,测定稻草、薄膜和遮阳网3种覆盖方式下腾冲红花油茶从定植之日起到次年年底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及当年抽梢长度3个生长量指标,分析不同处理间的生长量差异性。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有效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地径、树高和抽梢长度增长,其中对树高和抽梢长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比较,稻草覆盖对腾冲红花油茶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薄膜覆盖和遮阳网覆盖对地径生长作用差异显著,对树高和抽梢长度的生长作用差异极显著。建议在腾冲红花油茶定植后3年内,尽量采取覆盖措施,且最好用遮阳网覆盖或薄膜和遮阳网综合覆盖。
    • 王钰皓; 庞津雯; 杨佳霖; 刘畅; 刘子涵; 杨宝平; 贾志宽; 张鹏
    • 摘要: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R>P>CK,全氮储量表现为S>CK>R>P,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4%和7.5%;与CK相比,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在0~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9%和9.6%(P<0.05),而S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9%(P<0.05);各覆膜处理(R和P)均较CK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S处理较CK处理0~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2%;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低于硝态氮含量,且在不同土层中的波动较小,R和P处理提高了深层(60~100 cm)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0.4%和32.4%(P<0.05);覆膜处理(R和P)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各覆盖处理(R、P和S)籽粒产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17.4%(P<0.05)、17.9%(P<0.05)和3.2%。总体而言,地膜覆盖(尤其是平作覆膜处理P)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秸秆覆盖(S)对提高土壤碳氮的积累及保持土壤可持续性有积极作用。
    • 黎友情; 刘芳
    • 摘要: 为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卷丹百合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壳覆盖、草坪碎草覆盖、地膜覆盖、不覆盖4种覆盖方式,测定4个处理条件下卷丹百合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百合的鳞茎周径及产量。结果表明,稻壳覆盖处理的各测定指标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株高为75cm,增幅达35%;茎粗为12.29mm,增幅达到23%;单株叶片数105片,增幅达37.6%;鳞茎周径为32.72cm,增幅达22.9%;鳞茎单重为0.29kg,增幅达93.3%;667m^(2)产量1914kg,增幅达92%。
    • 刘立豪; 王辉; 谭帅; 胡传旺; 卢佳宇; 童晨晖
    • 摘要: 针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和夏季土壤高温胁迫所造成的猕猴桃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探索合理有效的覆盖措施来改善果园的土壤水热环境,从而实现南方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田观测试验,研究黑膜(H)、白膜(B)、防草布(F)、防草布+白膜(F+B)、秸秆(J)、不覆盖(CK)6种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水分、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相应处理的猕猴桃产量与品质差异.相比处理CK,覆盖处理保水效果较好,处理H,B,F,F+B,J在0~50 cm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1%,1.3%,2.2%,2.9%,1.6%,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明显提升.相比处理CK,夏季单一覆盖处理使0~25 cm土壤温度降低了0.8~2.5°C,而F+B组合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升高了0.9°C,同时覆盖处理缩小了温度日变化0.9~2.1°C,处理F尤为显著.各覆盖处理使猕猴桃单果质量提高了0.1%~7.7%,同时可提高糖酸比3.8%~33.6%.防草布覆盖既可改善猕猴桃土壤的水热环境,又能提高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是该区果园管理较适宜的覆盖方式.
    • 吕艳秋; 王陈珑; 冉照宽; 屈晓芳; 陈学坤; 郑子墨; 刘媛
    • 摘要: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实验试剂、实验用水、操作方式等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氧化率是影响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研究了不同的三角瓶瓶口覆盖方式下的标准物质的氧化率和准确度,最终确定了滴定体积小于且接近5.00 mL的取样体积,使用锡箔纸覆盖,加热煮沸28 min的实验条件,能有效控制高锰酸盐对葡萄糖的氧化率,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范祺祺; 周华兰; 刘跃荣; 蔡明; 邓永强; 张芳; 邓玉萍; 胡新喜
    • 摘要: 以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不同种植密度对湘南地区冬作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拱棚覆盖时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提早5和21 d,但同一覆盖方式中各种植密度处理间的出苗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间的株高无显著性差异,但露地栽培中4400株/667m^(2)处理的茎粗显著粗于地膜+拱棚覆盖中的5500株/667m^(2)处理,地膜覆盖中的3700株/667m^(2)处理的主茎数显著多于露地栽培中的3700和5500株/667m^(2)2个处理,覆盖方式与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覆盖方式与产量、单株块茎重、单株结薯数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单薯重、商品薯率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虽然地膜+拱棚覆盖中种植密度为5500株/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805.00 kg/667m^(2),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各处理的产量,但地膜+拱棚覆盖与地膜覆盖各处理间的马铃薯产量、单株块茎重、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商品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用工及成本因素,以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密度为5500株/667m^(2)为最佳种植方式。
    • 陈国敏; 唐绍平; 田丹; 胡岑龙; 石春发; 杨东红
    • 摘要: 为筛选适合当地的地表覆盖方式,丰富油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7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油茶幼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一般防草布半覆盖>饭豆>可降解防草布>一般防草布全覆盖>CK>绿豆;对pH值的影响,饭豆>绿豆>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可降解防草布>CK>一般防草布全覆盖;对有机质的影响,一般防草布半覆盖>一般防草布全覆盖>可降解防草布>饭豆>绿豆>CK;对全氮的影响,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可降解防草布>绿豆>一般防草布全覆盖>饭豆>CK;对碱解氮的影响,一般防草布全覆盖>绿豆>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可降解防草布>饭豆>CK;对全磷的影响,饭豆>绿豆>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可降解防草布>一般防草布全覆盖>CK;对有效磷的影响,饭豆>绿豆>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可降解防草布>CK>一般防草布全覆盖;对全钾的影响,CK>可降解防草布>饭豆>一般防草布半覆盖>绿豆>一般防草布全覆盖;对速效钾的影响,一般防草布半覆盖>CK>可降解防草布>饭豆>一般防草布全覆盖>绿豆。将各因素的排序分值相加计算综合分值并进行排序,推荐一般防草布半覆盖处理为促进油茶幼林土壤改善的最优方案。
    • 贾袭伟; 赵鑫; 葛慧; 李浩; 晋小军; 杜弢
    •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款冬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黑膜覆盖、白膜覆盖、麦草覆盖3种方式,与露天栽培进行比较。结果 出苗率、叶片数、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产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以黑膜覆盖最高,出苗率达95%以上,鲜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2 873.3 kg/hm~2,单株花蕾数为73.3个/株,净光合速率为5.50μmol/m~2·s,比白膜、麦草、露天栽培分别高出14.58%、38.89%、55.37%;款冬酮、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麦草覆盖最高,分别为0.103%、25.33%,含量依次为麦草、黑膜、白膜、露天栽培。结论 黑膜覆盖栽培能有效促进款冬生长。
    • 杨慧敏; 王涛; 窦瑛霞; 赵护兵; 王朝辉
    • 摘要: 为了解不同覆盖方式下西北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差异,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设置15 N微区试验,分析常规播种、垄覆沟播、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4种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氮素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常规播种相比,垄覆沟播、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下小麦产量分别提高4.9%、15.4%和12.4%,其中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的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提高4.6%、23.9%和16.8%;籽粒氮含量分别降低19.6%、8.9%和7.2%。籽粒氮素累积量和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在不同覆盖方式下变化趋势一致,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的籽粒氮素累积量较常规播种分别提高6.0%和5.6%,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8.0%和5.5%,而垄覆沟播的籽粒氮素累积量和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较常规播种分别降低13.9%和10.8%。垄覆沟播、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的籽粒氮素中肥料氮的比例较常规播种分别提高22.5%、29.8%和16.3%,籽粒中肥料氮累积量分别提高4.2%、39.3%和20.5%;地上部肥料氮累积量分别提高7.1%、38.8%和19.3%;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7.1%、38.8%和19.3%。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增产、氮素累积和氮肥高效利用,其中从环境因素考虑,秸秆覆盖的效果更好。
    • 郭萍; 王子豪; 刘斌祥; 孔凡磊; 袁继超
    • 摘要: 以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氮肥水平(常规施氮、减氮20%和减氮40%)和3种覆盖方式(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以不施氮肥无覆盖为CK,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氮肥水平对土壤水分与全氮含量、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运转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和减氮40%处理相比,耕层土壤水分和全氮含量以覆盖处理和较高氮肥水平处理较高;(2)与减氮40%处理相比,较高氮肥水平处理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较高氮肥水平下,覆盖处理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量高于无覆盖处理,尤其是地膜覆盖处理;(3)较高氮肥水平有利于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转运,减氮20%下地膜覆盖处理和常规施氮下覆盖处理玉米籽粒和植株氮素积累总量较高,并能促进茎叶氮素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农学利用率;(4)玉米籽粒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增产的幅度逐渐降低;地膜覆盖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减氮40%条件覆盖秸秆有一定增产效果;在减氮20%条件覆盖地膜可获得全氮不覆盖处理同等以上产量.综合上述结果,减氮20%下地膜覆盖处理存在玉米高产和氮肥减施并行的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