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木香

白木香

白木香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8649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培育及景观设计技术交流论坛、第七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等;白木香的相关文献由847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建和、杨云、戴好富等。

白木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8649 占比:98.62%

总计:18909篇

白木香—发文趋势图

白木香

-研究学者

  • 魏建和
  • 杨云
  • 戴好富
  • 章卫民
  • 梅文莉
  • 张争
  • 徐艳红
  • 刘洋洋
  • 吕菲菲
  • 孟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鹏; 薛世玉; 李小飞; 徐大平; 崔之益
    • 摘要: [目的]为研究白木香受到胁迫的生长与防御过程,探明其结香过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3年生白木香为对象,应用注射真菌菌剂与机械钻孔2种诱导结香方法对白木香进行制香,通过分析其调控生长与防御的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防御物质总酚与总萜含量以及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白木香对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在胁迫初期,与防御反应相关的激素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前体含量在胁迫处理组中显著升高,而与生长相关的激素赤霉素与生长素含量降低;在胁迫后期,茉莉酸、水杨酸与乙烯前体含量逐步降低,而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胁迫处理初期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总酚、总萜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总酚和总萜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幅速率降低。胁迫处理1~3个月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受到抑制,而胁迫处理第6个月时,光合与荧光得到恢复。[结论]当白木香受到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时,激活防御反应的激素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次生代谢防御产物酚类与萜类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木香生长获得恢复,胁迫得到缓解。说明白木香结香过程是防御反应加强,产生沉香物质,且是生长与防御的动态平衡过程。
    • 张燕; 孟慧; 吕菲菲; 魏建和; 樊小红; 何欣; 袁白雪; 陈波; 杨云
    • 摘要: 沉香是国际上极负盛名的药用和香料资源之一。在亚洲许多国家,沉香产业既是传统行业也是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沉香优良种质的大规模应用对沉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优良沉香种质资源是近年沉香产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但一些优良种质的品质特性无法通过有性繁殖遗传,大规模繁育存在技术障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品种优良性状保持、种子资源保存、快速繁殖等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为建立工业化生产的沉香广谱再生体系,本文以白木香无菌苗和成龄植株的枝条为材料从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三方面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0.1%多菌灵溶液浸泡3 min,流动水冲洗3 h处理,对采摘自大田的白木香枝条有较好的除菌效果。0.1%升汞溶液消毒6~8 min,可有效保持外植体的成活率。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灭菌剂也能有效控制材料染菌。无菌苗茎段丛生芽诱导较易,大田枝条的丛生芽诱导较难。WPM+20 g/L蔗糖+0.5 mg/L 6-BA+0.2 mg/L NAA(G_(4))有利于无菌苗的丛生芽诱导;1/2 MS+25 g蔗糖+2 mg/L 6-BA+0.01 mg/L NAA(I_(3)),1/4 MS+20 g/L蔗糖+2 mg/L 6-BA+0.5 mg/L NAA(J_(2))和WPM+20 g蔗糖+1 mg/L 6-BA+0.01 mg/L NAA(K_(2))有利于成龄植株枝条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将膨大的丛生芽团切割后转接于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中可促进丛生芽伸长。WPM培养基中添加10~20 g/L蔗糖,并加入0.1~0.5 mg/L NAA可诱导无菌苗和茎段外植体的新芽生根。本研究以沉香2种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为沉香优良种质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 袁莹; 王雪峰; 王甜
    • 摘要: 通过探讨白木香冠层光谱和形状特征与叶片含锌量的模型关系,实现幼龄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快速无损诊断,为实现白木香智能化培育经营提供新思路。以幼龄白木香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相机获取白木香冠层图像,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精确提取白木香冠层,在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对图像光谱和形状特征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广义可加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PLS-GAM)以图像特征对含锌量进行估测和分析,并通过比较模型评价指标与常用套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LassoR)和多元逐步回归(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MSR)模型进行对比,确定适用于白木香锌含量估测的最佳模型。研究表明:(1)结合相位相关法和贝叶斯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出白木香冠层图像,效果显著优于对各波段图像进行直接分割的方法;(2)基于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6个主成分CF1、CF2、CF3、CF4、CF5和CF6,PLSR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2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475;(3)PLS-GAM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CF2和CF4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679,显著高于基于线性关系构建的PLSR模型;(3)经过模型评价对比,PLS-GAM模型估测精度最高,RMSE为0.095,较PLSR、LassoR、MSR模型分别降低了26.4%、43.1%和34.9%,为适用于估测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最优模型。因此,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能够实现对白木香冠层多光谱图像的精准分割,基于光谱和形状特征构建的PLS-GAM模型对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良好的估测效果,有利于推动白木香微量元素诊断的研究进程,对幼龄白木香的智能化作业有重要意义。
    • 王祥; 林思诚; 冼世庆; 卜蜜源; 陈全武; 陈刘生; 黄咏槐
    • 摘要: 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us是农林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研究明确了广赤眼蜂对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卵的寄生习性及林地内对黄野螟卵的寄生率。广赤眼蜂寄生黄野螟的卵,每年可以繁殖17代,每代历期9~11天;实验室条件下平均出蜂率可达93.69%,林地内野外寄生卵块平均出蜂率87.16%。茂名地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林内黄野螟卵平均寄生率可达55.74%。研究结果表明广赤眼蜂可以作为防控黄野螟的天敌资源加以利用。
    • 贾慧文; 李智; 朱培琦; 郑平; 邱坚
    • 摘要: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谷木制品冒充白木香制品,有必要对二种木材的解剖构造进行比较分析,为木材鉴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对两种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结构上,白木香的重量,密度,硬度明显小于谷木,白木香纹理直而谷木纹理斜。微观结构上,白木香主为径列复管孔及管孔团,谷木主为单管孔;白木香多数单列射线,而谷木有明显的宽木射线。结合非解剖特征,可以通过这些特征差异有效分辨白木香和谷木木材。
    • 孙衍汤; 连春枝; 王科明; 凌家如
    • 摘要: 针对当前在海南地区白木香南方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情况,选用7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初步筛选出1.8%的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1.7%的氟吡菌酰胺悬乳剂和20%的噻唑膦水乳剂这2种防治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根据药效结果综合评价,田间试验筛选出41.7%氟吡菌酰胺悬乳剂整体效果最好.
    • 王再花; 陈显鹏; 杜志坚; 赖兆祥; 李杰
    • 摘要: 以白木香半成熟叶和老叶为试材,比较其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以筛选出的半成熟叶为原料,经同种工艺而不同的干燥参数制成叶茶A(120°C初烘1 h、100°C焙火2 h)、叶茶B(135°C初烘1.5 h、110°C焙火2.5 h)和叶茶C(145°C初烘1.5 h、115°C焙火2.5 h),然后通过感官评审和芒果苷、总黄酮、总酚、水浸出物、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评估叶茶的品质.结果表明,白木香半成熟叶的芒果苷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老叶,且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显著低于老叶,因而选择半成熟叶作为叶茶原料.叶茶A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叶茶,而水浸出物含量和芒果苷含量与叶茶B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叶茶C.叶茶A、B和C中均含检测的16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65.81、63.29和61.29,叶茶A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更高.感官评审发现叶茶A茶汤黄绿明亮,香气最佳.综上,叶茶A在3种叶茶中品质最佳.
    • 刘键锺; 曾建荣; 卢昌华; 高晓霞; 严寒静
    • 摘要: 为探讨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Spreng.)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于白木香苗木主产区采集10批次1011株白木香实生苗为研究材料,测量10个主要的质量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K-聚类分析,结合苗木实际生产情况,对白木香苗木进行等级划分.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最终确定选取苗高、地径和分枝数3个指标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将白木香苗木分成3个等级,最终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12 cm、地径≥11 mm、分枝数≥3,Ⅱ级苗:112 cm>苗高≥89 cm、11 mm>地径≥9 mm、3>分枝数≥2,Ⅲ级苗(不合格苗):苗高<89 cm、地径<9 mm、分枝数<2.最终的等级划分结果可用于白木香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建立、区分苗木等级、排除不合格苗并对合格苗木进行定价,保证白木香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保障沉香资源可持续性发展.
    • 高雪艳; 张旭明; 李叶农
    • 摘要: 目的 对福建人工栽培的白木香心材及人工结香的沉香进行了化学检测,并结合了香道方法进行了质量评价.方法 对闽产白木香心材进行醇溶物、总糖分、总黄酮的检测;对人工结香的沉香进行总糖分、总黄酮的检测;对天然结香的沉香进行醇溶物、砷、汞及黄曲霉素B的检测,并结合隔火烘焙法进行评价.结果 福建人工培育的白木香心材及人工结香的沉香随年份增加各项指标显示增长的正相关性.天然结香的沉香已经达到标准要求,人工结香的沉香仍未达到标准要求,但各项指标接近要求并呈增长趋势.结论 在福建省人工培育沉香质量达到标准,具备开展大规模种植的可行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