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光谱图像

多光谱图像

多光谱图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55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24112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国土资源遥感、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全国第26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第17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图象图形联合学术会议等;多光谱图像的相关文献由136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勇、刘斌、张永梅等。

多光谱图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4112 占比:99.91%

总计:324400篇

多光谱图像—发文趋势图

多光谱图像

-研究学者

  • 何勇
  • 刘斌
  • 张永梅
  • 李云松
  • 尤新革
  • 毛罕平
  • 王莹
  • 周诠
  • 师少光
  • 张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龙昶宇; 营军
    • 摘要: 该研究利用大疆M600Pro无人机飞行器上搭载的Sequoia多光谱传感器采集滁州市定远县张山水库的影像数据,采用窗口平均法来建立最优回归模型,最终反演水质参数与影像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WAM方法反演张山水库的总氮、总磷与化学需氧量三种参数的拟合程度总氮(TN)>总磷(T_(p))>化学需氧量(COD)。WAM方法可适用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估算部分水质参数,无人机高时空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可应用于小型水库的水质估测。
    • 熊璋玺; 刘明亮; 郭擎; 李安
    • 摘要: 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果以满足图像进一步应用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中基于区域清晰度加权和导向滤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剪切波变换将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分别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针对高低频子带的特点分别设计高低频子带融合规则;对融合系数取剪切波逆变换和亮度-色度-饱和度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与6种典型融合方法通过9种包含光谱和空间质量评价的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都达到了极好效果,在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的保留了光谱信息。
    • 万亮; 杜晓月; 陈硕博; 于丰华; 朱姜蓬; 许童羽; 何勇; 岑海燕
    • 摘要: 稻穗表型是表征水稻生长状况和产量品质的关键参数,稻穗表型的准确监测对于大田精准管理和水稻智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图谱数据已被广泛用于水稻生长监测,然而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针对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穗表型监测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该研究利用无人机多源图谱数据进行水稻稻穗表型监测研究,分析了不同氮肥梯度和生长时期对稻穗表型的影响,构建了稻穗覆盖度、生物量以及倒伏等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和氮肥梯度的稻穗表型呈现显著差异,稻穗覆盖度与图像特征高度相关。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模型能够从可见光图像中准确识别稻穗,计算的穗覆盖度与实际标记值高度相关,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87,将此结果与多光谱图像反射率融合,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回归模型可以提高稻穗覆盖度的评估精度,R^(2)为0.93,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RMSE)为9.47%。融合可见光图像的颜色和纹理以及多光谱图像的光谱反射率改善了穗生物量的评估精度,R^(2)高达0.84,rRMSE为8.68%,此模型能够在不同种植年间迁移,进一步利用模型更新添加10%新样本能够改善模型迁移能力。基于PSO-SVM分类模型,联合可见光图像的颜色和纹理以及多光谱图像的光谱反射率也准确地识别稻穗倒伏,准确率达99.87%。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无人机遥感用于水稻稻穗表型监测的可行性,可为作物精准管理和智慧育种提供决策支持。
    • 范晓飞; 王林柏; 刘景艳; 周玉宏; 张君; 索雪松
    • 摘要: 针对玉米种子在外观品质检测中需要快速识别与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4的目标检测模型,同时结合四通道(RGB+NIR)多光谱图像,对玉米种子外观品质进行了识别与分类。为了减少改进后模型的参数量,本文将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1。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结构在不同位置上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取改进YOLO v4MobileNet V1模型对玉米种子外观品质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平均F1值和mAP达到93.09%和98.02%,平均每检测1幅图像耗时1.85 s,平均每检测1粒玉米种子耗时0.088 s,模型参数量压缩为原始模型的20%。四通道多光谱图像的光谱波段可扩展到可见光范围之外,并能够提取出更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并且改进后的模型具有鲁棒性强、实时性好、轻量化的优点,为实现种子的高通量质量检测和优选分级提供了参考。
    • 李明; 刘帆; 李婧芝
    • 摘要: 针对现有的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存在光谱失真和部分细节信息丢失的情况,提出结合卷积自编码器、卷积注意模块和高斯滤波器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高斯滤波器获取用于模型训练的低分辨率高频图像、高分辨率高频图像和用于模型预测的低分辨率多光谱高频图像。然后用卷积自编码器学习低分辨率高频图像与高分辨率高频图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将卷积注意模块引入模型训练中,使卷积自编码器更加关注图像中的关键信息。最后用训练完成的卷积自编码器获取多光谱图像缺失的细节信息,即高分辨率多光谱高频图像,并与原图像融合生成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选取多组不同的卫星数据与8种融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保留了更多的光谱信息和细节信息,在主观和客观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梁宇锋; 潘满清; 霍翔; 王岩; 陈海彬; 郭建文
    • 摘要: 利用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多光谱相机,以荔枝树冠层叶片作为试验对象,在光线充足且无阴影遮挡的环境下对荔枝树叶片样本进行拍摄,结合拍摄获得的多光谱图像数据和荔枝树叶片氮、磷、钾实际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分别筛选与荔枝树叶片氮、磷、钾含量相关性较强的特征波段。根据相关特征波段的数据和荔枝树叶片实际含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荔枝树叶片氮、磷、钾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并结合荔枝树叶片氮磷钾含量建立的反演模型,得到相关系数分别能达到0.8853、0.9116和0.9045。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对荔枝树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帮助果农实时监测荔枝树的营养状况,并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
    • 袁莹; 王雪峰; 王甜
    • 摘要: 通过探讨白木香冠层光谱和形状特征与叶片含锌量的模型关系,实现幼龄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快速无损诊断,为实现白木香智能化培育经营提供新思路。以幼龄白木香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相机获取白木香冠层图像,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精确提取白木香冠层,在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对图像光谱和形状特征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广义可加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PLS-GAM)以图像特征对含锌量进行估测和分析,并通过比较模型评价指标与常用套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LassoR)和多元逐步回归(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MSR)模型进行对比,确定适用于白木香锌含量估测的最佳模型。研究表明:(1)结合相位相关法和贝叶斯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出白木香冠层图像,效果显著优于对各波段图像进行直接分割的方法;(2)基于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6个主成分CF1、CF2、CF3、CF4、CF5和CF6,PLSR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2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475;(3)PLS-GAM建模分析结果表明,CF1、CF2和CF4与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调整后R2adj为0.679,显著高于基于线性关系构建的PLSR模型;(3)经过模型评价对比,PLS-GAM模型估测精度最高,RMSE为0.095,较PLSR、LassoR、MSR模型分别降低了26.4%、43.1%和34.9%,为适用于估测白木香冠层含锌量的最优模型。因此,结合相位相关法及贝叶斯分割法能够实现对白木香冠层多光谱图像的精准分割,基于光谱和形状特征构建的PLS-GAM模型对白木香冠层含锌量具有良好的估测效果,有利于推动白木香微量元素诊断的研究进程,对幼龄白木香的智能化作业有重要意义。
    • 郜世姣; 关海鸥; 马晓丹; 王彦宏
    • 摘要: 为解决大豆冠层在近地端的多光谱图像边缘灰度不均,目标与背景之间灰度差别小,难以准确高效地获取大豆冠层目标区域的难题,将多光谱成像处理技术与经典图像分割方法有机融合,提出基于多光谱图像处理技术的大豆冠层提取方法。以东北大豆为对象,通过Sequoia多光谱相机采集绿光、近红外、红光、红边和可见光五类大豆多光谱图像,采用高斯平滑滤波法对原始大豆多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分析多光谱图像中大豆冠层和背景的灰度直方图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迭代法、Otsu法和局部阈值法提取原大豆多光谱图像中冠层区域,并以图像形态学开运算处理细化和扩张背景,避免图像区域内干扰噪声对大豆冠层识别效果的影响,同时以有效分割率、过分割率、欠分割率、信息熵以及运行时间等为监督指标,对大豆冠层多光谱图像识别模型进行效果评价。大豆冠层识别模型中迭代法可以有效分割近红外和可见光大豆冠层图像,有效分割率分别为97.81%和87.99%,对绿光、红光和红边大豆冠层图像分割效果较差,有效分割率低于70%;Otsu法和局部阈值法可以有效分割除红光波段的其余四种多光谱大豆冠层图像,且有效分割率均在82%以上;三种算法对红光大豆冠层图像的有效分割率均低于20%,未达到较好效果。在原始多光谱图像中应用迭代法、Otsu法和局部阈值法提取大豆冠层图像与标准图像的信息熵平均值波动幅度分别为:0.1201,0.0547和0.0598,其中Otsu法和局部阈值法较小,表明了对于大豆冠层多光谱图像识别中两种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中Otsu法和局部阈值法均可以有效提取绿光、近红外、红边和可见光等多光谱的大豆冠层图像,二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大豆冠层信息,其中Otsu法实时性能较局部阈值法更好。该成果为提取农作物冠层多光谱图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 齐济; 杨海涛; 孔卓
    • 摘要: 为了解决高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输入的高光谱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输入至一个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高光谱图像中的高频光谱信息和多光谱图像中的高频空间特征;其次,通过特征融合网络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初步融合,形成紧凑的图像特征;再通过光谱重建网络,从融合后的特征中恢复重建高光谱图像,以初步提高其空间分辨率;最后,对上一步重建的高光谱图像进行空间边缘和光谱边缘信息的重构,进一步提升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经验证,所提出的方法能将高光谱图像的更详细的细节信息保留,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PSNR、RMSE、ERGAS以及SAM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翁海勇; 黄俊昆; 万亮; 叶大鹏
    • 摘要: 为了实现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开发了手持式多光谱成像系统用于采集油菜叶片在460,520,660,740,840和940 nm六个波段的光谱图像.将一台能够采集可见光/近红外(380~1023 nm)512个波段光谱图像但是价格高昂且体积大的室内高光谱成像系统作为参考仪器,将手持式多光谱成像系统作为目标仪器后,采用伪逆法(pseudo-inverse method)求得高光谱成像系统和多光谱成像系统两台仪器之间的转换矩阵F,从而实现6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向512个波段的高光谱图像的重构,提高了手持式设备的光谱分辨率.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LSR)建立了重构的光谱与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重构的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浓度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PLSR回归模型建模集的决定系数R2c为0.82,建模集均方根误差RM ESC为1.98,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2p为0.78,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ESP为1.50,RPD为2.14.虽然应用本文开发的手持式成像系统结合PLSR模型实现油菜叶绿素含量快速无损预测的精度低于基于室内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的高光谱图像建立的PLSR模型(R2c,RMESC,R2p,RMESP和RPD分别为0.90,1.41,0.82,1.36和2.37),但是明显优于基于原始多光谱成像系统4个波段(460,520,660和740 nm)反射率建立的PLSR模型得到的结果(R2c,RMESC,R2p,RMESP和RPD分别为0.78,2.06,0.72,1.85和1.88).表明光谱重构技术可提高多光谱成像预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精度,并且与室内高光谱成像系统相比,开发的手持式设备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为田间油菜叶片的生理状态和养分检测及可视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