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纹状体

纹状体

纹状体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7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370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等;纹状体的相关文献由2323位作者贡献,包括舒斯云、包新民、乔德才等。

纹状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9 占比:95.56%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2.39%

专利文献>

论文:18 占比:2.05%

总计:878篇

纹状体—发文趋势图

纹状体

-研究学者

  • 舒斯云
  • 包新民
  • 乔德才
  • 刘晓莉
  • 谢俊霞
  • 胡刚
  • 金国章
  • 吴春福
  • 江刚
  • 刘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津南; 杨卓儒; 李露; 蒋宇超; 董德波; 邵俊明; 尧德中; 罗程
    • 摘要: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上常以阴性症状为主,也是精神残疾的主要因素,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迄今为止,阴性症状产生神经机制仍然不明晰,导致其难以被有效控制。对近年来阴性症状相关脑影像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以丘脑和纹状体为主的皮层下区域的受损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皮层下-皮层回路异常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等。对拓扑连接这一新方法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如对纹状体-丘脑-前额叶环路的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耦合性,空间分布信息(连接的拓扑特性)的解构等。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进一步对阴性症状关键脑连接的拓扑特征进行解码,有望为探索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供潜在的研究手段。
    • 薛婷; 陶占龙; 唐俊; 康永强; 喻大华
    • 摘要: 目的观察年轻网络游戏障碍(IGD)患者纹状体体积变化及其与认知控制的关系。方法针对43例年轻IGD患者(IGD组)及40名健康年轻人(对照组)采集颅脑MRI,比较组间纹状体(尾状核、伏隔核、壳核)体积、Stroop任务结果及网络成瘾测验(IAT)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体积与IAT评分及Stroop任务结果的相关性。结果IGD组IA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D组右侧尾状核及右侧伏隔核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IGD组右侧尾状核体积增加与Stroop干扰任务下错误数呈正相关(r=0.51,P<0.01),右侧伏隔核体积增加与IAT评分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年轻IGD患者纹状体体积存在变化,且与其认知控制能力相关。
    • 马婧; 陈慧敏; 张凌韬; 刘晓莉; 乔德才
    • 摘要: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运动疲劳后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的突触可塑性受损。皮层-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受谷氨酸(glutamate,Glu)能系统和多巴胺(dopamine,DA)能系统的双重调控,因此旨在进一步围绕Glu能系统和DA能系统揭示小鼠运动疲劳后皮层-纹状体通路突触可塑性受损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运动疲劳组(EF)。利用电动跑台,使小鼠进行连续7天的力竭跑台运动,创建运动疲劳的小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小鼠纹状体脑区Glu和DA的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膜蛋白中AMPA受体、代谢型谷氨酸1型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mGluR1)、多巴胺1型受体(dopamine 1 receptor,D1R)和多巴胺2型受体(dopamine 2 receptor,D2R)的表达含量。结果:1)与Control小鼠相比,EF小鼠纹状体Glu的浓度升高(P0.05);3)EF小鼠纹状体mGluR1的表达含量显著降低(P<0.01);4)EF小鼠纹状体DA的浓度降低(P<0.01);5)EF小鼠纹状体D1R和D2R的表达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小鼠运动疲劳后纹状体Glu的浓度升高,mGluR1的表达下调;DA的浓度降低,D1R和D2R的表达下调。纹状体Glu能系统和DA能系统的双重异常可能是小鼠运动疲劳后皮层-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受损的分子机制之一。
    • 龚云; 刘晓莉; 乔德才
    • 摘要: 为了探讨运动疲劳引起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及其细胞骨架机制,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n=10)和实验组(PG,n=10).PG组大鼠以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疲劳模型,实验末检测体重和血糖,制备纹状体高尔基染色切片,数码光学显微镜观察树突棘的形态并拍照,Image J软件测量其密度、数量及类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纹状体神经元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微管相关蛋白(MAP_(2),Tau)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CG组比较,PG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5),树突棘蘑菇型占比极显著增高(P<0.01),短粗型占比极显著下降(P<0.01),树突棘密度和数量均显著增高(P<0.05);同时,PG组大鼠F-actin,MAP_(2)和Tau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CG组的1.33,1.06和1.71倍.据此推断,运动疲劳引发的纹状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变化归因于该部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
    • 黄威龙; 梁妃学
    • 摘要: 目的研究动物处于不同行为状态时,纹状体听觉神经元对声音信息的特征表达是否被调控。方法以SPF级C57BL/6J清醒小鼠纹状体的听觉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同步的在体电生理和运动记录系统,采用玻璃微电极贴附式记录方法长时间记录纹状体听觉神经元对噪声的听觉响应,并通过分析小鼠跑动速度将小鼠的行为状态分为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分析动物处于两种行为状态下纹状体听觉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和诱发响应。结果相对于安静状态,当动物处于运动状态时,纹状体听觉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增高(37.06±12.02 vs 18.51±10.91,P<0.001),而诱发响应下降(噪声强度=60 dB,3.45±2.99 vs 3.04±2.76,P<0.001)。结论运动状态对纹状体的听觉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运动状态时声音信息的识别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 赵林(编译)
    • 摘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通过裂解血管紧张素Ⅰ产生血管紧张素Ⅱ来调节血压。在大脑中,ACE在纹状体组织中尤其丰富,但目前对ACE在纹状体回路中的功能仍知之甚少。研究人员发现ACE降解小鼠伏隔核中一种非常规的脑啡肽七肽Met-enkephalin Arg-Phe。ACE抑制增强了Met-enkephalin Arg-Phe对mu阿片受体的激活,导致谷氨酸释放到表达Drd1多巴胺受体的中型多棘投射神经元上受到长期抑制,这种抑制是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系统性ACE抑制在本质上并不是有益的,但降低了芬太尼给药引起的条件性位置偏好,并增强了互惠的社会互动。该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前景,即中枢ACE抑制可以增强内源性阿片类药物信号的临床获益,同时降低成瘾风险。
    • 孙悦; 李敏; 李玉川; 王晓军; 王敏
    • 摘要: 纹状体作为基底核中最大的核团,在基底神经节生理和病理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帕金森病(PD)的病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胆碱能中间神经元(CINs)是纹状体中重要的调控神经元。尽管以往人们已经认识到纹状体多巴胺/乙酰胆碱失衡是PD的关键神经化学基础,由于对CINs的解剖和功能特征认识的局限性和缺乏特异性胆碱能受体亚型药物或工具,制约着针对CINs的PD治疗。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人们对于纹状体CINs功能障碍对PD潜在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本文综述了CINs一些关键的形态、电生理学特性、突触和受体功能特点及其在PD状态下的变化,为如何更好地进行PD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孔雪
    • 摘要: 帕金森病(简称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世界帕金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有570万帕金森患者,我国约有270万~300万患者,且以每年近10万的速度增长。
    • 张钰; 周澧; 张玲; 孙秀萍; 李祥磊; 秦川
    • 摘要: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制作啮齿动物脑内微透析记录的清醒活动装置,并进行小鼠清醒活动的脑内微透析采样应用和验证。方法设计并利用相关材料自行制作啮齿动物脑内微透析记录的清醒活动装置,并通过小鼠黑质-纹状体神经环路的多巴胺相关神经递质进行测定和验证。向C57BL/6小鼠的黑质、纹状体埋置微透析探针,手术7 d后进行小鼠清醒活动下的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DA)及其代谢中间产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两种神经递质的微透析采样。微透析流速为2μL/min,每20 min收集一管样品,共收集200 min,分析两种化学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1)啮齿动物脑内微透析记录的清醒活动装置可保证动物在装置内清醒活动的同时可顺利进行微透析采样。(2)啮齿动物脑内样品的可检测到稳定的神经递质含量,样品测得小鼠的多巴胺浓度为黑质(0.11±0.01)nmol/L,纹状体(0.22±0.05)nmol/L;小鼠的DOPAC浓度为黑质(3.38±0.59)nmol/L,纹状体(20.35±6.87)nmol/L。各记录时段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啮齿动物脑内微透析记录的清醒活动装置设计实用、稳定,具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应用效果。已申请并授权获批国家专利两项:发明专利(202110525342.5),实用新型专利(202121027247.4)。
    • 张亚洁; 樊红彬; 胡朋; 来青伟; 李青云; 耿耿; 耿德勤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纹状体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糖尿病纹状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性,80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四肢乏力,无不自主活动。血糖高,酮体阴性,头颅CT示右侧尾状核头部及豆状核高密度,MRI示豆状核T_(1)序列高信号,降糖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糖尿病纹状体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典型的病例表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纹状体CT高密度影、MRI T_(1)序列高信号,伴或不伴偏侧舞蹈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病是可治性疾病,预后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