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树突棘

树突棘

树突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生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22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动物学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等;树突棘的相关文献由542位作者贡献,包括易咏红、崔慧先、战丽彬等。

树突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5.9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2422 占比:93.88%

总计:2580篇

树突棘—发文趋势图

树突棘

-研究学者

  • 易咏红
  • 崔慧先
  • 战丽彬
  • 隋华
  • 宫瑾
  • 曾志涌
  • 许本柯
  • 陈运才
  • 任鑫博
  • 何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娟; 张振忠; 张友佳
    • 摘要: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对孕晚期大鼠子代树突棘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孕大鼠分为对照组,七氟醚-1h组,七氟醚-3h组,七氟醚-6h组,以2.3%七氟醚分别麻醉。取P31子代幼鼠开展水迷宫测试,以高浓度CO_(2)处死,取脑组织开展电生理实验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高尔基染色评估树突棘状态,Western blot检测BDNF/Trk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麻醉1h的孕晚期大鼠子代P35幼鼠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没有改变,而七氟醚-3h组与七氟醚-6h组幼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此外,七氟醚麻醉3h与6h造成幼鼠fEPSP斜率明显降低,且树突棘密度与长度明显减少,然而,七氟醚-1h组幼鼠fEPSP与树突棘状态没有影响。与此同时,七氟醚麻醉3h与6h造成了幼鼠海马组织中PSD-95,BDNF与p-TrkB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孕晚期大鼠长期麻醉后幼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降低是由BDNF表达降低引起,其原因BDNF造成p-TrkB表达降低介导PSD-95蛋白减少,导致树突棘发育受损。
    • 龚云; 刘晓莉; 乔德才
    • 摘要: 为了探讨运动疲劳引起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及其细胞骨架机制,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n=10)和实验组(PG,n=10).PG组大鼠以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疲劳模型,实验末检测体重和血糖,制备纹状体高尔基染色切片,数码光学显微镜观察树突棘的形态并拍照,Image J软件测量其密度、数量及类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纹状体神经元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微管相关蛋白(MAP_(2),Tau)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CG组比较,PG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5),树突棘蘑菇型占比极显著增高(P<0.01),短粗型占比极显著下降(P<0.01),树突棘密度和数量均显著增高(P<0.05);同时,PG组大鼠F-actin,MAP_(2)和Tau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CG组的1.33,1.06和1.71倍.据此推断,运动疲劳引发的纹状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变化归因于该部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
    • 周芮; 郝雷; 王帆
    • 摘要: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对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突触可塑性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微RNA(miRNA)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与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可稳定调节基因表达和翻译过程,并实现突触可塑性。一些特定miRNA在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树突棘形态改变、微管动力学、长时程增强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参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孙婷婷; 王圆圆; 方祝玲; 徐佳佳; 马世玟; 常久翔; 刘高峰; 郭俣; 刘长青
    • 摘要: 目的探讨环指和色氨酸-天冬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2(RFWD2)差异表达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发育及树突棘形成的功能效应。方法利用免疫荧光鉴定RFWD2在小鼠全脑的定位及表达谱,通过RFWD2与神经元突触蛋白的共定位,明确其在神经元的细胞定位。通过电转染RFWD2-Myc过表达与shRNA载体,分析其对体外培养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发育、树突棘形成与突触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RFWD2在小鼠大脑皮层与海马区均高表达,与突触形成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FWD2在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及后膜均有表达,与神经元树突的长度、分支数量与复杂性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RFWD2过表达显著降低了神经元突触蛋白数量[突触小泡蛋白(SYN)4.5±1.2 vs 17.2±2.4/10μm,P<0.01;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2.1±0.3 vs 8.5±1.3/10μm,P<0.01];而RFWD2抑制表达显著增加了突触蛋白数量(SYN:19.6±2.6/10μm,P<0.05;PSD95:11.5±1.1/10μm,P<0.05)。与对照组和RFWD2过表达相比,RFWD2抑制表达降低了树突棘的数量(4.3±0.2 vs 6.2±0.5/10μm,P<0.05;4.3±0.2 vs 6.9±1.1/10μm,P<0.01)。结论RFWD2可通过Pea3家族成员与c-Jun的泛素化影响突触蛋白的表达,调控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发育、树突棘形成与突触功能效应,为后期作为靶点开展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 王菲菲; 王路义; 熊玥; 邓静; 吕明其; 汤博诣; 张潇月; 李英博
    • 摘要: 目的探讨前额叶皮层(PFC)树突棘及突触发育障碍,诱发自闭症(ASD)小鼠核心症状的机制。方法将C57小鼠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ASD模型组(VPA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Wortmannin抑制剂组(Wortmannin组),10只/组。旷场实验,青年玩耍实验和三箱社交实验评价小鼠的ASD样行为;高尔基染色观察小鼠PFC树突棘密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PF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以及突触相关蛋白PSD95、pSyn、Syn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SD95、p-Syn的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VPA组小鼠出现了ASD样表型,PFC总的、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减少(P<0.05),未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增加(P<0.0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上调(P<0.05),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p-Syn/Syn表达下调(P<0.01或P<0.001)。Wortmannin能改善小鼠ASD样表型,改善树突棘发育,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上调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p-Syn表达降低可能导致VPA诱导的ASD小鼠PFC树突棘损伤和突触发育障碍,最终导致ASD样表型。
    • 周元青(综述); 徐平(审校); 刘海军(审校)
    • 摘要: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 (SGK1)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GC (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蛋白激酶C)亚家族的成员,在体内广泛表达,对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非常重要。树突棘的形成、可塑性和稳定性与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相关。调节海马和前额叶皮质SGK1表达可介导树突棘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基于海马和前额叶皮质SGK1表达水平变化对树突棘和认知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现通过对SGK1与树突棘、认知功能及认知功能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与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新的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途径。
    • 王珏(综述); 张伟; 史学锋(审校)
    • 摘要: 视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结构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和调整,具有结构可塑性。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变化是视皮层经验依赖的可塑性变化的基础。这些结构改变主要包括突触之间的连接发生变化、树突棘的消失或增加、树突棘的更替及大小的变化、突触后致密物以及神经元周围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等。结构的变化与神经元内外分子及非神经元成分的活动密切相关,如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Ly-6/神经毒素样蛋白1、勿动蛋白、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对视皮层功能和结构的可塑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异常视觉经验以及丰富环境等外界干预因素对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均可产生调控作用,最终影响视功能的发育或其损伤后恢复。相比于功能学研究,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的研究依赖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高级成像技术,结果更为直观和有说服力。对视皮层结构可塑性的不断探索会增进我们对弱视等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的理解,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创新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本文就近年来视皮层结构可塑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阎晨; 刘涛; 宣斐
    •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小鼠树突棘状态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16只野生型小鼠与16只α-synuclein基因敲除小鼠,共分为4组,分别为WT Control组,KO Control组,WT+Sev组与KO+Sev组。其中WT+Sev组与KO+Sev组小鼠连续吸入6 h 3%七氟烷(Sevoflurane,Sev)麻醉。利用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处死后检测小鼠海马CA3-CA1途径中长时程电位与树突棘状态,再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α-synuclein、BDNF与TrkB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中,利用HT22细胞株确定α-synuclein、BDNF与TrkB竞争性结合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七氟烷造成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靶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七氟烷导致小鼠海马CA3-CA1途径中长时程电位抑制且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此外,七氟烷造成小鼠脑组织中α-synuclein表达增加(P<0.05)且BDNF与p-TrkB表达降低(P<0.05);与此同时,Morris水迷宫测试中,与WT+Sev组相比,KO+Sev组小鼠结果较优,但仅有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KO+Sev组小鼠海马组织中长时程电位显著升高且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KO+Sev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p-TrkB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外实验中,Sev造成HT22细胞活率降低,且显著增加了α-synuclein与TrkB邻位连接(P<0.05)。结论七氟烷会造成小鼠学习与记忆功能损伤,其机制为增加α-synuclein表达,下调BDNF水平,减少TrkB磷酸化水平,减少树突棘密度从而抑制长时程电位。
    • 张振忠; 苏娟; 排日罕·艾尔肯; 陈淑萍
    •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diterpene ginkgolides,DG)对氯胺酮麻醉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幼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氯胺酮组(Ket)、DG低剂量组(DG-L,2.5 mg/kg)、DG中剂量组(DG-M,5 mg/kg)和DG高剂量组(DG-H,10 mg/kg)。取非对照组幼鼠,以100 mg/kg氯胺酮分次麻醉,构建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麻醉前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DG注射液。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幼鼠认知功能,通过长时程电位检测突触可塑性,采用高尔基染色检测树突棘状态,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等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氯胺酮麻醉(Ket组,DG低、中及高剂量组)造成幼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介导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减少,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fEPSP)水平下调,海马组织中BDNF、TrkB和PSD-95等蛋白表达降低,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降低,但cleaved-caspase-3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升高。与Ket组相比,DG中、高剂量组幼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树突棘生长得到促进,fEPSP水平上调,BDNF、TrkB和PSD-95蛋白表达升高,Bcl-2表达升高,cleaved-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结论:DG通过增加BDNF、TrkB和PSD-95蛋白表达,减少氯胺酮造成的幼鼠神经元树突棘损伤,上调fEPSP,改善了幼鼠认知功能损伤。
    • 孙亚菲; 翟茂登; 谭志策; 张昊炜; 张文斌; 张建彬; 邹远康
    • 摘要: 目的探究整合应激反应抑制剂(ISRIB)对高原低氧暴露下神经元树突棘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常氧DMSO组、常氧ISRIB组、高原低氧组、高原低氧DMSO组、高原低氧ISRIB组,每组6只。高原低氧3个组置于低氧舱模拟6000 m高原海拔,连续低氧暴露14 d后,进行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之后利用高尔基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及数目变化。结果与常氧组相比,高原低氧暴露引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P<0.05),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P<0.05),基树突棘与顶树突棘长度显著缩短(P<0.05);给予ISRIB治疗后,高原低氧暴露引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显著改善(P<0.05),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显著升高(P<0.05),基树突棘和顶树突棘的长度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ISRIB可保护高原低氧暴露诱导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形态的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