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外云图

红外云图

红外云图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86860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气象水文装备、广东气象、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2年全国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交流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红外云图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洁婷、张薇、杜惠良等。

红外云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6860 占比:99.88%

总计:86967篇

红外云图—发文趋势图

红外云图

-研究学者

  • 张洁婷
  • 张薇
  • 杜惠良
  • 王旭
  • 符冉迪
  • 郑永光
  • 丁菊丽
  • 刘爱梅
  • 刘磊
  • 刘青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悦; 杜平萍; 王健博
    • 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等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观测资料,对2021年9月9日发生在吉林省辽源市的一次风雹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背景下,位于离冷涡中心较远的东南部为不稳定区,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冷锋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提供了初始扰动;地面中尺度辐合的移动发展触发了中低层的不稳定能量释放,是这次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稍弱的水汽条件更利于雷暴大风和冰雹的产生;反射率因子上表现为“弓形”回波,随着冷空气的补充,激发新生单体不断向东推进;0°C层(3.2 km)和-20°C层(6.3 km)高度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冰雹天气的产生。
    • 曲良璐; 谭甜甜; 王雨思
    • 摘要: 基于2012—2018年风云系列卫星云图资料(红外图像、水汽图像、TBB图像),区域自动站小时降雨资料,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阿克苏地区短时强降雨的时空变化和卫星云图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雨主要出现于6—8月的16—20时,空间分布为北部山区最多、浅山区次之、平原及南部沙漠地区最少,降雨强度多为10.0~19.9 mm/h,小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乌什北部山区;(2)区域性短时强降雨卫星云图环流分型为西南气流型和西北气流型;(3)主要影响云系为低槽锋面云系、雷暴云团(以此为主);(4)雷暴云团主要生成方式为低涡外围分裂以及多雷暴云单体,主要生成于拜城县北部山区、温宿县北部山区,生成时段集中在13—16时,形状大多呈团状,主要路径为自西向东,强降雨往往发生于云团发展的中后期;(5)水汽边界主要有斜压叶急流边界、底涌边界对应于西南气流和西北气流型;(6)强降雨多出现在TBB边缘密集带及TBB中心最低温度区域。
    • 植江玲; 黄先香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FY-2E卫星红外云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登陆珠江三角洲沿海的1713号台风“天鸽”和1822号台风“山竹”的大风过程进行对比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本身的强度、结构及其变化对台风的影响范围、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大风的出现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气压梯度加大有助于增加大风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喇叭口”地形的狭管效应对风速有加强作用。卫星云图对预测台风大风的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有一定参考作用;当台风中心进入雷达的监测范围时,雷达产品可以有效估测风速大小、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
    • 植江玲; 黄先香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FY-2E卫星红外云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登陆珠江三角洲沿海的1713号台风“天鸽”和1822号台风“山竹”的大风过程进行对比及成因分析.结果 表明:台风本身的强度、结构及其变化对台风的影响范围、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大风的出现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气压梯度加大有助于增加大风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喇叭口”地形的狭管效应对风速有加强作用.卫星云图对预测台风大风的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有一定参考作用;当台风中心进入雷达的监测范围时,雷达产品可以有效估测风速大小、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
    • 王连杰; 韦群
    • 摘要: 为了提高云团的观测准确率,提出了利用红外云图夜间能够成像的特点,研究云图中灰度值与云团高度值存在的关系,利用该对应关系构建出云图的三维模型,计算各像素点的顶点法向量,对模型中各个像素点进行着色,最终设计并实现三维云图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云图的三维显示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云图的真实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 谭丽娜; 赵亮; 王志远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海东地区2018年4月19日下午发生的一次春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了造成该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与能量场的配置关系、温湿因素以及对流性降水发生、发展、消亡的演变特征,揭示出本次早春雷暴天气形成、演变的特征,以期为今后类似天气预警预报提供参考.
    • 苏锦程; 胡勇; 巩彩兰
    • 摘要: 红外云图具有分辨率较低、图幅大和纹理丰富等特点.针对相关研究目前在算法效率优化和局部细节分析方面仍有不足,提出了一种混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方法结合双三次插值重建方法和基于稀疏表达的重建方法在不同类型图像区域中的各自优势,利用方差将滑动窗口中的图像块区分为平坦和边缘两种类型;采用双三次插值方法重建平坦型图像块,采用基于稀疏表达的方法重建边缘型图像块.利用目视、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以及残差图评估了算法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PSNR指标上比插值法平均提高了1dB,比稀疏法也略有提升;经局部观察发现,改进重建结果中平坦区域噪声减少;该方法的重建耗时明显减少.
    • 艾克代·沙拉木; 阿依谢姆古丽·孜比不拉; 仙米西努尔·克里木; 阿提坎木·那曼; 茹仙古丽·阿布都瓦依提
    • 摘要: 应用常规天气图和喀什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7年克州境内典型区域性强降水分析.得出本次降水是以区域混合型降水为主,伴随有局地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反射率因子很好反映出影响降水涡旋云系及外围云系上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径向速度反映出涡旋云系上更小尺度系统存在,垂直风廓线较好反映各层气流和风向风速变化.利用实时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不仅可观测大范围云系分布,而且可观测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和消散演变全过程.卫星云图云顶亮温变化与强降水有很好对应,雷达产品有助分析强降水落区,特别是速度图中逆风区相对于较强降水有1~2h提前量.
    • 刘胜胜; 奚凤; 伏阳虎
    •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h再分析资料和FY2E云图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2016年7月28日改则发生的强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尔克什湖附近的低压槽底部冷空气下渗到改则地区形成弱的高原槽是此次强降水产生的影响系统;此次降水时间短,雨量大;包括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在内的物理量在强降水发生后才出现有利条件.对流云团B靠近测站时,降水已经开始,云团还在改则上空维持其强度时,强降水已经结束;改则站的降水发生时并不是云顶亮温最低时,更像是由于产生了降水而造成的TBB下降.%Using the Micaps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NCEP 1 ° × 1 °by 6 h reanalysis data and FY2E cloud data,the weather system evolution,water vapor,heat and power condi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heavy rainfall process on July 28,2016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weather science and other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d air of the bottom of the low pressure trough near the Barr Kashmir Lake infiltration into Gerze region to form a weak plateau trough,which was the impact system of heavy rainfall.The time of this precipitation was short,the precipitation was large.The physical quantities(including vorticity,divergence,vertical velocity and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occurred favorable conditions after heavy rainfall occurring.The precipitation had begun when convective clouds B near the station,the cloud was still over the maintaining its strength over Gerze,the heavy rainfall had ended.When the precipitation occurs in Gerze station,it was not the lowest of cloud top brightness temperature,and the decreasing of TBB was more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 吴荷; 孙越峰; 崔耀鹏; 谭政华; 王焕毅; 佟铃
    • 摘要: 利用天气形势及各种物理量值、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17年4月17日傍晚发生在本溪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成因.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和高空槽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增强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高、低空及地面系统配合较好,为此次冰雹发生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此次降雹区域K指数及各物理量要素配合都符合降雹标准.冰雹发生前期0°C层高度和-20°C层高度有利于冰雹生长;强对流天气发生区域与云顶亮温低值区对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