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05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

会议文集: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FY-2卫星云图、雷电监测预警网、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降水同步资料,对发生在华北的一次致灾雷电、暴陶天气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致灾雷电、暴雨天气FY-2卫星云图监测到的水汽条件充沛,河北全省闪电最大频次1066次/h、电荷轨迹分布与卫星监测的水汽云团移动同步,秦皇岛市闪电出现频率最大时,每小时最大降水量大于100 mm/h。闪电山现频率与降水强度同步。本次致灾雷电、暴雨天气是两个不同时段β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其雷达回波结构及物理量有明显差异,06-07时,1.5度仰角雷达回波强度(R19)平均65 dBZ,主回波结构紧密,回波呈带状沿径向移动,云高(ET41)大于10.5km,低层有较强的辐合区,平均每小时液态水含量25kg/m2:14-15时,1.5度仰角雷达回波强度(R19)平均67 dBZ,主回波有多个对流单体构成,结构比较松散,云高大于12.8km,径向速度有明显的东西向切变,云体内存在强烈的涡旋上升运动,平均每小时液态水含量(VIL57)比上午明显偏大,为53kg/m2;VWP(48)底层偏东风,顶层西南风。该致灾雷电、暴雨主要天气背景是典型的前倾槽,850hPa高空槽比500hPa落后近2个纬距左右,底层垂直风切变大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生成,地面气压的鞍型场分布也有利于锋生。
  • 摘要:本文通过水汽图像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天气图相结合在2010年3月14日至16日的一次春季雨雪及大风降温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揭示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了解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利于做好冬春季的雨雪及大风降温预报。结果显示:水汽图在对产生降水的水汽输送情况表现并不是很好,只是代表中高层水汽状况,但对降水预报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反而对冷空气表现得很好,与500hPa涡度、700hPa垂直速度相关性很好,在大风降温预报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徐州市气象台利用风云2号系列卫星的红外云图和水汽通道图像资料制作短时强降水预报工具的尝试。首先,使用VB语言将PCVSAT小站上的红外、水汽等云图资料进行实时自动跟踪处理,从中解析出256灰度级(索引值)的云图资料,将卫星云图的颜色信息用具体数字表达出来。其分辨率为512×512的点阵。其次对红外1、红外4、水汽云图的索引值点阵进行差值运算,并从差值运算结果中读取相应站点周围9点的索引值差值,分别选取或计算9点中的最大、平均索引值。分三组分别找出与对应时段的降水实况资枓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水汽与红外1云图的索引值之差与多普勒雷达的回波图非常接近,是正在产生降水的区域:而水汽与红外1云图的索引值之和在300~400之间时是未来产生明显降水的集中区;红外4与红外1的索引值之差可以将云体中大水滴和大冰晶的区域分辨出来,是未来降水的潜在区域。然后选用最优相关法,根据红外1、红外4、水汽云图的资枓和三种因子与降水的关系,通过精细化分析处理做出未来3小时的降水量预报场。最后按照Micaps3的数据格式同化输出相应的降水量预报产品。并对2009年夏季的强降水过程继续试报,效果显著。
  • 摘要:通过分析一次局地暴雨预报中TBB产品的应用,发现TBB与强降水发生的时间、落区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TBB最低值的大小与强对流云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对TBB小于-40度的区域需特别注意;TBB资料演变分析叮以用于短时预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最低值先于强天气现象的出现,这对于预报员进行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对降水的开始时间的判断;强降水并不发生在TBB最低的位置,而是与TBB梯度相对应。TBB演变和分布对降水强度、开始时间和强降水落区预报有指示作用,但一定要结合数值预报产品、自动站和雷达资料综合分析,否则会山现空报和虚预警。
  • 摘要:利用FY2C卫星云图,结合GMS、GOES卫星云图资料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统计了2003~2008年湖北省内的主要区域性暴雨过程,细致分析了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典型特征。结果发现,在暴雨短时预报时效(0-12h)上,根据暴雨发生的不同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暴雨云团的演变特征,可以建立5种卫星云图模型,即春季暖倒槽型、冷切变南压型、梅雨锋切变型、低涡冷槽东移型和台风西移型等,这些模型可为湖北省短时暴雨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 摘要:利用FY-2C红外卫星云图和相关定量产品、常规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及其青海省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造成2009年8月18日凌晨青海东北部短时区域性大到暴雨云图特征、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风低中急流加强,红外卫星云图上青海西南方位不断有对流云团补充加强、迅速发展,是青海省东北部产生区域性大到暴雨的前兆;TBB低值带真与大到暴雨发生的区域相对应,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区内,并随低值带的变化而摆动;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区及中心轴线的走向与对流性强降水的移动及发展方向基本一致;相对湿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水汽条件分析,在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使水汽不断从孟加拉湾向高原输送,有利于强降水天气形成。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等动力条件物理量在中低层具有强降水特征,其空间配置极有利于大到暴雨形成与维持。层结不稳定条件,有利于中尺度扰动的发展;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有利于追踪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
  • 摘要:根据FY-2C极轨卫星观测得到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Outgiong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单位:瓦·每平方米),分析了青海高原夏季(6-8月)OLR数据大小与降水出现概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降水主要出现的OLR阈值范围在150~190w/m2之间,降水概率大于50%;出现0.1mm以上降水量的平均OLR值在190 w/m2/以下,出现1.0mm以上降水量的平均OLR值在182 w/m2以下,出现5.0mm以上降水量的平均OLR值在174 w/m2以下,出现10.0m以上降水量的平均OLR值在160w/m2以下,说明高原夏季较大降水与低值的OLR相对应;通过与2007年8月25日~26 日青海省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较大降水区与OLR小于160的低值区基本吻合,而且降水比同时次的所对应的低OLR值要滞后,降水基本上具有滞后3小时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夏季定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在宁夏川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宁南山区夏秋期间选择飞机和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以2004-2008年5~8月汛期间宁夏川区、宁南山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云系系统范围、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进行跟踪订正,从获取的多种雷达回波产品资料上,经综合分析,可直接指挥飞机和火箭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 摘要:利用2010年1月6-8日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的逐时降雪量资料和FY-2c卫星云图资料,结合T639O场预报资料详细分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1月6-8日暖区特大暴雪过程的中尺度云团特征,进一步揭示暖区特大暴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TBB≤-70℃中-β尺度云团和TBB≤-60℃中-α尺度云团是造成暖区特大暴雪天气的主要系统,其是在绕西伯利亚冷涡移动的高空锋区短波槽前的暖平流输送区、西南急流、700hPa辐合线、850hPa暖切变、地面气旋暖区的重合区内形成,在随着天气尺度云系移动的同时,绕冷涡中心逆时针旋转,移速缓慢,移动中逐渐加强,其表现为椭圆形和圆形。暖区特大暴雪发生在TBB≤-70℃中-β尺度云团和TBB≤-60℃中-α尺度云团边缘TBB梯度最大处;TBB≤-70℃中-β尺度云团的生命史为5小时、TBB≤-60℃中-α尺度云团的生命史为14小时。阿勒泰山脉的特殊地形,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和锋区加强,系统移动滞缓,有利于中尺度云团的发展和停滞汇集,延长其生命史,使降雪量增幅。
  • 摘要:为了更好利用地面和卫星观测两类不同观测系统的优点,形成精度较高的降水产品,本文采用概率密度函数配对法,利用地面观测降水对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进行系统误差订正后,基于最优插值方法(OI方法)开展了地面观测降水与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融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个例分析及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概率密度函数配对法能有效订正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经过订正后,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和地面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显著增加。利用OI方法形成的融合产品和地面观测降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并能反映西部台站稀疏地区的降水特征,以及陆地与海洋之间降水系统的空间连续性。此外,融合产品保留了高分辨率的卫星观测信息,在台站稀疏的地区,一些通过地面观测无法反映出来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在融合产品中得到体现。夏季融合产品和地面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90%,相对偏差基本维持在-10%至-20%之间。融合产品和地面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大小和降水量密切相关。
  • 摘要:东北也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多发地区,70%以上的暴雨都是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给东北地区带来短时强降水、洪涝和雷电等灾害。本文通过对东北及其邻近地区2005-2007年6-8月FY-2C卫星红外云图的普查,共获得303个中尺度对流系统,α中尺度对流系统230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73个,α中尺度对流系统占总数的76%,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大兴安岭山脉上,其中东北平原中部、东北平原入口区和大兴安岭北部山脉多一些。中尺度对流系统以PECS型居多占总数的62.7%,MCC型占37.3%。产生的时间主要以6月份居多,然后是7、8月份。中尺度对流系统多产生在傍晚前后和后半夜,下午对流发展最为旺盛。在对MCS时空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FY-2C逐0.5h红外云图,对东北地区三年夏季成片暴雨、单站暴雨与MCS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成片暴雨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成片暴雨中有71%以上是由β(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尤其对东北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个比例更高,其中43%由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29%由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
  • 摘要:文中利用多通道FY-2C/D卫星资料,通过把灰度云图变换为增强显示的分色云图,使云图参数的定量提取更容易。根据弱干冷空气活动在水汽图、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的表现特征,综合使用多通道云图、动态云图,卫星资料与其它观测资料结合使用等多种方法检测弱干冷空气。以实例分析方法讨论了华南夏季弱干冷空气在卫星云图的形态特征和常见类型,以及利用这些形态特征检测弱干冷空气的方法。研究表明,利用卫星资料检测弱干冷空气的方法灵敏有效,可以弥补常规观测资料经常漏测弱干冷空气的缺陷,为提高暴雨预报水平提供更充足的信息量。
  • 摘要:遥感手段已成为城市热环境监测重要的手段,但仅依靠城市地温(或亮温)仍难以定量分析城巾热环境的时空变化。本文针对大量的遥感图象进行试验,提出了城市热环境遥感监测的3个指标:热岛强度、热场强度指数和热岛比例指数,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3个监测指标在城市热岛监测中具有指示意义,能有效监测北京城市热岛的强弱和变化,对开展城市热环境监测气象业务具有积极意义。
  • 摘要:介绍了FY-3A/MERSI数据的基本情况,利用MERSI数据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基于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将山西省分为林地、冬小麦、水体、裸地4种类型,并分析了各地物在各通道的光谱统计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山西省森林分布数据,通过与实测数据比较,发现结果精度很高,可以对森林进行宏观监测。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MODIS与GIS结合监测渤海海冰的方法,首先分析了遥感海冰的原理,利用遥感处理软件与GIS软件实现了数据格式的转换。在此基础上调入环渤海海岸边界及海岛地理信息,对渤海进行陆海分离和分区,在GIS支持下,分别计算NDSI,通过分析NDSI和2、4通道在连续几天遥感图上的演变,提取海水、海冰、浑水等阈值,利用Arclnfo编程完成对海冰信息的精确提取。
  • 摘要: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而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1982~2006年期间浙江省植被指数ADVI的时空变化特点,并探讨了其与关键生态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5a来浙江省植被覆盖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植被覆盖显著减少的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0.71%;2)生态气候指标与滞后一年的NDVI呈显著相关;其中生物热量指数(BWI)与NDVI呈显著负相关,生物干湿度指数(BK)与NDVI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研究区域中,湿度的增加,促进了植被的长势;而过高的热量对植被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摘要:利用1998-2009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的逐月降水资料,对泛长三角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夏季降水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了夏季逐月(6~8月)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就夏季整体变化情况来看,降水量南多北少,对全年降水的贡献率则是北多南少;时间序列上则表现为,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呈现逐年减少,而长江以北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夏季强降水区在北移动的同时,雨量也在减少;(2)逐月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在泛长三角地区,6月份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7月份则北抬到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南部降水较前期显著减弱,到8月份强降水区域主要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其他地区强降水明显减少:(3)逐月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则说明,在长江以北地区7月份降水的异常偏多是该地区整个夏季降水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而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减少主要表现在该地区6月和8月降水的逐年下降。
  • 摘要:以揭示贵州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为气候变化对西南山地植被变化的评估和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用EOS/MODIS分辨率为1km,取样点为3×3个像元卫星数据反演的贵州省2000-2005年8 d合成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和分别与取样点所在地对应的72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LAI的时间变化规律,主要生育期(4-10月)空间分布特征,以及LAI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贵州多年平均LAI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最高(4.0),西南部最低(1.0)。影响贵州山区LAI变化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水汽压、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与降水的相关性较显著。这与贵州的平均海拔在800-1800m和高原气候条件有关。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只有32~35℃,除了少部分海拔在200-800m的河谷低洼地区外,平均≥35℃的高温天气口数极少,大部分地区甚至根本未出现,很难达到植物的上限温度。同时,LAI与最低温度显著相关(R=0.780)也表明,贵州植被生长对低温天气也较为敏感。与降水的关系不显著的原因是:由于贵州位于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十分丰富,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的植物生长季,水分供给量大大超过植物的需水阈值。在正常年份,水分条件不是贵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与降水量相比,大气中的水汽压可以更好的解释水分条件与LAI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高海拔的贵州地区,温度要素、水汽压和日照时数是影响LAI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此外,参考作物蒸散与LAI变化的相关性也较为显著。在考虑贵州植被年际间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可以把它作为重要的因子。综合看来,未来贵州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温度上升将使大部分地区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一定改善;但是在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由于温度上升,潜在蒸散的减少可能使生态环境会更加恶化。
  • 摘要:剧烈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研究,对生态建设工程评估、黄河水沙发展趋势预测以及理解气候与生物相互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利用1982~2007年GIMMS、SPOTVEGETATION两种NDVI数据集和气候资料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6a来该区的植被覆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1982~1998年植被覆盖在波动中缓慢增加;②1999~2001年植被覆盖处于一个相对的低谷;③2003~2007年植被覆盖快速增加。四季植被活动增强,以秋季NDVI增加最为显著。NDVI的年平均标准差在波动中逐年减小,高覆盖植被面积所占的比例在增加,植被覆盖状况趋于转好。研究区内14个县(区)年平均NDVI线性倾向值都为正值,植被覆盖都在增加,但增加的显著性和幅度不同。近26年来陕北黄土高原斤陵沟壑区年平均温度呈极显著(P<0.001)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具有减少的趋势。春季NDVI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明显(P<0.1)的正相关关系,夏季NDVI与温度之间存在着较显著(P<0.05)的负相关关系。夏季NDVI与降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夏季NDVI与春季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较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夏季各月降水量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春季升温和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是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水分状况是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
  • 摘要:在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图示分析法、序列试验法、区域对比试验法,分析了2006年-2008年冬季在北疆进行的飞机人工增雪作业。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在北疆实施的飞机增雪作业效果明显,作业可行;利用积雪遥感监测数据进行人工增雪效果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的反映作业区域的积雪状况,可用于飞机人工增雪作业效果的评价业务。
  • 摘要:本文利用1988年以来的遥感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宏观变化和荒漠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历史上水草丰美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指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指数下降幅度明显;近年来一些大的沙尘源地如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呈持续好转状态;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任重而道远,在加紧治理一些风沙源地的同时,要加强对草原的保护与管理,在稳定生态的同时逐步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 摘要:本文运用ISI921VF-256型地物光谱仪对内蒙占西乌旗哈日根台镇赛温都嘎查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的草群、裸地等进行光谱数据的提取,获得其反射率光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不同,草甸草原草地群落的光谱反射曲线在可见光波段具有明显的峰谷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早强反射;裸地的反射曲线在可见光区高于草地群落;在近红外区低于草地群落;②在不同退化梯度下,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光谱反射率,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强而增强;⑧在同一退化梯度下,大针茅群落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冷蒿群落,面对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大于冷蒿群落;草甸草原的不同地物具有其不同的光谱特征,并随着退化程度的变化,表现一定的差异。
  • 摘要: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简称FY-3A)上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具有5个250m分辨率通道,进一步加强了对地表精细地物的观测能力,为大面积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遥感数据源。rn 利用FY-3A/MERSI传感器250m分辨率数据和垂直干旱指数(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PDI)对2009年夏季内蒙古中东部干旱进行了监测。为了验证FY-3A/MERSI数据和PDI干旱监测模型在我国北方干旱监测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研究区2009年8月8曰、2009年8月13日和2009年8月20日三个时次的FY-3A/MERSI数据。结合气象部门的降水、温度和气象干旱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基于250m分辨率的时序FY-3A/MERSI卫星资料反演的PDI干旱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研究区旱情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发展过程。利用实地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验证了PDI指数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从验证结果来看:PDI指数和对应实地观测的10cm、20cm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对于10cm深度处土壤水分而言,受到地表风速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不能完全反映地表反射率特性。同时,与10cm深处土壤水分相比,20cm深处的土壤水分更接近作物根部,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更大,因而更能反映作物的受旱情况。其中PDI和20cm深度处的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稳定,R2达到0.69以上。rn 通过对比PDI指数在MODIS 1KM数据的干旱监测结果,由于本文使用FY-3A/MERSI传感器250m分辨率的数据,与MODIS 1KM的数据相比,进一步减少了遥感混合像元的干扰,使得PDI和20cm深处的土壤水分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可见FY-3A/MERSI和PDI干旱指数结合在实际干旱监测业务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所建立的干旱分级指标是在对研究区实地的土壤水分和PDI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实际的PDI还受大气状况、传感器角度以及地表植被类型和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业务中应注意PDI干旱分级标准的动态性。
  • 摘要:利用1979~1992年卫星TOR对流层臭氧数据库资料,以及同期太阳辐照度数据序列,考察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与太阳辐射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分布表现出与太阳辐照度相同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太阳周期变化特征。逐月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照度增加导致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增加的正效应。在太阳周期内,太阳辐射增加可使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干流层臭氧和臭氧总量分别增加1.31、4.97、6.628DU,或4.07、2.04、2.28%。该特征与赤道太平洋地区完全相反,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背景大气NOX和水汽含量的差异;二是青藏高原频繁发生的平流层-对流层大气物质交换和输送。
  • 摘要:基于中分辨率成傢光谱仪EOS/MODIS和FY3/MERSI数据,对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2008年8月16日、2009年8月30日EOS/MODIS和FY3/MERSI遥感数据,分林地、灌丛、旱田、水田、城市、沙地6种不同地类进行了植被指数计算,并从数据相关性、直方图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ODIS/NDVI和MERSI/NDVI有着共同的直方图走势,动态范围基本一致,各类地物的反演结果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一致性,其中林地R2最高,达到0.8624。
  • 摘要:本文针对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卫星地面接收站及DVBS接收站己接收的大量FY/NOAA、EOS/MODIS极轨气象卫星图像光盘资料,对应用计算机构建的“极轨卫星光盘资料管理系统”进行了整体介绍;对设计编程、自动输入等内容作了重点分析;并对系统的应用和功能扩展作出了预估。
  • 摘要:本文简要给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星VIRR、MERSI数据的特征和应用,对存贮数据的HDF5格式和IDL语言调用方法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FY-3A星的辐射定标和几何校正算法,最后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实现了该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在省级业务部门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 摘要: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气象卫星资料在中国天气网网络服务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卫星频道产品服务、多种气象灾害监测服务等。通过问卷调查、网站流量统计获得大量信息,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中国天气网卫星频道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学历、职业等特点,以及不同时期对卫星资料产品不同的关注热点等。在用户意见、建议和对相关国外网站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天气网今后卫星资料网络服务改进的方向和设想。
  • 摘要:北极是影响全球气候敏感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极地气象观测资枓比较缺乏,限制了加拿大、北美乃至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提高,为此加拿大航天局牵头联合其国内多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极地通信和气象(PCW)卫星计划。该计划将持续提供北纬50度以上地区的通信和气象服务。与现有的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不同,PCW卫星采用特殊轨道设计,在大椭圆轨道上由两颗卫星组成的星群开展观测服务。对于气象方面,PCW卫星将提供北极极地附近地区每隔15/30分钟的多光谱遥感信息,其重点用于反演高纬度风场、海冰和湖冰、积雪和植被以及监测整个极地火山灰和其他气溶胶信息,其遥感信息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计划的进展、卫星观测系统设计、轨道权衡、遥感仪器、气象和空间天气的监测产品及应用。
  • 摘要:多源极轨气象卫星图像的数据预处理可以保证不同时相相同区域的遥感数据具有可比性。根拟极轨卫星辐射探测的机理,本文从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卫星参数、理论模拟计算和资料对比分析等诸方面,分别探讨了适用于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数据的辐射和几何自动预处理方法。
  • 摘要:利用fy-2c卫星云图,ncepl*1再分析产品、区域站观测资料,对陕西北部定边县一次飞机增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边县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作业区降水持续时间延和长,降水量增大,卫星云图表现为作业区上空降雨云团面积增大,密实度增加,云顶亮温降低,最大降水时段出现在云系后部,云顶亮温为-30—-32℃。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处理的NOAA下午轨道卫星的OLR资料,用Xic等在1998年的文章中提出的月降水量计算模式:△P=(A+B*PM)*△OLR、 P=PM+△P,计算了1991-2009年地理范围在10N-60N、75E-150E、分辨率为0.5°*0.5°的中国大陆月降水量,得出:用OLR月距平资料可以计算出月降水量,精度基本趋向观测值。模式估算出的降水量通过与NCEP提供的19年月降水量陆地观测数据对比,精度为:冬季相对误差48.00%、绝对误差7.97(mm);春季相对误差36.90%,绝对误差14.97(mm);夏季相对误差27.23%、绝对误差31.61(mm);秋季相对误差36.57%、绝对误差16.95(mm),可见精度效果并不太好,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机制不一,层状云降水特别是逆温层状云和连续阴天不下雨、以及月OLR值本身不能完整地反映月内降水云的情况是造成用OLR月距平估算月降水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 摘要:本文以2006年1、2、7、8月、07年1月和08年7月天空状况晴朗的NOAA16和NOAA18的AVHRR白天和夜晚的遥感资料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成都市中心区域与郊区不同季节以及白天、夜晚遥感监测的量温大小;研究成都城区昼、夜热岛的空间分布;使用统计方法,研究热岛强度与下垫面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市夏季城市白天平均热岛强度最大,为3.7℃,冬季白天城市平均热岛强度最小,只有0.5℃,夏季夜晚平均热岛强度为1.5℃,冬季夜晚为0.6℃。统计分析表明城市热岛的强度与地表植被指数呈负相关,夏季的相关性很好,显著性水平达到0.01,而冬季的相关性较差,显著性水平也比较低。
  • 摘要:本文根据2006年6-9月的MODIS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基于获取全年第161、177、185、193、201、209、218、225、233、241、249、257等12天的全市干旱空间分布情况,得到了这次特大干旱期间的干旱演变情况,反映了从旱情发生—旱情加重—局部缓解—旱情再次加重—旱情彻底缓解的整个干旱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为了验证MODIS数据对重庆地区的干旱监测情况,结合全市34个气象站点的温度、降水资料以及同时期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实测资料,对这次监测过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较高时期,基于MODIS数据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能较好的监测重庆地区的干旱情况。
  • 摘要:本文从云光学性质与云液态水含量的物理关系式开始推导,通过参数合并和变量转换,将消光系数等相关参数相继简化α和β两个常量,最终得到只利用云光学厚度和云有效离子半径求取云液态水含量的关系式,再与实际观测数据相拟合,得到适合于贵州的云液态水含量的反演公式。经与同期NCEP的云液态水含量分布图相比对,在量级和分布趋势上都较为一致。
  • 摘要:上地利用/覆盖表征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自然承载力,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监测其现状与变化,进行成因分析,这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TM/ETM+卫星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下,通过空间统计学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玛曲县1990年和2001年的上地覆盖现状进行定量监测与变化分析,在此基础卜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初步探讨了上地覆盖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01年间,玛曲县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体表现为水体、湿地大面积减少,裸地和沙化土地显著增加的趋势。气候暖干化以及超载过牧和乱挖滥采等人类活动是玛曲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 摘要:本文对MODIS数据的全球火灾监测V04算法进行描述,利用从MODISWeb Fire系统获取到的2001年至今的陕西省内的热异常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热异常点分布的时空规律,对于目前省级林火遥感监测业务掌握业务现状、合理调整业务资源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摘要:雪灾是我国北方牧区常见的危害大而范围广的自然灾害,也是制约牧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被动微波遥感可对积雪进行全天候的监测,是对可见光资料研究积雪深度变化和时空分布规律的重要补充。通过国内外近年来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进展的概述,并对常见的被动微波传感器SMMR(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Radiometer)、SSM/I(SpecialSensor Microwave/Imager)、AMSR-E(Advanced MicrowaveScanning Radiometer-EarthObserving System)和MWRI(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的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然后收集研究区1995-1996、2000-2001、2005-2006当年10月到次年3月共3个积雪季的SSM/I日亮温数据和79个气象台站对应的地面实测雪深值,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雪深模型,并应用该模型估算了本研究区三个积雪季的积雪面积和积雪深度。结果表明:3个积雪季的月、旬积雪面积都是先增加,在12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少;各积雪季雪深以<5 cm为主,10月、次年2月和3月期间基本上没有>10 cm以上的积雪,3个积雪季5~cm的积雪主要分布在青南的玉树、果洛州;从3个积雪季的旬雪深数据来看,各旬3个级别的雪深面积变化基本上都遵循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雪深<5 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大,>10 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小。rn 目前,利用被动微波数据能够基本满足大尺度范围监测积雪的要求,但仍存在气象台站实测雪深值代表性不强,数据的分辨率(25km)太小,积雪分类树中剔除影响雪深反演的降雨、寒漠及冻土等因子的亮温阈值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积雪监测的精度。随着实测数据的积累以及更高分辨率AMSR-E和MWRI等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有望对监测方法和监测模型更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高积雪监测精度和积雪反演产品的质量。
  • 摘要: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次的FY-3A/MERSI与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进行了计算,并针对地面光谱和影像数据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Y-3A/MERSI比MODIS数据更敏感,但受大气辐射传输影响也更突出,卫星入瞳处的反射率与地面实测资料相比,MERISI比MODIS变化大。FY-3A/MERSI与MODIS植被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遥感影像植被指数相关系数为:0.98(NDVI)和0.96(RVI),地面光谱产生的植被指数(NDVI和RVI)相关性则达到0.99。
  • 摘要:北疆作为我国三大稳定季节积雪区之一,其雪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干旱区生态环境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还未见到对新疆积雪水资源量长序列、大范围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对被动微波遥感SSM/I亮温资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积雪密度经验算法,首次反演了准噶尔盆地1987-2008年逐日雪储量及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987年以来准噶尔盆地雪储量呈现出较大波动性变化和微弱的增加趋势,与西北地区出现暖湿化信号是一致的。准噶尔盆地22a最大雪储量平均为4.53×109m3,最大年份为1994/1995年度,雪储量达7.13×109m3。2、准噶尔盆地雪储量季节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相反,表现为:累积过程缓慢,达到峰值后持续时间较短,消退过程迅速,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其季节变化主要受降雪和气温年内分配的影响。3、雪储量空间分布较为不均匀,雪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阿尔泰山南麓和天山北麓,且呈向盆地中部逐渐减少的趋势。两个明显的低值区分别位于岔地西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和盆地东部北沙窝附近,这种分布特征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形作用而形成的。
  • 摘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卫星反演大气成分的数据质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系统和全面的验证工作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卫星数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观测资料的验证主要涉及反演算法中所用的输入参数和卫星反演产品的直接验证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本工作以对流层NO2卫星资料验证的需求出发,对当前中国大气本底站的观测现状进行评述,讨论了大气本底观测站在卫星资料地基验证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和不足之处,建议加强对有利于NO2验证工作的新技术和仪器设备应预先进行技术贮备。
  • 摘要:卫星遥测大气二氧化硫(S02)数据的地面验证是获得准确和定量大气SO2柱浓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广泛的、有效和定量的地面验证工作在国际上仍是缺乏的,在国内则基本为空白,本工作探讨一种借助中国地区大气本底站常年的地基Brewer光谱仪和近地面SO2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来获得混合层内的SO2柱浓度的“真值”,用于对卫星遥感SO2反演产品的验证方法。用这种方法有望实现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同的地域,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下及SO2排放区域,实现对相应地区上空卫星遥感SO2数据的定量验证。
  • 摘要:近年来,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进行太湖水质参数监测是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前提,而遥感技术是一种全面、快捷、动态的监测手段。本研究将通过对太湖水体光学特性量的测定,实现了对太湖藻类、非色素悬浮物、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吸收特性,以及水体总散射和后向散射特性的模型参数化,确定了气-水界面影响辐射传输的漫反射光学参数f和光场分布常数Q的值,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建立了太湖水体组分遥感的半分析模型,并利用我国中巴资源卫星CBERS/CCD影像数据反演了太湖水体组分浓度。本研究可为我国内陆水体定量遥感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摘要:遥感技术监测东亚飞蝗灾害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利用NDVI变化来监测蝗灾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以定性的判别出飞蝗发生地,但往往会过高地估计飞蝗发生的程度,所以在定量遥感研究中存在问题。在精确反演LAI的基础上,根据两个时相LAI的变化进行了东亚飞蝗灾害的监测,更准确地确定了东亚飞蝗的危害范围与程度。
  • 摘要:文章分析了2007年7月28-31日,副热带高压西侧一次持续大暴雨的红外云图发生、发展与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对应关系,得到华北地区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对流云团生成、发展区域距588位势什米线约2-5个纬距,暴雨区的走向与588位势什米线基本平行,副高加强西进时比减弱东撤时造成的暴雨范围和强度更大的结论。文章对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的分析表明,副高西侧的持续大暴雨同样具备冷空气、充足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能量条件的普遍性。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6年6月27~28日(A过程)和2008年6月28~29日(B过程)影响河北邢台地区的两次MCC过程进行分析。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低层暖切变为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A过程明显的前倾的低压梢和较强的的对流有效位能是其对流天气更剧烈的可能原因。两次过程中MCC移动路径、强度和影响邢台的阶段均有不同,强降水峰值均出现在MCC旺盛发展阶段。中尺度对流云团朝向气流辐合上升一侧加强移动,MCC中不同对流单体的影响,导致受影响区域在降水过程中出现强度不同的雨强峰值。两次过程的回波单体均有明显的悬垂结构,风暴顶最高均达到14km。A过程中的风暴发展更强,其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65dBz,而B过程中最大反射率因子为60dBz;A过程中最大辐合速度达20m/s,B过程中最大辐合速度达15m/s;A过程中还发生了宏下击暴流,低层最大辐散速度达20m/s,距地面高度约1.5km,下击暴流的发生伴随有反射率冈广核在高度上的下降。
  • 摘要:基于市级台近10年的大雾天气预报模型的升级及预报监测业务流程的改进,探讨了海岸带-海区大雾天气叠加云图预报因子选取及预警指标的建立。利用2001-2008年micaps资料、2005-2009年卫星云图FY-2C(2E)数值产品、山海关探空及2008-2009海岛站资枓,筛选出河北海岸带-海区出现的34次(16次大雾引发海难个例)大雾天气过程,采用同步温度场逆温层剖面、综合对比分析及历史资料拟合,在micaps2.0-3.0系统下,用云图与同步探空、地面叠加图,监测区域TBB值与地面与海面温度比较,估算雾区面积及高度,应用大气状态方程、热力学原理估算秋冬季雾区单站探空垂直递减率为0.02-0.04℃/100m。诸多典型个例分析表明:在环渤海地区特定的环流背景下,被红外叠加图、可见光云图监测到的雾形态如同不规则的“软体水母”分别在大连、烟台及天津一带由轻雾转为大雾沿海岸带向北发生发展,雾区垂直厚度400-600m,环渤海水平温度差值东西向为1-2℃,南北向3.5℃,辐射雾在先平流雾在后,低云覆盖雾区浓雾加重,轻雾被低云叠加使得能见度降低,被锋面抬升后混合到低空水汽输送带之中。初步总结出FY2E(2C)红外云图TBB与地面图叠加配合可见光云图在海岸带-海区大雾监测预报中区别低云的快捷方式及预警信号指标,在2009-2010年海区-海岸带大雾天气实际预报及预警信号升级方面业务效益显著。
  • 摘要:利用FY-2C卫星30min加密云图、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8月11~12日丹东一次局地短历时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它是发生在副热带西北侧高温高湿西南气流中2个演变方式不同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楔型云型的出现,预示新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发展,为短历时局地暴雨临近预报提供可参考依据。大暴雨发生前大尺度环流存在深厚的下沉运动,有一个不稳定能量积累过程。
  • 摘要:本文用2002~2008年的辽宁东部地区12个站点的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滚动逐时统计各站1小时R1≥10mm,1小时R3≥20mm,3小时R3≥20mm,3小时R3≥50mm等短时强降水的频数。并通过辽宁东部地区典型暴雨个例分析其降水强度与TBB变化关系。
  • 摘要:利用逐时FY-2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和区域中尺度地面自动监测网加密降水资料,通过对云图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动态相关方法分析长波红外分裂窗双谱组合、长波红外水汽双谱组合、亮温面积等各类卫星云参数与不同级别降水强度的关系,寻找当时与降水强度的最佳相关云参数化因子建立短时降水动态估测模型,并利用实时最新降水估测模型对未来3小时降水进行估测预报应用。实际应用结果的降水分布与实际降水分布比较接近,短时强降水中心估测与实况基本吻合,但在高山地形条件下降水估测值略偏小。
  • 摘要:卫星云图在各类天气系统尤其是在热带气旋预报中具有高度的直观性与实用性,不仅为气象部门所看重,也为民航、海洋、水利等多个部门所推崇和使用。利用卫星云图不仅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其位置和强度,还能相当准确地估测其短期变化趋势和对下游区域的影响程度,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客观依据。本文根据多年的预报实践着重对利用卫星云图判断热带气旋短期移向和风雨影响特征等进行了经验总结。
  • 摘要:本文试图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和北京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FY2C气象卫星水汽和TBB图像等对2009年冬季发生在东北地区吉林省的一次罕见暴雪天气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大、中尺度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配置、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次罕见的强降雪天气是在良好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下综合作用造成的,且在各种观测手段下部有很好的表现,通过该个例的研究可为今后此类暴雪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 摘要:通过对FY2系列静止气象多通道信息与地面自动雨量站观测雨强信息进行对应分析,讨论不同等级降水区域中FY2多通道信息间的差异与相关关系。对2009年6-8月江淮流域发生的主要降水过程次共计894个时次卫星资料与对应地面观测雨强的分析,讨论通道间亮温差与降水等级的对应关系和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红外通道与水汽通道的亮温差与红外亮温间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对于不同等级的降水线性关系模型的斜率和截距有所差异,并且有着随雨强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中的ECMWF温湿度、雷达反射率等产品结合探空秒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次典型冻雨天气的云结构特征,比较冻雨发生时云的垂直结构与降雪、降雨时的差异。具体如下:ECMWF的温度垂直剖面揭示出,此次冻雨发生时温度廓线上存在明显的逆温层,但有逆温层并不一定出现冻雨,融化层与次冻结层的相对厚度决定着最终的地面降水类型,在cloudsat卫星十个纬距的范围内显示出由雨向冻雨、冰晶、雪的转变。结合湿度剖面可以看出,此次过程是由干冷空气楔于暖湿空气之下而形成。雷达反射率因子能够观测出冻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零度层亮带,且亮带刚好出现在0℃等温线上界以下,证明冻雨是由上层的固态降水物下落到暖层时发生融化,再下落到近地面的次冻结层变成过冷水滴而形成。
  • 摘要:选取2006~2008年5~7月FY2C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建立荆江流域初夏暴雨云图概念模型,采用截取模型关键区云图数据子集的方法获得所需特征值,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各关键区中强云数、平均云数与强降水相关性较好,根据它们各自的历史准确率确定权重系数,从而建立判别式制作荆江流域24小时暴雨预报,试用效果比较满意。
  • 摘要: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ocal Rainfall MeasuringMission)的测雨雷达PR和TRMM微波图像仪TMI资料详细研究了台风Nesat(2005)在发展、维持和衰减阶段的降水和各种水粒子的三维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1)台风降水中大部分区域为层性降水,但对流性降水的贡献却很大。(2)台风所处的阶段不同,平均降水量和各种水粒子含量的水平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在台风发展阶段和维持阶段,各种水粒子含量最大值和平均降水量最大的位置即最大风速半径基本一致。(3)在台风不同阶段,各种水粒子含量的平均垂直廓线是相似的。降水云系中水粒子最大含量出现高度与水粒子的种类有关。
  • 摘要:0904号热带气旋浪卡是2009年第一个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结构。由于结构不对称热带气旋的复杂多变,使其预报路径以及降水落区预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浪卡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利用FY2D卫星资料,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浪卡结构和外围暴雨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浪卡显著的不对称结构表现在其南侧积云对流较为旺盛,涡度中心也在南侧;垂直环流分析表明,浪卡从底层到高层逐渐向南倾斜,其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中低层,从而导致高层与中低层分离;浪卡登陆后,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带来的水汽和850百帕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OLR场的配置对浪卡的移动路径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针对2007年7月8~10日四川盆地南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逐小时红外云顶黑体亮度温度结合地面加密雨量资料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指出此次特大暴雨是山西南低涡内几个中尺度对流云团连续生消造成的,在其开始阶段有一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沿基本气流方向强烈发展,此阶段云团虽发展旺盛,但由于雨团随系统移动较快,并未造成洪灾。此云团减弱后,低涡环流仍维持并少动,又依次触发了3个中尺度对流的生成,这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逆基本气流向SSW方向缓慢移动,造成的降水落区集中,中心雨强大,持续时间长,由此导致了暴洪的产生。强降水位置对于前向传播系统,一是在其发展的前端,二是在冷云中心的略偏后的位置,最大雨强出现在云团成熟之前发展最剧烈时,而后向传播的低涡云团强降水主要在冷云中心附近,最大雨强出现在云团发展最旺盛(冷云中心TBB最低)时。
  • 摘要:运用天气学、卫屉云图和诊断等方法对发生在陕西的二次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当影响台风在我国台湾岛附近活动,中纬度西风槽东移过境陕西,且地面有冷锋配合,会造成陕西出现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其暴雨降水增幅显著;暴雨区位于副高的西北侧。环流特征是: 300hPa为反气旋环流,并有一纬向急流带相配合;造成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影响云系前部,云团尺度可达MCC的标准;云团具有夜间增强的特征。台风环流北侧急增的偏东南风气流及暴雨区北侧突然增大的偏北急流明显南压是这类暴雨的触发因子。
  • 摘要:通过风云一号卫星红外云图观测资料的收集分析,对2004年6月16日洛阳机场飚线过程的回波时空分布、产生源地和移动路径及回波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因而,对今后飚线天气及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分析预报得到一点启示。
  • 摘要:利用FY-2C红外卫星云图图像和TBB资料,结合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和高空天气图及物理量资枓等,运用天气分析诊断方法,对2008年6月28日-7月3日发生在西藏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强降水雷暴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环流符征、卫星云图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并试图建立预报标准,形成预报思路和预报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在FY-2C卫星云图、大尺度环流形势场和物理量场上都有明显的特征。TBB低值区、水汽条件、垂直散度场配置、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是预报强雷暴天气的着眼点。TBB低值带与强降水雷暴的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的发生区往往是TBB的相对低值中心,雨带摆动及强度与TBB低值带的摆动和强度相一致。TBB≤-33℃,应注意强降水的预报。TBB≤-50℃,可能有暴雨出现。TBB≤-60℃,可能出现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天气。TBB≤-33℃的范围越大、强度越强,降水持续的时间越长、降水强度越强。
  •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近几年的自动站网资料和FY-2红外卫星资料为基础,进行区域红外云图降水量估测和预报区域对流云团降水强度的试验。主要依据降水率和云顶亮温,其中以云顶亮温为主,运用云指数法,并通过与地面观测资料相结合,集成业务平台实用的降水估计系统,该项目在业务中得到应用后,可以对过去半小时和未来半小时的降水强度进行评估。再利用自动加密雨量站资料对系统的部分问题进行修订,本文以2007年一次降水为例,检验该系统在实际中的运行效果。
  • 摘要:本文应用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0年1月3-4日秦阜岛地区大雪天气和5-6日寒潮、强降温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可见光云图上产生降雪的层状云比低云要暗、云团结构不紧密,水汽云图上地面大雪区上空水汽含量少、空气干燥,红外云图上降雪云范围与地面降雪区相一致,降雪云团呈团状或絮状、结构不十分紧密,降雪云的北边界与700hPa上冷空气(-24℃线)位置相当、移动速度一致,红外云图上降雪云的北边界基本代表冷空气的前方位置。4日夜间到5日早晨秦皇岛地区及渤海沿海上空处于晴空状态,冷高压系统400 hPa以下作下沉运动,上升运动中心在700hPa,由于动量下传的作用把高层和中层的冷空气下传到低层和地面,是导致5日早晨出现最低气温极值的根本原因。
  • 摘要:本文应用常规天气资料、新一代大气雷达资料及其二次产品资料,综合分析了2009年6月27日一次MCS造成的区域暴雨天气过程。通过从低到高、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综合分析方法,仔细研究了产生暴雨的背景条件,揭示了MCS上的前沿对流云带、中间混合云、后部平行对流云带、对流单体合并的对流云带的各类型云的发生、发展、强度、移向、VIL值、产生灾害的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动力原因,并总结了各要素在暴雨预报上的指标。
  • 摘要:干旱是山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其他气象灾害总和的2倍。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干旱监测有方法简便和数据容易获取等优点。但由于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南北高差达到2000多米,在应用TVDI在山西开展监测发现,Ts受地形影响明显。利用DEM对TVDI进行订正,订正后利用TVDI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加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15.86%。
  • 摘要: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气溶胶含量大,而且物理化学属性很复杂,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这个地区气溶胶分布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利用2000-2007年的MODIS level2气溶胶产品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溶胶分布、时间变化特征以及气象条件对气溶胶属性的影响。利用AOD和FMF发现长江以南除鄱阳湖平原以外以大陆型、海洋性和混合型气溶胶为主,华东北部气溶胶主要是人为污染物和沙尘气溶胶。年平均AOD在8年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北部AOD具有年周期变化,高污染的面积和数值普遍增加,其中长三角地区的AOD增长速度最快。春季淮河地区和鄱阳湖平原AOD出现全年的最大值,冬季整个华东地区的AOD为全年的最小值。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AOD达到最高值(均在0.8以上),主要是由于以烟尘为主的细粒子的增加造成的,近年春季沙尘发生次数的逐渐减少促使春季AOD峰值分布区域进一步减少。中国东部夏季气溶胶以细粒子为主,而冬季和春季粗粒子的比例明显增加。
  • 摘要:本文通过FY3A/MERSI(Medium Resolution Spectral Imager)卫星影像探讨太湖蓝藻水华的识别、监测问题。通过使用黑暗像元法对MERSI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对比分析了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以检测大气校正的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校正前后NDVI的变化趋势基本上相同,但大气校正后的NDVI动态范围更大,大气校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大气对遥感影像的影响,达到了增强信息的目的。本文综合NDVI提取太湖蓝藻信息的有效性和(蓝藻指数)剔除水草的优势,建立了一套基于MERSI数据的太湖蓝藻判识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对EOS/MODIS卫星浙江西南部的衢州、金华和丽水(简称浙西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土壤墒情等数据的分析,NDVI可以有效的反应浙西南各季节植被覆盖分布和变化的状况。使用AVI方法对浙西南干旱进行验证,认为AVI方法对于该区域干旱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摘要:以合肥、肥西和肥东3个气象站点为基准点,利用覆盖合肥的MSS、TM和ETM数据和GIS技术提取了近30年来合肥观测场1km、2.5km、4km以及合肥市区20k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信息。对比分析了1970-2008年合肥站与肥西、肥东站的年平均、最高和最低3项气温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建立了合肥观测场LUCC与气温的回归模型并作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合肥建成面积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气象观测场“进城”而先后进行搬迁的现象。1978和2003两年合肥观测场搬迁至郊区,城郊气温温差明显变小。1979-2003年期间,合肥观测场由于受到城巾扩张影响显著,合肥站3项气温的增温速率均明显大于肥西和肥东站3项气温增温速率,合肥相对于肥西、肥东的热岛增温速率较大,且温差也较大。不同缓冲区LUCC与气温的回归模型表明,合肥观测场1km、2.5km的缓冲区LUCC对3项气温变化影响均不敏感。类似地,4km缓冲区LUCC对最高气温变化也不敏感,而对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则有影响显著。具体地,建成面积的增加对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有正贡献;而农田、植被、水体的增加却对对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存在负效应。
  • 摘要:利用2001-2008年MODIS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安徽省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季节、季节内(月)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自然分区的四个典型代表城市区域的NDVI和LST时空分布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NDVI和LST季节及空间分布变化显著,不同区域变化趋势有着显著不同。此外,城市中心区域NDVI值明显低于周围郊区值,而城市中心区域LST值都明显高于郊区值,表现出显著的热岛现象。结果证实安徽省植被的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LST的分布特征,这将为安徽省合理进行农业区划、科学监测生态资源环境以及有效评估土地利用与热岛效应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摘要:采用SeaDAS模型开展基于MODIS数据的台湾海峡海洋表面温度SST遥感监测时,发现SeaDAS模型在台湾海峡中部SST的监测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但在台湾海峡近岸SST的监测误差明显偏大。为此根据2003~2006年台湾海峡近岸观测站点和台湾海峡中部浮标的实测SST数据,采用线性多通道算法建立台湾海峡SST区域遥感监测统计模型,并选择2007年30个SST数据样本对区域统计模型的监测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台湾海峡海域采用SeaDAS模型监测SST绝对误差的平均值是1.2℃,标准差是0.69℃,而采用区域统计模型监测SST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下降到0.89℃,标准差下降到0.52℃,区域统计模型优于SeaDAS模型。
  • 摘要: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探测器MERSI具有19个太阳光反射波段遥感通道,实现对VIS、NIR、SWIR波段的连续覆盖。MERSI的8~16波段海洋通道与MODIS对应波段中心波长接近,在进行水色反演时可以借鉴MODIS水色反演方法。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首先需要进行大气散射、气溶胶散射、太阳耀斑和白帽订正,最后经过太阳角订正得到归一化离水辐射nLw和遥感反射率Rrs。大部分赤潮由各种海藻生物聚集形成,因此赤潮水体叶绿素浓度异常增高并伴随叶绿素荧光效应。采用蓝绿比值经验算法,使用MERSI 443nm、490nm和565nm波段遥感反射率可以获得海水叶绿素a浓度。同时使用650nm与685nm两个红光波段的离水辐射可以定量地测量荧光效应。在反演获得叶绿素浓度和荧光强度基础上,通过设定双检测阈值进行赤潮判识。通过对中国东海2009年5月发生的一次赤潮事件的实例验证表明,使用MERSI叶绿素浓度与荧光指数双阈值方法可以有效监测海洋赤潮。
  • 摘要:利用FY-3A陆上气溶胶日产品,结合ENVI遥感影像软件和ArcGIS地理信息软件的相关模块,处理和分析了贵州省2009年冬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并由此计算出Angstrom浑浊度系数和波长指数。分析表明:贵州省2009年冬季整层大气光学厚度的旬变化幅度在0.55μm波段为0.28~0.53μm,并呈现出波动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10年1月下旬-2月下旬有显著增加,较大值在整个冬季卻相对集中在贵州省的中部、西南部以及北部地区;在污染物浓度变化中,细粒子浓度变化因素占主导地位;与冬季的前期相比,后期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细粒子比重有所增加,浑浊度稍微偏高,造成空气轻微污染。
  • 摘要:西北地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开展卫星遥感资料旱情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MODIS合成产品数据MOD11A2和MOD13A2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Ts-NDVI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分析了西北地区2007年6~9月每16d的土壤湿度。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发现,TVDI指标基本上能够地反映表层土壤湿度状况,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法(TVDI)对西北地区进行夏季干旱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 摘要:采用2000~2007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了近期西藏地区植被的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从气候条件、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典型区域(那曲地区)植被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植被覆盖最好的区域位于林芝地区以及山南南部,其次是昌都地区、拉萨地区以及那曲东部;不同地区的植被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近年来西藏部分地区的植被状况有所改善,植被覆盖减少最严重区域位于那曲地区中东部;就全区平均而言,植被覆盖明显减少时段出现在2003年至2006年之间;降水量增加(减少)、风速减少(增加),基本对应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减少);近期那曲地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减少;人口增长,城市化加剧,过度放牧现象,有毒植物增多,中草药的挖掘,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严重的草地鼠害、虫害等都导致了那曲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
  • 摘要:内蒙占的农业区受霜冻威胁很大,而目前地表温度的监测主要依靠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为主,这样的监测方法很难准确反映温度分布实际状况。用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则不仅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且能够精确地知道霜冻灾害分布情况和受灾程度。本文选取2006年9月13日当地时间1点46分和3点25分的两轨MODIS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利用分裂窗算法进行LST反演,反演结果与气象站实测数据叠加分析后发现用分裂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与气象站监测地表温度相关系数为0.825,相关性较高。但由于遥感数据获取时间和气象站监测时间不能完全吻合,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使遥感反演温度平均低于实测温度3℃左右。卫星过境时间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相差几小时,所以,其计算结果不能够很好地反映霜冻的实际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反映霜冻的危害面积以及程度。
  • 摘要:利用遥感对灾害性天气台风进行迅速快捷的监测、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前提之一,然而目前海洋和气象业务领域仍缺乏数据综合和功能综合的台风遥感应用分析系统。采用NET和ARCGIS Engine技术初步开发完成的风云三号台风遥感应用示范平台有效整合了FY2C、NOAA、FY3A等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雷达数据、空间地理数据和各种专题数据,具备台风定位、定类、定强、结构诊断、路径分析、降水估计等专项分析功能以及图像处理、地理导航、专题制图、数值预报等辅助分析功能,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与支撑。重点介绍了系统廾发中所采用的基于面向对象的台风遥感综合应用系统框架分析设计,数据库设计与组织、模型集成等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研发的云参数卫星反演系统反演得到的产品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9月19-20日的降水过程的云参数及地面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云顶高度、云顶温度、过冷层厚度和云光学厚度对本次降水过程的指示性不强,云粒子有效半径及云液水路径对本次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但液水路径指示作用更强,二者的变化超前于地面降水30分钟到1个小时;云液水路径及云粒子有效半径大值区与地面雨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云液水路径>400g.m-2及云粒子有效半径>27μm的区域与地面雨强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掌握云参数的演变规律,有助于监测、识别大范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和分析可播区。
  • 摘要:利用MODIS卫星遥感资料,通过提取红外通道的云顶亮温大小、云顶亮温梯度等与对云团的生命期密切相关的因于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估算值及多层云判断与识别和DEM数据,结合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等因子,采用逐步判别、逐步回归,多元回归、最优子集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降水定量估算模型。采用降水估算模型进行地表降水进行估算,结果:该模型对孤立性的对流单体云团有较好的估计效果。对于体积总降水量和面平均降水量来说,准确率均在80%以上,最高可达90%以上,对于大尺度系统云系,如果其中有较多的对流活动,如锋面云系的前部等,准确率在70%左右,高的也可达85%以上。
  • 摘要: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获取大范围的水稻种植空间分布、面积和产量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合理分配水资源、监测大气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年浙江省晚稻种植为例,利用8d合成MODIS数据结合水稻物候特征,选取晚稻备耕期及各个生长关键时期的MODIS影像,构建决策树模型,提取晚稻种植信息,提取结果与统计资料对比分析表明,省内各行政单元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5%,若不考虑误差较大的山区,则平均误差为18%,对于整个研究区域,精度达95%。利用气象佔产模型估算的晚稻产量与统计数据间误差不是3%。因此,利用多时相MODIS影像数据进行平原地区水稻遥感监测是可行的,气象估产模式运算简单,且精度较高,提取的水稻信息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 摘要: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本文以海南岛Landsat影像为例,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试验。采用区域生长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以分割后产生的图像对象为基本处理单元进行分类,提取出四种地物类别。然后在分析橡胶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对象的形状、纹理等特征,提取影像中的橡胶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是可行的,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精度。
  • 摘要: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NDVI为遥感特征参量,分析水稻关键生育期的长势并对产量进行预测。考虑到NDVI数据饱和的局限性,选取库区各区县0.2~0.8范围内的NDVI值与作物产量建立水稻估产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估算出的水稻产量表明,各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75以上,且与实产数据对比表明,各区县预测精度均在90%以上,可见利用MODIS-NDVI能够有效的进行水稻监测和估产。
  • 摘要:在分析MODIS数据与水体识别相关的1~7波段典型地物光谱图像特征及相关水体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对莫伟华等提出的组合水体指数(CIWI)提出了改进,用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组合,构建了改进型组合水体指数MCIWI(Modified-CombinedIndex for Water Body Identification),增强了河流、湖泊等复杂水体与城镇、植被等其他信息的区分度,能够有效提取水体信息,特别是城市水体信息。通过应用2009年的MODIS资料在重庆主城区与长寿湖区的水体信息遥感监测实验表明,MCIWI水体识别效果要优于其他水体指数模型。
  • 摘要:对现有的西藏中部10景ETM+数据进行了假彩色合成,并对合成影像进行了镶嵌。为便于分类,对镶嵌影像进行了拼接缝消除的优化处理。对消除了拼接缝的镶嵌影像进行了行政界叠加,取行政界内影像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 摘要:于2006年~2008对雨养农业区春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含水量进行了观测试验,基于液态水与叶绿素的光谱吸收特征,研究了不同的高光谱指数与春小麦冠层及叶片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小麦的冠层含水量与WI96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60,P<0.01),其次是WI1180(r=0.844,P<0.01),第三为R670/R550(r=-0.837,P<0.01),NDVI与春小麦冠层含水量的相关性也较好(R=0.828,P<0.01),NDWI次之(R=0.815,P<0.01),同样的指数与叶片含水量分析结果显示:EVI与叶片含水量具较好正相关(r=0.762,P<0.01),且与叶片等效水厚度(EWT)的关系也较好(r=0.722,P<0.05),其次是SAVI(R=0.746,P<0.01),与EWT的相关性较EVI略好(r=0.738,P<0.05)。如果考虑到利用卫星或航空数据监测时的大气影响,在兩养农业区利用卫星监测作物含水量时,WI1180有可能是最适合的,此外,EVI也可能是另外一个较好的监测叶片含水量的指数。
  •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生长季各月地面实测产量统计分析,结合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NDVI),得出牧草产量与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草甸草原最大为0.809**;相关系数典型草原最小为0.62**;并且建立了不同草地类型各月牧草单产遥感估算Power,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对各盟市旗县可利用面积草地进行精确计算,建立了牧草总产估算模型;根据牧草产量和可食牧草比率得出各月草畜平衡监测预测模型;并利用地面实测资料和牲畜存栏头数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良好,能够对牧草产量和草地载畜量进行动态预测。
  • 摘要:针对FY2卫星数据和产品分析与应用平台缺乏的状况,提出了利用可视化交互数据语言IDL(Interactive DataLanguage)构建并实现了专门的可视化系统。系统实现了FY2数据及产品的读取、投影及显示等功能,并能叠加卫星产品和Micaps数据,提高卫星资料和产品的可视化效果,方便FY2卫星云图的日常解译,以期能充分发挥卫星监测的优势,推动卫星资料和产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 摘要:利用陆地资源卫星TM/E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数据等资料,采用光谱分析法,分析研究广西境内各类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建立遥感本底信息影像解译标志和识别模型。获得了广西近20年的森林、灌草、农用地、水体、城镇、道路、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八类遥感本底信息;采用GIS集成技术建立广西遥感本底信息数据库,实现广西遥感本底信息的分类、区、时相查询及下载等多元化科学管理。研究成果为应用气象业务提供了基础共享数据,在气候资源区划、灾害预警、作物提取等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利用中国东部SPOT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东部植被NDVI在全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旬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植被总体上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大于降水,植被对气温变化的最大响应滞后1旬左右,对降水变化的最大响应滞后3旬左右。秋季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响应最大,夏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较长。在空间上,植被对气温变化的最大响应总体表现为北部和中部大于南部,对降水变化的最大响应表现为北部大于中部和南部。植被对气温变化最大响应的滞后期呈现出北部较长—中部短—南部最长的空间分布,对降水变化最大响应的滞后期则随着纬度降低由北到南逐渐延长。中国东部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与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响应滞后期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已有的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差异。
  • 摘要:区域蒸散量的计算是农田干旱监测业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遥感进行区域蒸散量的的估算,完成了传统的单站点到区域面的转变。探讨了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地表蒸散量的技术和方法,建立了利用NOAA/AVHRR卫星数据进行省级区域蒸散量估算的业务系统。系统利用遥感数据、气象观测数据计算大气透过率,NDVI植被指数,太阳短波辐射,入射长波辐射,出射长波辐射,太阳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显热通量,日蒸散量等。系统计算产品不仅对山东省水资源利用(尤其农业用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类型的水资源管理、提高灌溉效率以及太阳能资源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和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日蒸散量计算表明:蒸散量的大小与植被、水体的地域性分布相辅相成;蒸散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各种水面上,一般在8~9mm/d左右,如黄河流域、南四湖、大小水库等。其次是湿地、水田蒸散量一般在6~7mm/d左右。高、中、低产田与蒸发量的空间分布的关联程度很高,其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产地块水浇条件好,植被盖度大,因此水资源的实际蒸散量大,蒸散量一般在4~6mm/d左右,而蒸散量较小的区域出现在居民地及植被稀少的地区。
  • 摘要:在简要介绍基于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和干旱监测方法的基础上,以西藏高原中部为研究区,应用MODIS植被供水指数法和第7波段,结合与MODIS图像准同步的地面实测土壤重量含水率,建立了适合西藏高原中部的土壤水分和干旱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对西藏中部而言,MODIS第7波段是较为有效和简便的土壤水分和干旱监测方法。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卫星遥感数据、社会统计调查资料分析了藏东南地区森林火灾的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在火灾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灾前防范,对火灾发生时风速等的变化会引起火势的进一步漫延,以及灾后的一系因列工作非常重要。
  • 摘要:采用2001年、2004年以及2007年三年的EOS/MODIS遥感信息反演的地面温度以及多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讨论了拉萨市热岛现象及其可能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热岛强度的年、季节变化早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其中,冬季的热岛强度最强,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夏季的热岛效应较弱;高温区基本位于城市中心或者县城所在地及其周围,低温区主要集中在各县的郊区;近年来拉萨地区的城市高温区域逐渐扩大,有些高温中心可能向某丝区域偏移:遥感资料所获取的地表温度与平均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2)无论是年变化,还是季节变化,热岛强度都与风速早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蒸发量的相关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的相反状况;地表温度与植被分布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在城区存在较高的地表温度分布和较小的NDVI,过渡到郊区具有温度减小,NDVI增加的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人类活动明显增加,排放至大气的人为热增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热岛强度的增强。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FY-3A卫星MERSI数据干旱监测能力进行研究,论文简介了FY-3A MERSI概况及主要技术指标,分析其在干旱监测中的潜力;对FY-3A MERSI数据进行辐射定标、几何定位预处理,与同期MODIS数据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对两种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了监测结果的相对精度。结果表明:FY-3A MERSI数据质量较好,辐射定标结果与同期TERRA MODIS数据辐射定标结果基本一致;在FY-3A MERSI数据的植被指数与陆地地表温度构建的二维特征中间中,干湿边的散点分布图相关性高,能准确的体现干旱信息;从两种数据的TVDI监测结果来看,FY-3AMERSI数据具备干早监测的能力,且监测能力与TERRA MODIS相差不大,干旱监测产品可以成为FY-3A MERSI数据业务化的产品之一。总体看,FY-3AMERSI数据的干早监测结果精度与MODIS数据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在空间分辨率以及光谱分辨率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拓宽了干旱监测的数据源。
  •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和2008年16天合成的250m 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地面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继而估算了2007年和2008年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的主要时间里,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植被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与地面调查同期(8月中下旬)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782。利用EVI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植被指数,能较好的模拟草地地上部生物量。2007年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5610kg/hm2,2008年为5605kg/hm2。与2007年相比,临潭、卓尼和迭部县地上部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合作、玛曲、碌曲、夏河和舟曲县则有所下降,以舟曲县下降最为明显。
  • 摘要:以湖北省实验区域,利用FY3-MERSI数据,结合野外实测地物光谱,在GIS支持下,通过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技术,提取影像中各像元内的中稻面积百分比,进而统计实验区内各县市中稻面积。结果表明:1)FY3-MERSI数据可用于估算中稻种植面积显示,在中稻主产区估算精度较高;2)不同区域估算精度不同,这取决于所调查的作物类别和光谱数据是否具有区域代表性,应将种植条件、作物种类相近的区域归类,分区域建立估算模型以提高估算精度;3)把多种作物的光谱进行归类以减少地物类别,可以使模型简化,但精度会下降。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及实测光谱数据通过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提取水稻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