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系统进化树

系统进化树

系统进化树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730030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竹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2011东莞第二届国际小型猪学术论坛暨大型实验动物生物医药研究应用研讨会等;系统进化树的相关文献由1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园春、孟珍、黎建辉等。

系统进化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30030 占比:99.99%

总计:3730298篇

系统进化树—发文趋势图

系统进化树

-研究学者

  • 周园春
  • 孟珍
  • 黎建辉
  • 何永成
  • 刘少军
  • 刘强
  • 周颖
  • 周鹏
  • 唐益苗
  • 李成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颖; 祝波; 钱冬; 卢先东; 李小冰; 李政; 刘艳红; 蔡惠凤; 吴仲宁; 袁思平; 张崇虎; 叶乐平; 马荣荣
    • 摘要: 为调查浙江省部分地区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暴发来源及与其他宿主来源的微孢子虫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尝试对引起浙江多地凡纳对虾生长缓慢综合征的病原进行探究.同时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与其他地区及其他宿主来源微孢子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所采病虾均为EHP阳性,采样地区EHP 18S rRNA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为98.5%~100%.对国内外EH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其同源性为86.2%~100%,所采EHP与印度EHP聚为一个分支. EHP 18S rRNA基因序列与其他水生生物微孢子虫18S rRNA均处于不同分支,表明18S rRNA可作为EHP的主要鉴别序列.将本研究所采EHP与NCBI中同源性较高的比氏肠胞虫和金头鲷微孢子虫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微孢子虫基因序列同源性与宿主进化发育程度有关,宿主之间进化距离越近,则微孢子虫基因序列同源性相聚越近.
    • 赵香菊; 吕秋艳; 张博文; 苏健
    • 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年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散发监测病例、聚集性疫情样本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回顾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检测,GⅡ组阳性样本使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阳性扩增产物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片段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收集126件样本,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4.13%(43/126),其中GⅠ组检出率为1.59%(2/126),GⅡ组检出率为32.54%(41/126)。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测得基因型包括:GⅡ.2[P16]、GⅡ.6[P7]、GⅡ.4[P16]和GⅡ.3[P12]。引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诺如病毒基因型为GⅡ.2[P16]、GⅡ.6[P7]和GⅡ.3[P12]。2015-2020年散发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不同年份间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5,P=0.038),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结论2015-2020年门头沟区散发监测病例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2020年诺如病毒GⅡ型流行基因型呈多样性。
    • 陈泳; 黄绮雯; 周雪; 许小飞; 李正晟; 李雪雁
    • 摘要: 为查明中山市某鸽场病鸽的病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中山市某鸽场的肉鸽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纯化,特性观察,镜检,16S rDNA测序,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判断疑似致病菌。方法:利用家禽生理解剖技术对肉鸽进行解剖,培养肝脏及粪便中所分离的疑似致病菌。对疑似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进而进行同源性比对,选择合适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病鸽肝脏分离到一株疑似病原菌20210801.OX1,革兰氏染色呈红色,DNA跑电泳的结果显示在1500bp,根据测序结果构建进化树的结果初步判断肉鸽分离的疑似致病菌为弗氏志贺氏菌。
    • 王霞; 查干; 娜仁格日乐; 郝则明; 王建; 陈龙
    • 摘要: 为鉴定获取春尺蠖嗅觉受体基因,初步探究雌雄差异表达受体基因在对气味分子识别中的作用,基于本实验室已测春尺蠖雌雄成虫转录组数据,共筛选鉴定13个嗅觉受体(odorant receptor,OR)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AcinOR1~AcinOR13,并对其信号肽、分子量、等电点进行了预测,同时进行了序列对比与进化关系分析,初步分析雌雄成虫中13个嗅觉受体蛋白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发现,AcinOR1~AcinOR13长度在68~415 aa之间,分子量在7.91~47.32 kDa之间,等电点在4.42~10.03之间,均未发现信号肽。系统进化分析发现,AcinOR2/AcinOR5/AcinOR13、AcinOR13/AcinOR7分别聚在一支上,同时AcinOR1/BmorOR10、AcinOR4/HarmOrco、AcinOR10/EoblOR4、AcinOR3/EoblOR29和AcinOR8/ScinOR5聚在一支上;此外,表达分析结果发现,AcinOR6和AcinOR9呈雌性高表达,AcinOR1呈雄性高表达,其他基因在雌雄个体间表达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探究春尺蠖的嗅觉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该虫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 夏艳辉; 胡瑶君; 孙梦茹; 郝鹏辉; 毕亚宁; 李宇; 李洪连; 王珂
    • 摘要: 【目的】旨在明确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部分水稻长势弱,叶尖表现灰白干枯、扭曲干尖等症状的病因,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上该病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改良贝尔曼漏斗法和直接浸泡法分离采集水稻地上部的线虫,挑取单条雌虫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行单雌扩繁,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纯化培养的水稻线虫KF-1群体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形态学结果表明待鉴定线虫与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ristie,1942)的形态特征较一致。rDNA的ITS和28S r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待鉴定线虫与GenBank中水稻干尖线虫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最高分别达到100%和98.98%。基于rDNA-ITS和28S D2-D3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已知鉴定结果相一致,待鉴定线虫与其他水稻干尖种群位于同一高度支持的分支。【结论】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了造成河南开封市祥符区部分水稻叶尖干枯的病原为水稻干尖线虫,这是河南东部地区首次发现该线虫的发生危害,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该线虫病害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 朱优秀; 江炎亮; 张芹; 冯建新; 张瀚元; 吴碧银; 许建
    • 摘要: 天然免疫系统是硬骨鱼类抵抗病毒感染的主要防御系统,三重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病毒感染的免疫网络调控,其中,TRIM25已被证实在多种鱼类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pio)trim25基因的16个拷贝进行了序列进化分析、共线性分析和功能域结构分析,并比较了各拷贝在组织中的表达和顺式调控位点的差异。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均显示,位于鲤11和12号染色上、结构完整的TRIM25的2个拷贝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斑马鱼(Danio rerio)的TRIM25蛋白结构高度相似,与鲤科鱼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结构差异较大。基因共线性结果显示,trim25基因上下游基因在不同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鲤TRIM25蛋白的结构分析显示,在鲤TRIM25的16个拷贝中,有6个拷贝具有完整功能结构域,其中,各有5个拷贝在鲤的肝与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构建的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调控网络中,在肝和脑组织中分别筛选到5个和17个顺式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本研究对鲤trim25基因多个拷贝的序列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鲤与其他物种TRIM25的序列、进化关系和共线性相似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鲤trim25各拷贝间的结构多样性和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可能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SNP位点,为今后研究鲤TRIM25相关的调控和抗病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鱼海玮; 黄跃杰; 朱广艺; 马纾薏; 王旭; 胡建军
    • 摘要: 为掌握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的基因型,将该规模牛场所采集的血清样本经BVDV抗原ELISA检测阳性后作为PCR检测样本,针对BVDV基因组中5′-UTR、N^(pro)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然后将目的基因进行测序、BLAST比对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规模牛场4份样本皆为BVDV-1c型。本研究结果为南疆规模牛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牛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以及选择相应疫苗提供了理论参考。
    • 赵奎; 汪兰; 孙卫青; 熊光权; 乔宇; 吴文锦; 李新; 丁安子
    • 摘要: 将鮰鱼在4°C冷库中取得背部肌肉组织,进行真空包装,在4°C冰箱中贮藏7 d,分离得到2株细菌,分别编号为by 7-2、bs 7-3,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及负染等。结果表明:菌株by 7-2在LB琼脂培养基上为圆形、湿润、白色菌落,菌株bs 7-3在LB琼脂培养基上为圆形、湿润、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表明,2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负染结果表明,by 7-2为短杆菌,bs 7-3为长杆菌,且二者均无鞭毛;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菌株by 7-2和bs 7-3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双水解酶、乙酰胺酶、分解木糖、分解麦芽糖、分解甘露醇、DNA酶和氧化酶实验均为阴性,菌株bs 7-3的利用柠檬酸盐和O-F实验为阳性,菌株by 7-2利用柠檬酸盐和O-F实验为阴性;进一步通过16S rDNA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by 7-2与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90%,bs 7-3与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79%。因此,菌株by 7-2为约翰逊不动杆菌,bs 7-3为抗辐射不动杆菌。
    • 崔佳; 温炟; 陈广信; 吴长新
    • 摘要: 目的:克隆斑马鱼多配体聚糖(SDC)4基因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为探究斑马鱼SDC4基因的功能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将分子克隆得到的斑马鱼SDC4基因全长cDNA利用Gibson组装方法构建至pCS2+载体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利用qRT-PCR检测受精后1 d和3 d的AB、Tübingen(TU)野生型斑马鱼SDC4 mRNA表达量和胚胎发育前10 d的TU野生型斑马鱼SDC4 mRNA的表达差异;根据NCBI和ensemble网络信息,对斑马鱼SDC4、人SDC4和小鼠SDC4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信息作出分析,并利用MegAlign软件对斑马鱼SDC4、人SDC4和小鼠SDC4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再应用MEGAX软件对不同物种SDC4蛋白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斑马鱼SDC4基因与ensemble公布的序列一致;AB、TU野生型斑马鱼在受精后前3 d的SDC4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野生型斑马鱼SDC4 mRNA表达在胚胎发育前期呈现一定程度的母系遗传控制;染色体连锁基因座位图发现斑马鱼SDC4与人SDC4、小鼠SDC4的连锁基因不完全相同,蛋白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SDC4蛋白与人SDC4、小鼠SDC4蛋白同源性分别为38.3%、44.2%,根据不同物种的SDC4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反映了生物进化的关系。结论:成功克隆了斑马鱼SDC4基因并对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补充了斑马鱼SDC4的分子生物学信息。
    • 刘伯承; 王慧; 刘俊琦; 杜丽飞; 周望平; 陈一峰; 冯小花; 杨俊
    • 摘要: 为了探究犊牛腹泻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集死亡犊牛胸腔液、肝脏组织、肠组织和粪便样品共4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以1株肝脏样品分离的纯化菌为供试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从4份样品中分离的4株病原菌与大肠杆菌生长形态及生化特征一致,分离率为100%;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大肠杆菌同源性为98%;肝脏样品分离菌命名为HCDE/17-1,其可在12 h内致小鼠死亡,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_(50))为1.38×10^(7) CFU/mL,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tA、aggR基因呈阳性,表明该菌属致泻性大肠杆菌亚群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HCDE/17-1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克林霉素等12种抗菌药高度耐药,对氯霉素、红霉素敏感;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HCDE/17-1与GenBank中10个大肠杆菌代表株形成2个大的分支,与菌株O112ab∶H8(登录号:CP062910.1)在同一个小的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表明,分离株HCDE/17-1为一种毒力较强的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呈多重耐药,该菌可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日常需加强监测,防止疫情流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