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75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昆虫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0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00830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海洋学报(中文版)、动物学研究、菌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第五届年会、2015中国驴业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线粒体基因组的相关文献由1834位作者贡献,包括申欣、阎斌伦、田美等。

线粒体基因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00830 占比:99.77%

总计:201299篇

线粒体基因组—发文趋势图

线粒体基因组

-研究学者

  • 申欣
  • 阎斌伦
  • 田美
  • 程汉良
  • 孟学平
  • 黄原
  • 吴小平
  • 高焕
  • 赖晓芳
  • 周春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争光; 赵芳; 苏田娟; 蒋凯
    • 摘要: 飞虱科昆虫隶属于半翅目蜡蝉总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是昆虫分子与进化研究中常用且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探讨了飞虱科13属18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别采用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飞虱科13属中,Ugyops属较为原始,处于系统树的基部,其余12个属聚为2支,Bambusiphaga属、Epeurysa属、Tropidocephala属和Saccharosydne属聚为一支,Peregrinus属、Perkinsiella属、Changeondelphax属、Chloriona属、Ishiharodelphax属、Sogatella属、Laodelphax属和Nilaparvata属聚为另一支。18种的进化地位和分类归属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 南新营; 李优; 李耀东
    • 摘要: 以分布在不同海拔(2279、3273、4452 m)的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为供试材料,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喜马拉雅旱獭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序列长度之间并无差异,但蛋白质编码基因突变位点个数随海拔增加而增多,ND5基因的突变位点个数和非同义突变位点个数都为最多,其Ka/Ks>1,表明ND5基因存在正选择效应,可作为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候选基因。与玉树(海拔4452 m)相比,乐都(海拔2279 m)和黄南(海拔3273 m)的喜马拉雅旱獭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喜马拉雅旱獭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共编码氨基酸3812个,去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后共编码氨基酸3802个。在20种氨基酸中,Leu的使用率最高,达16.18%,Gys的使用率最低,仅有0.71%。RSCU值>1的密码子有32种,RSCU值<1的密码子有32种,其中AGG的RSCU为0。
    • 邓鋆; 王刚; 卢聪聪; 张江涛; 黄晓磊
    • 摘要: 【目的】测定和分析半翅目(Hemiptera)仁蚧科(Aclerdidae)首个线粒体全基因组——高桥仁蚧Aclerda takahashii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探讨与其他蚧虫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基于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高桥仁蚧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已报道的15科31种半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运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半翅目系统发育树。【结果】高桥仁蚧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599 bp,AT含量高达84.51%。在该线粒体基因组中,缩减tRNA非常普遍,10个tRNA缺失二氢尿嘧啶(DHU)臂或TΨC臂,tRNA^(ser(S1))和tRNA^(ser(S2))缺失DHU臂和TΨC臂。系统发育树显示,与仁蚧科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蚧科(Coccidae)。【结论】本研究报道了首个仁蚧科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现在高桥仁蚧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普遍的tRNA缺臂现象,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蚧虫线粒体基因组提供了数据支持。
    • 李广祯; 马志杰; 陈生梅; 雷初朝; 李瑞哲; 谢银禄; 晁生玉
    • 摘要: 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探究野牦牛及青海地方牦牛品种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本研究在测定青海省4个地方牦牛品种(即青海高原、环湖、雪多和玉树牦牛)22条全线粒体基因组(Mitogenome)序列的基础上,从GenBank下载了已公布的野牦牛及上述4个地方牦牛品种的142条相应序列,使用BioEdit 7.2.5、Arlequin 3.11和Network 10.1等软件对共计164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115种单倍型,其中野牦牛和青海地方牦牛品种分别拥有22种和93种单倍型;在野牦牛和青海高原、环湖、雪多、玉树牦牛中分别检测到22、26、18、23、19种特有的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最高(0.9928±0.0144),且高于4个青海地方牦牛品种的单倍型多样度(0.9731±0.0077);4个青海地方牦牛品种单倍型多样度大小依次为:雪多牦牛(0.9885±0.0126)、玉树牦牛(0.9758±0.0187)、青海高原牦牛(0.9730±0.0166)和环湖牦牛(0.9393±0.0278)。2)野牦牛与环湖牦牛之间的固定分化指数值(F_(ST)值)最大(0.0412),分化程度最高,而与玉树牦牛间的F_(ST)值最小(-0.0088),分化程度最低。青海4个地方牦牛品种中,雪多牦牛与青海高原牦牛之间F_(ST)值最大(0.0358),分化程度最高,而雪多牦牛与环湖牦牛间F_(ST)值最小(0.0112),分化程度最低。3)聚类分析显示,4个青海地方牦牛品种各自为1类,存在明显的母系遗传差异。相比而言,环湖牦牛和雪多牦牛聚类较近,青海高原牦牛和玉树牦牛聚类较近,而野牦牛与玉树牦牛聚类关系更近,各品种(群体)间的聚类结果与其分化程度、地理分布一致。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15种单倍型分布在3个大的母系遗传分支(即Mt-Ⅰ、Mt-Ⅱ和Mt-Ⅲ),其中Mt-Ⅰ支系所占比例为72.17%,由A、B、E和F 4种单倍型组构成;Mt-Ⅱ支系包括C、D和H 3种单倍型组,占26.09%;而Mt-Ⅲ支系只包含G单倍型组,由雪多牦牛和野牦牛所拥有,所占比例为1.74%,提示牦牛有3个母系起源。综上所述,野牦牛和青海4个地方牦牛品种均具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其多样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野牦牛、雪多牦牛、玉树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和环湖牦牛。青海4个地方牦牛品种间及与野牦牛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均较弱,但各自拥有特有的母系遗传信息,存在明显的母系遗传差异。野牦牛和青海家牦牛品种由3个母系支系组成,推测牦牛有3个母系起源。
    • 梁日深; 杨杰銮; 谢瑞琳; 陈厚桦; 李江涛; 秦真东; 林蠡; 李清清
    • 摘要: 为从分子水平阐明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物种有效性及分类地位,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的方法获得巨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两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序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巨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线粒体全长分别为16787和16798 bp,序列共存在11 bp长度差异。两种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组成。对两种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及D-loop区等分子标记序列比对分析可知,两种石斑鱼16个基因序列遗传距离差异在5.9%(16S rRNA)~40.6%(D-loop)之间,这揭示了巨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超出了种以上的分化水平。基于12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巨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聚为一支,斜带石斑鱼与马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聚为一支,两者位于不同的分支类群,进化地位相对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石斑鱼虽然外部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但分子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亲缘关系较远,两者不能混淆为同一物种。
    • 林隆基; 黄海辰; 钟馨林; 李岳峰; 钟长科; 谢宝贵; 明瑞光; 邓优锦
    • 摘要: 为从线粒体角度了解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主要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从37个银耳栽培菌株中选取33、34和37号3个典型菌株进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一致,但就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而言,33号显著高于34号、37号。选取37号菌株线粒体基因组与已公布的7个野生菌株进行内含子多态性分析,发现它们内含子数量和插入位点各不相同,存在丰富的多态性。针对37号菌株特异内含子及周边序列设计8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分析栽培菌株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这8对引物在36个栽培菌株中均扩增出一条长度一致的条带,其长度与37号菌株的预测长度相同,说明36个菌株均含有与37号菌株相同的内含子。
    • 摘要: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杨景华教授团队系统地介绍了蔬菜作物中主要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以及通过自然突变、种间或种内杂交转育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几种常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途径;又从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角度出发,分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s通过线粒体基因组重组的演化形成机制,以及ORFs的拷贝数变异与育性变异的关系。
    • 王开杰; 徐永江; 崔爱君; 柳学周; 姜燕; 王滨
    • 摘要: 为快速有效鉴别(鱼师)属鱼类物种、加强(鱼师)鱼遗传多样性管理与种质资源保护,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了东海海域养殖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16 530bp),碱基组成为A (26.83%)、G (17.6%)、C (30.04%)和T (25.53%), A+T含量为52.36%,且非编码控制区(D-loop)A+T富含61.64%,表现明显的AT偏好性。与其他硬骨鱼一样,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D6、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tRNA^(Glu)、tRNA^(Pro)基因外,其余均位于H链编码;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COⅡ和ND5的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C、ATA和ATA外,其余1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以典型的TAA和TAG为终止密码子,在ND4和Cytb中存在不完全密码子T;除tRNA^(Ser)-GCT外,其余21个tRNA均为典型三叶草二级结构。比较中国和日本海域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发现, CO Ⅰ、CO Ⅱ和ND5蛋白编码基因在起止位置、片段长度及起止密码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与同属的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和五条(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鱼师)属鱼类的蛋白编码基因的相似性在85%~100%之间。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成功将高体(鱼师)与其他(鱼师)属鱼类有效区分,高体(鱼师)与长鳍(鱼师)同属一支,亲缘关系最近;黄条(鱼师)和五条(鱼师)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
    • 李宗宪; 李寄仟; 徐伟江; 范丽仙
    • 摘要: 重盘科Diplodiscidae Cohn,1904复殖吸虫是两栖动物最为常见的寄生虫,形态多样,目前未见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记述并分析了寄生于滇蛙Dianrana pleuraden肠道的重盘科重盘属Diplodiscus Diesing,1836黑斑蛙重盘吸虫D.nigromaculati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开展此类吸虫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黑斑蛙重盘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697 bp(GenBank登录号:MW698822),由22个tRNA基因、12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组成;AT含量(60%)高于GC含量(40%),但AT含量为目前已报道同盘总科Paramphistomoidea Fischoeder,1901中最低;trnG基因和trnE基因的互换成为同盘总科吸虫线粒体基因组遗传结构的重要特征。基于12个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支持重盘属隶属于重盘科。本研究中,滇蛙为黑斑蛙重盘吸虫的宿主新记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