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精密成形

精密成形

精密成形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4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00848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艺、精密成形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19届学术年会、第七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2009”全国钎钢钎具会议等;精密成形的相关文献由8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华、刘百宣、孙红星等。

精密成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0848 占比:99.79%

总计:101065篇

精密成形—发文趋势图

精密成形

-研究学者

  • 刘华
  • 刘百宣
  • 孙红星
  • 胡正寰
  • 王涛
  • 刘丹
  • 赵军
  • 孟令先
  • 宋学进
  • 王宝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华生; 刘时兵; 赵军; 张志勇; 包春玲
    • 摘要: TiAl合金是一种优异的轻质耐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兵器等热端部件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其较低的室温塑性、韧性和较差的冷/热加工性能,限制了其工程化的进程。为挖掘TiAl合金的应用潜力,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从材料设计、组织性能调控到成形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TiAl合金精密成形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密铸造、铸锭冶金、粉末冶金和增材制造技术,目前,TiAl合金精密铸造叶片和热加工叶片已成功应用到航空发动机上,粉末冶金成形和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构件成形和板材成形上体现出独特优势,但仍需在低成本化和工艺稳定性上进一步提升。
    • 周燕妮; 束昊
    • 摘要: 内球面零件精密冷挤成形后,由于球面回弹对模芯产生很大正压力,导致轴向顶出脱模阻力大,顶出时可能会使内球面零件端口发生严重变形,因此考虑采用旋转顶出方式来消除模芯和滑履球面摩擦力进行脱模,文中对旋转顶出的脱模方法原理进行分析,并计算重要参数螺旋升角,设计出合理旋转顶出脱模机构,最后通过工艺实验来证明旋转顶出的脱模方式具有脱模阻力小、成形精度高等优点。
    • 束昊; 周燕妮
    • 摘要: 内球面零件精密冷挤成形后,由于球面回弹对模芯产生很大正压力,导致轴向顶出脱模阻力大,顶出时使内球面零件端口发生严重变形,因此,考虑采用旋转顶出方式来消除模芯和滑履球面摩擦力进行脱模,对旋转顶出的脱模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计算重要参数:螺旋升角,设计出合理旋转顶出脱模机构,最后,通过工艺实验来证明:旋转顶出的脱模方式具有脱模阻力小、成形精度高等优点。
    • 赵宗武; 南庆季; 刘绪哲
    • 摘要: 随着冷弯工艺技术的进步,冷弯成形截面精度不断提高,可以达到0.02mm~0.04mm。同时,基于冷弯工艺特性,大量高强度、复杂截面型材以及特殊材料型材均采用该工艺技术生产。冷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钣金加工带来变革;反之,钣金行业又对冷弯技术提出不少新的课题。
    • 刘正平; 沈忠良; 闫国琛
    • 摘要: 目的针对注塑加工生产的微齿轮运转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严重变形的问题,对微齿轮注塑精密成形翘曲变形进行分析。方法基于混沌粒子群建立微齿轮注塑CAE模型,获取曲面全局最优解,在此基础上,计算微齿轮注塑精密成形翘曲收缩率,得到翘曲变形量,同时优化微齿轮注塑精密成形工艺参数,分析微齿轮注塑精密成形翘曲变形情况。结果将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该分析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翘曲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微齿轮注塑中心位置的翘曲变形量最大,离中心位置越远,翘曲变形量越小。
    • 黄玮
    • 摘要: 在螺杆泵的组成结构当中,螺杆转子十分重要,其对于螺杆泵精密加工质量有重要影响。但是螺杆转子由于廓形复杂,因此,加工难度也相对较大,在成型磨削期间,螺杆转子为精加工重要部件。为了保证转子廓形精度,需要频繁对于成型砂轮展开调整,不利于磨削精度的保证。针对以上难点问题,本研究对于螺杆泵砂轮的磨损特性和磨削误差进行分析,结合加工实验,对于螺杆泵转子的形面而精密成型技术运用进行探讨。
    • 卢熠; 罗鸿飞; 吴永安; 王华东
    • 摘要: 低压涡轮机匣(图1)是航空发动机关键零件,该零件为碗状,属典型大锥形、大高度异形环件,大、小头截面面积差异大,零件壁厚薄,加工时易产生变形。零件材料为IN718,该合金在锻造过程中,过程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转移时间、工模具预热温度、轧制曲线、终锻温度等控制对其性能及一致性影响极大。
    • 刘梦飞; 姚志浩; 董建新
    • 摘要: 随着计算方法和铸造工艺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在铸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涡轮作为发动机上的重要热端部件,其结构伴随着发动机的更新换代,向着精密化、轻量化、薄壁化方向发展,数值模拟技术也成为铸造工作者控制涡轮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相关学者通过铸造模拟软件对涡轮精密成形的充型过程与宏观物理场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模拟结果来改善铸造工艺,从而提高涡轮质量.综述了数值模拟技术在整铸涡轮精密成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为了提高模拟效率,在几何建模、网格划分等前处理过程的注意事项,并分析涡轮铸件充型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结果对缺陷预测和工艺优化的作用,指出整铸涡轮微观组织模拟的发展方向与涡轮铸件数值模拟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崔岩; 张立文; 张驰; 李飞
    • 摘要: 目的 为保证真空热胀形工艺对屏蔽套的成形精度,进而保证后续的套装质量,研究真空热胀形工艺的矫形能力及成形原理.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核主泵转子屏蔽套热胀形过程的二维轴对称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焊接后屏蔽套测量得到模型中屏蔽套尺寸,通过此模型计算了屏蔽套在热胀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应变场及径向位移场,预测了屏蔽套胀形后的形状,分析了热胀形对屏蔽套的矫形原理,并对屏蔽套进行了真空热胀形实验,从而对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热胀形过程中,屏蔽套上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应变和蠕变应变,热胀形后,屏蔽套的内径在276.879~276.883 mm之间.实验结果表明,热胀形实验后屏蔽套的半径分布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符合良好.结论 热胀形工艺通过使屏蔽套发生塑性变形和蠕变变形,实现了对屏蔽套尺寸及形状的精确控制,其中,塑性变形是热胀形工艺可以对屏蔽套上的形状缺陷进行治理的原因.
    • 刘天平; 王爱丽; 李泽同; 李泽嘉; 王凡; 王雪玲; 吴章磊
    • 摘要: 采用"型壳"精密成形工艺开发出前轮总成整体铸件.通过整体铸件结构优化设计、铸件材质选择、铸造工艺试制与验证,充分发挥出铸造成形工艺的优势,替代原来零部件组装、焊接成形工序,避免了焊接应力造成的变形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