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法律、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2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84435篇;相关期刊952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河南外科学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国际创伤学术研讨会等;粉碎性骨折的相关文献由477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健、史亚军、赵道芳等。

粉碎性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2 占比:2.74%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84435 占比:97.20%

总计:86865篇

粉碎性骨折—发文趋势图

粉碎性骨折

-研究学者

  • 冯健
  • 史亚军
  • 赵道芳
  • 顾玉祥
  • 刘勇
  • 刘岩
  • 白龙
  • 不公告发明人
  • 叶和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栋
    • 摘要: 目的:分析联合入路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1、5.083、4.520、5.832,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5.683,P<0.05)。结论:联合入路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降低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吴佳男
    • 摘要: 2021年10月中旬,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以下简称“西夏分院”)院长马锋在基层会诊时遇到一个急危患者:在此数天前,一场车祸让6岁男孩壹壹(化名)身受重伤,右腿粉碎性骨折,主动脉损伤,下肢缺血长达5天。在基层医院,原本等待男孩的是截肢,但紧急转诊至西夏分院后,在马锋和团队的精心救治下,同年11月中旬,孩子的命、腿和脚都保住了,一个医学奇迹得以诞生。
    • 刘德广; 李红兵; 赵学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联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其对骨折愈合、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海康乐医院收治的86例单臂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针介导的微创技术联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05%,对照组为74.4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当,但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以加快骨折愈合。
    • 刘彦洁
    • 摘要: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水平、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钢板内固定术。
    • 冯振文; 张俊忠
    • 摘要: 目的观察在“动静平衡”理论指导下采用量化控制法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用髌骨爪联合“8”字张力带固定手术治疗。干预组术后在“动静平衡”理论指导下采用系统量化控制的康复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AO早期无痛性功能锻炼,两组康复训练均持续到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评价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平均(8.96±2.22)个月。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1),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康复锻炼后,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干预组优良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动静平衡”理论指导下采用的量化控制功能康复锻炼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提升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功能康复方法。
    • 刘志能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内踝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克氏针+钛缆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30例内踝粉碎性骨折患者(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15)、观察组(n=15),其中对照组实施克氏针治疗,观察组实施克氏针+钛缆治疗。对比两组愈合骨折的优良率,观察两组术后的踝关节评分(Kofoed),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记录两组的术后内踝术区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情况,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愈合骨折的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60.00%)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短、对照组长(P<0.05)。术区舒适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评分高、对照组评分低,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内踝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克氏针+钛缆可提升愈合骨折的优良率,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缩短愈合骨折的时间,能提高术区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江锦
    •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DRF)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8例DR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RF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8例DRF术后功能恢复不良23例(26.14%),功能恢复良好65例(73.8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骨质疏松、功能锻炼不规律、骨折类型、重度缩短畸形与DRF术后功能恢复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789,95%CI(1.711,13.403)]、合并骨质疏松[OR=10.313,95%CI(3.464,30.703)]、功能锻炼不规律[OR=6.374,95%CI(2.043,19.886)]、粉碎性骨折[OR=18.939,95%CI(5.791,61.934)]、重度缩短畸形[OR=5.042,95%CI(1.747,14.550)]均为影响DRF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RF术后功能恢复受年龄、合并骨质疏松、功能锻炼不规律、骨折类型、重度缩短畸形影响。
    • 梁芮; 刘海旺
    • 摘要: 研究高分子纳米生物骨胶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联合固定组患者的解剖复位优良率94.00%,高于单独固定组的66%(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单独固定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单独固定组的24.00%(P<0.05);联合固定组患者的Rasmuaaen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单独固定组(P<0.05);满意度为90.00%,高于单独固定组的62.00%(P<0.05)。结果表明:可吸收材料联合高分子纳米生物骨胶固定的应用效果,较单独可吸收材料固定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解剖复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张同幸
    • 摘要: 粉碎性骨折,指骨折发生后出现的碎骨块数大于3块,并非我们理解的字面上的“粉碎”。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直接的钝器击伤,都可能会造成粉碎性骨折出现。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斑和功能障碍,还可出现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等症状。严重者可伴休克、发热等。
    • 陈文敏; 曾佑兰; 肖路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重建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疑似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371例,随机数法进行人员编排,随机分为三维CT重建组(3D-CT组,n=185例)、X线组(X-Rale组,n=186例),针对骨折部位,两组分别给予三维重建扫描检测及X线照射检测,依据跟骨骨折Stephens-Sanders分型分为3个亚组,即Stephens-SandersⅠ亚组、Stephens-SandersⅡ亚组、Stephens-SandersⅢ亚组。记录3D-CT组、X线组及其亚组,手术前后Maryland足部评分变化;观察两组关节面塌陷骨折、负重区骨质缺损、载距突骨折的阳性检出率。ROC曲线对两组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诊断效能,ACU>0.70视为具备术前评估能力。结果治疗后,与X-Rale组相比,3D-CT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具备明显统计学差异(t=12.555,P=0.0250.05);在负重骨缺损及载距突骨折检出率比较中,两组则具备明显差异性(P=0.009,P<0.001),3D-CT扫描,其AUC=0.722,特异度68.42%,准确性92.39%,具备检测效能。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术前评估跟骨骨折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治疗手术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检测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