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96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8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11267篇;相关期刊339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鼻骨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54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珮华、程学仕、黄学勤等。

鼻骨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8 占比:5.88%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58%

专利文献>

论文:11267 占比:93.54%

总计:12045篇

鼻骨骨折—发文趋势图

鼻骨骨折

-研究学者

  • 王珮华
  • 程学仕
  • 黄学勤
  • 严香兰
  • 李刚
  • 张辉
  • 徐建中
  • 汪涛
  • 王文一
  • 马超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弦; 吴燕妮; 李宁; 刘鹏飞; 齐保健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性及美学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2例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鼻通气功能、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鼻部的美学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鼻通气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鼻部美学效果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和美学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于敏; 钱伟军; 李立; 李红敏; 尹树国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分辨MSCT在鼻骨新旧骨折及正常细微结构中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2次鼻部外伤检查的影像资料,分析MSCT的表现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既往影像检查图像,总结影像及临床的相关性。结果302次检查中包含265例患者,212次确诊为鼻骨骨折,包括新鲜骨折162次、陈旧骨折50次,其中13次陈旧骨折初诊误诊为新鲜骨折;265例患者中包括鼻骨缝变异6例,缝间骨9例,鼻骨孔215例,鼻骨内侧面血管神经压迹9例,鼻骨末端呈驼峰或鹰嘴状26例;其中3例缝间骨、5例鼻骨孔、1例鼻骨末端驼峰状改变初诊误诊为鼻骨骨折。结论掌握鼻区正常细微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和变异,通过MSCT的MPR及VR图像能较好的与鼻骨骨折相区分;通过认真判读骨折断端形态特征、邻近鼻区软组织和鼻粘膜是否肿胀来区分鼻骨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
    • 王文娟
    • 摘要: 目的:探讨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鼻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144例行鼻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膨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观察组仅接受S100吸收性止血绫填塞创面.对比两组术后24 h主观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鼻腔渗血率、术后5 d鼻腔黏膜肿胀率.结果:观察组头痛和鼻腔胀痛评分分别是(4.96±1.32)、(5.04±1.3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8±1.74)、(8.12±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黏膜渗血率是37.50%,显著低于对照组72.22%(P<0.05);观察组鼻黏膜肿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鼻骨骨折术中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李霞; 陆文敏; 顾晓峰; 肖锋; 吴坚
    • 摘要: 目的 比较内镜下切开复位术与传统闭合复位术治疗Ⅱ型鼻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4例Ⅱ型鼻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合复位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鼻骨切开复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情况,选择鼻塞、鼻痒喷嚏、鼻部分泌物、鼻部疼痛、鼻部外形、外伤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共6项作为主观评分项目.结果 2组患者术前鼻部分泌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6项主观评分项目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及鼻部外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鼻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可明显改善Ⅱ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腔通气状况、鼻痒、喷嚏状况及鼻部外形,安全性较好.
    • 张辉; 凌鑫; 蔡宇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接受检查的鼻骨骨折老年患者76例,对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对比分析CT检查鼻骨骨折诊断、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100.0%)均发生鼻骨骨折;CT检查中,76例患者均检查出鼻骨骨折(100.0%),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中,复合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26例,单纯线形骨折36例;CT检查结果显示,复合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27例,单纯线形骨折34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中,鼻骨汇合部骨折14例,鼻中隔骨折23例,单纯鼻骨骨折39例;CT检查结果显示,鼻骨汇合部骨折16例,鼻中隔骨折23例,单纯鼻骨骨折37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应使用CT检查,采用CT横断位与冠状位扫描,检查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接近病理检查结果。
    • 张秋芬; 伏建斌
    • 摘要: 法医鉴定工作中,需要明确判断鼻骨骨折为新鲜形成,方可作为人体损伤鉴定的依据.通过案例追踪复查与已知陈旧鼻骨骨折对照及临床表现等方法,依据骨折断端锐利、骨折部位粘膜肿胀、软组织内有小片状低密度影等CT影像表现,结合伤后鼻面部肿胀、鼻出血、鼻腔通气不畅等临床表现作为新鲜鼻骨骨折的影像诊断指标.工作中,须重视鼻骨骨折新旧伤的鉴别,确保鉴定意见的准确性.
    • 臧勇; 王海蛟
    • 摘要: 目的 比较鼻骨骨折行普通X线及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鼻骨骨折患者.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9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普通X线诊断、CT诊断,以统计学对两种诊断方式的骨折检出情况、不同类型骨折阳性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CT诊断鼻骨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诊断检出率%(P<0.05).CT诊断单纯型骨折阳性率、复合型骨折阳性率、粉碎性骨折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普通X线诊断(P<0.05).结论 与普通X线诊断相比,CT诊断鼻骨骨折的诊断更确切,检出率更高,可优先选择.
    • 张辉; 凌鑫; 蔡宇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接受检查的鼻骨骨折老年患者76例,对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对比分析CT检查鼻骨骨折诊断、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100.0%)均发生鼻骨骨折;CT检查中,76例患者均检查出鼻骨骨折(100.0%),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中,复合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26例,单纯线形骨折36例;CT检查结果显示,复合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27例,单纯线形骨折34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证实,76例患者中,鼻骨汇合部骨折14例,鼻中隔骨折23例,单纯鼻骨骨折39例;CT检查结果显示,鼻骨汇合部骨折16例,鼻中隔骨折23例,单纯鼻骨骨折37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应使用CT检查,采用CT横断位与冠状位扫描,检查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接近病理检查结果.
    • 高伯华
    • 摘要: 目的 探究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治疗策略及预后价值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110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与鼻内镜下组(55例),予以传统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予以鼻内镜下组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经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通气功能VAS评分.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鼻内镜下组的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升(P<0.05);与传统组比较,鼻内镜下组的通气受限、鼻腔粘连、外形改变以及通气功能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马莉; 沈素红
    •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在成人鼻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全程超声动态监测下实行手法整复治疗成人鼻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随访的92例成人鼻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取全程超声动态监测的方法进行鼻骨骨折闭合性复位,对照组采取传统鼻骨骨折闭合性整复方法进行复位.分别从术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二次调整率、CT扫描次数及术后CT评分、鼻外形、鼻通气等方面对二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46例患者均在满足全身麻醉条件下立即行手法整复治疗,术中复位器对位准确、填塞物填塞稳妥,住院时间短,术后调整率为零.术后CT评分、鼻通气及鼻外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变站位后的全程超声动态监测下新鲜鼻骨骨折闭合复位,能提前手法整复时间,透过超声探头全程监测复位器与骨折块位置情况、复位器撬拨作用下骨折端移动情况、填塞物填塞情况、填塞物作用下骨折块移动情况,使鼻骨骨折闭合性复位由盲视变为可视,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复位准确率及CT满意度,使临床深入总结鼻骨骨折类型及各型骨折复位方法成为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