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骨折
新鲜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108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国骨伤、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3年全国骨关节损伤专题研讨会等;新鲜骨折的相关文献由35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轶鹏、张继平、易量等。
新鲜骨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108篇
占比:99.00%
总计:14251篇
新鲜骨折
-研究学者
- 刘轶鹏
- 张继平
- 易量
- 李永忠
- 林华
- 满丽伟
- 王恩才
- 袁太珍
- 谢虎
- 赵岩
- 赵敏
- 路莹
- 闵华
- 陶宗勤
- 丁剑
- 丁勇
- 万雷
- 乔林
- 于利
- 于忠云
- 于敏
- 亓英国
- 付春端
- 付海元
- 代鸿
- 余仲全
- 依马尔
- 俞兴
- 俞新胜
- 党晓谦2
- 关健斌
- 冯勇
- 冯宁宁
- 冯承泉2
- 冯树霞
- 冯飞
- 刘亮
- 刘以群
- 刘传凤
- 刘兴邦
- 刘君
- 刘国庆
- 刘学振
- 刘庆志
- 刘怀仁
- 刘思让
- 刘文田
- 刘斐
- 刘春生
- 刘晨峰
-
-
冯宁宁;
姜国正;
俞兴;
赵赫;
杨永栋;
关健斌;
马昱堃;
王舒阳
-
-
摘要: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临床上区分新鲜或陈旧骨折决定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没有相关检查设备的医院以及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全身骨扫描有禁忌证的患者,寻找一种可以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简便快速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对比分析椎体CT值与MRI鉴别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致性,探讨应用椎体CT值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且具有完整MRI、CT检查资料的患者40例,年龄55-89岁,平均(74.63±9.71)岁。根据MRI影像明确椎体骨折性质:MRI压脂像出现骨髓水肿像的高信号影诊断新鲜骨折;椎体形态楔形变化但压脂像未见信号异常则诊断陈旧骨折。对相应椎体及上下邻椎分别测得椎体CT值,目标椎体CT值明显高于邻椎CT值诊断为新鲜骨折,目标椎体CT值与邻椎CT值无明显差异诊断为陈旧性骨折。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MRI与椎体CT值判定的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共累及55个椎体,MRI诊断新鲜骨折椎体42个,陈旧骨折椎体13个;(2)测量相应椎体CT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椎体CT值(139.99±49.69)HU高于正常邻椎CT值(60.44±34.74)HU,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利用椎体CT值诊断新鲜骨折椎体41个,陈旧骨折椎体14个;(4)Wilcoxon秩和检验MRI与椎体CT值在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和陈旧骨折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951);(5)提示椎体CT值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上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比目标椎体与邻椎的CT值能够准确区分新鲜骨折或陈旧骨折,可为临床快速确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性质提供一种MRI以外的简便检查方法;对于难以定性的骨折,椎体CT值联合MRI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
皮昌军;
范莉;
曾波;
谭响;
谢继勇;
谢金岑
-
-
摘要:
目的探讨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空心钉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空心钉治疗的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中规划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复查X片影像资料及腕关节Cooney评分。结果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 min。术中规划路线与术中透视结果及术后复查X片空心钉均位于舟骨中轴线上。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平均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为93分,其中优4例,良1例。结论天玑机器人辅助治疗舟骨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置钉精准的手术方案。
-
-
于敏;
钱伟军;
李立;
李红敏;
尹树国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分辨MSCT在鼻骨新旧骨折及正常细微结构中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2次鼻部外伤检查的影像资料,分析MSCT的表现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既往影像检查图像,总结影像及临床的相关性。结果302次检查中包含265例患者,212次确诊为鼻骨骨折,包括新鲜骨折162次、陈旧骨折50次,其中13次陈旧骨折初诊误诊为新鲜骨折;265例患者中包括鼻骨缝变异6例,缝间骨9例,鼻骨孔215例,鼻骨内侧面血管神经压迹9例,鼻骨末端呈驼峰或鹰嘴状26例;其中3例缝间骨、5例鼻骨孔、1例鼻骨末端驼峰状改变初诊误诊为鼻骨骨折。结论掌握鼻区正常细微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和变异,通过MSCT的MPR及VR图像能较好的与鼻骨骨折相区分;通过认真判读骨折断端形态特征、邻近鼻区软组织和鼻粘膜是否肿胀来区分鼻骨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
-
-
朱云荣;
张云庆;
方剑锋;
邓雄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10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观察齿状突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手术时间90~180 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或难以控制的静脉丛出血;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均成功完成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结论 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临床疗效满意,为二期取出内固定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提供了可能.
-
-
李会东;
冯树霞
-
-
摘要: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对新鲜与陈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0例,按照骨折发生时间的长短分为研究组(新鲜骨折)25例和对照组(陈旧骨折)25例,均给予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记录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患者疼痛评分、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6月、术后1年疼痛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和术后1年Cobb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更好地纠正后凸角.
-
-
-
-
蒲涛;
郭倩;
母其文
-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扫描/体层摄影同机融合(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陈旧性与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162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陈旧组(椎数=43)与新鲜组(椎数=119).比较两组伤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征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陈旧组伤椎SUVmax水平(2.90±0.82)明显低于新鲜组(3.44±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P=0.007).ROC曲线所示,SUVmax鉴别诊断陈旧性与新鲜OVC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3(95%CI=0.558~0.728),约登指数0.321(灵敏度34.45%,特异度93.02%),临界值3.88,采用临界值鉴别诊断准确度为50.00%(81/162).结论 陈旧性与新鲜OVCF在SPECT/CT显像下浓聚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可借此加以鉴别,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充足诊断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