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闭合性

闭合性

闭合性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44195篇;相关期刊569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2003年全国骨关节损伤专题研讨会、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首科学术大会等;闭合性的相关文献由2733位作者贡献,包括向凯、周月艳、李福新等。

闭合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9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4195 占比:99.70%

总计:445517篇

闭合性—发文趋势图

闭合性

-研究学者

  • 向凯
  • 周月艳
  • 李福新
  • 杨波
  • 杨道贵
  • 王新
  • 于晓军
  • 刘敏
  • 史连胜
  • 吴建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泉泳; 刘宇凡; 刘学龙
    • 摘要: 股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病例,分为股骨干骨折和股骨远端骨折,股骨干骨折在股骨骨折中出现较多。股骨骨折后,突然出现重度跛行,骨部肿胀,患肢变短。由于臂部肌肉组织丰富,肱骨骨折时组织收缩加强,故进行闭合性整复的难度很大。
    • 张海亮
    •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增强CT在闭合性肾外伤AAST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CT影像表现。结果CT平扫对I、Ⅱ、Ⅲ、Ⅳ、V级闭合性肾损伤分级漏诊率分别为8.97%、11.36%、10.53%、5.00%、16.67%,误诊率分别为7.70%、9.10%、13.16%、10.00%、16.67%。CT增强无漏诊和误诊。结论螺旋CT平扫能迅速准确诊断肾损伤程度,增强及延迟扫描能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 杨默; 赵胤杰; 田铸; 王伟; 向强; 李科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的初步建立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0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收治的282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62)和非进展组(n=220),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机制、损伤类型(单一/多发颅脑损伤)、对光反射、GCS评分、多项生理指标和CT分级等资料,采用ROC曲线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赋值后建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结果年龄(≥56.5岁)、合并多种颅脑损伤、对光反射(迟钝)、GCS评分(9~12分)、白细胞(WBC,≥14.76×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1.25 s)、D-2聚体(D-dimer,≥10.51 m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7.4 s)等8个指标为进展性出血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赋分后形成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并划分了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危险分层,四个危险分层患者进展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4%、17.5%、46.4%、91.4%。结论建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的预测系统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进行伤情评估。
    • 孙茂庚; 张成; 高武长
    • 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性“舌”形跟骨骨折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例闭合性“舌”形跟骨骨折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检查,急诊行有限切开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出现,皮肤损伤面积未出现扩大及进一步坏死。对12例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5~12个月随访,平均8.3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足功能AOFAS标准评定为(91.64±3.13)分,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未出现截肢情况,对术后恢复情况感到满意。结论 当闭合性“舌”形跟骨骨折移位骨块对后方皮肤软组织造成损伤时,有时需要急诊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有限切开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可有效缓解损伤皮肤张力,术后临床疗效显著。
    • 崔小鹏
    • 摘要: 1.脊髓脂肪瘤骨髓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致病性闭合性脊柱裂。中国新生人口多,部分地方产检尚不足,这些原因导致脊髓脂肪瘤患者较多。因部分医生对该病的病理解剖特性及手术技术认识不足,导致脊髓脂肪瘤术后致残率和症状复发率较高。复杂脊髓脂肪瘤是指侵犯脊髓和(或)神经根的脂肪瘤,不含未累及脊髓或神经根的末端型脂肪瘤,属于危害较大的难治性神经根畸形。目前对于脊髓脂肪瘤应及早采用手术干预治疗。
    • 吴庆坤; 刘霄龙; 陈瑞江; 王俊启
    • 摘要: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84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019年2月—2020年8月),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胫骨远端前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3.81%)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较对照组小,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 d,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RS)均较术前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显著,能优化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小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刘杰; 赵丽; 宁刚
    • 摘要: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保守治疗的临床特点和病例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普外科收治的4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5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2岁。均符合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胰腺损伤分级标准中的Ⅰ~Ⅱ级。保守治疗措施包括:(1)呼吸循环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监护。(2)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监测。(3)禁食水及有效的胃肠减压。(4)全胃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6)给予H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7)及时的影像学复查。(8)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结果:42例患者中1例死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其余4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无胰瘘。腹腔脓肿2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胰腺假性囊肿4例,直径3~4cm,经继续保守治疗,1个月后均消失。其余均无腹部相关并发症。随访6个月~3年,1例患者2年后因饮酒出现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饮食情况及复查B超、CT、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结论:Ⅰ、Ⅱ级闭合性胰腺损伤保守治疗效果满意,随着监测手段和药物的快速发展,保守治疗应引起高度重视。
    • 李斌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2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MRI表现,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骨科2017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21例跟腱断裂且行3.0T MRI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跟腱上段断裂3例,跟腱中段断裂14例,跟腱下段断裂4例。其中完全跟腱断裂19例,不完全断裂2例。完全跟腱断裂MRI信号表现为跟腱不连续,断裂部位不规则T_(1)WI低信号,FSPDWI高信号,FS-T_(2)WI高信号;两断端挛缩。不完全跟腱断裂MRI表现为跟腱部分不连续,可见线样T_(1)WI低信号,FS-PDWI高信号,FS-T_(2)WI高信号,异常信号未达跟腱全部宽度。结论:3.0T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跟腱断裂情况并且能够多方位扫描观察跟腱断裂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 朱丰宽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与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各30例,对其治疗诊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63.3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6.66%、36.66%.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同时,并发症更低,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陈闵昌; 沈利平; 朱红夷; 王旭春; 杨国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双克氏针治疗新鲜骨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闭合性新鲜指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32例,采用闭合复位改良双克氏针治疗,其中1枚1 mm的克氏针纵行患指远指间关节(DIP)背伸5°位固定,另1枚1 mm的克氏针于指尖处成钩状折弯,与纵行的克氏针弹性固定,以维持对骨折端的加压;术后按Crawford系统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3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指外形基本正常,功能恢复良好.应用Crawford功能评价,优19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改良双克氏针治疗新鲜骨性锤状指畸形,可以对骨折端持续进行弹性加压,促进骨折愈合,操作相对简单,外形美观,可取得较确切的临床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