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颌面部骨折

颌面部骨折

颌面部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9825篇;相关期刊251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12次全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题研讨会、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暨第一届全国激光美容大会(第二届全国颅颌面专题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颌面部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100位作者贡献,包括熊茂婧、李智、丁鹏等。

颌面部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3 占比:2.2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9825 占比:97.68%

总计:20296篇

颌面部骨折—发文趋势图

颌面部骨折

-研究学者

  • 熊茂婧
  • 李智
  • 丁鹏
  • 仝雁行
  • 冉红兵
  • 吴一
  • 周建国
  • 姜定祥
  • 张益
  • 彭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忠政; 罗尔灵; 黄志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4例我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接受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患者术后1h、3h、6h、9h、24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的变化情况、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PCIA总按压次数情况、术前及术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镇静满意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术后1h、3h、6h、9h、24h的VAS评分明显较低,RSS评分明显较高(P0.05);术后,试验组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镇静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 杨立娟; 王曦光; 张占乐
    • 摘要: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坚固内固定治疗的3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另选同期行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术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颌面部功能损伤度、开口功能损伤度及咀嚼功能损伤度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颌面部功能损伤度、开口功能损伤度及咀嚼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三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实现良好复位固定,优良率高,术后患者颌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瘢痕不明显,值得推广。
    • 陈珊珊
    • 摘要: 目的:目的:探究分析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该时间段内选取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共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前组施以三维CT影像技术诊断,后组施以X线技术诊断,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不同诊断方式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手术结果,对照组中有下颌骨骨折患者1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12例,上下颌骨骨折患者6例;观察组中有下颌骨骨折患者13例,上颌骨骨折患者13例,上下颌骨骨折患者4例;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组三维CT影像技术诊断总符合率(96.67%)高于对照组X线技术诊断总符合率(56.67%),(χ^(2)=13.4161,P=0.0002)。结论:对于颌面部骨折患者,借助三维CT影像技术,在反应案例对象病灶状况、形态表现上,可实现多维度的呈现,进而为临床后续处理提供详尽参考。
    • 王寒; 李森; 张旭弋; 张洪; 何霞; 吴秀英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用于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66例,按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在围术期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减少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
    • 胡利兵; 彭海燕; 汪保; 宋旸; 陈峰; 周全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修复颌面部骨折的疗效、咬合功能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接受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修复法。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1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咬合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康复36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0.00%;张口度恢复时间为(5.45±1.05)周,软组织消肿时间为(4.25±1.03)d,骨痂形成时间为(4.17±0.17)周;术后,两组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力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大,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面神经损伤1例,牙根损伤2例,涎瘘2例,感染1例,无开口受限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对颌面部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迅速,咬合功能改善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边玲
    • 摘要: 目的:分析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颌面骨折患者86例,依据诊疗时间分为CT诊断组与X线诊断组各43例,前者采用CT诊断,后者采用X线诊断,对比2组诊断结果、检查符合率、诊断情况、诊断满意度、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组的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总符合率的诊出人数41例与诊断率95.35%,大大高于对照组的X线诊断组的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的诊出人数36例与诊断率83.72%,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 王晓业
    •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患者行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观察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5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均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疼痛评分为(2.26±1.07)分,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5.00%,护理满意度为96.00%;50例患者平均肿胀消退、住院时间分别为(4.51±1.14)天、(5.35±1.08)天.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予以个体化护理措施,有益于减轻患者术后主观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许尔长; 田超; 张兰芳; 岳凤文; 蒋婷
    •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颌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160mAs螺旋CT扫描)30例和低剂量组(30mAs螺旋CT扫描)30例,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参数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手术发现47处骨折,常规剂量组手术发现49处骨折,两组骨折部位及比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以上、下颌骨骨折为主;低剂量组CT三维重建颌面骨折检出率为93.62%,与常规剂量组CT三维重建检出率95.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和ED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诊疗中采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不明显影响诊断准确性同时,大幅减少辐射剂量.
    • 余前秀; 熊茂婧
    • 摘要: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护理对颌面部骨折患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颌面外科2020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位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名,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营养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和身体营养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切口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对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患者身体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着巨大的裨益,应该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宣传.
    • 张蝶; 熊茂婧
    •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8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优秀有120例,良好的有20例,合格的有50例,有效率是98.4%;在对照组中,优秀的有80例,良好的有30例,合格的有30例.有效率是7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