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4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0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2380篇;相关期刊463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五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等;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文献由3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等、容庆丰等。

鼻中隔偏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0 占比:4.73%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2380 占比:95.20%

总计:34014篇

鼻中隔偏曲—发文趋势图

鼻中隔偏曲

-研究学者

  • 张伟
  • 容庆丰
  • 修世国
  • 刘刚
  • 刘永刚
  • 刘红梅
  • 吴松林
  • 姜栋
  • 姬长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吕鑫
    • 摘要: 目的分析和评价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治疗有效率及对鼻中隔偏曲整形美观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治疗有效率、对鼻中隔偏曲整形美观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 韩爱荣
    • 摘要: 目的比较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该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鼻腔扩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鼻腔扩容手术联合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相较于单纯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更优,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更高,更具推广价值。
    • 冯子红; 王璟; 宋炎玲; 王容; 黄兴志
    • 摘要: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致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CT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32例鼻中隔偏曲致鼻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CT影像学检查分析鼻中隔偏曲部位、程度分布情况、CT表现及下鼻甲测量结果,比较患者头痛程度,分析不同头痛等级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CT影像学结果表明:1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24例位于前部,62例位于中部,40例位于中下部,2例位于中上部,1例位于后下部,3例位于后下部;轻度偏曲者10例,中度偏曲者114例,重度偏曲者8例;C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呈“C”形62例(顶点变尖者2例),反“C”形59例(顶点变尖者2例),“S”形6例,反“S”形1例,“”形2例,混合形1例。根据VAS评分对头痛等级分类,132例患者中,11例为Ⅰ级头痛,33例为Ⅱ级头痛,80例为Ⅲ级头痛,8例为Ⅳ级头痛;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角度及面积均大于同侧(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结果显示,总治愈率为68.94%,无效率为7.58%,其中Ⅲ级及以下头痛治愈率均超过66.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42%。结论鼻中隔偏曲致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进行CT检查可清晰准确的反映偏曲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手术有效进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于清波
    • 摘要: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矫正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4、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半年的症状评分,糖精清除时间,鼻阻力,血清IL-4、IL-33、TNF-α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半年,两组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矫正治疗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减小鼻阻力,减轻炎症反应。
    • 梁诗韵; 李峰; 冯叶开; 区铭乾; 章诗富
    • 摘要: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高患病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及鼻出血,常伴发其他鼻腔鼻窦疾病,进而加重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困扰。目前通过手术的方式矫正鼻中隔偏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多种个性化改良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式陆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文就鼻中隔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郑家坤; 蔡克万; 王政林; 曹斌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嗅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术前、术后1个月时,评估两组鼻部症状、气道反应性、嗅觉功能,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itis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鼻痒、喷嚏、鼻塞、鼻涕得分及振荡频率为5 Hz时的黏性阻力(respiratory resistance at 5 Hz,R5)、振荡频率为20 Hz时的黏性阻力(respiratory resistance at 20 Hz,R20)、共振频率(resonance frequency,Fres)、嗅觉识别阈值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AR伴鼻中隔偏曲的良好术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
    • 张远远; 杨志博; 郑振宇
    • 摘要: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骨面多线开槽减张术与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骨面多线开槽减张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鼻内镜下骨面多线开槽减张术治疗效果。
    • 杨旭雯; 张郅瑾; 王彦君; 汪健; 刘锦峰
    • 摘要: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NSD)对患者中鼻甲(MT)位置的影响及其对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8年2月—2019年12月因NSD行鼻中隔成形术联合MT手术的100例患者的鼻窦CT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GE医疗图像系统(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测量NSD的偏曲程度和鼻腔凹、凸侧MT的结构指标,分析MT结构指标与NSD的偏曲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鼻腔凸侧MT宽度(4.56±1.55)mm显著小于凹侧(7.01±1.75)mm(P<0.01),凸侧MT内侧缘距离中线的距离(5.04±1.37)mm显著大于凹侧(1.48±1.50)mm(P<0.01)。MT宽度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正相关(r=0.245;P<0.05),在凸侧呈负相关(r=-0.420;P<0.01)。MT到中线的距离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负相关(r=-0.430;P<0.01),在凸侧呈正相关(r=0.549;P<0.01)。结论NSD患者凹侧MT代偿性肥大并向中线移位,凸侧MT适应性缩小并远离中线。在鼻中隔成形术中,对包括泡状中鼻甲(CB)在内的肥大MT有必要给予更多关注。
    • 吴蔚
    • 摘要: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助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DN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AR伴DNS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48例。手术组采用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采用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鼻腔阻力、糖精清除时间、鼻激发试验(NPT)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手术组的79.17%(P0.05)。结论: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助手术治疗AR伴DNS疗效显著,能减轻临床症状,减小鼻腔阻力,增强鼻腔黏膜纤毛清除能力,降低NPT阳性率,安全性高。
    • 张欣然; 王笑竹; 于新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黏膜缝合法与鼻腔填塞疗法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双色小球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86例设为甲组通过黏膜缝合法进行治疗,另外86例设为乙组实施鼻腔填塞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乙组(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乙组(P<0.05)。结论通过黏膜缝合法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防止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在术后更快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